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docx_第1页
安徽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docx_第2页
安徽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docx_第3页
安徽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docx_第4页
安徽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试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环境保护厅2016.125欢迎下载5欢迎下载。目录1总则.12 术语和代号.22.1 术 语 .22.2 代 号 .33 基本规定.43.1 数据组成和内容.43.2 空间参考系.43.3 元数据.4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55 用地规划数据.66 控制线规划数据.76.1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76.2 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87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108 其他数据.118.1 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118.2 城乡总体规划数据.128.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138.4 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数据.148.5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168.6 道路中心线数据.179 数据质量检验.199.1 一般规定.199.2 成果文件质量检验.199.3 空间数据质量检验.199.4 属性数据质量检验.209.5 元数据质量检验.2010 数据交换规定.2110.1 数据交换内容.2110.2 数据格式要求.2110.3 数据存储方式.21附录 A 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3附录 B 一级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3附录 C 二级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4附录 D 建设用地差异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5附录 E 主体功能区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5附录 F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26附录 G1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9附录 G2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0附录 H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31附录 I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等级分类、代码和表达图式31附录 J 道路中心线表达图式31引用标准名录.321总则1.0.1 为推进“多规合一”,规范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库内容、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统一制图样式,促进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的管理和共享,特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与数据管理。1.0.3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7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57欢迎下载。2术语和代号2.1术语2.1.1 数据格式data format数据格式是数据保存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2.1.2 元数据meta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2.1.3 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s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 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2.1.4 影像图 image map以遥感影像要素为主,以适量地理要素为辅,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和规范的图面整饰,符合地图几何精度要求的图件。2.1.5 政务电子地图 E-government electronic map政务电子地图是一种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以 GIS 和计算机系统为处理平台, 以政府部门为服务对象,面向电子政务应用需求,覆盖行政辖区,多要素实体化的以在线形式提供服务的地图形式,具有地图特性和综合特性等。2.1.6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Z 轴为国际地球自转局(IERS) 定义的参考极方向,X 轴为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 Z 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 轴与 Z 轴和X 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2.2代号2.2.1约束条件代号M必选mandatoryC符合条件时必选conditionalO可选optional3基本规定3.1数据组成和内容3.1.1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用地规划数据、控制线规划数据、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和其他数据组成。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图数据、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等,控制线规划数据包括一级控制线数据和二级控制线数据等,其他数据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城乡总体规划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数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和道路中心线数据等。3.2空间参考系3.2.1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平面坐标系宜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如确实需要采用当地正在使用的统一平面坐标系的,该平面坐标系统应与“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转换关系。3.2.2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地图投影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应按 3分带。3.2.3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3.3元数据3.3.1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应建立相应的元数据。元数据应准确描述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应适用于数据的管理、使用、发布、浏览、转换、共享各方面的要求。各类数据应分别建立相应的元数据。3.3.2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的元数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CJJ/T 144-2010 的规定。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4.0.1 基础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图数据、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应依据各市县现势性的测绘成果,数据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的规定。4.0.2 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比例尺应不小于 1:2000。4.0.3 遥感影像图数据应采用航空遥感影像数据或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影像最低地面分辨率不宜低于 1.0 米。4.0.4 政务电子地图数据的比例尺应不小于 1:10000。4.0.5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比例尺应不小于 1:10000。5用地规划数据5.0.1 用地规划数据应包括空间规划用地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5.0.2 用地规划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空间规划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5.0.2-1 的规定。表 5.0.2-1 用地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用地规划数据KJGHYD空间规划用地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5.0.2-2 的规定。表 5.0.2-2 用地规划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GHYDLBDM规划用地类别代码Text3M见附录 A 类别代码3GHYDLBMC规划用地类别名称Text20M见附录 A 类别名称4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5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6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7BZXX备注信息Text100O相关规划说明5.0.3 空间规划用地图的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规定。6控制线规划数据6.1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6.1.1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应包括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等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6.1.2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各类控制线实际范围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6.1.2-1 的规定。