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教案内容 教学说明: 项脊轩志是明代归有光的散文作品,这篇文章在文言文单元出现。我采取的是课题学习的方式来教学这篇课文。特别是以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作为学生探究的课题。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先以朱自清背影中的细节描写导入课文。接下来分三个步骤: 1鉴赏性阅读。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当中动人的细节,然后确定一个题目,并且能对这段文字进行翻译并加以评点。 2评价性阅读。让学生在前一个环节对课文语言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整篇课文的艺术魅力进行鉴赏和评价。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能说出整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分析出细节描写在选材、描写、抒情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3拓展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学除了教本,还有读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本的精读,把读本的学习拉动起来。所以通过对项脊轩志中细节描写的阅读鉴赏,让学生读读本中与其细节描写有类似之处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性阅读。 教学指导思想: 1阅读鉴赏确实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以往都是老师讲的多,尤其是串讲鉴赏内容,写作风格,而让学生自己鉴赏的比较少。因此希望通过前面设计的三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真正自己找出课文提供的语言信息,自行鉴赏。让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鉴赏过程,由此提高鉴赏文言文的水平。 2这篇课文毕竟是文言文,在教学设计时要顾及到文言文的教学特点。它不能象简单的现代散文那样,所以在阅读鉴赏过程中还要注意怎样让学生把鉴赏和文言文翻译、字词的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3目前读本作品提供较多,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但如果空泛地要求学生去读,学生不一定会读,而且不一定读的好。因此结合日常的语文教学,通过一个小课题的探讨,把课外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加深了对课内课文学习的深度,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面。 4这堂课设计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主要是探讨在日常以语文教学活动为阵地的语文课该如何上。因此学生的活动较多,有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找课文中的精彩处并鉴赏和分析,自己概括评价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当场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通过这样的设计,天长日久地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不断增加他们的人文积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上,这段文字是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慈父的形象。(展示投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用“蹒跚的走”、“攀”、“缩”、“倾”这几个字非常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努力的样子。我们从父亲努力的样子中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诚挚的爱,我们也从这几个字当中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无限的敬仰。有人这样评论这段文字:“作难写之意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在言外”。(投影)我们感觉到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深刻地表述了父亲和儿子之间这种深刻的亲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运用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的作品有很多。今天我们要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把细节描写究竟是什么来看一下。(投影)同学们注意看一下屏幕。(朗读一遍)细节描写:作品中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 归有光的文章不长,但是他运用细节描写非常好地抒发了作者对于项脊轩的深情之感。今天我们就以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为学习课题,一起领略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真情实感的。(投影课题:学习课题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 下面我们先听一个录音,在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字的读音,并且能够拿起笔把一些细节划下来。(投影)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3分钟) 三、小组讨论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找出课文中动人的细节,并且能对一个细节做具体的鉴赏分析。在讨论后我们要求是这样:1、你的话要有个话题2、站起来说时要对原文做一下翻译,然后再谈你的分析。