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涟漪内容提要:托尔斯泰的四幕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以诙谐而又幽默的笔调,无情地嘲讽了愚昧冷酷,腐化堕落的贵族资产阶级,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从对比,夸张,述评,反语四个方面探讨,阐释剧作家制造喜剧效果,营建讽刺氛围的精湛技艺.关键词:托尔斯泰教育的果实喜剧艺术戏剧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了七部剧本,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1891)是他最优秀的剧作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古典戏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高尔基说得好:我们出色的喜剧聪明误,钦差大臣,教育的果实绝不比莫里哀与博马舍的喜剧差.这部作品以其辛辣而又犀利的笔锋无情地嘲讽了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醉生梦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集中表达了缺乏土地的贫苦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极大愤慨,读来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在剧本中,作家制造喜剧效果,营建讽刺氛围的精湛技艺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些探讨.第一,在尖锐的艺术对比中营造讽刺氛围,深化喜剧主题.对比是一种生活现象,也是人们认知,评价,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雨果,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狄更斯,泰戈尔等许多世界着名作家常常利用它来组织篇章结构,刻划人物性格,体现创作主旨.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不但精通对照艺术,而且情有独钟,只要翻开他的小说,戏剧和政论,几乎随处可见.作为戏剧代表作品之一的教育的果实自然也不例外.喜剧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体系的设计,艺术形象的塑造,戏剧场面的描写都是在尖锐的艺术对比中进行的.对照手法的成功运用,把各个人物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深化了喜剧的主题,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为了突出喜剧否定土地私有制,针砭贵族资产阶级的题旨,托尔斯泰特意设置了两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富有的地主贵族,学者教授闲得无聊,举办降神召灵以及各色荒唐游戏,消磨岁月;另一条是贫穷的农民勒紧裤带,凑钱买地,可地主兹韦兹金采夫中途毁约,女仆伪造亡灵,愚弄贵族地主,帮助农民获得土地.套用杜雷林的话说,就是老爷们的滑稽线索和人民的悲剧线索.前者嘲讽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愚昧无知;后者反映底层人民被奴役被剥削,朝不保夕的悲苦命运.两条情节线索交替发展,彼此对照,相互映衬,既有流行喜剧幽默诙谐的滑稽风格,又有严肃喜剧重大深刻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于喜剧采用老爷们的上层社会与平民们的底层社会双重结构,登场人物明显分成主人世界与下人世界两大敌对阵营.主人世界包括地主,太太,少爷,小姐,公爵夫人,伯爵?73?涟漪: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夫人,男爵夫人,男爵以及前任次长,教授学者,几乎囊括了上流社会各类人物;下人世界则有随从,使女,厨师,门房,马车夫,农民和伙计.