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快递 :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由此引来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诟病。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对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使新课程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文摘:个性化阅读不可“走火入魔”(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4.8.17)湖北 谢远品当前,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层出不穷,但只要你粗略的浏览一下,你会发现那些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缺少关键的一点,即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缺少“个性化”。理解上的人云亦云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模仿,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全面的理性的认识。一、“个性化阅读”要认识的几种关系狭义与广义“个性化阅读”是相对于共性化阅读而提出来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受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的影响,可以自由的选择阅读的内容、方式,可以自由支配阅读的时间,其阅读的感受提倡多元化。狭义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在相同的阅读内容、宏观的阅读目标以及教师的参与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阅读形式及阅读收获多样化。广义的“个性化阅读”适于课外,而狭义的“个性化阅读”多适应于课内。因此,“个性化阅读”研究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不仅要注意课内个性化阅读的训练,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个性化。共性与个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暂不考究这句话到底是“国粹”还是“舶来品”,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再实际一点,我们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小英雄雨来、少年闰土,没有谁会说有四十个学生就有四十个鲁迅、四十个雨来、四十个闰土。原因很简单,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是共性的东西。事实上,语文学习中的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所谓个性化,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和基础、课文的特点、教师的指导及拓展方法等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单就“个性化的感悟”来说,一堂课、一篇课文下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真正的个性化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对共性问题的深入咀嚼与感悟,比如,讨论“挑山工为什么会走在游客的前面”,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对这个共性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生才有了这样的体会:游客是专门来玩的,而挑山工的工作就是挑货上山,面对各自的目的,一个以看得细、走得慢为主,一个以挑得多、走得快为主,他们只是在完成各自的任务。这些理解虽然不一定全面,但有他的道理。因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训练实际上是建立在“共性化阅读”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共性谈个性,将无从谈起。教师的个性与学生的个性我们强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个性。有人认为:于永正的教学素养是谁也学不了的,还有人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事实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与实践、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情感与态度等都是有差别的。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的老师爱张扬,有的爱深思;有的善独立思考,有的善不耻下问;有的会说,有的会写等等。这些差别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个性,这些“个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决定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取向。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来看,老师都循着一个模式,认为学生运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说得越离奇就越“个性”,这样就有了“狼比老山羊聪明”、“要学习狐狸的有心计”等一些偏离价值取向的所谓个性化的感悟。另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既需要教师启迪,更需要教师去发现,比如在田忌赛马的公开课上,一学生给齐威王和田忌共赛的六场比赛,每场赋分,其结果是齐威王仍旧赢了田忌。这些都需要老师去发现,去引导,去拓展。总之,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可忽视教师的个性。二、“个性化阅读”要克服的几种观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关注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方式。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要克服以下几种观点:(一)、个性化就是自由化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学生越自由、气氛越活跃、观点越离奇就越“个性化”。学生兴趣的高涨、思维的开发确实能带来课堂氛围的活跃,但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有些课看似很乱,但乱的有章法,学生实际上是围绕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讨论,在表达。正是在对共性的问题的讨论与交流中才可能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大家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背)哪一段就读(背)哪一段”,因此,课堂上异彩分呈;有的当表演家、有的当播音员、有的当画家、还有的是观众。如果作为课后对内容的升华或者一堂语文活动课还说得过去,如果放在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初或者缺乏一些共性问题的统领,那是不太适宜的,我们的母语教学是根植于生活的流淌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学科,其丰富性、多彩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它那千百年来所固有的传播方式暂时是无法改变的,主要是读,使看似单调的符号与人的多样性思维在读中得到转换,影响或促进优秀的民族文化脉脉相承。因此,语文的学习不是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或者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尤其是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不是自由化,是一定理论和规律下双方个性的张扬与同一。(二)、个性化不是学生化一谈到“个性化阅读”的训练,老师成了学生:说学生话、做学生事,老师明明有精深的感悟、流畅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也需要,但不能说,逼着学生饶圈子,最终是少部分学生使大部分学生顿悟:“原来如此呀”。教师除了成为学生以外就是充当观众,对谁对什么问题都是满脸微笑,老师在学生心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哑谜。事实上,小学生真正的、有效的阅读方式不多,个性化的感悟也很少,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全身心的投入,在学生个体全身心的投入中,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往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本人在引导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在恰当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课中的插图上分别标注出五位战士的名字,一时间,学生边读书边标注,同座交流时争论不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了。学生在图与文对照中还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人物神态的表现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课堂。一节语文课离开了老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三)、个性化不是普遍化一提到个性化阅读,不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不研究文本的特点,普遍的让学生讨论,或者让学生想怎读就怎么读、想读那一段就读那一段。这种“普遍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制约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知识储备、课文的特点、教师的个性化素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的开发。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单设了一个第七组,将语文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化钙及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特种聚芳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小学开展九一八防空演练方案4篇
- 品牌厨具产品经销合同
- 防欺诈骗保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防控知识培训与监督课件
- 互联网彩票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 数据共享协议重要注意事项
- 上海租房协议3篇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员工提前通知解除)5篇
- 股权转让担保责任及权益保护合同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禁毒办案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收费知识培训
- 专题22.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2030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状况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艾青诗选】批注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海报word模板
- 湘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Hello!》教案设计
- 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