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5分钟) (提示:抓紧时间,并走下去巡视,询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讨论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思考的还不这么成熟,那么在别的同学发言的过程当中你再继续思考。哪个同学先来讲? 学生甲:我们组讨论出来的就是在“偃仰啸歌”中作者表达出的可喜之情。“偃仰”就是“俯仰”,而“啸歌”就是放声长啸。整个词语连起来就是形容生活悠然自得。文章的第一段先写项在修葺前是个狭窄、陈旧、残破、昏暗的地方,是一个“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地方;后来又写书房的“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因为作者的修葺变得非常明亮,非常幽静。在如此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中生活、读书,怎么能叫人不舒适呢?所以作者在项脊轩中仿佛已经忘却了自己身处的是一个仅一丈见方的小轩,而如同李白般潇洒飘逸。我觉得这里体现的是项脊轩带给作者是个与世隔绝的只属于作者自己的天地。而在如此一个美妙的环境之中,怎么能叫人不放声长啸呢?所以项脊轩志只写的是项脊轩的舒适及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体现了作者其乐无穷,安贫乐道的精神面貌。 学生乙:我们组选的是“尘泥渗漉”。解释此句(略)这个词写出了项脊轩的破旧、简陋,也照应了前面那句“百年老屋”,也为后半段做了前提,就连泥沙都要渗漉,更不要说是“雨泽”了。为了不渗漉,最后还修葺了它,这也是有联系的。这句还把原本的破旧写活了,通过泥沙的漏下,写出了项脊轩的破,也为后文作了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学生丙:我们组讨论的是“从书斋的命名来剖析作者的人生理想”。取名为“项脊轩”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所住的书斋非常小,二是因为他的远祖归隆道住在项脊泾,所以把书斋命名为此有追悼祖先的意思。因此可以看出作者从小就想要光耀门楣,从一侧面可以反映出他想成为家族的脊梁。 学生丁:选择最后一句话进行鉴赏。作者在前面写到了与妻子在项脊轩中一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后来不久他的妻子便去世了,然后老屋也就逐渐走向了衰败。这棵琵琶树因为是妻子当年所亲手种植的,对于作者来说就显得犹为珍贵,而当妻子死了以后,人都已经不在了,而琵琶树却“亭亭如盖”,也暗示了时间飞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是深爱着妻子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感情是情深似海的。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诗,就是崔护曾经写过的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写的也是一种人亡物在,物是人非的一种感情。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忧伤以及怀念妻子的浓浓的深情。 学生戊:我们这组讨论的是从“东犬西吠”这个词来看家庭状况。在第二段中写道“多可喜,亦多可悲”,(老师:我要打断你一下,先把原句翻译一下。)多可悲之事就是通过描写家庭的破败来描写的,而“东犬西吠”包含了作者凄凉破碎的心情。暗示了前面提到的“诸父异爨”以此不和睦的情景。先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已经被紧张的隔阂所代替了。这样就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非常悲伤的心情。 学生已:我们这组抓的是四个意象,刚才前面同学谈到了“犬”,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就说“鸡”、“篱”、“墙”。“鸡”的话是这一句“鸡栖于庭”,翻译过来是“鸡在门厅中休息”,我们知道在古代封建大家庭中门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显示这个家庭的地位和门楣,一般家庭对此都非常重视。但作者这个家却让鸡在庭中随意,可看出鸡没有人看管,更没有人顾及这个家庭的脸面,就写出了这个家庭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景象。后面的两个意象“篱”和“墙”,写在同一句中“”。翻译开始在没有分家的时候肯定用的是同一个大庭院,那么在分家后各自开始建造篱笆,就象征着家庭已经开始分裂,开始有了隔阂。但是篱笆毕竟还比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厚又冰冷,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冷淡了,大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人了。这个时候作者就发出了“凡再变矣”的感叹,我觉得这虽然只是一句很简单的陈述句,但是也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因为才变了两次就已经变到大家互不相认的地步了,这实在是令人不能忍受,他希望不要再变下去了。 学生庚:我们找的是“往往”二字背后的意韵。翻译“墙往往而是”突显的就是一个“悲”字,在本是就不是一个特别宽敞的家庭里,到处都是墙,把一个完整的家硬生生的分开了。“往往”二字透露出了那一面面的墙所散发出来的冰冷的空气,似乎冻结住了家庭里每一个人的心。在此,“往往”又似乎夹杂着作者长长的叹息声,回想到那些冷漠无情的亲人,回想到那些死气沉沉的门墙,不禁摇头叹息。总之,“往往”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感觉,它背后的意蕴有太多。但是举目四望,人们能看到的却只有墙。 学生x:我们抓的是大母“喃喃”自语中的殷殷期待。原句:比去待乎!翻译:(老师提示注意主语是谁要翻译准确)“吾家读书久不效”寄予了大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但是她前面“自语”两个字也同样表达了这种感情,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语”就是轻轻的对自己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大母来看为了不影响作者读书所以轻轻的说;也是为了不给作者太多的压力。短短的两个字就将大母对作者的一片关爱之心跃然纸上。首先大母对作者是有很高的期望的,希望他可以读书有成效,能光宗耀祖;但是她又不愿意让作者背负太多的家庭压力。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蔼的老祖母的形象。