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 一 )_第1页
16-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 一 )_第2页
16-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 一 )_第3页
16-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 一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 一 )第六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一)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基本内涵: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流行病学的任务流行病学的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原因或影响因素。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找出预防或干预的策略与措施。结合健康管理的实际,流行病学第一、二和三阶段的任务对应的就是“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三)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常见的流行病学方法及分类见图6-2。二、常用指标(一)率和比1.比例: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常用P=a/(a+b)来表示。比例包括:构成比例、发生频率比例构成比例:是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全体的比重。发生频率比例:与动态的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2.比或相对比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X100%)。3.率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式中,k=100%、1000%0、10000/万、100000/10万。(二)发病指标1.发病率(1)定义: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xk计算发病率时,可根据研究的病种及研究的问题特点来选择时间单位。一般多以年为时间单位,常用10万分率来表示。(2)暴露人口数: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某病的患者,有时一个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多次发生同种疾病,可分别计算为几个新病例。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是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才能作为分母;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研究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已获得免疫者不应包括在分母之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数。(3)用途:发病率是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反映患该病的风险。(4)注意事项:发病率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报告制度不健全、漏报、诊断水平不高等,在比较不同地区人群的发病率时,应考虑年龄、性别构成不同,即进行发病率的标化。2.患病率(1)定义: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式中,K=100%、1000%c、10000/万或100000/10万。(2)影响因素: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很多,但患病率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P)、发病率(I)和病程(D)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即P=ID因而可以根据患病率和发病率计算出平均病程。(3)用途:对于病程长慢性病很有价值,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4)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三)死亡指标1.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常以年为单位时间。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xk式中,;k=1000知或10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2.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x100%如果某病的死亡专率与发病专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病死率也可由死亡专率与发病专率推算而得。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3.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x100%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时间。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1年、3年、5年、10年,即计算1年、3年、5年或10年的生存率。(四)相对危险度1.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Ie/IoRR的意义:说明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相对危险度(RR)无单位,比值范围在0至之间。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反之RR1时,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比值越大,联系越强。例如,Doll和Hill调查了英国35岁以上男性医生吸烟习惯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年死亡率(I。)为0.07,而中度吸烟者(1524支/日)的肺癌年死亡率(I。)为1.39。其RR=Ie/Io=1.390.07=19.9,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9.9倍。2.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与RR相同,OR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OR值接近甚至等于RR值:(1)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2)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五)归因危险度(人群公共卫生意义)1.归因危险度(1)定义:归因危险度(AR)或率差(RD)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2)计算公式:AR=Ie-Io=Io(RR-1)AR归因危险度, AR暴露组发病率, Io非暴露组发病率, RR相对危险(3) AR的意义: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仍使用Doll和Hill的英国医生数据计算,归因危险度AR=1.39-0.07=1.32表明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当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1.32。2.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AR%=(Ie-Io)/ Ie100%按上例数据计算:AR%=(1.39-0.07)/1.39=94.96%它表示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中有94.96%的肺癌是由吸烟所致。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PAR%=(I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