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试卷二.doc_第1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二.doc_第2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二.doc_第3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二.doc_第4页
针灸医籍选试卷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 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365”,是指(与一年365天相应) 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 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 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 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 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 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 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 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 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 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 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进针深浅) 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 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 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 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 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 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 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 二、多项选择题 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 2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 3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 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 5“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 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 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人迎,扶突,天府) 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 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 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 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 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 15关于“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 三、填空题 1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3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 4病在阳之阳者,刺(络脉)。 5刺实则虚之者,针下(寒也)。 6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7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下)后(上)。 8先寒后热,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先热后寒,宜施以(阴中隐阳之法)。 9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 10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 四、判断及改错 1刺卫无伤营要(浅)刺。 2“谷气来也徐而和”是描述得气。 3对于转筋的治疗,转筋于阳治其(阳)。 4持针纵舍(不是指)迎随。 5“针耀而匀”强调的是针(动时要均匀而不乱)。 6“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不是)针形。 7“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此指正确的方法。 8补泻方法(非必)呼吸出内针的操作。 9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10从卫取气是指要先浅刺,再深入而补虚。五、问答题1如何理解“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 答:此句出自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本句大意为:治法随人而定,并不受数的限制,治法的变化要根据症状,而不是症状根据治法来变确定治疗用穴要根据具体疾病,而不应受已有的奇穴及正穴的限制。杨继洲的这一句话,对今天的针灸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的疾病千变万化。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治疗时不能拘泥于成法不知变通,否则不但会贻误病情,甚至会伤人性命。 2. 灵枢小针解与紊问离合真邪论关于“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如何论述的,有何异同? 答:灵枢小针解:“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而素问离合真邪论“方其(邪)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故曰无逢其冲而泻之。 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其往不可追也。”从二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前者主要是强调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而后者则主要强调的是泻邪时机,“其来不可逢”指不能在邪气正盛时泻邪,此时邪盛正虚,泻易伤正;“其往不可追”指不能在邪气已去时泻邪,此时只会泻正气。正确的泻邪时机应在邪气刚来而未盛时。很明显二者的论述所指不同。 六、论述题 假令一病人患肝病,据难经“补母泻子”理论,若系实证当取何穴,为什么?若系虚证当取何穴,为什么? 答:若病人患肝虚证根据“补母泻子”理论,可取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及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因为足少阴肾经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虚则补其母,则可补足少阴肾经。取足少阴肾经的合穴是因为阴谷在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中属水,故可取阴谷。而取足厥阴肝经合穴曲泉也是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取穴。若病人患肝实证,根据“补母泻子”理论,可取手少阴心经的少府穴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