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doc_第1页
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doc_第2页
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doc_第3页
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doc_第4页
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导单位:经济部技术处推动单位:工业技术研究院 草拟单位 : LED照明标准及质量研发联盟 (中国电器、晶元光电、光宝科技、中盟光电、齐瀚光电、维明企业、一诠精密)2008-11-18 发布前言有鉴于LED标准制定是LED产业与照明产业永续经营的重要关键,经济部特邀集国内LED上中下游、测试设备与外围材料厂家,组成LED照明标准及质量研发联盟,并于2007年启动LED照明标准与质量研发应用整合计划,结合中国电器、晶元光电、光宝科技、中盟光电、齐瀚光电、维明企业及一诠精密等7家公司,与工研院电光所、能环所,共同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LED相关产品之光电特性量测与质量验证规范,藉此提升国内LED之制造质量及量测评估能力。 该联盟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4份标准草案,本份草案订为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草案内容将公告于经济部技术处网站,搜集业界意见,后续将透过公协会,使标准草案之订定能更符合业界需求,以作为业界规范参考与政府制定相关标准之支持。发光二极管投光灯具验证标准草案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户外与室内使用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之投光灯具(以下简称LED投光灯),包含其控制装置、散热装置、光学组件及相关机械结构。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受引用部分视为本标准之部分。对于有标注日期者,仅所引用之版次适用,对于未标注日期者,则适用最新版次(包含所有增/修订部份)。CNS 14115 电气照明与类似设备之射频干扰限制值与量策方法CNS 14165 电气外壳保护分类等级(IP码)CNS 14676-5 电磁兼容 测试与量侧技术- 第5部:突波免疫力测试 3. 用语解释本标准适用下列名辞定义3.1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具有受电流激发时会发光之PN接面的半导体组件。3.2 总输入功率 ( total input power):LED投光灯在控制装置的额定电压操作下最大负载之总消耗功率(实功率)。3.3 功率因子 ( power factor ;PF):经量测所得之总输入功率与供电电压及供电电流乘积之比值。3.4 允许操作温度范围(allowance of op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LED投光灯能正常点灯之最低环境温度与最高环境温度之范围。3.5 枯化点灯(aging):LED投光灯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额定电压,在室内自然无风状况下持续灯灯1000小时。3.6 初始光通量(initial luminous flux):LED投光灯经枯化点灯后,以配光曲线量侧设备测定之灯具总光通量值。3.7 参考轴(reference axis):通过灯具发光面中心点,与发光面垂直之轴线,参见图一坐标轴标示。參考軸图一 灯具光分布坐标系统4. 量测条件4.1 温度无特别规定时,在不直接对待测之LED投光灯送风,仅有自然对流的热平衡状态之环境温度,于测量期间定为251。4.2 湿度无特别规定时,相对湿对度为6020%。4.3 稳定状态待测LED投光灯灯具经60分钟以上之点灯时间或灯具在15分钟内光强度变化在0.5%以内,判定灯具已达热平衡之状态,始可进行光电参数之量测。4.4 试验用电源(1) 试验用电源电压,其变动范围为0.5%。(2) 电源频率,其变动范围为0.5%。4.5 光强度或光通量量测应注意事项(1) 量测距离大于LED投光灯灯面尺寸10倍以上。(2) 样品测试台之暗室背景照度不得大于0.05 Lux。(3) 光强度计能量范围至少需涵盖1cd至5000cd。(4) 光强度计分辨率在0.1% range/step以下。(5) 光强度计视效函数精确度在3%以下。5 特性要求5.1 安全性 应符合CNS14335之规定。5.2 基本特性依6.2.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的功率因子必须在0.9以上 ,且其功率因子测试值须在标示值95%以上,总输入功率需在厂商标示值10%以内,其输入电流之谐波失真不得超过表1之规定值,且电流总谐波失真不得大于33%,LED光源之色温分级如表2所示,色温许可差范围如表3及图2所示。