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新课学前导航情景导入 修路难 修重庆的路更难 重庆是有名的 山城 重峦叠嶂 江河纵横 8 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山地和丘陵竟占了90 同时还密布着长江 嘉陵江 乌江 涪江 綦江 大宁河等主要河流 过去人们提到重庆 常说一句话 叫做 好个重庆城 山高路不平 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 交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思考 重庆市交通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 地势起伏大 河流多 学习目标1 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 分布 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 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 布局 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 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进一步巩固阅读 分析 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 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概念 指人类从事 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 的集合体 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 分类 按性质和规模分为 和 两大类 3 北方平原和南方山区的聚落差异 生产和生活 房屋建筑 城市 乡村 平坦 大 团聚 复杂 小 分散 少 棋盘 图表解读1 教材图4 1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图4 2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 据图分析 为什么半坡原始村落的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 提示 村落遗址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是因为这里既接近水源又可避免洪水的侵袭 充分说明了地形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科学技术 地形 人口 城镇分布 2 我国交通线的分布 西部 东部稠密 3 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稀疏 稀疏 之 字形 高 4 交通线路选线原则 1 充分考虑沿线的 经济 交通 技术 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 选择有利 避开不利 3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设法减少对 的破坏 自然 社会 地形 地段 生态 环境 图表解读2 教材图4 15成昆铁路盘山路段图4 16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 据图分析 这两幅图反映了影响交通线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这两幅图形象地反映了科技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能 能够在崇山峻岭中修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线路 说明了科技进步使地形因素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不断减小 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高原 山区和平原等地形使聚落的分布产生明显差异 具体如下表所示 方法突破 1 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 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下图为我国发行的 中国民居 普通邮票 计四组21枚 展示了我国从东北到江南 从青藏高原到台湾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居 阅读四张邮票并完成下列问题 1 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 墙体较厚 一般不设北窗 南面窗户较大 屋顶坡度较小 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2 浙江传统民居多依山坡河畔而建 与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相比 浙江村落有何特点 3 西藏地区聚落多分布在 地带 为什么 解析 第 1 题 可从降水 气温 盛行风向 光照等角度归纳 第 2 题 浙江多为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 华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 二者的区别可从规模 分布和人口三个角度对比 第 3 题 青藏高原海拔高 气温低 河谷地带海拔较低 气温较高 答案 1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 降水少 所以屋顶坡度较小 冬季严寒且漫长 冬春干旱多风沙 盛行偏北风 故不设北窗 墙体较厚以防风 保暖 南面窗户较大 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 提高屋内温度 2 规模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人口比较少 3 河谷河谷地带海拔较低 气温较高 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许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即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如下表所示 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 施工难度 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 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年代 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 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 自然因素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科技进步带动了工业的大发展 也为交通线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此 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2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分三级 呈阶梯状分布 在不同的阶梯上 交通线路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 总体特点是西部稀疏 东部稠密 3 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 经济 社会 交通 技术 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可总结如下图所示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百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 读表分析回答问题 1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 b两种地形 为平原地形 为山地地形 2 在 填字母 处修路受地形的限制较少 交通线路一般呈 分布 在 填字母 处修路限制性因素较多 交通线路建设要尽量与等高线 多呈 字形 3 a地形在我国 北方 南方 地区分布较广 b地形聚落位于 特点主要是 4 填字母 地形修路的技术要求高 填字母 地形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在平原地区 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 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限制较多 公路多呈 之 字形分布 造价较高 因此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 经济 社会 交通 技术 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 1 ab 2 a网络b平行之 3 北方河谷两岸规模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的人口比较少 4 bb 一 教材p89 90活动1 1 图4 3为山区聚落 图4 4为平原地区的聚落 山区聚落规模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多位于河谷低地 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的格局 2 山区地形崎岖 耕地面积小而分散 对人类生产 生活不利 因此人口稀少 聚落规模小而分散 且多位于河谷低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耕地广阔 自然条件优越 对人类生产 生活有利 因此人口密集 聚落规模大 且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的格局 2 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 受冬季风影响小 因而冬季温暖 又因地势较高 夏季气温较低 所以夏无酷暑 从图文资料中可知 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的山间盆地 坝子 中 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干流穿越城区 在这种特殊的地形 水源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 在塔里木盆地中 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 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形相对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条件好 人口集中 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 交通线也大多从这里穿过 4 除地形之外 还有气候 水源 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交通 社会生产方式 传统风俗习惯 文化背景等社会经济因素 5 结合聚落分布的知识以及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二 教材p93活动1 1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 而黄河谷地较宽阔 地势相对平坦 水资源充足 因此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 2 以东西走向为主 3 兰州城区的分布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影响很大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2026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重点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孝感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营口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英语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哈尔滨香坊区四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小学生防骗防诈安全教育课件
-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中外广告史(第三版) 课件全套 何玉杰 第0-11章 绪论、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 日本广告的发展
- 三年级全一册《劳动与技术》第二单元 活动3《创意剪纸》课件
- 肺结节科普宣教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空调维保项目进度保障计划
- 放射科室风险评估报告
- 各类组织架构图课件
- 创伤性窒息护理课件
-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