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集体备课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四篇课文、作文1、练习1组成。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号召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第一朵杏花教育孩子们要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养成事事求真求精的精神。燕子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古诗两首选录了江南春春日两首赞颂描写春天的故事。加上建议春游的作文,整个单元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二、学情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地方是“红领巾的欢声笑语”这句话。孩子们一开始可能不会想到红领巾就是代表少先队员。这也难怪他们,因为这是修辞法中的一种“借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播和提醒。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三、单元教学目标:1、指导观察图画,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态度;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3、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4、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四、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北宋美文美段。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会自主探究,并激发对春天的热爱。4、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五、五、教学方法1、读书指导,和自主自悟相结合,充分落实好前置性训练。2、并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确实把“以生为本”的意识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大力发展奠定基础。3、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六、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2燕子2古诗两首2练习13第一单元复习、检测、讲评3单元后记: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学期”是向第三学段过渡的最后一个学期,有着“承上”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本册教材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这种阅读要求在本单元中也有所体现。 首先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其次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能读准多音字:吆喝(h)、看(kn)管、调转(dio zhu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4、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三、教学重、难点: 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树立创新的意识,在读中渗透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 ;在读中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下面专就本单元的课文和练习谈谈我粗浅的想法。四、课时安排5、苹果里的五角星 2课时6、最佳路径 2课时7、人类的“老师” 2课时习作2 2课时练习2 3课时第二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单元后记: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三篇课文都和历史人物有关。前两篇是叙事写人文章,后一篇是剧本。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它们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的崇高品质,刘备是为“公”求贤;祁黄羊是为“公”举荐;公仪休是为“公”廉洁。二、单元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单元字词,认真练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优秀品质;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熟记成语,了解一些“三国”故事。背诵三顾茅庐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思想情感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人格;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心;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3.学会安慰别人,培养语言交往能力;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习作的内容来自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即使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教学难点:领会文字技巧,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进行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教学媒体的运用: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四、课时安排8、三顾茅庐 3课时9、祁黄羊 2课时10公仪休拒收礼物 2课时练习3 3课时习作3 2课时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单元后记: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主要由4篇讲读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和习作4、练习4组成。这一组课文都是侧重于写人的文章,通过典型感人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体现出可贵的人间真情。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爱的交响乐。父母之爱、同胞之爱爱超越了生死,爱超越了种族,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永恒的微笑。本单元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真挚感人,学生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一定会受到心灵的启迪,感情的共鸣。二、单元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读1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3、能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5、通过朗读体会、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6、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三、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四、课时安排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2课时12 “番茄太阳” 3课时13 第一次抱母亲 2课时14、我不是最弱小的 2课时习作4 2课时练习4 3课时第四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单元后记: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五单元是由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以及习作五、练习五组成。本组教材是动物篇,是围绕“合作”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三篇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动物的赞美,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呼唤。天鹅的故事一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善的心灵,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可贵的合作精神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天鹅的故事有关破冰场面的故事。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 倍感亲切”等词语造句,。3、利用重点语句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4、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通过朗读、想象练笔等途径,迁移练习仿写某一场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5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6、通过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学习,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7、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单元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本组教材,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较感兴趣。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三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学设计要更多的考虑这些学习重点的落实。四、课时安排15 鸟语 3课时16 天鹅的故事 2课时17、生命的壮歌 2课时习作5 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 2课时练习5 3课时第5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单元后记:第六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有两篇阅读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两首古诗(池上和小儿垂钓)和一个练习组成。这一单元是教材编写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计的,发挥着接通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功能,用不同的文学样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沙漠中的绿洲一文用参观访问的形式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到儿童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练习六中“处处留心”安排了对噪音的了解,这一题可以说是与本单元的环保主题遥相呼应,“读读背背” 中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成语的积累,二是古诗的积累。使这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二、单元重点:1学会本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2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3继续积累成语、古诗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4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三、 单元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四、单元教学策略重视自主阅读,读演结合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灵性、有创造性的个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教学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表演,在读读、演演中学懂课文,加深理解。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能促进学生自我感悟,获得体验,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五、课时安排8 沙漠中的绿洲 2课时19云雀的心愿 3课时20 古诗两首 2课时习作6 2课时练习6 3课时第六单元复习、检测、讲评 3课时单元后记:第七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本文写了小女孩儿三次遇到爱因斯坦,这三次交往可用“相撞”、“相遇”、“相邀”三个词语概括。本文并没有提及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而是记叙了他与一个小女孩儿从相遇到相识直至相交的过程,其目的是要通过另一个角度反映爱因斯坦的伟大以及他为了科学事业而不拘生活小节的精神,从而表现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