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doc_第1页
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doc_第2页
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doc_第3页
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doc_第4页
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语”是来自佛经的智慧读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有感山丹丹记得每一岁便多开一朵花是感同深受。含笑绽放着米白色的花瓣自春及秋飘溢着玉兰般淡雅的花香是感同深受。树,绽出新芽,使我们惊喜,是感同深受。叶,由绿转黄,使我们感叹,是感同深受。冰雪,使我们寒冷,是感同深受。雷响,使我们震颤,是感同深受。我们最亲的人背着书包奔奔跳跳的走进学校,我们知道什么是感同深受;我们走过一间间教室,听见室内书声朗朗,是不是感同深受呢?我们在操场一个无风的角落里,看见低头流泪却无声地握紧试卷的学生,是不是会有那片刻的柔软,会不会感同身受呢?假期里,我遇到了这么一本书,忽然发现原来感同身受再大一些,是无缘大慈;感同身受再深刻一些,是同体大悲;能感同身受又能拔苦与乐,就是菩萨了。须知“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把众生从苦中救拔出来,给予真实的快乐是慈悲。曾有一位教师在听我的公开课的途中被一名学生茫然若失的眼神所震颤,她反思她自己的教学,同时她也与我分享了她的困惑。她苦思着究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事实上,我也有不断的问自己,究竟怎样才算是“真实的快乐”?在台湾,北回归线以南的壁虎叫声响亮而以北的壁虎却如同哑巴;以中央山脉为界,中央山脉以西的白头翁只只白头,以东的却是黑如夜色,被叫做乌头翁。若是把以北的壁虎带往南边,那它会不会也能唱出响亮的歌声?若是把以东的白头翁带往西边,那它是头也能长出如雪的白头?但事实上,在中央山脉尾端的恒春,同时生长着白头翁与乌头翁。而沿着北回归线生长的壁虎,嚣着自嚣,默者自默。那么,或黑头或白头,或叫嚣或沉默,这是否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许是的。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真实的快乐”呢?依据各自不同的特性,众生定然有着不同的“快乐”。众生无常,快乐各不相同,又何谈“给予真实的快乐”?佛教的经典和禅师的体悟里常把心的状态称为“明镜”。一面清明的镜子可以照映出世间万物真实的形态,但如果镜子蒙尘,它所映照之物也会随之而染上尘埃。蒙尘之镜犹如品格有所缺陷之人。所以,于己,要常拭那心之“明镜”。因为自己是可以自省的。心有“明镜”方能再谈“给予”。那么,带着种种“感同深受”,有什么是自己可以不断提高,做到最好的呢?来果禅师说:“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是警策良言。我们身处在这浮华的世间,每天都在忍受种种不优美、不纯净的语言,是否在课堂上,尤其是语文的课堂上,能带给学生一些优美的、纯净的“爱语”呢。一、什么是“爱语”瑜伽师地论里说:“云何菩萨自性爱语?谓菩萨于诸有情,常常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自性。”“爱语”是“四摄”之一,与“布施”、“利行”、“同事”同为摄受一切有情,令有情众生起亲爱之心,然后得闻正法的方法。它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同是菩萨行的重要方法。只是四无量心有止恶、行善、自净、利他四种意义,是自利利他的,但“四摄”是纯粹利他的。爱语在本质上就包含了四无量心。佛地经里说四无量心,“慈是无瞋”“悲是无害”“喜是庆悦”“舍是平等”。只有无瞋、无害、庆悦、平等的人才说得出爱语;也只有常说爱语的人才能心内澄澈、庄严清净。2010年的一个早晨,9点30分,学校的操场上,教室的走廊上到处都是刚下课的学生,他们嬉闹着,追逐着。刚结束两堂课教学的我端着作业本脚步轻快地走向办公室。办公室里一派肃静的气氛。只见一位班主任板着脸孔,严肃地有点狠地瞪着站在她面前的一位女生。看着其他在办公室的老师也都噤声了,我轻轻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老师,我真的没带手机。”女生说话了。“没带?课堂上怎么会有手机响起?老师同学都是证人!”班主任可谓怒火冲天,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去,到教室把手机拿来!我都想不通你们父母是怎么想的,小小年纪就把手机买给你们,他们想干什么?”“可是我真的没带,手机我只是把它当作玩具。”女生的话似乎有点苍白。“拿不拿?不拿我到教室你的书包里去拿。”班主任拍着桌子吼着。女生沉默了,低着头,站着不动。班主任直直地瞪着她,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两人就这样对峙着。我坐在一旁心里干着急,因为不是我班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便说话。还好,女学生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之后就走出办公室去拿手机了。一会儿,手机就交到了她班主任的手上。班主任一看,手机没电了,她这下又发火了。“电池呢?没电池手机怎么会响?”“本来就没有电池,我说过当作电池的,你又不信。”女学生也不甘示弱。“没电池当什么玩具,你以为我老了是个笨蛋,什么都不懂!”又是一番前景的重演,最后以女学生交出电池板,再被班主任老师严厉地教训一顿而告终。这一段经历我记忆犹新。那位班主任老师那副的每一条筋肉都因冷酷而僵硬的脸,我只是轻轻一瞥却整个心灵为之震颤。