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doc_第1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_第2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_第3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_第4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的使用(逗号和句号)句子后头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如果是问句或感叹句,则分别用问号或感叹号表示,问题比较简单。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标点有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等好几种,每一种标点各有其适用的场合,情形要复杂得多。就一个句子来说,句末的句号代表的停顿最大;在句子内部,分号代表的停顿最大,其次是逗号,再其次是顿号。分号和顿号各有比较专门的职司,表示句内停顿的一般性符号是逗号。逗号的用途最广,用得也比较频繁,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逗号表示句内的停顿,但并不是说凡句内有停顿的地方都能用逗号点断。一个地方该不该用逗号点段,除了要看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停顿之外,还要看结构上是不是能切断。下边举几种具体的情况来讨论。一、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不加逗号,跟这两部分的长短有关系。比较下面的例子:(1)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鲁迅)(2)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同上)(3)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向全国人民提议召开的。(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4)这个在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反响。(1)(2)两例的主语和谓语部分都不长,说的时候当中没有停顿,用不着加逗号。(3)(4)两例主语和谓语都比较长,说的时候当中有停顿,可以用逗号点断。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形,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政府。(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这两句的主语和谓语也不算短,可是当中没有加逗号。就拿上引(3)(4)两例来说,当中的逗号也不是非用不可的。不过用不用逗号,表示的语气似乎略有区别。在主语之后加逗号,主语的地位比较突出,有着重的意味。在短主语之后用逗号,这种着重的以为就尤其明显。例如:(7)这些,就是我党在执行巩固地联合中农这一战略任务时所必须采取的具体政策。(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二、动词和宾语之间。动词和宾语结合得很紧,当中没有停顿,一般不加逗号。只有当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结构的时候,当中才用逗号点断。比较:(8)我认识一个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9)这些事实说明,一切阶级斗争都是阶级利益冲突的表现。前一例的宾语“一个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不是主谓结构,“认识”之后不加逗号。后一例用逗号,因为宾语部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阶级利益冲突的表现”本身是一个主谓结构。宾语是主谓结构,前边的动词往往是“说明、证明、指出、相信、想、懂得、认为”等等。再举几个例子看:(10)我们一向认为,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互相支持的。(11)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二者应该并重。(12)我相信,同志们是有决心走这个方向的。(13)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情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叶圣陶)三、“把、被、使”等字之后。这些词后头总是跟一个名词(或代词),后头再加一个动词。说话的时候,名词之后没有停顿,一般不用逗号点断。下面几句的标点不妥当:(14)把殖民地国家,置于他们的控制和奴役之下。(15)这件出人意料的事使班上的同学,感到十分惊奇。(16)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7)服务员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把椅子上的灰尘,擦得一干二净。前三的例句里的逗号应去掉,最后一个例句里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逗号也该去掉。(注)“在上”“在下”“在中”“对于”一类结构之后往往用逗号跟下面的动词隔开。例如:(18)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受到这样那样的非议,都是不足为奇的。(19)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该把财力物力首先集中用于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20)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四、句子头上的修饰语和连接词。句子头上的修饰语,象“总之、同时、其次、最后、事实上、另一方面”等等,说话的时候有停顿,可以用逗号点断。例如:(注)在书面语气味比较重的文章里,如果句子比较长,这种地方有时也可以用逗号点断。例如: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行动的准则。