这个词也可以从作者这方面来看。面对这样一个疼爱自己的老祖母,作者的感动就不必再说了。而面对亲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作者心中也有一丝的悲伤,家庭破裂的痛楚时时在心中盘旋,而父亲不得志的困惑也使在觉得自己对不住大母的一片关爱。 学生cc:谈“长号不自禁”,翻译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这里作者由项脊轩勾起了对亲人的回忆,在对祖母的回忆中,作者写道了祖母亲切的嘱咐,细致的动作,更写到了祖母用象笏来激励作者。回忆祖母,作者重在说明对祖母的遗教不忘。作者把祖母当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同今天作者对前途的忧虑交织起来,也就达到了一种百感交集的情绪,以至于作者“长号不自禁”,放声大哭。从此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已故祖母的深深怀念之情。 同学Q:我觉得这句话是全文写的最好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写的非常简洁,你看它只是用几个字就形容出母亲用手指轻轻敲门的神态。“叩”是轻轻敲门,表现出母亲最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寒冷。是不是想要吃东西,但是又怕吵醒了孩儿那种急切的心情。然后这些动作非常的平凡,作者也是用很平凡的语句,生动地体现出了娘对孩子的那种爱。用平凡的动作来表现不平凡的深情,我觉得这是作者作为明代散文大家的深厚功力的体现。 同学W:“小轩并坐,凭几学书”“小妹细语,是喜是悲”这是作者对和妻子那段美好生活的描写,翻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喜的。在这样美满幸福的婚姻之下,谁能不喜?但是过了几年,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了,所谓人去楼空,每当他走进阁子,睹物思人,蕴涵着无限的悲哀。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现在的作者正默默地承受着这份剪不断,离还乱的纠缠,所以说这里的感情应该是以喜衬悲吧。 学生:“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翻译:初读此句感觉有矛盾,竟然是自己独自静静的端坐,又怎么能够听见万籁之声?但细细品来却非如此。作者所写之声未必就是作者亲耳听到的。在“室仅方丈”“庭阶寂寂”的项脊轩中,作者的视野并不开阔,但思想的脚步却是栓不住的。在借书满架之中,在兰桂竹木之间,作者闲适安逸的读书生活使作者的心境无比的平和,对自然的感悟也就能超出一般的水平。虫鸟的窃窃私语,绿竹的风移影动,在作者的耳中都是美妙的自然之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细腻和宁静的感情都是只有在优美恬静的项脊轩中才能够获得的。 学生:余扃牖而居翻译:关窗读书突出了他学习是十分认真的。这与他当时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当时大家庭的分崩离析促使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然后金榜题名。听说他考举人考了八次但是还是没有考上,这也更能充分表现出他的毅力。 我从教参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在选如教材的时候从原文中删去了。我们看一下。我觉得这段文字大家尤其呀注意的是哪些字?我们来读一遍余区区奇景。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问:即使处在破败的屋子中间,也要扬眉吐气,会有奇景出现。那这个奇景是指什么呢?我们联系刚才前面同学讲的,作者关窗读书,可以想象他今后的道路。我通过现在这样的苦读,将来必有奇景出现。所以刚才的这个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胸中的理想。 学生:万籁有声,是以动衬静,“蝉”用有声来出它的静 刚才我们许多同学从课文当中找了很多生动的细节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们一起找了课文当中生动的细节,并对这些细节进行了鉴赏和分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总体评价这篇课文所体现的艺术魅力。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先把课文朗读一遍。(3分钟)这篇文章通过对项脊轩的回忆,记录下了作者大半生的情感经历,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用一个个细小的情景,给我们描绘了他在项脊轩中的所见所闻。我先把上节课的一些内容总结一下,大家看投影:课文在第一段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出示: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小鸟啄食,人至不去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用这些描写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提问一种非常幽静的意象,闭上眼睛就会去想象如世外桃源的那种感觉。 出示板书: 一、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放在细节的上面) 月光下,树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 这是第一幅。然后在第三段,一开始作者又通过这样几个细节: 出示: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问破败,凌乱,衰败的感觉。好,我们来概括一下(出示板书) 二、衰败、凌乱的家道衰落图 再接下去,作者通过对老妪、祖母的回忆,写了他们对他的关爱之情,这里也有几个细节写的非常好。(出示板书) 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 通过这几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想象当中这是一幅发生在项脊轩中的 三、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出示)在这些至亲的关爱之下,作者立志要发奋苦读,要光宗耀祖。因此,第四幅图画,我们给他命名为: 四、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板书) 出示:借书满架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完了没有?