表 6.1.2-1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KFBJ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2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JBNT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3生态保护红线STHX生态保护红线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6.1.2-2 的规定。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小数位数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KZXDM控制线代码Text2M见附录B 类别代码3KZXMC控制线名称Text30M见附录B 类别名称4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5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市(县)”即可6RKRY入库人员Text10O7RKSJ入库时间DateO8BZXX备注信息Text100O相关规划说明表 6.1.2-2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属性表6.1.3 一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B 规定。6.2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6.2.1 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宜包括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廊道控制线、重大市政公共设施廊道控制线、水系保护控制线、林业保护控制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控制线、地灾避让控制线、城市“四线”等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6.2.2 城市“四线”数据应包括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和城市黄线等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6.2.3 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廊道控制线、重大市政公共设施廊道控制线、水系保护控制线、林业保护控制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控制线、地灾避让控制线等实际范围线。2 应使用线数据表达城市“四线”的实际位置。3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4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6.2.3-1 的规定。表 6.2.3-1 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廊道控制线ZDJTLD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廊道控制线2重大市政公共设施廊道控制线ZDSZLD重大市政公共设施廊道控制线3水系保护控制线SXBH水系保护控制线4林业保护控制线LYBH林业保护控制线5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控制线LSBH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控制线6地灾避让控制线DZBR地灾避让控制线7城市蓝线SXLX水系蓝线8城市绿线LDLX绿地绿线9城市紫线WBZX文保紫线10城市黄线SSHX基础设施黄线5 数据属性项应分别符合表 6.2.3-2 规定。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小数位数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KZXDM控制线代码Text2M见附录C 类别代码3KZXMC控制线名称Text30M见附录C 类别名称4MC名称Text50O填写二级控制线要素具体名称,如要素名称“长江”5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6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市(县)”即可7RKRY入库人员Text10O8RKSJ入库时间DateO9BZXX备注信息Text100O相关规划说明表 6.2.3-2 二级控制线数据图层属性表6.2.4 二级控制线规划数据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C 规定。7用地差异分析数据7.0.1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应包括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差异分析与协调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7.0.2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差异分区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7.0.2-1 的规定。表 7.0.2-1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用地差异分析数据JSYDCY建设用地差异分区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7.0.2-2 的规定。表 7.0.2-2 用地差异分析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3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4TGYDXZ土规用地性质Text30O见附录 G1 或 G2 类别名称5TGYDDM土规用地代码Text3M见附录 G1 或 G2 类别代码6CGYDXZ城规用地性质Text30O见附录 F 类别名称7CGYDDM城规用地代码Text3M见附录 F 类别代码8CYFQDM差异分区代码Text3M见附录 D 类别代码9CYFQMC差异分区名称Text50M见附录 D 类别名称10CYTBBH差异图斑编号Text12M11CYYY差异原因Text255O12XTYJ协调意见Text50M13XGJY规划调整建议Text255O城规或土规的调整建议14DKMJ图斑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15BZXX备注信息Text255O7.0.3 用地差异分析图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D 规定。8其他数据8.1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8.1.1 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应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1.2 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1.2-1 的规定。表 8.1.2-1 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ZTGNQGH主体功能区规划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8.1.2-2 的规定。表 8.1.2-2 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ZTGNQDM主体功能区代码Text8M见附录 E 类别代码3ZTGNQMC主体功能区名称Text30M见附录 E 类别名称4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C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6 位即可5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C填写“XX 区(县)”即可6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7PZSJ批准时间DateO8SPWH审批文号Text20O9PZJG批准机关Text30O10RKRY入库人员Text10C11RKSJ入库时间DateC12BZXX备注信息Text255C8.1.3 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E 规定。8.2城乡总体规划数据8.2.1 城乡总体规划数据应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镇(乡)总体规划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2.2 城乡总体规划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2.2-1 的规定。表 8.2.2-1 城乡总体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城市总体规划数据CSZTGH城市总体规划2镇(乡)总体规划数据ZZTGH镇总体规划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8.2.2-2 的规定。表 8.2.2-2 城乡总体规划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DKBH地块编号Text20O3YDDM用地分类代码Text3M见附录 F 类别代码4YDXZ用地性质Text30M见附录 F 类别名称5DKMC地块名称Text30C(对镇或乡总体规划)6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7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8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9GHMBN规划目标年Text4O此字段表示规划期末年份,如 202010JSXZ建设性质Text12M填“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即可11PZSJ批准时间DateO12SPWH审批文号Text20O13PZJG批准机关Text30O14RKRY入库人员Text10O15RKSJ入库时间DateO16BZXX备注信息Text255O8.2.3 城市总体规划图和镇(乡)总体规划图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F 规定。8.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8.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应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3.2-1 的规定。表 8.3.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TDGH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8.3.2-2 的规定。表 8.3.