不问缘由,不给任何解释的机会,这样的对话更像是一场情绪的发泄。“瞋”是指睁大眼睛瞪人,“慈是无瞋”。后来,听闻这位女生平日上课也颇不认真。是名惯犯,应该特殊对待。听闻后,一时沉默。佛陀在涅槃经里说:“我爱一切众生,皆如罗睺罗(罗睺罗是佛陀的独生子,后随佛出家)”。众生平等。在严华经里说:“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舍是平等”。有时不同的处理方式拐一个弯,或许便可以找一个更加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谈论何为“爱语”,并不是说要求教师褪去人性,成佛成仙,只是有时无瞋、无害、庆悦、平等的人更能以一种宽容甚至是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缺点。二、怎样“给予”“爱语”“云何菩萨一切爱语?谓此爱语略有三种”,“一者菩萨设慰喻语”“二者菩萨设庆悦语”“三者菩萨设胜益语”。菩萨所用的爱语有三种:一种是安慰晓喻语,以和颜悦色,不愁眉苦脸来安慰众生,使众生心安而明义理;二是欢喜庆祝语,能欢喜的庆祝他人的所得;三是殊胜利益语,是说菩萨的语言永远和义理、正法圆融相应,使一切有情众生听了能有利益而安乐。或许用到教师身上亦可,对一切有情众生,常用欢喜的言词说令人欢喜的话、真实的话、正法的话、引导进入道理的话。这也是爱语的性质。安慰晓喻语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这天我给学生们考了第四单元,在班级里巡视答卷情况时发现有几个学生“所以”这个词语翻译成现代文又翻译错了。可我在昨天的课堂上明明着重强调过这个词语。翻译错了的学生里有一个女生,又是她,今早的作业,独属她做的最不用心。第二节课下课,课间的十几分钟里,我曾把她从班级里叫了出来,她一脸不耐,仿佛在说,你在找我麻烦吗,又是我!你无不无聊呀。其实她的这个表情我在今天早自修时就看到了,当大家都在背诵时,她独自抖着脚念念有词。我踩着高跟鞋笃笃笃地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她正在乱抖的腿。当时,她侧过脸,发现是我时,露出的就是这么一副表情,“又来了!”她正用那不耐的眼神这么告诉我。午饭后回到办公室,我似乎依旧难以午睡。闭上眼,今天上午所接触到的一张张脸,一个个眼神似乎都在争先恐后地扎着我的心。午休的时候,我悄悄走到了班级窗口,学生们正在自修,她正和理科题目对望着。乘她抬起头的瞬间,我向她打了个手势。看见我的手势,她嘴唇往下一撇,又是那副表情。把她带到背对教室的小花坛边,我让她找了一处没被雨水淋湿的边缘坐下。我也选了一处坐下,和她之间大约一臂的距离,像是两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我看着疏朗的天,忽然放下了郁积了一早的“怒其不争”。忆起曾将她拉到小隔间练习淑女式走路的那个午后。午后阳光透过玻璃将小隔间炙烤得滚烫。我只觉得满心平和。怀着这种平和的心情,我跟她聊起了我眼里她这一年来的改变。她从原先一脸的嬉笑逐渐变成了友善的轻笑。有那么几个片刻,她甚至笑着赞同我的话。谈话的最后,她的眼圈红了,我的眼圈也泛红了。但心内却充盈着平和。笑是上天独赐予人类的礼物,即使心内焦急时亦不可忘记这一点。和颜悦色的交谈更像淡雅的花香,清风拂面,身心澄明。(殊胜利益语)在我还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回我的母亲在舀汤时未拿稳汤勺,低落的烫水一瞬间便烫到了近旁夹菜的我的手背。我还未来得及诉说这一汤之疼,母亲的怒吼声却先行震动了我的耳膜。现在想来,其实能够体会母亲当时的气恼与焦急。想起她因为我的手放的位置不对而狠狠的训了我一顿,仍觉得好笑。现如今再想起虽是只觉得母亲十分可爱,明明是心疼的不得了,却因为一时焦急用错了表达方法。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时我躲进了小隔间哭闹了许久。2012年,我在上鲁迅的风筝时曾经问学生怎样的“骂”会让他们一直牢记于心、不肯释怀。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但说到如果这“骂”是毫无道理的“骂”时会不会一直记在心内,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会。恶语伤人恨不消,正是此理。语言永远和义理、正法圆融相应,尤其是教师的语言。一语伤人莫不自知。(欢喜庆祝语)流传于世间的名画祷告的手之所以动人,更在于画中所蕴含的真情:奈斯丁为他的朋友丢勒任劳任怨的工作者,直至他原本优美敏感的手指僵硬扭曲再也无法拿起画笔,但丢勒在拜访奈斯丁时,仍发现奈斯丁正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安静而诚挚的为他做成功祷告。他的心中定然是为朋友成功而充溢着欢喜。欢喜庆祝语,其本质就是要求能欢喜的庆祝他人的所得,因为我们踏梦而行的旅途中不只凝聚着我们的汗水,还凝聚着许多旁人的心血。这一点其实与校长所提倡的“集体备课”的概念有共通之处。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集中众人智慧,肯定他人,就是进步的过程。其实他人所取得的点滴收获,何尝不是值得庆祝的呢?只要这收获有利于世间众生。三、怎样的人离“爱语”最近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读之使人的心灵亦随之颤动: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让乳燕能归来。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的苍蝇,赶紧打开窗户让它出去吧!担心老鼠没有东西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夜里不点灯,因为爱惜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