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生答:与妻子的感情)对,还有与妻子的互敬互爱。最后一部分作者更多的是回忆和妻子在小轩当中的生活琐事。 出示板书:(朗读) 五、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写了这棵枇杷树,刚才有同学在发言的时候说这时候是作者融情于树,情深似海。所以这样的一个情节的描写我们给它概括成互敬互爱的夫妻相伴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样五幅图画,告诉我们作者在项脊轩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几幅图画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在项脊轩中他有不少的欢乐,也有太多的悲哀。这句话呢,作者其实在课文当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话呢?大家一起念念看。这句话非常简洁,但是把作者所要抒发的喜和悲全部都揭示出来了。项脊轩中的往事,那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修饰,就是琐事。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他用的文字并不多,而且平平淡淡。但是读完全文为什么这么会让我们感动呢?本文抒情的艺术魅力在哪里?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问题进行概括和评价。(分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甲:第一点,整篇文章都是以悲伤为基调的。第二,它没有特别的直接抒情的语句,啊,我多少怀念啊,生活多少让我向往啊。他没有这种感觉。而是用客观的语言叙述中穿杂着情感,非常平凡但是入人心。而且他描写的都是非常平凡的小事情,没有象什么今天倾盆大雨啊,谁送我去医院啊。 (评价:用客观的语言写了很平凡的琐事。既用客观的描写了细小生动的细节,反而体现出了艺术魅力。非常好。) 学生乙:我觉得这篇抒情性的散文名为“志轩”,实际上是“志人”。作者以百年老屋的兴废为主线,穿插了他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回忆和怀念。选材于琐事,读起来比较有人情味。这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淳朴。如果越袄打动读者的话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情节,简简单单才是真,这也是归有光最大的特点。 (评价:项脊轩并不重在记轩。而是重在记人,记事和记情) 学生丙:我觉得项脊轩中的细节描写很琐碎,但是都是很典型的。虽然很平淡,但是都是真情的流露,真情在人与人心中都是相通的。所以他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却好象春天吹来的杨柳风一样一丝一丝的沁入人的心脾当中,又好象是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 (评价:为什么会日次滋润人的心田呢?它的魅力主要在哪里呢?两个字真实,没有虚请假意。) 学生丁:我概括一下前面同学的说法: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评价: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其它同学再来体味下什么叫平平淡淡才是真) 学生戊:前面同学都提到了平凡两个字,越是平凡的东西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在这篇文章里面出现了很多人物,但是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多,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心情,而且也能读出作者内心包含的情感。 学生己: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记叙了非常多的琐事,从这一点我感觉作者是一个非常多情的人。在第一段中“小鸟时来啄食”他觉得小鸟十分可爱,表现了他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在第三段中又抒发了对娘亲和祖母的亲情;在第四段中抒发了对小轩的热爱;最后对妻子的爱情,我自己被他那种多情所折服。 (评价:为什么这么短的文章能容纳这么多生动丰富的细节,缘自什么呢?作者是一个多情的人) 学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拿鲁迅的文章来讲解。鲁迅的文章用比较尖酸刻薄的文字去表现社会的黑暗,如果说鲁迅的文章是美术中的大写意,波墨画的话,那么归有光的文章就属于白描 (评价:白描这个词用的很好,板书。拿鲁迅的文风与其比较,那显然是不同风格的) 学生:和骈文相比有特点。骈文都是以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非常质朴的。作者花很大的笔墨进行描写,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寄托哀思的氛围,抒发自己的感情来打动读者。作者在项脊轩中埋下希望的种子,但是八次应考都没有成功。 与他朝夕相伴的亲人,妻子都先他而去,作品中的一些意象,如枇杷树等,都象有一层感情的面纱,帮助作者述说平生不得志及丧失亲人的痛楚。就象有句话:“于细微处见真情”,这篇文章就做到了这一点,融情于景,读后感人肺腑。 (评价:说的很好,整篇文章特点就是融情于景,融情于事) 那么最终我倒是要问一下同学们,他借项脊轩到底抒发了作者哪一些感情? 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我们现在来一起总结一下。 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第一,从课文当中细节的选材(板书:1。细节的选材)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几个字来概括(琐细真实丰富(板书)同学们都说到了,他写的是平凡的事情,甚至是琐碎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非常的真实,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着深刻感受的。那么一般的文章,细节用一到两处也差不多了,是不是?但是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写下来,一个一个的细节连缀而成,非常丰富。