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doc_第1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doc_第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workcw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心理咨询师手记:一次自杀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师手记 一次自杀危机干预 明星自杀的新闻接连不断,从陈琳到贾宏声,从崔真实到朴龙河。 也许我们永 远无法得知,他们在选择自杀的那一刻内心所经历的挣扎。 然而,那些走在死亡边 缘,却又被拽回现实生活中的人,却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生死的艰难抉择。 一个咨 询师的手记,向我们呈现了一次自杀危机干预,同时也是一个自杀者生死纠结的 心理过程 一段不伦之恋 晓蓉一副决绝的样子,她脸色苍白、身材瘦弱,怕冷似的将身体蜷在沙发里。 我隐约觉得,这个女孩的问题一定不简单。 没等我发问,晓蓉就开始断断续续述说 起来:“我天天失眠,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工作没法进行, 我是老师,下周就要开课了,可到今天还没备课,即便强迫自己打开书,一眼也看 不下去我必须找人谈谈,我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我甚至想过死。”她抬头看了 我一眼,柔弱的眼睛里流露着绝望和无助。 “能告诉我最近发生什么事了吗?”我用平稳的语气问。 她停顿了一会儿,使劲儿咬紧嘴唇:“有个学生家长说要告我,我很害怕。 ”我看 到,她的身体在瑟瑟发抖。 我扬扬眉毛,示意她说下去。 “她其实是我男朋友的妈妈,我和男朋友以前关系很好” 原来,晓蓉前年带的高三班中,有一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刘帅。 他的成绩不好, 被所有的老师视为差生。 但晓蓉没有放弃他,总是鼓励他、 特别地关照他,刘帅的 成绩竟然慢慢有了提高,这让刘帅的父母很感激晓蓉。 由于顺路,刘帅的父母每天 都会开车接送晓蓉和刘帅。他们越走越近,像一家人一样。刘帅不知是出于感激 还是其他原因,对晓蓉也很关心,她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刘帅都会非常心疼,还买 东西送给她。 孤身一人在京的晓蓉被人关心着也觉得很温暖,她安然享受着这一 切。高三毕业后,刘帅顺利考上大学。那年,他约晓蓉出去玩,并向她表白。晓蓉 虽然有些吃惊,但她内心对于刘帅也有着隐隐的好感,可是考虑到自己毕竟比他 年长 12 岁,晓蓉犹豫了。 晓蓉以前谈过两次恋爱,但都平淡无味,可跟刘帅在一起,她有一种非常美好 的感觉。终于,晓蓉没能抵挡住刘帅的热情,两人跨越了师生的界限成为男女朋 友。 两个人的事情后来被刘帅的母亲发现,她和丈夫想尽方法,一方面逼迫刘帅 跟晓蓉分手,另一方面对晓蓉展开攻势,他们谴责她是个图谋不轨、 道德沦丧、 勾 引学生的坏女人,不配当老师,他们警告要到学校、教委甚至法院去告她。 “他们说得对,我是个坏女人,无论如何,我不应该和刘帅在一起。我那么喜欢 他的家庭,伤害他们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无数次,我幻想成为他们家庭的一 员,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绝对不会接受我的。我们曾经分开过一次,他骗 我说有了新女友,我同意了,想着那样也是一种解脱。在分手的一周之内,我一下 子瘦了 20 斤。他不放心,从上海偷偷跑回来见我,看到我的样子,他抱着我哭了。 原本我已经快从死里熬过来,可他一回头,我又心软了,我无法拒绝和他在一起。” “他夹在我和他父母之间很痛苦,我心疼;面对他的父母,我内疚,我不想他们 唯一的儿子和他们决裂,我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自杀的危机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每天神情恍惚,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跟宿舍的同事说,哪天我说要去死,不要认为我在开玩笑,也许一瞬间,我会控 制不住自己。” “那你是认真想过死的事情?”