贵旅地主蔑视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痛恨地主贵族.他们的对立构成了尖锐的喜剧冲突,折射出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托尔斯泰对比描写了平民百姓和贵族地主两大阶级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与道德品质.乡下农民贫穷潦倒,饥寒交迫,别说大牲El,连只小鸡都没有地方喂.因为土地太少,一到圣诞节就无米下锅,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打工仔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雅科夫不分昼夜地伺候主人,结果只因没能按时喂狗,把庄稼人领进厨房而被开除.与此相反.大地主兹韦兹金采夫却在几个省里占有两万四千俄亩(1俄约合1.O9公顷)土地,家财万贯,仆役成群,过着奢华的生活.他们酒足饭饱,无事可干,竟然大搞降神试验,滑稽的字谜游戏,或者组织自行车,跑马,猎狗饲养,细棉布跳舞等毫无意义的协会.这些寄生虫大肆吮吸,挥霍农民血汗,但对农民,仆役没有丝毫怜悯之心.三个农民远道赶来购买地主许诺过的土地,老爷太太突然变卦,坚持一次付款,不管农民怎么哀求,都无动于衷.少爷,小姐则又极力奚落,嘲笑农民.如果说厨娘卢克里娅讲的失了足的纳塔莎的悲惨故事侧面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冷酷无情,那么老厨师帕维尔的不幸遭遇直接暴露了地主老爷的凶残狠毒.帕维尔本来是个相貌堂堂,一表人材,烹饪出众,会做各种菜肴的厨师,就连皇上都品尝过他的手艺.等他围着火炉烤了三十多年以后,身体垮了,不能伺候主人,便被老爷一脚踢出大门,连口饭也混不着.作家特地指出:类似悲剧何止他们两个,简直多得数不清,这就强调了悲剧的典型意义.而地主家的小狗却能享受一种特制的肉饼,并穿专门制作的外套,死了还要排场地送葬.贵族地主对于小狗比对养活,伺候他们的农民,仆人更为重视.由此可见,在贵族资产阶级眼里,劳动人民连狗都不如.两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道德品质的鲜明对照,深刻地揭示了两个阶级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指出了滋生社会弊病的根本要害.对比反差越大,给人印象越深,喜剧效果越佳,讽刺越有力量.戏剧家不单是将两个阶级绝然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道德品质加以对比,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形象的刻划上作性格的比照.托尔斯泰讲过:必须使艺术作品尖锐化,这样才能使它深入人心.所谓尖锐化也就是说使它艺术上达到完美.而要达到艺术上的完美,关键在于人物性格的对比描写.综观全剧,几乎所有人物性格都处在对比关系之中.譬如兹韦兹金采夫老爷的伪善,狠毒与随从费奥多尔的热情,善良;太太兹韦兹金采娃的自私任性,无病呻吟,仇视农民与厨娘卢克里娅的慷慨大方,乐于助人,正直厚道;贝特西小姐的热中交际,打情骂俏,放荡不羁与使女塔尼娅的留恋乡村,纯朴机智,小心谨慎;瓦西里,克林根,彼得里谢夫三个青年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与叶菲姆,扎哈尔,米特里三个农民的克勤克俭,为民请愿无不形成强烈对照.生动鲜明的对比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同时反映了作家的褒贬爱憎.瓦西里和谢苗极不相同的个性特征也是在强烈的对比中展示出来的.请听瓦西里站在走道上向门后的父亲要钱买狗时的对白:瓦西里?列昂尼德奇总说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等我找到事情干了,而且干得挺起劲,建立了一个严肃的协会,抱着高尚的目的,却又舍不得区区三百卢布!列昂尼德?费奥多罗维奇我说过我不能给,就是不能给.我没钱.瓦西里?列昂尼德奇您不是把地卖了吗?74?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列昂尼德?费奥多罗维奇第一,还没卖掉.而主要的是别打扰我.不是对您说过了嘛,我没有时间.(用力关上门)接着,托尔斯泰又为谢苗父子的情感交流精心策划了一个动人场面:庄稼人乙说说看:你支过不少钱吗?