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doc_第1页
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doc_第2页
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doc_第3页
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doc_第4页
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 教学案例评选 题目长城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 一组:阅览室图书查阅 长城的资料 二组: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长城。 三组:网络搜集整理 网络文本 四组:查阅有关长城的历史,积累一些有关描写长城的词语。二、 教学目标教养方面:1.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长城各建筑时间、历史价值、现在价值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长城在近代、现代作用的了解,使学生知道我国有举世闻名的长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的、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2008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召开,我们一定要把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都能爱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城历史、用途、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合理整理,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长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城的历史、传说等各方面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网站长城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知道长城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宏伟建筑奇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成就。通过演示中国长城的分布课件,使学生了解到万里长城的实际长度情况,并与课本实际进行对比了解其中原因。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和现代长城景观,使学生认识到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在的作用三、 教材分析选择长城作为本课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关于长城的知识,对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必要。2.对学习者的分析(1)知识方面: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注伟大祖国的地理面貌。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2)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孩子们经过社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看图、读图能力,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究获取知识。能够进行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3)信息技术方面:由于我校地处城镇,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小,但是孩子们对电脑的兴趣却是十分浓厚的。我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孩子们的家中虽然没有电脑,但在课上的学习已经使他们能够通过电脑查询资料,会上网浏览网页,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所以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把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并结合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让学生的眼、耳、手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更出色的作用。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信息技术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带来的快乐。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取:播放长城长MTV,激情导入;网上遨游,了解长城相关知识;创设导游员为国外游客介绍长城,引导学生分组汇报;FLASH动画展示万里长城永不倒通过画面上展示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历史镜头,使学生认识到长城以它不屈的脊梁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形式:学生间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一)影音再现,激情导入1.播放长城长MTV,学生看图欣赏歌曲。【百度搜索】/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3%A4%B3%C7%B3%A4%20mtv&fr=ala02.提问:这首歌曲里提到了我伟大祖国一处非常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呢?(设想学生回答:是我国的长城)3.强调: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4.导入: 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到时会有许多国外的运动员和游客来我国观看比赛和游玩,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她会将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板书长城)(二)网上遨游,了解中华的“脊梁”1.创设情境,引生提出问题:(1)提问:假如你是来自国外的游客或是国外的运动员,当你登上长城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设想学生会提出:它有多长?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长城?现在它有什么用途?)(2)归纳总结:每一个到长城的人都会提出各种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长城的历史、传说、作用这几方面,看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长城这一世界闻名的古建筑。【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3%A4%B3%C7&in=18946&cl=2&lm=-1&pn=0&rn=1&di=32353430808&ln=2001&fr=&fmq=&ic=0&s=0&se=1&sme=1&tab=&width=&height=&face=02.网上冲浪,了解长城知识(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设想学生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传说、现在的长城四个小组)(2)教师提出浏览要求: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并记录。 先学习本小组选择的内容,在浏览记录完成后可浏览其它小组的内容。3.网上学习,记录关于长城的知识(1)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电脑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课本学习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2)根据教师的自制网站进行网上学习,讨论,并把自己搜集的长城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融合。(3)教师适时知道学生自学的方法及介绍的方式(三)导游风采展示,再现中华风貌1.说明: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我们的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导游员”,把我们了解到的长城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国外友人。展现我们小主人的风采。(设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的传说、长城的现在四个组,介绍顺序不固定,以学生回答次序而定。)设想学生汇报介绍出以下内容2.长城史话组汇报:设想学生汇报出以下内容:【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7%D8%CA%BC%BB%CA%B3%A4%B3%C7&in=27312&cl=2&lm=-1&pn=18&rn=1&di=934932429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1)长城修建的时间(学生利用各朝代修建长城的时间表进行介绍)(2)长城的长度:结合自己搜集资料和网上资料说明,万里长城并非一万里,其实际长度达五万多公里(十万华里)。(利用对比得出结论)(3)长城的修建方法:(学生根据网页知识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说明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说明:长城从春秋到明代持续了2000多年修筑时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演示:(教师出示课件:长城的分布图)以图说明:长城不是一个单条,而是纵横交错的,从而说明长城的实际长度并非一万里。【百度搜索】/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3%A4%B3%C7%B7%D6%B2%BC%CD%BC&in=16635&cl=2&lm=-1&pn=0&rn=1&di=35963240970&ln=877&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引导:对比古今进行建筑时,工人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引申得出: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造就了现今的世界奇迹活动体验:让学生手拉手计算得出一个班手拉手的长度,与万里长城的长度比较。结合资料计算长城砖可以围绕地球的圈数,引导学生得出长城作为单体建筑,它的长度与修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3.长城作用组汇报:设想学生汇报以下内容: (1)学生利用图片资料(烽火台的作用)及文字资料进行介绍他是古代防御外来侵略的屏障。设想学生能用图片、录像等介绍长城的景色。(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引导、说明:长城在古代是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性建筑(教师出示烽烟告敌情课件),但现在的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是全世界人们向往的地方。引导:让曾经登上长城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补充:毛泽东主席在长城好汉坡留下的著名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国外游客到中国来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长城,可见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4.长城的传说:(1)设想导游员利用图片介绍孟姜女哭长城和玉门关、望京楼等传说故事并用图片加音乐的形式讲述。(2)说明:长城既是举世文明的建筑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5.爱我中华修我长城:(1)设想学生利用图片介绍被毁坏得面目全非的长城及相关资料。(2)引导:看到面目全非的长城,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设想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内心说一说,答出对毁坏长城的人的痛恨。)(3)强调:作为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应该受到完全世界人的保护(4)展示:爱长城修长城的网站资料,更多的人已经加入修复长城的行列当中了。(列举图片)(5)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长城的风采,让中华之魂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你有哪些好的建议?(6)学生制作倡议书(以小组为单位)。(四)(课后延伸)历尽沧桑,“脊梁”更硬1.总结导游的解说情况。2.课件展示:万里长城永不倒课件中的内容是五年级所学的(由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画面。【百度搜索】/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D%F2%C0%EF%B3%A4%B3%C7%D3%C0%B2%BB%B5%B9&fr=ala03.总结:长城见证了这一切,但它以自己不屈的脊梁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五、教学评价设计个体评价:个体实践性、小组合作性、课堂综合性原则。整体评价: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全班探究、讨论交流的合作。效果评价:组与组之间合作效果的表达程度,通过看图领会图意,了解知识内容的基本含义。情感评价:通过了解长城的各方面知识让学生懂得长城产生的过程、历史意义及其现在的价值。教学反思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之情。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我是这样做的:、集体朗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同桌朗读,交流讨论自学提示。、个别朗读,学生评价,再点名朗读。、对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加强朗读。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更难了。通过课堂的观察,我发现: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同时也适时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如: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听见了,学文后学生为祖国,为长城自豪的情感和要好好学习,自己也要创造奇迹的思想。 我在教学时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四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再回到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并且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这种教学思路,应当引导体会长城“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要体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学生感受到长城“长”而“高大坚固”,接着要让学生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