敬畏自然教案.doc_第1页
敬畏自然教案.doc_第2页
敬畏自然教案.doc_第3页
敬畏自然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能力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二、教学设想:自读、讲读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四、教学方法:(1)教法:名言导入法,重点采用品析法,点拨法,探究法等。(2)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资料汇编法等。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展示以下四句“名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进而引出严春友的一个新观点敬畏自然。二、整体感知课文(一)检查预习,掌握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n)鹏 斥鷃(yn) 蓬蒿(ho) 咫尺(zh) 不过尔尔(r)狼藉(j) 斑斑 相形见绌(ch) 美味佳肴(yo) 不自量力(ling)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二) 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1、了解作者。作者:严春友,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2、文体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明确:因为人们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3、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论点后,又是通过哪些论据来论证他的这个观点?接着理清作者思路,看看他使用什么事实和道理来证明“敬畏自然”的观点。(为了更好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先来找出各段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将全班简单的分成三个小组),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每一小组负责中间的各三个自然段,首先,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各段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其次, 文章分段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脉络。4、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一层:(2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二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 第三部分:(11)人类应当敬畏自然。最后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四)、辩证探究作者的感情,张扬个性选出文中几处第五自然段: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第三自然段: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三个例子,是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对自我的反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无数情感聚合在敬畏自然的文字中,让我们深深地被震撼。)在整理作者观点,感受情怀之后,请学生课后整理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可以是对自然地看法,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观点。建议参照何祚庥的驳“人要敬畏大自然”和季羡林的人与自然要对话,下次课再进行交流。第二课时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交流。】一、新授课 (一)品味语言,体会句中哲理 (只品析其中三个例子)1、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讨论明确:它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错误到正确,从片面到较全面,从孤立到综合,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史记载了人类在认识上所犯的错误。2、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结合当前的环境情况, 讨论明确: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理解:这说明对宇宙与自然地规律,人们远没有弄清楚,在复杂而多变的自然规律面前,人们显得那样的愚蠢和无奈。4、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讨论明确: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这种有智慧的生物属于宇宙的一部分,就等于是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强调了人与宇宙是一体的,创造了人的宇宙时比人还有智慧的。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5、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讨论明确: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体会、理解文章写作特点 。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思考,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谁也不能断言那些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的作用: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的作用: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你应当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的作用: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三)扩展练习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如: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3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二、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爽心悦目。 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