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又有说法称骨龠,最早的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身为一个中国人,在钢琴、小提琴、吉他、口琴泛滥的今天,竟有很多国人分不清竹笛和箫,古琴和古筝,所有的拉弦乐器都成了二胡不知道什么是阮、扬琴、埙、笙。或许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认知一下我们自己的乐器了。古有八音之说: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说的是根据乐器的材质所分。如今制作乐器的材料替代品众多,更多的人青睐当前的分类方式,既以演奏方式分类“吹、弹、打、拉”作为统一的分类标准。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笙 芦 笙排 笙 葫芦丝竹 笛(有笛膜孔)管 子巴 乌(形似竹笛,但大有不同,背后有一孔,无膜,吹口处内置簧片)埙(xn)唢 呐箫(有洞箫、琴箫、南箫、玉屏箫等之分)排 箫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中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琵 琶筝(古筝)七弦琴(古琴)扬 琴热瓦普 冬不拉 阮(run)柳 琴三 弦月 琴弹布尔打击乐器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中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堂鼓(大鼓) 碰铃 缸 鼓 定音缸鼓排 鼓铜 鼓 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 小 鼓达 卜(手鼓) 大 钹(大镲)木 鱼 梆 子编 钟 磬编 磬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二 胡 板 胡革 胡 马头琴 艾捷克京 胡中 胡 高 胡坠 琴四 胡 独弦琴常见的民族乐器介绍一、琵 琶1、名称由来弹弦乐器,称其为“批把”, 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约公元四世纪,这种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宋代以后迳称琵琶。2、琵琶的基本构造现代,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象牙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3、琵琶名曲及介绍塞上曲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霸王卸甲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大浪淘沙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昭君出塞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阳春白雪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草原小姐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海青拿天鹅据说海青拿天鹅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是用音乐来描述在晚上,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地载歌载舞。火把节之夜火把节之夜用音乐的方式写出了在火把节夜晚,少数民族的人们围着篝火,激情地跳着欢快的舞蹈。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烈。二、古 筝1、古筝的历史古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人称“古筝”。古筝源于秦而盛行于唐,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古筝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流行于秦地,史称“秦筝”,古筝在唐朝时传到了日本,逐渐演变成日本流行的拨弦乐器Koto。古筝的音色美妙动听,雅俗共赏。2、古筝的基本结构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3、古筝名曲及简介渔舟唱晚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射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此曲原是古琴曲,后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不同。出水莲音乐含蓄柔美,清新舒展,韵味无穷。林冲夜奔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侗族舞曲此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汉宫秋月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雪山春晓此曲描绘了西藏高原美丽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寒鸦戏水充分展现了潮乐的旋律色彩和调性变化特点,在重按滑音的润饰下,显得柔媚动人,别有韵味。东海渔歌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香山射鼓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描写了台风来袭的紧张气氛和雨后天晴的喜悦。三、二 胡一、二胡的历史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二、二胡的基本结构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三、二胡名曲及简介二泉映月此曲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挥 发。此曲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深受喜爱。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作者除夕与学生、友人欢聚时的即兴之作。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作者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此曲音乐形象单一、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作者通过轻盈柔和、洒脱自如的旋律,生动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六十余年来,此曲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听松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扬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曲调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结构前后对称、主体突出。全曲速度和力度倏忽多变,具有戏剧性效果。此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强烈而气势磅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空山鸟语乐曲描写了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生气盎然的景象。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在音乐中深深渗透了作曲者的情感。寒春风曲华彦钧(阿炳)作曲。乐曲的一部分曲调、演奏手法与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月夜乐曲旋律舒展柔美,委婉质朴,在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中,不时出现六度、七度和八度的大跳音阶,跌宕生姿、不拘一格。全曲有月白风清的意境,但更多的则是感情的抒发、志趣的流露,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流波曲民间艺人孙文明的代表作。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幼年双目失明,因丧父生活贫困,只得背井离乡,以算卦糊口。后专攻胡琴演奏,靠卖艺为生。乐曲是他流落他乡困苦生活的自我写照。病中吟病中吟又名安适或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1915年,作者遭到失业、丧父,贫困打击,积郁成疾,病中想拉二胡以遣愁绪,又被亲友视为不务正业。他感到处境艰难,前途渺茫。在此种心境下,孕育了病中吟旋律初稿,把当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人生安适的感叹,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在乐曲中。但这并不是一首绝望的悲歌,而是有所期待的,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作者在标题中提出的人生“安适”的问题,通过音乐的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宝佛乐曲中的三汲浪曾被扬琴家严老烈改编为广东音乐旱天雷,表现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欢欣的情绪。乐曲的其他部分婉转悠扬,节奏流畅,二胡及配器的演奏都作了细致处理,使音乐更为动听。