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数学必考热点大调查:热点17数列的基本运算大题【最新考纲解读】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回归课本整合】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或.(2)等差数列的通项:或.(3)等差数列的前和:,.(4)等差中项:若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且.2.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2)若公差,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常数列.(3)当时,则有,特别地,当时,则有.(4) 若、是等差数列,则、 (、是非零常数)、 ,也成等差数列,而成等比数列;若是等比数列,且,则是等差数列. (5)在等差数列中,当项数为偶数时,;项数为奇数时,(这里即);.(6)若等差数列、的前和分别为、,且,则.(7)“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法二:因等差数列前项是关于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3.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其中或.(2)等比数列的通项:或. (3)等比数列的前和:当时,;当时,.特别提醒: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项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是否为1,再由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公比是否为1时,要对分和两种情形讨论求解.(4)等比中项:若成等比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等比中项.提醒:不是任何两数都有等比中项,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且有两个.4.等比数列的性质:(1)当时,则有,特别地,当时,则有.(2) 若是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若成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若是等比数列,且公比,则数列 ,也是等比数列.当,且为偶数时,数列 ,是常数数列0,它不是等比数列.(3)若,则为递增数列;若, 则为递减数列;若 ,则为递减数列;若, 则为递增数列;若,则为摆动数列;若,则为常数列.(4) 当时,这里,但,这是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一个特征,据此很容易根据,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5)如果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故常数数列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5.数列的通项的求法:公式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已知(即)求,用作差法:.已知求,用作商法:.若求用累加法:.已知求,用累乘法:.已知递推关系求,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特别地,(1)形如、(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后,再求.如(21)已知,求;(2)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注意:(1)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当时,);(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与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或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6.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需分类讨论.(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6)通项转换法:先对通项进行变形,发现其内在特征,再运用分组求和法求和.【方法技巧提炼】1.等差数列的判断与证明的方法(1)利用定义:或,其中为常数;(2)利用等差中项:;(3)利用通项公式:;(4)利用前项公式:.注意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必须用定义法或等差中项的方法去证明;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可根据题设条件恰当的选择任意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利用“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去打开解题思路.如果证明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可采用举反例的方法,如证明.2.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 对于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取决于首项和公差的正负即:,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常用下面两个方法去解决:(1)若已知,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2)若已知,则最值时的值()可如下确定或.3. 如何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判断和证明是等比数列常用以下几个方法:(1)利用定义: 或(为非零常数);(2)利用等比中项:;(3)利用通项公式:();(4)利用求和公式:(,).注意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只能用定义和等比中项去证明,但是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4.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注意的问题在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时,如果公比未知,且需要利用求和公式列方程时,一定要对公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5.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求数列的和在数列求和问题中,由于题目的千变万化,使得不少同学一筹莫展,方法老师也介绍过,就不清楚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为此提供一个通法 “特征联想法”:就是抓住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特征,再去联想常用数列的求和方法.通项公式作为数列的灵魂,只有抓住它的特征,才能对号入座,得到求和方法.特征一:,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分解成几部分,一般用“分组求和法”.特征二:,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分解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乘积,一般用“错位相减法”.特征三:,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分式结构,一般采用“裂项相消法”.特征四:,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组合数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组成,一般采用“倒序相加法”.6. 利用转化,解决递推公式为与的关系式.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系:.通过纽带:,根据题目求解特点,消掉一个.然后再进行构造成等差或者等比数列进行求解.如需消掉,利用已知递推式,把n换成(n+1)得到递推式,两式相减即可.若消掉,只需把带入递推式即可.不论哪种形式,需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7.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利用“累加法”和“累乘法”求通项公式此解法来源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通项的方法,递推关系为用累加法;递推关系为用累乘法.解题时需要分析给定的递推式,使之变形为结构,然后求解.要特别注意累加或累乘时,应该为个式子,不要误认为个. (2)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方法灵活多样,特别是对于给定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通常可对递推式变换,转化成特殊数列(等差或等比数列)来求解,这种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而运用待定系数法变换递推式中的常数就是一种重要的转化方法.递推公式为(其中p,q均为常数,).