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 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一、 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6(二)诗词赏析4分2(三)文言文阅读(一)8分3(四)文言文阅读(二)12分4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一)20分5(二)现代文阅读(二)28分6三、写作(60分)作文60分1合计150分27二、 2011年中考试题分析1.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草枯鹰眼疾, (观猎)2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3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5 ,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6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9 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文学家。(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谨食之,时而献焉。(我)小心翼翼地喂养这些蛇,按时把它们上交给朝廷。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赋税。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C凶暴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含褒义(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真绝宝也。”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注】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 中外亲:表兄弟。 坏冢:荒墓。卓:同“桌”。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云 (2)得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同“何陋之有”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2分)(用原文语句回答)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2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赏析、综合能力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王菲却唱成了y。又如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y”。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y。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例如,电影艺术家孙道临演技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16第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17第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_(3分)18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_;第段主要论述了 (8分)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3分)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振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A段之间 B. 段之间C段之间 D. 段之间20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4分)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应、反映)社会,抒发情感,表现思想,(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反应】1动词,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2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揭示】动词,1公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晓】动词,公布(事情的结果)(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龙眼与伞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到青岛改稿。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十几年前,她的儿子在沈阳得了重病,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让她赶快去沈阳。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的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21第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_(3分)22第段,“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 亢奋 的变化过程。(4分)23第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3分)24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2) _;“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_ (2)_ _ (6分)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4分)A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B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26作者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老师的故事?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80字左右)(8分)三、写作27. 题目:悄悄地提醒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拓展练习】例文1外白渡桥归来的另一个视角 连续两天的风雨交加,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外白渡桥“回家”的行程。 这是一座有历史的桥。作为上海最著名的百年老桥,外白渡桥在经历个多月的搬移检修之后,乘驳船回归原位,以焕然一新的身姿,重新横跨在苏州河河口。获得“新生”的这座老桥,至少还能再使用50年。 上海人对有历史的城市古迹总是充满感情。尽管电视、网站都作了直播,很多市民还是一大早冒雨赶来,在黄浦公园的堤岸上撑伞观看。看到动情处,很多人或鼓掌或欢呼,驳船上的工人也挥手致意,似乎在迎接一位老友归来。 很多人感慨,上海对一座百年老桥的“不抛弃、不放弃”,投入巨资、动用最好的技术将其修旧如旧,着实让人动容。这其中,当然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历史古迹的细致呵护,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尊重。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打量外白渡桥,或可发现在这样的真古董身上,总能感悟到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某种内涵与精神。 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的历史,是一段水上沉淀的历史,是一篇水和桥的发展史。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可以看作这段历史在最近二百年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外白渡桥既是跨苏州河的第一座近代化桥梁,也是上海第一座钢结构桥。但它的价值仅止于此吗?更重要的是,自外白渡桥之后,苏州河上又陆续建了20多座桥,把苏州河南北两岸连接起来。此举为苏州河北岸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交通基础,使城市发展进入“跨越苏州河时代”。 上世纪70年代,上海打通打浦路隧道,90年代又建起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加上过江隧道,把黄浦江两岸连了起来,为浦东开发开放创造了条件。于是,上海发展进入“跨越黄浦江时代”。近年来,随着上海长江桥隧工程和东海大桥的建设,城市发展和辐射进入腹地更广阔的“跨越长江”和“跨越东海”时代。 应该看到,建桥是人类克服自然阻隔的重要手段。百多年来,上海的桥梁建设已经实现了从江河湖泊到辽阔海洋的飞跃,对上海的发展和腾飞起到了不可替待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的发展也是克服种种阻隔的跨越过程,而这些险阻显然不仅仅指自然地理的障碍。1、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风雨交加 B焕然一新 C细致呵护 D不可替待2、第段加点词“回家”在文中是指 (2分)3、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4、第段说外白渡桥是“这段历史在最近二百年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因为除了外白渡桥,还有 和 等也标志了“这段历史在最近二百年中的重要节点”。(4分)5、文章标题“外白渡桥归来的另一个视角”中的“另一个视角”是 从这“另一个视角”看外白渡桥,作者的结论是 ; (9分)6、读了本文后,作为一个上海人,你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何新的认识?请用一句话表述你的看法: (3分)例文2记和父亲的三次分离记忆中,与父亲的第一次分离是在“文革”的初期,在一家企业当党委书记的父亲被隔离审查了。我们好多天都见不到他,也得不到他丝毫的音信。想念父亲的时候,我连忙出去奔跑一大圈,转移念想,生怕落了泪后形成不祥的预兆。记得父亲被放出来的那一天,站在家门口先把肩上的尘灰掸干净,然后对着他的孩子微笑着,仿佛一切苦难都不曾发生过。与父亲的第二次分离是在1971年,我去黑龙江当知青,父亲一直认为这一切与他当了“走资派”有关,所以他特别难过。过了三年,到了冬天,父亲有机会去嫩江一带公出,他提前办完事后,中间居然腾出了大半天的空余。他急忙打了一个电报给我,然后按着我的地址往我所在的林场赶来。那天大雪飘扬,当地封山似的冷清,邮递员没有出工,所以我并没有接到电报。父亲先坐火车,下了火车没有看到我的踪影,于是他又坐汽车,接着再搭乘拖拉机,孤行在深山老林之中。父亲找到我们林场时,已是后半夜了,我在睡梦中见到顶着一身白雪的父亲,还以为是在梦里呢。清晨即至,父亲马上又要往回赶路,我手忙脚乱地给父亲煮了一碗面,打上一只鸡蛋,化开了一点固体酱油淋了上去,父亲推让着,怕我也饿了,非要我吃那唯一的鸡蛋。父女俩只是简单说了说各自的近况。父亲临走时,还是微笑着的,他不喜欢伤感,说亲眼来看看女儿生活的地方,心里就放心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明白,他辛劳辗转十多个小时就为了见女儿一面,像父亲那么疼惜我的人,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了。第三次分离,是最严酷的一次,当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后,那种对分离的恐惧就开始压在我的心上。而父亲很泰然,不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里,患病期间,他从不喊痛,也从无怨言。我那身经战火,荣立战功的父亲,骨髓里留有一种永不磨灭的钢性和尊严。我知道这次分离与以往的任何分离不同,父亲一定也明白。父亲很爱花,过去他每年都要种很多水仙花,养到快开花了才让我们带回各自的家中,今年初,他却早早地把水仙花分给我们,也许他早有预感。春节已至,我和弟弟家里种的水仙都迟迟不肯开花。在初一全家聚会时,父亲喝了几口酒后忽然说:“这也许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