我问她。 她点头:“想过很多次,因为活着太痛苦了。那次分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实在 无法承受,就很冲动吃了药。我想,不如就这样死了吧,倒也一了百了,省得留在世 上烦恼遭罪。何况,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值得我牵挂的人,或者,牵挂我的人。” “后来呢?”我问。 “我被同事发现,送去洗胃。 我没告诉她们详情,我也不敢,只说睡不着觉,犯迷 糊吃多了。” “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我有点后怕,可能真的那么死了,就见不到他了。 不过,如果真死了,也许倒好, 就不会再面对他妈妈要告我的结局了。说实在的,最近我的情绪相当糟糕。” “那么现在你还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吗?” “最近几乎天天接到他妈妈的短信和电话,我又忍不住想:还是死了好。” “你还想吃药?” “我想跳楼,这样就不会像吃药那样遭大罪还死不成。其实,来咨询前一天,我 曾经在窗前站了好久,想象着自己从窗口一跃而下的感觉。 奇怪的是,我没有恐惧, 反而有一种洒脱的快感。” “但这次你在采取行动前来找我求助了,说明你还没完全放弃希望,对吗?” “也许吧。我自己似乎无能为力了,想死的念头怎么也驱赶不掉,我没有朋友, 不知道还能找谁,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到我。 我只是想,活到现在我从没舍得为 自己一次花这么多钱,即使死,也要奢侈一回吧。” “不管怎么说,你没有放弃,还在坚持,你觉得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听到我的问话,晓蓉的眼泪倾泻而下:“因为我想到我的养父,他临终对我说: 一定要幸福!我还没有完成养父的遗愿、 没有实现幸福,总觉得就这样死了有些对 不住他,他见到我一定会不高兴,会责怪我” 和大众的习惯和想象相反,在心理咨询中,一般并不忌讳直接和来访者讨论 自杀的话题。咨询师自己首先必须战胜惧怕的心理,学会敢于面对这样的话题。 另外,这么做并不会诱导来访者去自杀,而是帮助她(他)澄清状况。 对咨询师来说,进行危险性评估是自杀危机干预的首要步骤,分别要对其自 杀的意愿、动机强度、是否有具体计划和有无尝试性自杀行为等逐一排查。晓 蓉这几项得分颇高,自杀的愿望真实而迫切,属于高风险人群。 但是,我也注意到,和许多自杀或自杀未遂者一样,晓蓉的心里对生与死充满 了矛盾。一方面她认为自己是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人,想以死来解脱困境、逃避现 实;但另一方面,想死的同时又渴望获得帮助。她害怕自己真的会自杀,所以给同 事预警,希望他们能够来帮助,这一切都说明晓蓉尚有求生的欲望。 而咨询师正是 要利用这种生死矛盾的契机进行干预,扩大生的机会面。 凄惨的身世 经过这一番谈话,我心中大致有了底,晓蓉求生的动机最主要来自养父的嘱 托。尽管晓蓉目前处在一个高应激状态,情绪极端低落、混乱,接近崩溃的边缘, 但并没有像她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她在这样的状态下仍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 叙述清楚,可见并未完全失去理性。 我决定从帮助她挖掘正面的资源入手来做干 预。 晓蓉接着谈起了她的身世。 她是被领养的孩子,至今不知道为什么亲生父母放弃了她。 在被领养的几年 后,她患上了心脏病。 亲戚曾劝她的养父母将她退回去,但养父坚持不肯。 全家节 衣缩食攒了好几年的钱,等她稍大一些的时候给她做了手术。 可不久之后,养母却 因为抑郁症自杀了。几年后,姑姑为了让养父再婚,把晓蓉接到乡下。后来,养父 和第二任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 晓蓉初中毕业时,姑姑曾想终止她的学业,然后让 她打工、找个人嫁了。但养父不同意,又把晓蓉接回城里上高中。在养父的新家 里,晓蓉的处境异常艰难。 继母虽不至于将她赶出门外,但对她总是不闻不问。 她 不敢跟养父说,也不敢跟同学交往(因为没有一分零花钱,她怕被人笑话,也怕欠 同学人情还不起)。高中三年,她孤独、自闭、自卑,唯有寄希望于学习。最终,她 考取了大学,人生才开始出现一些转机。她离开了家,自己打工挣学费,并且在毕 业后来北京闯荡。 