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曲率对视距传输的影响.doc_第1页
地球曲率对视距传输的影响.doc_第2页
地球曲率对视距传输的影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曲率对视距传输的影响视距传播:收、发天线离地面的高度远大于波长,电波直接从发信天线传到收信地点(有时有地面反射波)。这种传播方式仅限于视线距离以内。主要针对短波短波以上的射频频率的通信电波传播适用。短波以上微波的地表面波衰减很快,因此不能依靠地表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超短波特别是微波,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简单地说,空间波是在空间范围内沿直线方向传播的波。显然,由于地球的曲率使空间波传播存在一个 极限直视距离 R max 。在最远直视距离之内的区域,习惯上称为 照明区 ;极限直视距离 R max 以外的区域,则称为 阴影区。 不言而语,利用超短波、微波进行通信时,接收点应落在发射天线极限直视距离 R max 内。 受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极限直视距离 R max 和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高度 H T 与 H R 间的关系 为 : R max 3.57 H T (m) +H R (m) (km) 考虑到大气层对电波的折射作用,极限直视距离应修正为R max 4.12 H T (m) +H R (m) (km) 电波传播的有效直视距离Re约为极限直视距离Rmax的70%,即Re=0.7Rmax.HT与HR分别为49m和1.7m,则有效直视距离为Re=24km。地球平均曲率半径6371公里。25公里弧长处切线会高出弧线1.242米。0公里处则会高出199毫米。弧长(公里)对应的圆心角公式A=L(26371)。自由空间通信距离方程设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工作频率为f.接收功率为PR,接收天线增益为G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那么电波在无环境干扰时,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L0有以下表达式:L0(dB)=10Lg(PT/PR)=32.45+20Lgf(MHz)+20LgR(km)-GT(dB)-GR(dB)举例设:PT=10W=40dBmw;GR=GT=7(dBi);f=1910MHz问:R=500m时,PR=?解答:(1)L0(dB)的计算L0(dB)=32.45+20Lg1910(MHz)+20Lg0.5(km)-GR(dB)-GT(dB)=32.45+65.62-6-7-7=78.07(dB)1.9GHz电波在穿透一层砖墙时,大约损失(1015)dB。障碍可能会挡住可视链路: 地形特征,例如山脉等 地球曲率 建筑及其他人工地物 树木有几种选择可建立或改进无线电波的可视传输通道: 在现有结构上升高天线的安装点 建造一个新结构,即无线电天线塔,塔高足以安装天线 增加现有塔的高度 为天线另寻安装点,例如建筑物或塔 砍伐引起电波传播问题的树木 能够影响可见视线之障碍,同样可以影响无线电波的可视传输通道。但我们也必须考虑电波传播的菲涅耳效应。如果山脊或建筑等类似坚硬物体距离信号通道太近,就会损坏无线电波电信号或降低其强度。即使障碍物没有遮掩住直接、可见的视线,损坏无线电波电信号或降低其强度这种情况也会发生。无线电波波束的菲涅耳区是一个直接环绕在可见视线通路周围的椭球区域。其厚度会因信号通路长度和信号频率的不同而有变化。当坚硬物体突入菲涅耳区内的信号通道时,锐边衍射就会使部分信号偏转,致使其到达接收天线的时间略微晚于直接信号。由于这些偏转的信号与直接信号有相位差,所以它们会降低其功率或者将其完全抵消。如果树木或其他“软”物体突入菲涅耳区,它们就会削弱通过的信号(降低其强度)。简而言之,尽管事实上你能够看到一个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建立到该位置的优质无线微波电链路。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形成所谓的“阴影区”。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和接收天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关,还和频率有关。例如有一个建筑物,其高度为 10 米,在建筑物后面距离200 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但在 100 米处,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明显减弱。注意,诚如上面所说过的那样,减弱程度还与信号频率有关,对于 216 223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16 dB,对于 670 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20dB .如果建筑物高度增加到50 米时,则在距建筑物 1000 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