谢苗我没支过.大概总共攒了28个卢布.庄稼人乙这样还行.嗯,要是上帝保佑,土地的事能谈妥,肖姆卡,我就把你带回家去.谢苗我愿意.庄稼人乙俺想您已经给宠惯了.还想不想种地啊?谢苗种地吗?我随时能种.割草,耕地,这些活都没忘记.两个饱含讽刺性的戏剧场面的鲜明对照生动表明:瓦西里虽然生在上层社会,受过高等教育,但他贪图安逸,不务正业,是个挥金如土的败家子;谢苗尽管出身低贱,目不识丁,可他热爱劳动,人格健全,是个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的好青年.谢苗高尚的思想气质反衬了瓦西里低下的精神智能.第二,借助艺术夸张渲染喜剧场面,针砭讽刺人物.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像长篇小说复活一样,猛烈鞭挞了腐朽没落的沙俄上流社会,愚昧无在的贵族资产阶级,大胆否定了地主土地占有制.不同的是,复活的讽刺绝少夸张成分,而喜剧的讽刺却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展示,渲染各种各样的荒唐事件,挖苦,针砭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戏一开始,作家就让刚刚起床的少爷瓦西里拼命揿铃,大喊大叫,呼唤仆人侍候:格里戈里!你见鬼去啦?!都死光了吗?碰到三个农民,他马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这都是哪儿来的丑八怪?等到他对一窍不通的庄稼活大发宏论,炫耀学问的时候,不学无术的原形就毕露了:土地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可以在上面种小麦要是种薄荷的话,我告诉你们,一俄亩就能剩下来一千卢布!弥漫着夸张讽刺气氛的喜剧场面,凸现了瓦西里故弄玄虚,胡诌白道,浅薄无知的性格特征.莫索洛夫公爵夫妇害怕传染病胜过害怕失火,无疑是夸张了的.女儿重病在床,贴身丫头一直照料着她,平安无事.公爵夫妇却怕女儿患有传染病,从未进去看她一眼,女儿临死都不道别.对子女尚且如此残忍,对外人更不用说.相形之下,兹韦兹金采娃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喜剧中,作家着力渲染她对农民的极端蔑视和对细菌的盲目恐惧.有钱有势的贵族夫人从来不把贫民百姓当人看,对仆役不是痛斥谩骂,便是革职开除,她还可笑地把农民和细菌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合而为一.在她眼里,农民就是猩红热,天花,白喉,见到农民便如临大敌,连声狂嚣:滚,滚!并在农民呆过的地方忙于消毒灭菌,甚至要用药水喷洒他们呼吸过的空气.经过艺术夸张的戏剧冲突,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深度,也准确地刻划了地主太太兹韦兹金采娃的典型形象.第2幕第14场塔尼娅向农民谈起太太追求时髦的情景更为精彩,她以夸张幽默的语调展露贵妇们的滑稽可笑,收到了显着的讽刺效果:庄稼人乙(上下打量塔尼娅)很好,很好.不过你干不了庄稼活.塔尼娅我吗?怎么,你们以为我没力气吗?要是你们能看看我是怎么把太太勒?75?涟漪: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紧的就好了.连庄稼汉也勒不了那么紧.庄稼人乙你把她往哪儿勒呀?塔尼娅一个骨头做的东西,像一件小褂子,一直穿到这儿.嗯,用带子勒紧,就像给马套具一样.还要往手心吐唾沫呢.庄稼人乙这么说,你就像勒孵马鞔上的带子?塔尼娅是啊,就是勒紧马上的带子.可是不能用脚去顶她呀.(笑)庄稼人乙你干吗要勒紧她呢?塔尼娅就是为了这个.庄稼人乙怎么,她是自愿吃苦头的?塔尼娅不,是为了漂亮.庄稼人甲就是说,为了身段给她勒的.塔尼娅勒的时候真紧呀,紧得她直翻眼睛.可是她还说:再紧一点.两只手都勒得发烫,您还说没力气.塔尼娅的描述是真实的,也是夸张的.她和勒紧马鞔上的带子形容太太束腰时做出的丑态,形象而又滑稽,尖刻地嘲讽了地主贵族的矫揉造作与刻意追求,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这笑是对沙俄上流社会和寄生阶级的无情鞭笞,深刻批判.兹韦兹金采夫和阿列克谢教授的一举一动,无不染上夸张色彩.身为地主贵族,大学教授,社会主宰,文化权威,他们从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过问科技发展,更不体贴民众疾苦,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荒谬绝伦的降神术.