她开始玩命地工作,希望能多挣点钱,把养父接到北京来享福。2008 年的时 候,养父曾提及自己的心愿,到北京看奥运会。于是,晓蓉买了奥运会的门票,但让 她始料未及的是,身体一直不好的养父却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去世了。 谈到这儿,晓蓉难掩悲恸。 在自杀事件中,人格因素、 应激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是几个主导因素,人格因 素又与人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前两项是诱发因素,后者是保护因素。我们可以 看到,晓蓉的成长经历艰难悲苦,所以她的人格基调比较灰暗、抑郁,本身就有潜 在的危险;她遇到的应激事件偏偏又与情感有关,对本来就匮乏关爱、 脆弱敏感的 她来说,这是致命的压力和折磨;受制于成长背景和个性,她在人际及社会支持系 统方面又几乎没有可调动的资源,最后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但是,在整个灰暗的底色里,有一处亮点,那就是晓蓉的养父,他应该算是她 唯一的亲人。晓蓉在成长过程中,唯一得到的关爱也是来自于养父,如果没有他, 晓蓉也许已经“死”过几次了。 转机和希望 晓蓉哭得很厉害,这是一种源自爱的哀伤,而非绝望的哭号。 她与养父之间的 关系、 情感,蕴含了早期支持她活下来的精神食粮,帮助她形成了最基础的自我价 值我还是有人爱、 值得被爱的,这在后期,进一步演化成为她成长的动力和力量 的源泉。 局面出现了转机,我抓住“养父”这一条线索,反复引导晓蓉要坚强活下去并 获得幸福的决心。 接着,我谈到她成长中的不易、 谈起她取得的成就,我真心地对她能够在如此 艰难的环境中自主、独立地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表示钦佩。我帮助她看到并得 出结论:这一切都归功于她的能力、努力、执著、奋斗。 当我们谈到这些时,晓蓉平静下来,开始出现些许自信、高兴、自豪的情绪。 当她反过来再问我情感问题该怎么办时,我只强调师生恋并不违法,并且他们的 交往是在刘帅 18 岁成年之后。同时,我还向晓蓉表示对她的信任,相信她自己会 处理好。 在没有得到明确答案时,晓蓉曾有片刻的失望,但她很好地吸收了我对她 的信任,转而开始调动自己。 最后,她告诉我:“顺其自然吧,我已经做好了去迎接最 坏局面的准备。”从晓蓉的眼神中我发现,她对于未来的生活,还是心存希望的。 咨询临近结束,我再次评估,问她:“你现在还有自杀的想法吗?”她肯定地回 答:“没有。” 这次的咨询长达 3 小时,很多的时间都是晓蓉在诉说。 咨询师说的话语十分 有限,更多的干预、支持和引导都是通过专注、高质量的倾听、态度、表情和肢 体语言来呈现、 表达和传递。 比方,我拒绝给她具体建议,这是一个咨询策略和 大众想象相反,大家可能都以为咨询就是来听咨询师的建议,但实际上,咨询的终 极目标是助人助己帮助他人学会帮助自己,而不是依赖咨询师。 通常我们不给 建议,因为来访者才是她自己生活的主人。 但是拒绝不是一个简单、 表面的行为, 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内容,饱含着我对她人性深情的理解、共情、认可和信任。 在情绪的宣泄和被安全地接纳、包容之后,人会趋于平静。之后,理性之光渐现, 只需稍加引导询问她以往的成功之处,就能引她看到生活和自己身上积极阳 光的一面。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咨询师把握好时机并评估来访者确实有足够 的能力,才可用拒绝给她一个强烈的暗示:即咨询师坚定地相信她能面对困难、 解 决问题、度过危机。 专家的话 大多数想自杀的人其实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世上最不 幸、最痛苦的人,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获得帮助。晓蓉正 是如此,而咨询师也正是利用这种矛盾的契机进行干预,扩大生的机会。 晓蓉虽然有高危自杀风险,但她的自杀意图与明确的生活应激事件相关,所 以一旦经过干预她的情绪转化过来,看待事物的眼光发生变化,自杀的风险也就 基本解除。因此,对于大多数冲动型及模仿型自杀者(明星效应、连环自杀、媒 体大规模报道等很容易引发追随者受暗示效仿自杀),如果加以注意和防范,挽救 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