光明行光明行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有弹性,表现了旧时社会知识分子不断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四、笛 子一、笛子的历史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从新石器时代的骨笛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竹笛,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据资料记载,“至迟到殷周时代就有了音节完整的竹制笛子” ,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经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并认定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分为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乃至七孔、八孔骨笛,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笛子最初称为“横吹”,其形制为一管一孔,后发展成三孔,随着年代的推移,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革新改造,逐渐增加到四孔、五孔,再到六孔,逐渐形成了富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二、笛子的基本结构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孙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前出 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三、笛子名曲及简介姑苏行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春到湘江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喜相逢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牧笛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小放牛笛曲,陆春龄改编,乐曲明快流畅,表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在互相问话对答时的快乐情绪,富有有田园风味。笛子独奏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一问一答,对歌而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后经陆春龄 编成笛曲,根据歌舞音乐进行器乐化加工,充分发挥笛子演奏技巧对曲调的装饰作用。牧民新歌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鹧鸪飞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黄莺亮翅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声。五梆子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扬鞭催马运粮忙扬鞭催马运粮忙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三、中国民族音乐名家刘天华刘天华 (18951932) 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省江阴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是文学家刘半农之弟。1909年入常州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 1911年因学校停办而辍学,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2年赴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1914年返回家乡,先后在江阴、常州的中学里教音乐。 其间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专程赴河南学琴;向僧、道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并开始音乐创作。1922年 受聘赴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同年秋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教师。192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 学院音乐系,直至去世。任教期间,先后学习了三弦拉戏、昆曲、小提琴、和声学、理论作曲等,在广泛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了二胡独奏曲 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良宵、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琵琶独奏曲歌舞引、 改进操、虚籁和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192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同年,编辑出版音乐杂志,参与发起“爱美乐社”。曾用五线谱和工尺 谱准确地记录梅兰芳的唱腔(梅兰芳歌曲谱1930)。搜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一生中总共编写了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一首琵琶练习 曲。奠定了二胡专业创作和演奏的基础。华彦钧华彦钧 (18931950) 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四岁 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阿炳的器乐演奏深为群众欢迎,其超群技艺,早在十八 岁时就已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看好。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但他一生中的大 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流传于世。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得以保存下来,并 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瑰宝。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曾被录音,并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将其记录整理,编成阿炳曲集(音乐出版社 1956年出版)。何占豪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他作曲生涯四十余年的全部作品,前二十年主要是以“外来形式民族化”为主。 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梁祝蜚声乐坛誉满中外后,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交响诗龙华塔 等大型器乐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八十年代以后,何占豪又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除了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和琵琶协奏曲外,还写了二胡协奏曲乱世 情、别亦情,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以及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傣寨风光,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 九十年代,何占豪高兴地看到古筝新秀辈出,除了将梁祝改编为古筝协奏曲之外,还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扬琴协奏曲 罗兰情等,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刘文金刘文金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指挥家之一。三十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器乐、声乐作品,其中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乡曾在中国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 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更被誉为当代二胡作品的新的里程碑,影响海内外,其他的主要作品尚有民族管弦乐太行印象、山村的节日、难忘的泼水节、音 乐会序曲、十面埋伏等;笛子与乐队鹰之恋、二胡与乐队、秋韵等;声乐作品有大海一样的深情、北京之夜圆舞曲等;舞剧长恨歌等,有的作品曾获得创作奖。由于他出色的创作成就,刘君被民族音乐界推崇为中国近代“自刘天华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北美洲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音乐曾赞扬刘君是“中国大陆最能令人感到他的震撼力的一位作曲家”。陆春龄陆春龄(1921),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上海人,曾任上海音乐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办公室租赁合同
- 护理不良事件季度分析报告
- 产品研发项目需求调研问卷模板
- 《代数式的简化与计算:初中数学教案》
- 产品服务评价工具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模板
- 《中学历史重大事件解析教学教案》
- 车辆购买借款合同6篇
- 2025年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
- 品牌形象宣传与市场分析表
- 2025水资源管理技术咨询合同
- 2025年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第一册课文语法填空知识点
- DZ/T 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 注塑行业仓库管理制度
- DB32/T 3691-2019 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
- 2025年广东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能源系统工程课件
- 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章程
-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课件
- 学校承接社会考试协议书
- 护罩钣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