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_第1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_第2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_第3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_第4页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左权一幼 马瑞萍 032600现在幼儿教育强调“活教育”理论,要求幼儿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因此,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入手,挖掘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孩子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孩子感到学习就在身边,并且是鲜活的、可经历的,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亲近社会,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还培养了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我园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的一所县直幼儿园,我们根据本园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主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科学活动中探索他们身边不同材料的性能,利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充分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下面是我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活动的几点做法:一、合理的挖掘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一)利用农村自然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1、如春天一到,满枝的桃花、梨花争相开放,幼儿虽感兴趣却常常难以区分。我们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组织孩子们到郊外去踏青,仔细观察春天的美景。孩子们边欣赏边交谈着:“老师看,小草变绿了,树上开了好多好多花儿,真漂亮。”“你们猜猜这是些什么花儿呢?”我问道。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是桃花,这个是梨花”“它们那儿不一样呢?”我紧追着问。有的孩子立刻说:“花儿的颜色不一样。”“还有那儿不一样呢?”“花瓣不一样、花蕊不一样”在观察讨论中孩子们掌握了桃花和梨花的各自特征,很轻松的把它们区分开来了。还有孩子难以区分的麦苗、韭菜,我们就带孩子们到种植园地去找找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看、摸、比较,孩子知道它们的叶子形状不同和手感不同等等不同之处,孩子们在玩中总结了经验,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激发了探究的兴趣。2、农村孩子虽然经常看见麦子、稻谷及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但却常常不能正确区别。我们在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比较这些农作物的种子的异同处,还将这些种子贴上标签,布置成“种子大聚会”,放置在自然角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帮助它们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加以辨别。通过观察比较,幼儿得出麦子的种子皮薄而光滑,稻谷的种子皮厚而粗糙;黄豆、赤豆、绿豆等豆类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等特点,从而使幼儿明确地得出具体实物的形象概念,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探索的兴趣。(二)在种植活动中引发探究兴趣有人说: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科学。我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存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乡土材料,不断刺激他们去探索。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供我们领着孩子们尽情地去探究。1、开辟了种植园地。我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在种植园地里种上青菜、萝卜、西红柿、玉米、小麦等相应的蔬菜、农作物,并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种植劳动,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如春天里,我们买来了一包菜种子,带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翻土、施肥,然后撒上许多菜种子,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当一颗颗嫩苗钻出来时,我们又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嫩苗,指导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猜一猜这些嫩苗长大了会是什么蔬菜?让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关心菜苗的生长,主动参与为菜苗施肥、除草、捉虫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苗苗的生长。当一颗颗小青菜在大家们的期盼中长大时,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幼小的嫩苗是青菜呀,揭迷的喜悦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关系这些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这些蔬菜生长变化的过程,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爱护植物,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浓了。2、创造可供探究的条件。为了使幼儿通过种植活动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我们还在种植方法上翻花样。在我园的探究区里我们开辟了一块“比比谁先发芽?”的种植实验场地。在那儿我们提供了泥土、沙子、石子、水等材料供幼儿种植,在种植中让幼儿比较发现同样的职务种子种在不同的材料(泥土、水、沙子、石子)中,结果有什么不一样,以探索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结果。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不仅懂得了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手段,也了解了种植生长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还通过观察懂得种子发芽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别、花的叶子有很多的形状、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结果等许多自然科学常识,粗浅地了解种子、幼苗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了解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等等。可见这些特制的场所能让幼儿得到探索的满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多提供这些有趣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感受到大自然奇妙的变化时,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支持和引导,从而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3、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是孩子进行探索活动的宝贵资源,玉米片、玉米秸、麦秸、树叶、种子、羽毛、石头、沙子、泥土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就利用这些资源,让孩子学习创造、学习探究,体验到创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二、通过饲养动物丰富科学知识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孩子主动去观察、去探究。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有孩子们自发带来的小蝌蚪、小乌龟、小鱼、小虾.孩子们常常在游戏活动时去给它们喂食,和他们说话。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使幼儿更进一步接近动物,与动物建立起有好的感情和行为。而这些小动物,也常常会给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天不知是谁喊了起来:“快来看呀,小蝌蚪长腿了”。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去看,“老师,小蝌蚪怎么就涨了两条腿呢?”“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退?”.从孩子们的问话中我发现他们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就边带领幼儿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边生成了新的活动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在观察和交流中幼儿知道小蝌蚪不容易捉住,又滑又软,没有骨头;掌握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头前腿尾巴没了变成青蛙。我们在观察饲养的后期还组织孩子把蝌蚪送回家,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了蝌蚪生存的最佳地点,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三、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创导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他主张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作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让儿童“先试后讲”,目的就在于让儿童去探索、发现。发我们在教“有趣的根”时,要了解根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我们就提供葱、菠菜、胡萝卜、小麦等几种植物的根让小朋友观察、比较,让幼儿去发现,葱和小麦的根像胡须,菠菜的根直直的,而胡萝卜的根一块一块的,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须根、直根和块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真知,记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儿童在活动中“试做一做”,“试说一说”,这非常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四、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在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适时地把握时机,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为幼儿指明探索方向,时刻鼓励幼儿直到探索成功。如在一次活动中,幼儿对被风吹起的塑料袋产生了兴趣,在追逐之后,出现了疑问:为什么它像飞舞的蝴蝶忽高低?讨论的结果是风大飞得高,风小飞得底。虽然幼儿已经感受到了风的存在,这只是直觉体验,而没有弄懂真正的原因。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风从哪里来的实验活动,明白了”空气流动”产生风的道理。之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制作了“转动的小花”、“风铃”等小玩具。可见,教师的适时引导,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领域,满足和发展了幼儿的求知欲。又如为了使幼儿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首先引导幼儿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年糕进行观察,然后适时地引导他们试着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通过摆弄并进行比较,这时幼儿的发现是丰富而零散的。因此,在让幼儿充分感知后,须通过教师引导、归纳,帮助幼儿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使幼儿认识更加清晰正确。五、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从中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