开口桌子行走,阴间得戒,闭口患病的老太太移动一面石墙,就连农民买地这样极为严肃的事,也交给神灵决断.集荒唐人与荒唐事之大成的第3幕,完全是一场地道的滑稽戏.降神召灵本来就很荒诞,何况又是塔尼娅串通神巫谢苗导演的恶作剧.谢苗假装亡灵附身,呼呼入睡,暗中磨擦火柴,亮光忽隐忽现;塔尼娅从沙发下钻出来敲墙,弹吉他,拉手风琴,扔枕头,最后抛出土地文书,墨水瓶,墨水笔,冒充神灵传旨.兹韦兹金采夫信以为真,乖乖签字.一群出身豪门,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地主,绅士官员,学者教授竟被一个目不识丁的使女玩弄于股掌之上,却还郑重其事地对捉弄了他们的召魂现象进行探讨,引经据典,争论不休.试想贵族资产阶级愚昧,无聊到了何等地步.尤其可笑的是,兹韦兹金采娃当众披露了事实真相,塔尼娅也供认不讳,兹韦兹金采夫和阿列克谢仍然执迷不悟.多么顽固,多么昏聩!第三,巧妙运用叙述法,评点法多角度,全方位嘲讽地主贵族,加强喜剧效果.教育的果实一方面遵循戏剧作品自我展示的原则,让中心人物用其语言行动现身说法,制造喜剧效果,另一方面运用叙事诗的方法,通过地主家的仆役,农民间接描述,议论,评价贵族地主的奢侈生活与个性特征,达到讽刺目的.在厨房里,厨娘卢克里娅这样生动地向三个农民描绘老爷们的饮食起居:他们刚扒拉开眼睛,就叫上茶饮,茶,咖啡,苏克力(即巧克力)接着是早饭,午饭,然后又是咖啡糖果,薄荷饼.他们不是坐下来,吃饱了,画个十字,祷告一下,站起来就完事,而是狼吞虎咽,吃个没完没了.因此,扎哈尔讥嘲道:像猪一样,连啼子也放到食槽里.即使斋期也吃大鱼大肉,每道菜配一种饮料,边吃边喝,边喝边吃,躺在床上还吃个没完.撑得实在难受,就叫来点酸白菜,以便清扫清扫肠胃,再往里塞!可见,吃喝对于地主贵族乃是一种消遣,娱乐,而穷人则是为了增加体力和工作需要.?76?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阶级的差异,贫富的悬殊.所以,农民大惑不解地问:他们什么时候干正事啊?卢克里娅鄙夷地说:他们有什么正事?打牌,弹琴就这么些正事;只要聚到一起,马上就坐下来打牌,喝酒,吃烟就这样通宵地干;要么跳舞,一个个打扮得花花绿绿,小姐们光着两只胳膊,卖弄风骚.难怪农民嗤之以鼻:呸!真不要脸!当谢苗提起老爷们迷恋召魂术时,叶菲姆脱口说出这样一句充满讽刺意味的台词:清楚得很,为了消磨时间.随从费奥多尔也下了一个精确的评语:都说有学问,可有时候却叫人十分怀疑.难道说,死人的灵魂能说话,还会弹吉他,这可能吗?其实是有人要耍弄他们,或者他们自己耍弄自己.艺术家用农民和仆役的眼光透视世界,观察,评判贵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可谓匠心独运.因为农民,仆人的审美视角,阶级立场,价值标准与贵族资产阶级大相径庭,贵族老爷们习以为常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眼里自然成了反常的荒唐的东西,从而染上了痛恨,憎恶的感情色彩.托尔斯泰赋予叶菲姆,扎哈尔,米特里三个农民强烈的反抗精神,并非单纯的思想立场问题,也是一个艺术技巧问题.他们的反抗性愈强,喜剧性愈浓.三个农民虽然有时附和少爷,小姐,并对地主老爷表现出传统的宗法式的恭敬,但这种貌似尊崇谦卑的神态,蕴含着莫大的蔑视和讥笑.如前所述,每当和下人在一起,他们对于地主贵族总是冷嘲热讽,畅所欲言.就在宾主必经之地和下人集中忙碌的前厅,轻佻的贝特西小姐握着花花公子彼得里谢夫的手久久不放,用力摇晃,忸怩作态,一旁的扎哈尔挖苦说:瞧,就像在摇抽水机一样.生动贴切,尖刻有力.他为那个替狗出殡的老爷所发表的评论,同样令人捧腹.塔尼娅介绍说,有位老爷,大冷天的,出门去埋狗.埋好以后坐在车上边走边哭.天寒地冻的.马车夫的鼻涕流个不停.他就擦鼻涕.鼻涕一直流,他就一直擦.老爷看见了,说:喂,你哭什么?马车夫说:老爷,怎么能不哭呢,那是多好的一条狗啊!听完这个笑话,扎哈尔连忙指出:俺看他大概在想:就是你自己咽气了,俺也不会哭你的.幽默风趣而又尖刻泼辣的讽刺,可以说是鞭劈人里,淋漓尽致.三位农民不仅仅是背地议论,针砭贵族老爷,只要感到自己受了侮辱,或者面临威胁的时候,也能当面顶撞,大胆反击,显得幽默而又机智.少爷要做催眠实验,想把茶匙藏进农民衣袋.危及买地钱款,米特里怒气冲冲:你要衣袋干吗?俺的衣袋里放着钱呐?而当太太无理指责谢苗撒野,是个混帐东西时,其父扎哈尔寸步不让,据理回敬:既然他是一个混帐东西,就没有必要卡住他不放,算工钱吧.