(21)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22)同时,我们向全世界声明: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23)首先,是怕影响升学率,越是有名的学校,顾虑越多。其次,是缺乏必要的物质设备。“今天、现在、最近、刚才”等等放在句子头上,说的时候不一定有停顿,写下来也就不一定要加逗号。下面例句里的第一个逗号是多余的:(24)现在,我们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25)刚才,我还看见他在宿舍里。句子头上的连词如“然而、所以、可是、因此”之类,说的时候不一定有停顿,写起来也应该斟酌,不一定都加逗号。下面例句里连词后头的逗号是多余的:(26)他说得天花乱坠,可是,没有谁相信他的话。(27)十月里北京才穿夹衣,然而,西伯利亚已经下雪了。“如果、最然、因为”之后不能停顿,后面就更没有理由加逗号了。句号的形式是个小圈儿“。”,英文里的句号是个小圆点“.”。近来有很多科学技术书籍也采用英文的句号,原因大概是怕跟数字“0”混淆。但是,有很多同学因为学习英文了,常把这两种符号混用,这不是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要正确使用句号。句号代表一句话终了以后的停顿,表示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怎样才算完整,要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考虑。例如:(1)现在舞人们还隐身在黑暗的丛林中从事化装。野火的那边,聚集着一群充当乐队的妇女。忽然从林中发出一种坼裂声。紧跟着一阵沙沙的磨擦声舞人们上场了。(闻一多)这里用了四个句号,表示是四个句子。每一句的结构上都是完整的,在意义上也是各自独立的。句子的末尾一定有停顿,可是能够停顿的地方,不一定都是句子结束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说的时候有停顿,可是结构上不独立,本身不能形成一个句子,这种地方当然不能用句号跟下文切断。例如:(2)有一天,在一处筵席上,我随便的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要变成这样的。(鲁迅)“有一天”不成一句话,后面虽然有停顿,决不能用句号。同样,“这一处筵席上”“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等等后边也有停顿,但都不是完整的句子,后边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句号。这种地方一般是不至于弄错的。成问题的是下面这种情形:(3)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紧,毫不放松,才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象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处该用句号还是逗号?从结构上说,这里可以切断。换句话说,“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句子。(比照着看,“抓得很紧”“毫不放松”后边是决不能用句号的。)可是从意义上看,前后仍有联系,有人就不敢在这里用句号。其实前后两段结构上彼此独立,而且是两层意思:前一段说要抓紧才能抓住,后一段说抓而不紧,跟不抓一样。前后两段意思之间当然有联系,但既然相对地独立,就可以用句号隔开。如果这里不用句号,那么下文根据同样的理由也不能用句号,那就只好一路逗号逗下去了。事实上原文几处都是用的句号。目前的倾向是句号用得太少,该用句号的地方往往用了逗号,原因就是觉得前后文义上有联系,害怕用了句号之后,会把这种联系割断。例如:(4)在实际劳动中,不仅是业务知识学得好,而且也培养了实际工作的能力,这次劳动由同学自己指挥,经常开小队现场会议,大家一起讨论工作,对于如何订工作计划,如何指挥现场工作,调配人力,都取得了不少经验,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一路逗号到底,末了才用了一个句号。那么这一大段话只能算一个句子。其实这段话可以分为四句,第三个、第六个、第十个逗号应改为句号。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前后几句话意思上有联系,就认为它们都不是独立的句子。事实上衔接在一起的几句话,意思上总是有联系的。可见所谓完整是相对的。只要结构和意义相对完整,就可以看成独立的句子,就可以用句号。举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说,“但是、可是、不过、而”等等都是承上文说的,按说包含这类字眼的句子不能跟上文割断。可是,如果上一句的意思已经完整,下文是另起一段,那么尽管用了这类字眼,我们仍旧可以把前后两句看成是各自独立的句子,当中用句号隔开。例如:(5)自然,这,是幼小的。但是,惟共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鲁迅)(6)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毛泽东纪念白求恩)(7)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有的时候,几句话意义上联系得很紧,从这方面看,不宜于用句号隔断;但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故意把它拆成几个独立的句子,这也不能算错。例如:(8)事实上是一切都变化了。程疯子不疯了。不好好干活的丁四变成一个挺好的工人了。狗腿子改邪归正了。原来象死水一样停滞的龙须沟变得沸腾起来了。该用句号的地方用逗号,有时候会影响意义。例如:(9)甲、女工人与女职员生育,产前产后共给假五十六日,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乙、女工人与女职员小产,怀孕在三个月以内者,给假十五日;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七个月者,给假三十日,产假期间,工作照发。“产假期间”之前应该用句号。甲项在这里用逗号还不发生问题。乙项因为上文已经有过分号,这是用逗号,叫人误会“产假期间,工资照发”是专指给假三十日者,而按整个条文的精神,应该包括给假十五日者。句号的用法一、用于陈述句的末尾陈述句占句子的大多数,用来判断、叙述、描写事实.(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森林越来越密.(小学语文夜莺之歌)例(l)表示判断,(2)表示叙述,(3)表示描写.以上三句子都是主谓句.