这是他选材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我们从描写的角度去分析(板书:2。细节的描写)描写呢,刚才同学已经一言已蔽之了,就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什么叫白描?白描就是不加修饰,“不事修饰,尽得风流”了。那么在这篇课文当中它的描写追求的是怎样的境界呢?我概括同学的话是不是就这三个词(板书):自然简洁清淡) 没有抒情笔调十分浓郁的语境(啊,我爱你,祖母我思念你)但是就是写的那么感人,它蕴涵的感情又是怎么样的呢?所以细节的抒情是什么样的? 板书:3。细节的抒情 细腻真挚委婉 他对项脊轩、对家人有着这样一种细腻的深厚的感情,但是注意了,这种感情他不是直抒胸臆的表达出来的,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的。那么因此,这样含蓄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幅作品它的艺术魅力所在。读完全文,我们感受了作者并不是为了项脊轩而写项脊轩的,而是为了追忆在项脊轩中他的那份情感。我觉得他所抒发的情感,有独处在项脊轩的那份乐趣,有在项脊轩孕育的襟怀和抱负,也有对项脊轩深深的眷恋之情。那么在抒发这种情感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已经过世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己命舛,也对家庭败落状况的悲哀之情。所以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美文。在它以后的很多人,对它这篇文章有多许许多多极高的赞美,我们现在来看看哪些人是怎么评价的。 板书: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清梅曾亮 (评价:归有光是借项脊轩这个阁子,来记叙了几代人的踪迹。) 板书: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清林纾 (评价:什么意思?解释说明这段话会引起共鸣,感人肺腑) 再比如说,板书: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明王锡爵 (就作者,看上去他并不是要告诉你他对项脊轩有多少的眷恋,在项脊轩中自己有多少的喜怒哀乐。但是平平淡淡的文字当中已经洋溢着这样一种情思。) 我想,以清淡之笔写平常之事,以平常之事抒强烈之情,这大概就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了。 刚才同学们概括起来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就是选取这些细节来抒发真情实感,运用细节描写是不是在文学史上就归有光一个人写的那么好呢?也不尽其然。我们印象很深的这个人是谁?在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的是谁?严监生。这个人物是吝啬鬼。作者就用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把这个吝啬鬼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初中时我们也学过鲁迅的作品,很好的塑造了那个孔已己,有两个细节,一个是“排出几文大钱”,一个是“站着喝酒,穿着长衫”,“多乎哉?不多也!” 所以细节描写并非归有光专用,其他人也会,刚才我们举的孔已己和吝啬鬼都是小说当中的人物。小说中需要很多细节来刻画。那么现在学的是古代散文,其实古代运用细节的神来之笔也是比比皆是。那么我们接下去就要拓展一下,请同学们把读本拿出来。配这个单元的学习有许许多多的文章,看一下篇目。(板书并朗读一下篇目)下面我要求同学们针对这样四篇文章,请你们阅读这些作品,挑一篇就够了,能够从这些文章当中找出生动的细节,并注意用文字评述。(写在作业本上)看谁抓的准,评的准,措辞运用的到位。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写到这里,大家现在来交流一下,看看谁先来? 学生:貂皮外衣是一件十分贵重的东西,而当时作为大官的左忠义公却不顾外面天气寒冷,毫不由于送给根本不认识的而后司仅仅看过他一篇文章的年轻人改上,他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跃然于纸上,一生得到一知己死而无憾这样的感情很让我感动。(评价:这是左忠义公逸事中的一个细节) 学生:我也是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乃,这整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左忠义公是精神上的一个铁人,有几个字特别明显其中体现出来的左光斗特别强烈的感情以及那种严厉的态度,与前文史可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左光斗刚毅、坚强和大义凛然、先国家而后私仇的那种品资,直射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因此,后人在魏忠贤死后,追谥他为左忠义公就是体现了这一点:忠,就是忠诚;义,就是刚强,坚毅。 学生:我们选的是五人墓碑记中的一些片段。对五人就义时的表现做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体现了他们是为坚持正义而死,心中的大无畏精神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十九课 运动场上我最棒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春天到了 第5课《探索春天的奥秘》说课稿 冀教版
- 中医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夺冠系列
- 广东省肇庆市碧海湾学校、博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城市园林编制外员工劳动合同及养护责任协议
- 便利店品牌直营店承包经营合同
- 包含押金退还流程的出租房退房手续合同
- 个人股权无偿转让与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合同
- 机械维修作业指导书
- 我长大了课件
- GB/T 45340-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斐索多光束干涉法
- 化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驻村工作计划
-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主题班会
- 血透病人高血压护理查房
- 电瓶车撞车调解协议书(2篇)
- 2024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