表1谐波容许值谐波次数(n)容许谐坡最大值(以输入电流基波的百分比表示之)%22330510779511n393 备考:为功率因子表2 相对色温分级色温色温范围 (K)2700 K2725 1453000 K3045 1753500 K3465 2454000 K3985 2754500 K4503 2435000 K5028 2835700 K5665 3556500 K6530 510表3 色温许可差范围图2 色温许可差范围之图示5.3发光效率依6.3.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之初始发光效率需50lm/W以上(1000小时枯化点灯后测试值),且其实测值需在厂商产品标示值95%以上。 5.4电压变动率依6.4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必须能够在额定输入电压90%至110%范围之交流电源下操作,中心光强度漂移需5以内。5.5 温度循环依6.5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必须在允许工作温度范围下正常动作,且所有组件均不得有裂痕或其它物理性的损害,任一个LED不得有不亮或闪烁之失效情形。5.6 点灭依6.6节进行试验,依此条件持续进行8000次后能正常动作,且所有组件均不得有裂痕或其它物理性的损害,且任一个LED不得有不亮或闪烁之失效情形。5.7 耐久性依6.7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必须在通电及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能正常动作,所有组件均不得有裂痕或其它物理性的损害,且任一个LED不得有不亮或闪烁之失效情形,经耐久性试验后LED投光灯之光通量不得低于初始光通量值之90%。5.8 耐湿开关 依6.8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必须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3%2之相对湿度下正常动作,且所有组件均不得有裂痕或其它物理性的损害,且任一个LED不得有不亮或闪烁之失效情形。5.9突波保护依6.9节进行试验,LED投光灯必须具有电压突波保护设计,需符合CNS 14676-5电磁兼容测试与量测技术第5部:突波免疫力测试之规定,户外型灯具需符合位准4要求,室内型灯具需符合位准2要求,试验后能正常动作。5.10 电磁噪声依6.10节方法试验,LED 投光灯具必须符合CNS 14115的规定。6. 试验方法6.1 安全性试验 依CNS14335相关章节进行试验。6.2 基本特性试验LED投光灯经枯化点灯1000小时后,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额定电压,量测灯具之总输入功率、功率因子、谐波失真和色温。6.3 配光试验LED投光灯经枯化点灯1000小时后,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额定电压,利用配光曲线量测设备测定灯具之光度分布曲线与总光输出,并计算其灯具发光效率(公式如下所示)。 灯具发光效率(lm/W)=灯具总光输出(lm)/灯具总消耗功率(W)6.4 电压变动率试验LED投光灯进行5.5节配光特性量测时,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90% 额定电压与110%额定电压,测量LED投光灯之中心光强度。6.5 温度循环试验LED投光灯在开机状态下从室温上升至TC2(允许最高环境温度)2,停留16小时之后,降温至TC1(允许最低环境温度)2,停留16小时,再升至室温,此为一循环,重复两次,而升降温速度为0.5至1/分钟。6.6 点灭试验LED投光灯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额定电压进行通电30秒断电30秒,依此条件持续进行8000次。6.7耐久性试验LED投光灯经枯化点灯1000小时后,必须在通电及TC2(允许最高工作温度)2下能连续工作360小时,试验结束后,利用配光曲线量侧设备量测灯具之总光通量。6.8 耐湿点灭试验LED投光灯于环境温度402相对湿度93%2%相对湿度下,于输入端子间施加额定输入频率之额定电压进行点灭试验,点灯30分钟熄灯150分钟之周期为一循环,持续进行160循环。6.9突波保护试验依照CNS 14676-5电磁兼容测试与量测技术第5部:突波免疫力测试的规定,施加一具有1.2/50s开路电压波形及8/20s短路电流波形之组合波试验,试验电压为位准4(户外型)或位准2(室内型),切换电极极性重复试验3次(详细试验方法参照CNS14676-5)。6.10 电磁噪声试验LED T-Bar灯具依照CNS14115规定之测试方法试验。7. 标示7.1 灯具必须于明显处标示下列内容。7.1.1 产品名称7.1.2 产品型号7.1.3 额定输入电压(V)7.1.4 额定输入频率(Hz)7.1.5 额定输入电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