句号也可以用于非主谓句的陈述句.例如:(4)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契诃夫变色龙)(5)1946 年的中秋.(茹志鹃百合花)例(4)是动词性非主谓句,(5)是名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通常不带语气词,靠语调表示陈述语气.需要语气词时用“的”“了”“呢”“啊”“么”“嘛”“啦”“罢了”等.例如:(6)所以思想性不是硬借来的,不是可以套用的,不是可以假装的,也不是忽然就有了的.(朱自清论朗诵诗)(7)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杨朔荔枝蜜)(8)这套主设备任何一条船也装不了,汉江号尽可以运别的货嘛.(柯岩汉堡港的变奏)例(6)一连用了四个语气词“的”,以加重语气.例(7)(8)分别用语气词“呢”“嘛”.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有的语气词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又可用几个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重要的是判断全句表达什么语气,以便确定用句号还是别的句末点号.(9)身体比以前好多了.(10)这本书真的太好了!以上两句都以语气词“了”结尾.例(9)表示确定语气,说明有了变化,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0)表示感叹语气,用叹号.(11)他大概已经走了吧.(12)他大概不来了吧?例(11)对所陈述的事情不很肯定,但句子的性质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2)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用问号.(13)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14)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上述两句的文字包括句末的语气词都一样,不同的是标点.例(13)是作为疑问提出的,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例(14)是回答问题,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二、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的末尾(1)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2)你辛苦了,休息休息吧.(陈广生、崔家骏雷锋的故事)三、用于间接问句的末尾间接问句是包含在陈述句、祈使句中的问句,是大句的一部分,通常充当宾语.例如:(1)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都德最后一课)(2)他问你小黄还来不来.(现代汉语八百词)(3)问问明天走得了走不了.(王砚农等编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例(l)是包含特指问的陈述句,(2)是包含反复问的陈述句,(3)是包含反复问的祈使句,所以都在句末用句号.看到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的句子要注意分析是直接问句还是间接问句.下面是从语文书和刊物上看到在间接问句误用问号的例子:*(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6)我曾向泰勒公司请教,用户是什么人 ?*(7)我们写东西,要严肃、认真,不能让印刷厂工人去猜这是中文,还是德文?例(4)(6)(7)的问号、例(5)的第二个问号用于间接问句,要改为句号.例(5)“明月几时有?”是直接问句,独立成句,用问号是对的.问句形式除作宾语外,有时也可作主语,例如:(8)“精密”和“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句中三个带疑问代词“何”的问句形式作大句的主语,不独立成句,后面都用逗号.如果把逗号改成问号,即把句子改成:(9)“精密”和“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全句便由一个句子变成由三个独立疑问句加一个陈述句组成的句群.四、用于语气舒缓的反问句末尾(1)10 年的时间,2 700 多课时,用来教本国语文,却又大多数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事.(光明日报1999.1.22)(2)你看,谁管过你啦.(曹禺雷雨)五、用于语气舒缓的感叹句的末尾(1)他们还使我懂得,用那些多付的钱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啊.(富兰克林哨子)(2)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逗号的用法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的时候较多,相对来说,逗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 较长的主语后面,或虽不长但有必要强调的主语后面,或带着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柳州铁路工程建筑公司,日前被柳州铁路法院宣告破产.”“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2. 如果宾语较长,特别是当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动词和宾语之间常用逗号.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3. 全句开头的状语后面,一般要用逗号表示停顿;主语后谓语前的状语,如果较长,需要停顿,后面也用逗号.例如:“八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电视系列剧东周列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4. 称呼语、插入语等特殊成分同句子中一般成分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对这种人,毫无疑问,我们只能诉诸法律.”“童年的往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