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九上期中语文检测题.doc_第1页
2013级九上期中语文检测题.doc_第2页
2013级九上期中语文检测题.doc_第3页
2013级九上期中语文检测题.doc_第4页
2013级九上期中语文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世学区20122013学年度(上)九年级期中语 文 试 题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校(jo)正 茶卤(l) 锲(q)而不舍 B、诓(kung)骗 谄(chn)媚 揠(y)苗助长 C、狡黠(x) 泮(bn)宫 惴(zhu)惴不安 D、霹(p)雳 给(j)事 涸(h)辙的鱼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锤炼 脆弱 旁逸斜出 温文尔雅 B、禀赋 笔砚 死心塌地 地大物博 C、疏忽 热衷 光彩熠熠 浮想联翩 D、典籍 附合 前呼后拥 不屑置辩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彬彬有礼:态度温和,有礼貌 B、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C、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D、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临行时,我 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2)它那沁人心脾的草莓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 。 (3)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 。(4)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 。A珍重 消失 灰暗 繁茂 B郑重 消逝 灰暗 茂绿C郑重 消失 灰惨惨 茂盛 D珍重 消逝 灰惨惨 茂绿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唯一的圆明园的遗桥了。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6、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是它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就不想到她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吗?A、B、C、D、7. 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 寄语折花者B、别对我动手动脚! 树木寄浯C、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墙壁寄语D、抽烟有害身体健康! 香烟寄语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3月15日至17日、3月20日至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3月15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5克,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1040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为2.6万吨;3月20日的沙尘暴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达到29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5.6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斤尘土。A、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B、北京两次沙尘天气人均“分得”10斤尘土。C、沙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两次沙尘天气情况。D、两次沙尘天气造成极大危害。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小说,都选自鲁迅全集。而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B、托尔斯泰传写的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C、菩萨蛮选自稼轩长短句。菩萨蛮,是词牌名。D、订鬼选自论衡订鬼篇。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710题(12分,每小题3分)像行驶在滚滚江河里的航船无法躲避浊流和漩涡一样,我们的心灵在现实的生活里也无法躲避庸俗的缠绕;曾经有多少燃烧着渴望卓越之火的灵魂,却在人生的岁月里被庸俗的浪花溅湿了理想的柴薪,窒息了进取的烈焰。然而,那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失去自己高贵心灵的追求者,却乘着永不沉没的生命方舟扬帆前进,任凭那庸俗浊流在方舟暴涨翻卷,也只能将带那些沙尘埃土、腐枝败叶吞没。高贵的心灵也许并不鄙视庸俗,就像雍容典雅的兰花不会鄙视善于献媚邀宠的月季,但高贵的心灵绝不会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沦。 高贵的心灵也许会在岁月里与庸俗乘做同一班列车,就像美丽的天鹅与丑陋的野鸭,在迁徒的途中在同一个湖泊里歇息,但细细地倾听那湖面上晚风送来的阵阵夜歌里,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把天鹅动听的声音当成嘶哑的鸭鸣。 高贵的心灵也许会与庸俗穿着同样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就像同一条藤上开放的争奇斗艳的花朵,但庸俗却如那随风飘落后陷于虚空的慌花,而高贵的心灵却是硕果累累。 高贵的心灵也许常常会被庸俗所嘲笑,就像不修边幅的大学者常常会受到披金戴银、衣冠楚楚者的鄙视一样。但高贵的心灵不会去作任何寻求廉价赞美的努力,而是在庸俗的嘲笑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而庸俗却产生于愚昧无知,高贵的心灵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因此,他总是养护好自己胸中的浩然之气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而庸俗却处处表现着自己的自大和“小聪明”几千年前,当有人拿一块硕大明洁的美玉去贿赂宋国的宰相子罕时,遇到子罕的拒绝,贿赂者以为子罕不识货,就对他说:“这块玉可是经过玉匠鉴定过的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啊!”子罕却掷地有声地答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这宝,我们俩都应该各安其宝啊!”好一个“以不贪为宝”,这不正体现着一个人的高贵心灵吗?在这样高贵的心灵面前,天下任何财宝都为之黯然!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它虽被庸俗所包围或缠绕,但却不被庸俗所污染。高贵的心灵是永不沉没的人性的方舟,任凭庸俗的流水泛滥横溢,它永远都将保持住自己的高度!10. 本文缺少题目,请你在下列选项中为本文选择一个题目( )A高贵的心灵 B. 庸俗与高贵 C. 高贵的心灵是不沉的方舟 D. 保持自己的高度11. 本文属于散文性很强的议论文,文中使用了大量比喻,下列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A 显示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 B 使文章富于文采。C 将抽象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D 增加文章的容量。12. 细读至段,下列概括高贵心灵特征的选项不当的一项是( )A 高贵的心灵决不会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沦。B 高贵的心灵与庸俗有着本质的区别,会结出累累硕果。C 高贵的心灵会在庸俗的嘲笑中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独立。D 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使人保持人格的完美。13.下列选项对本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在第段指出了同样面对庸俗的缠绕,有的人会随波逐流,拥有高贵的心灵的人则扬帆前进。B 本文除了比喻手法之外,还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使高尚与庸俗昭然若揭,不辨自明。C 段讲子罕辞玉的故事属于举例论证。D 本文认为,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它远离庸俗,不被庸俗所污染。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B、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C、本心:本性,天良。 D、蹴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15下列“之”字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胜于生 B、人皆有之 C、行道之人弗受。 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行道之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B、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不管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C、德我欤?:感激我的恩德吗?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17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B、第一段用了分析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在生和义之间,要舍生取义,在死和不义之间,要痛恨不义而不避患(应该去死) C、第二段和第三段从结构上看是层层递进的,是互为对照的,无论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还是用来享受和求得名利的东西,都要取之有义。 D、本文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宏,语言流畅。第卷(99分)四、(14分)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春潮带雨晚来急, 。”表露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找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心境。却看妻子愁何在,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曾子曰:“是不可不弘毅, 。”(论语十则)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香径:铺满香气的小径。 B、雨疏风骤:雨点疏落,风势猛烈。C、残酒:昨夜未喝完的酒。 D、卷帘人:指前来卷帘的侍女。 (2) 解释:应是绿肥红瘦_ _ (3)判断下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A、“无可奈何”表现出诗人对落花深深地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诗人对归燕迷离的思绪。( )B、“徘徊”直接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忧伤,但不能表现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年华的留恋之情。( )C、如梦令的遣词造句表现了女主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的性格。“试问卷帘人”,其实是明知故问,她要逗逗身边这个憨而粗疏的小丫头。 ( )D、“绿肥红瘦”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仅此4字,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为文坛之绝无仅有。(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5题。 游侠李白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暑,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笔。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此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命名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是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沿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等生动了大唐山水。20、第自然段中“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 ,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 , 因而他把生命看作 (3分)2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自然段,按要求分条表述。(每条不得超出四个字)(3分) 22.文章第自然段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没有取得像鲁仲连那样的功名 B、李白也没有像鲁仲连那样拒绝功名富贵 C、李白像鲁仲连那样不追求世俗也不阿谈权贵 D、李白像鲁仲连那样追求世俗却不阿谈权贵 23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传递到最遥远地方的山谷和旷野。 仿句: 24.文章在第自然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填空回答。(4分) 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口口口口口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口口口口的影响。2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的开篇从李白独特的性格特点着笔,以抒清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孤独的人生之路。 B、李白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齐有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