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其中,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考场经验分享】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因此,在研究函数问题时既要注意函数方法的普遍性,又要考虑数列方法的特殊性2由sn求an时,an,注意验证a1是否包含在后面an的公式中,若不符合要单独列出,一般已知条件含an与sn的关系的数列题均可考虑上述公式3如果pqrs,则apaqaras,一般地,apaqapq,必须是两项相加,当然可以是aptapt2ap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是n的一次函数,除非公差d0.5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若某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n的常数项不为0的二次函数,则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它从第二项起成等差数列6特别注意q1时,snna1这一特殊情况7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8.因试题难度和位置的调整,数列问题已经变为同学们得全分的题目,故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攻克.在考试过程中,计算出错极易出现,故不论求通项公式还是数列求和问题均可以利用n=1,2进行验证,此法切记!【新题预测演练】1.【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前n项和取最大值时,n的值为a.20 b.21 c.22 d.232.【东北三省三校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则的值为( ) abc d3.【上海市奉贤2013届高三一模】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nn*)的前n项和,且s6s7s5,有下列四个命题,假命题的是( )(a)公差d0(b)在所有sn0的n的个数有11个(d)a6a74.【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列 中,则数列前项和等于( )a76 b78 c 80 d825.【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调研考试】已知等比数列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若成等差数列,则等于( )a. b.1 c.或1 d.6.【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已知,则a. 11b. 12c. 14d. 16【答案】c【解析】由与可得,因此,所以,故选c.7.【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 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和为方程的两根,则()(a)16 (b)32 (c)64 (d)2568.【2013届贵州天柱民中、锦屏中学、黎平一中、黄平民中四校联考】若数列的通项为,则其前项和为( )a b c d9.【云南玉溪一中2013届第四次月考试卷】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中最大的项为 10.【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列 中,则数列前项和等于( )a76 b78 c 80 d8211.【2013年浙江省高考测试卷】设数列( )a若,则为等比数列b若,则为等比数列c若,则为等比数列d若,则为等比数列12.【上海市青浦2013届高三一模】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单调增函数且为奇函数,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的值( ).恒为正数恒为负数.恒为0.可正可负 1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设数列满足,(nn),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4.【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理】在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 15.【2012年秋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设an是集合2s2t| 0st,且s,tz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即a13,a25,a36,a49,a510,a612,将数列an中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排成如下等腰直角三角形数表: 3 5 6 9 10 12 则第四行四个数分别为 ;且a2012 (用2s2t形式表示)16.【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已知数列满足.定义:使乘积为正整数的叫做“简易数”.则在内所有“简易数”的和为 .17.【东北三省三校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满足(1)求数列的前三项a1,a2,a3;(2)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18.【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本小题共13分)已知为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求数列的前项和.19.【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各项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数阵中每一行的第一个数构成等差数列,是的前n项和,且 ( i )若数阵中从第三行开始每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公比相等,已知,求的值; ()设,求20.【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3月份第二次模拟考试】(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1) 求证:成等差数列;(2) 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21.【2013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本小题满分13分) 在数列中,al=l,a2=4,且已知函数,在x=1时取得极值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符号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求。22.【广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1月调研测试】(本小题满分14分) 在数和之间插入个实数,使得这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个数的乘积记为,令,n.(1)求数列的前项和;(2)求.23.【浙江省丽水市201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公比,等差数列满足. ()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24.【河北省唐山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网(i)求an的通项公式;25.【2013年天津市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标准车间租赁及环保设备集成服务协议书
- 2025年智能化办公空间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国有企业员工退休待遇及劳动权益保障合同示范
- 2025年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承包合同
- 海姆立克急救科普宣传课件
- 海外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大型酒店厨房设备升级改造与维护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商业空间装修合同(含智能安防家居系统集成)
- 2025年春季时尚周展览场地及展台租赁协议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绿色社区综合服务与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公文核改竞赛试题及答案
- 有机硅行业面试攻略:高级岗位面试题库
- 2025历年退役军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动员大会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路径-洞察及研究
- 中组部选调生管理办法
- 克痉方湿热敷: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康复新路径
- 血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 秋季肌肤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