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德国的风光的图片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设计思路】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前置自学:(一)朗读课文通过QQ录音或手机啪啪,进行课文朗读。(二)识记生字词1.在课本上给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2.易写错的字:自己找出来。 (写在预习本)重点指导:(三)解释词语(写在书上)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房东(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在预习本上)(五)默读思考谈谈“多么绮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的理解,划出有关语句,在文中做出注释。 (六)查阅有关资料1、推荐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2、了解德国的风景与风俗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2分钟)。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位学有建树的老人吗?对,他就是季羡林,这册书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怀念母亲。2出示资料: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精通12国语言。光是德国,1935年至1945年,他在那儿就整整呆过十年,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当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指题)3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5分钟)。1课件出示新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脊梁 颇2指导书写。(1)加点的字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谈。(2)教师范写生字“脊”,强调笔顺,先两边后中间;观察“嫣”字,注意笔画结构,观察“暇”,关注日字旁。3.文章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德国在季羡林心目中的印象。明确,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应该怎样读?(提示:注意抓住关键词和标点。关注:“多么”和“感叹号”)理解:奇丽 奇特三、合作展示,品读感悟(21分钟)。(一)小组交流,“奇丽、奇特”的有关语句,交流感受。(二)交流汇报,体会“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1.交流汇报:你从哪些语句之中,感受到“奇丽”“奇特”美?2.以学定教,品读感悟。学习文本(一)(花奇丽)1)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哪些词语体现景色的奇丽呢?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去。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芬芳扑鼻)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配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3)(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师: 从这两个词语中出除了感受到花的多,还感受到了花的美!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但今天我们却感受到了一个词也同样蕴藏着一幅美妙无比的画面。从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生:感受到德国景色的美丽。4)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抓住“花的海洋、应接不暇、任何、家家户户”体会,花不仅多,而且美。5)看(出示课件),季羡林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大家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的读一读?指生读。配乐读。6)情境渲染。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过那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也是,走过每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走在这样的大街上,你有什么感受?(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7)师:多么美的异国风光,你能背下来吗?出示:走过( )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 )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 )。我们不禁心底里发出一声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8)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融入了文章的意境,全身心沐浴在花海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花美,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学习文本(二)(奇特)过渡:德国的景色是奇丽的,那民族的奇特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1)相机课件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2)学生汇报“奇特”之处。1、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德国人的奇特。理解“脊梁”。我们养花的目的: 德国人养花的目的他们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而自己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2、师小结:可见,在德国,你认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他也认为大家都这样认为你把花养在他也这样做了家家户户都这样做了齐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师:于是就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道上,应接不暇。这样的境界,课文概括为八个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正是因为德国人民都具有这种“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所以他们才能做到(课件出示并齐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于是就有了这令人感动的“人人为我”的和谐景象(课件出示并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正因为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街道。(配乐) (出示: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季羡林重返哥廷根师:才会有这样的餐厅。 德国人吃饭,都是异常安静的,有时甚至正襟危坐,喝汤决不许出声。我不说这就是天经地义,但是总能给人以文明的印象。 季羡林初抵柏林。师:才会有这样的人习惯。 在德国,人们乘自动扶梯都自觉靠右,左边空出作为急行道,每个人都这样做,每个人都享受这种习惯带来的方便。 小资料师:难怪四五年后,季羡林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会感慨: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景象、精神、作风、习惯、情感)如果今天我们再去德国,看到的一定还会是怎样的景象?(生交流课件出示。四、总结学法,拓展延伸(3分钟)。1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顺序查找面试题及答案
- 煤矿把钩工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分支机构考核办法
- 家电公司加盟商管理规章
- 排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抗代谢药试题及答案
- 湖南驾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成考试题及答案
- 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及答案
- 非遗传承:童心匠艺启蒙
- 2025年新媒体运营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
- 国企出纳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回弹法表格自动生成计算表-F9-刷新.文件
-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 沉香文化课件
- 2025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
- 【东南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24(蓝皮书)
- 工地现浇楼板合同协议
- 《讲解员培训》课件
- 脚的重要性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