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位置别搞错.doc_第1页
关联词位置别搞错.doc_第2页
关联词位置别搞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关联词位置别搞错有一类病句是关联词位置不当造成的,因此,关联词的使用除了注意搭配正确外,还要注意位置正确。 下面的句子,我们很容易知道它有语病,且知道病因是关联词位置不当: 1 不但他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 2 他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大家评他为三好学生。 而下面这些句子,本来也有关联词位置不当的语病,但常常作为正确的句子使用: 3 虽然他只有32岁,但早已成为该镇的服装大王。 4 由于他工作卖力,没多久就添置了彩电冰箱等高档用品,家里的存款也多了起来。 5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充分,差点儿就不及格。 6 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7 由于我实现了先写“下水”文章的誓言,对学生作文指导十分有利。 8 由于教师有威信,在学生中就有感召力,说话就有人听,就会带来良好的效果。 凭语感和我们头脑中的规范标准,例句1要说成“他不但语文好,而且数学也好”;例句2要说成“因为他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大家评他为三好学生”或“他因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被大家评为三好学生”。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关联词使用的一条规则: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用这条规则来对照38句,就容易发现它们关联词位置不当的语病。具体分析如下: 3句的“虽然”应放在“他”的后面,因为全句以“他”为陈述对象。 4句的“由于”应放在“他”的后面,因为全句以“他”为陈述对象。 5句的“由于”应放在“他”的后面,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和“差点就没有及格”都以“他”为陈述对象。 6句的“由于”应放在“你”的后面,因为“忙着搞科研”和“不回来了”都以“你”为陈述对象。 7句的“由于”应放在“我”的后面,因为全句以“我”为陈述对象。 8句的“由于”应放在“教师”的后面,因为全句以“教师”为陈述对象。 由以上摘录的句子可以看出,“由于”最容易误用。误用“由于”的句子还可从误用介词使成分残缺的角度分析,本文就不介绍了。 以上对38句的分析,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句子是经常使用的呀,有语病吗?然而,我们既然承认12句有语病且认为它们的病因是关联词位置不当,为什么要用“双重标准”认为38句没有语病呢?而如果我们承认38句有语病,就应该同时承认类似的所有违反关联词使用位置规则的句子都有语病。 以上讲述的道理似乎很简单,总结的关联词位置规则似乎也很简单,然而,真正明白这些道理,真正做到严格遵守关联词位置规则并不容易。因为这样的句子司空见惯地在各种传播媒介和经典文献中出现,如5、6两句就作为“没有语病”的句子出现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类语病,名家(包括语法学家)也难以避免,往往会弄错。下面再列举一些名家错误用例,并略作修改与分析: 第一类,主语相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前的: 9.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曹禺雷雨) 修改:将“只要”调在“你”后,因为全句以“你”为主语。 10.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依据。(翦伯赞内蒙访古) 修改:将“如果”调在“他们”后,因为全句以“他们”为主语。 11.正是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 修改:将“正是因为”调在“西游记”后,因为全句以“西游记”为主语。 第二类,主语不同而关联词在主语后的: 13.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修改:将“虽然”调在“汗”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汗”和“心里”。 15.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季羡林幽径悲剧) 修改:将“眼睛”调在“闭”前(并在“闭”后加“着”,因为单音节“闭”单独作谓语别扭),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眼睛”和“耳朵”。 16.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不动。(刘征庄周买水) 修改:将“尽管”调在“提货单”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提货单”和“水”。 17.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修改:将“既然”调在“涂色料的工作”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涂色料的工作”和“烧的工作”。 18.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鲁迅阿Q正传) 修改:将“既然”调在“他”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他”和“大家”。 19.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鲁迅社戏) 修改:将“如果”调在“他”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他”和“我们”。 20.他若能存一万元,我们就烧高香了!(贾平凹画人记) 修改:将“若”调在“他”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他”和“我们”。 21.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修改:将“不但”调在“汗”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汗”和“人”(后一分句的主语“人”省略)。 22.孟浩然一生既未做官,而且唐书孟浩然传还记述采访使韩朝宗曾约他同赴京师,欲荐于上廷。(金开诚漫画清高) 修改:将“既”变为“不仅”,并调在“孟浩然”之前,因为全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孟浩然”和“唐书孟浩然传”,且“既而且”不搭配,应改为“不但而且”。 看来,如何避免这种语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且,高考卷常常会考到判断这类句子有无语病。如: 23.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2008年安徽卷) 分析判断:关联词位置不当,有语病。 修改:将“不仅”调在“诚信”后,因为后两个分句都以“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