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2012-03-31 20:42:46|分类:各类考试试题|标签:试题|字号订阅 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一级完中 曙光中学20112012学年(下)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0分)(1)白玉兮为镇, 。(屈原湘夫人)(2) ,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4)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6)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7)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8)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9)廊腰缦回, ; ,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2文学常识填空。(8分)(1)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 、 、 ”三部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归纳为“ 、 、 ”。(2) 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3)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 为他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4)南朝宋刘义庆的 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对后代笔记和小品文影响很大。(5)项脊轩志是明代古文家 记述自己书斋的一篇散文。他字熙甫,号震川,因而文集命名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帝子降兮北渚 渚: (2)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3)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潦:(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4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技盖至此乎 B善刀而藏之C项王军壁垓下 D鼓瑟希,铿尔(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李牧连却之A六王毕,四海一 B辇来于秦C逸豫可以亡身 D而刀刃者无厚(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4)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灭六国者六国也斯用兵之效也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梁,吾仇也A/ B/C/ D/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6题。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5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1)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式的一项是(2分)(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2)对本段有关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凡植木之性”,“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C“苟有能反是者”,“苟”,随便,副词。D“木之性日以离矣”,“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3)对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A和不相同B和不相同C三个“以”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D三个“以”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译文:三、课内外古代诗歌阅读(25分)(一)阅读李白将进酒,完成79题。(10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7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1)下列李白的诗歌不属于古体诗的一首是(2分)( )A.蜀道难 B.送友人C.梦游天姥吟留别 D.行路难(2)下列对诗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反客为主的狂放之态。8请说说这首诗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答: 9请简要分析诗中划线的句子是怎样运用“比兴”手法的。(2分)答:(二)阅读杜甫蜀相,完成1011题。 (7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别称,“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度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11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这“闹”字即为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蜀相这首诗颔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8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nu):揉搓。12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答: 1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4分)答:四、课内外古代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4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从: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B直夜溃围南出 直:当C田父绐曰:“左。” 绐:通“怠”,怠慢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力征:武力征伐(2)下列“乃”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项王乃大惊曰 汉军乃觉之 乃有二十八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王曰:“善。”乃下令A B C D(3)下列对选文内容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B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项羽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由此可见,项羽是一个只爱美人、宝马的人物,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注定了他将以失败谢幕。C项羽认为“今卒困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灭亡就在面前,他仍旧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这表现了项羽的极端自负。D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头故人、自刎而死,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16题。(16分)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李邕:诗人、书法家。15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不如因而厚遇之B召入,而时白已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其孰能讥之乎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乃设九宾礼于庭(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A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B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白常侍帝C伏惟天子哀怜之 益骜放不自修D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4分)译文:(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译文: 五、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成功”与“失败”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请从下面四句话中任选 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A失败是成功之母B失败是失败之母C成功是成功之母D成功是失败之母 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一级完中曙光中学20112012学年(下)高二选修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疏石兰兮为芳 (2)酌酒以自宽 (3)渔梁渡头争渡喧(4)渌水荡漾清猿啼 (5)乾坤日夜浮 (6)皓腕凝霜雪(7)女娲炼石补天处 (8)雕栏玉砌应犹在 (9)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2(1)诗经 风雅颂 赋比兴 (2)谢灵运 (3)韩愈 (4)世说新语(5)归有光震川先生集3(1)渚:水边的浅滩。(2)恣:放纵、无拘束。(3)潦:积水。(4)抑:或者。4(1)C(A“盖”通“盍”,B“善”通“缮”,D“希”通“稀”。)(2)C(C和例句,使动用法,使退却,使灭亡。A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B名词活用作状语,乘辇车;D形容词作名词,厚度。)(3)D(A“固然”,本来的结构;B“地方”,土地方圆;C“祖父”,祖辈父辈。)(4)C(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0分)5(1)C(C,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2)C(如果,连词。)(3)A(,来,连词,表目的;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不译。)6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长得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使他的本性得到发展罢了。(“寿”“孳”“天”“致”各1分。)三、课内外古代诗歌阅读(25分)(一)阅读李白将进酒,完成79题。(10分)7.(1)B(送友人为近体诗之五言律诗。)(2)B(“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8.示例: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有致;(2分)诗句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情感跌宕起伏。(2分)9.示例:诗歌借黄河起兴,以河水的急遽奔流引出对人生短暂的慨叹;(1分)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悲叹人生短促。(1分)(二)阅读杜甫蜀相,完成1011题。 (7分)10C(“两朝”指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和刘禅;“济”是“扶助”的意思。)11.示例一:“诗眼”分别为“自”、“空”。(1分)这一联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2分)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2分)示例二:“诗眼”分别为“自”、“空”。(1分)“映阶碧草”并非不悦目,“隔叶黄鹂”并非不悦耳,但由于心目中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面对这盎然春意,诗人却无心赏玩。(2分)颔联中,“自”、“空”二字互文对举,表达了作者有独特的感受,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8分)12示例: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答出三个阶段基本内容的给3分,回答完整的给4分。)13示例:“晚风”意象具有凄冷之感,表达词人的痛苦与哀愁;(2分)“晚风”还具有侵损的特征,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巧妙的象征韵味。(2分)四、课内外古代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14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C(绐:欺骗。)(2)C(于是,副词;才,副词;只,副词。)(3)B(“项羽是一个只爱美人、宝马的人物”错误。)(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16题。(16分)15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B(B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递进,并且。A因:介词,趁机。C其:副词,难道。D于:介词,表处所,在。)(2)B(是皇帝的行为;是说李白曾经侍奉皇帝。)(3)D(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崔宗之等人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16(1)(我)私下担心自己早晚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窃”“沟壑”“伏惟”“之”各1分。)(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动句式1分,“骜”、“自修”各1分。)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