气急败坏的太太转而诬赖米特里鼻子上有疹子,并已烂了,带有传染病菌,要他快滚.米特里理直气壮,反唇相讥:你这是冤枉人,太太.你问一下俺的老婆子.像玻璃一样光溜.气得太太低声抽泣,狼狈不堪,匆忙退场.三个农民对于贵族资产阶级的否定,挖苦和嘲讽,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愿望,也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社会见解.第四,利用反语鞭挞地主老爷,达到讽刺目的.古往今来,大凡讽刺作家总爱正话反说,以增强作品的讽刺性.托尔斯泰虽然不是讽刺作家,但在喜剧中也常常反语嘲弄,挖苦那些荒唐可笑之人和荒唐可笑之事.一到地主家里,农民便以惊奇的目光审视,研究少爷瓦西里,发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的败家子,毫无可取之处.因此,当瓦西里大谈薄荷的荒谬建议时,叶菲姆故意跟着附和:是哇,这些事您看书知道得更清楚.这是您脑子灵.与其说恭维少爷聪明,有学问,毋宁说嘲讽他是一个大傻瓜.一旦得知少爷是个可免兵役,留下来养活父母的独生子,扎哈尔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并下了一个?77?涟漪: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极有讽刺性的结论:没话说,这个能养活.言外之意,少爷好吃懒做,挥霍无度,根本不是养家活I=1的料子.反语讥讽要比直接嘲笑有力得多,刻薄得多.在第2幕第12场,卢克里娅诉说纳塔莎的悲惨遭遇,指控没有人性的地主贵族,米特里深表同情:老百姓无权无势.应当可怜可怜!饱经磨难的老厨师帕维尔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当然罗,会可怜的,该死的东西!我围着炉台转三十年,结果用不着我了:你去咽气吧,跟狗似的!那还用说,会可怜的!正话反说,讽刺性很强.沉默的扎哈尔突然抛出几句民间谚语:吃着,喝着,叫你小卷毛;吃完了,喝完了,再见吧,小癞子!幽默形象的民间谚语,概括了老爷们对待劳动人民的残酷定律,撕下了地主贵族伪善的画皮.此外,作家还经常用通俗而又形象的I=1头禅强调喜剧主题,营造讽刺氛围.托尔斯泰创作该剧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农奴制度改革的俄国农民不但没有得到真正解放,反而逐步丧失土地,遭受地主资产阶级的双重压榨.正如列宁所说:这是一种农民失去土地的解放,因为数百年来为农民占有的份地被割去了很大一部分,数十万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农民实际上遭到了双重的掠夺,他们不但被割去了土地,被迫为留下的那块一向属于他们的土地缴纳赎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房功能室活动方案策划
- 吉林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案
- 定制家具施工方案怎么写
- 浙江活动方案策划制作团队
- 建筑方案设计深度标准要求
- 公司活动策划创意分享方案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高考模拟】2026届高考全国一卷英语综合模拟强化练习 (含解析)
-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议论文关于学习方法的话题(13篇)
- 2024医学检验(师)考前冲刺练习附答案详解AB卷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 护理专业新进展介绍
- 2025年保监会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附答案)
- 小儿推拿进修总结汇报
- 企业PaaS云平台应用交付方案
- 衡器检定管理办法
- 2025仓库保管员试题及答案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件
-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教案教学计划
- 企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