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TDLYGNFQ DM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代码Text3M此字段为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附录 G1类别代码TDYTQDM土地用途区代码Text3M此字段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附录 G2 类别代码3TDLYGNFQ MC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名称Text30M此字段为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附录 G1类别名称TDYTQMC土地用途区名称Text30M此字段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见附录 G2 类别名称4GZFQDM管制分区代码Text3M见附录 H 类别代码5GXFQMC管制分区名称Text12M见附录 H 类别名称6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7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8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9GHMBN规划目标年Text4M此字段表示规划期末年份,如 202010PZSJ批准时间DateO11SPWH审批文号Text20O12PZJG批准机关Text30O13RKRY入库人员Text10O14RKSJ入库时间DateO15BZXX备注信息Text255O8.3.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应符合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或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的规定,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图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G1 规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G2 规定,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H 规定。8.4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数据8.4.1 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数据应包括环境功能区划图、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4.2 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4.2-1 的规定。表 8.4.2-1 环境功能区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环境功能区划图HJGNQHT环境功能区划图2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STBHHXFBT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4 环境功能区划图属性项应符合表 8.4.2-2 的规定。表 8.4.2-2 环境功能区划图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GNFQDM功能分区代码Text3M3GNFQMC功能分区名称Text30M4HJZLDJ环境质量等级Text30M5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6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7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3 位小数,单位:M28PZSJ批准时间DateO9SPWH审批文号Text20O10PZJG批准机关Text30O11RKRY入库人员Text10O12RKSJ入库时间DateO13BZXX备注信息Text255O5 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属性项应符合表 8.4.2-3 的规定。表 8.4.2-3 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GKDJDM管控等级代码Text2M见附录 I 类别代码3GKDJMC管控等级名称Text20M见附录 I 类别名称4STBHHXLX生态保护红线类型Text40M5STBHHXMC生态保护红线名称Text30M6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M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7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M填写“XX 区(县)”即可8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9PZSJ批准时间DateO10SPWH审批文号Text20O11PZJG批准机关Text30O12RKRY入库人员Text10O13RKSJ入库时间DateO14BZXX备注信息Text255O8.4.3 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I 规定。8.5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8.5.1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应包括市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5.2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应将市县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无缝拼合,形成完整、统一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数据。8.5.3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2 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3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5.3-1 的规定。表 8.5.3-1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KZGH控制性详细规划4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8.5.3-2 的规定。表 8.5.3-2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DKBH地块编号Text20O3DKMC地块名称Text30M单元地块名称4YDDM用地分类代码Text3M见附录 F 类别代码5YDXZ用地性质Text30M见附录 F 类别名称6JZMD建筑密度Text10O7RJL容积率Text10O8LDL绿地率Text10O(%)9JZXG建筑限高Text8O10TDSYJRX土地使用兼容性Text20O11YDMJ用地面积DoubleM保留 3 位小数, 单位:M212JZMJ建筑面积DoubleO保留 3 位小数,单位:M213SPZT审批状态Text8O已批、在批、在编14PZSJ批准时间DateO15SPWH审批文号Text20O16PZJG批准机关Text30O17RKRY入库人员Text10O18RKSJ入库时间DateO19BZXX备注信息Text100O8.5.4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F 规定。8.6道路中心线数据8.6.1 道路中心线数据应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中心线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8.6.2 道路中心线数据应将市县所有规划道路中心线进行无缝拼接,形成完整、统一的道路网规划道路中心线数据。8.6.3 道路中心线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使用线数据表达道路中心线实际位置。2 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 8.6.3-1 的规定。表 8.6.3-1 道路中心线数据命名标准序号数据名称物理图层名称物理图层别名1道路中心线DLZX道路中心线3 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 8.6.3-2 规定。表 8.6.3-2 道路中心线数据属性表序号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约束条件说明1OBJECTID标识码LongM自动生成2XZQHDM行政区划代码Text12O按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前 6 位即可3XZQHMC行政区划名称Text20O填写“XX 市(县)”即可4DLMC道路名称Text20C有道路名称的必须填写5DLLX道路类型Text6O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6DLKD道路宽度DoubleO7RKRY入库人员Text10O8RKSJ入库时间DateO9BZXX备注信息Text255O8.6.4 道路中心线具体图例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J 规定。9数据质量检验9.1一般规定9.1.1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建设应对成果文件、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进行质量检验。9.2成果文件质量检验9.2.1 成果文件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文件规范性、数据类完整性和数据类正确性。9.2.2 文件规范性检验应检查数据文件命名和交换格式的正确性和符合性。9.2.3 数据类完整性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数据类及数据子类项进行检查,凡缺少数据类及数据子类的应说明原因。9.2.4 数据类正确性检验应检查数据类名称和数据类分类的正确性。9.3空间数据质量检验9.3.1 空间数据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完整性、一致性、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拓扑关系和时间准确度。9.3.2 空间数据完整性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对各类空间数据是否完整录入进行检查,如未完整录入应说明原因。9.3.3 空间数据一致性检验应检查数据的格式一致性、几何一致性、拓扑一致性。9.3.4 空间数据空间参考系检验应检查数据投影方式、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的正确性。9.3.5 空间数据位置精度检验应检查平面精度、高程精度、遥感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等的符合性。9.3.6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检验应检查线、面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9.3.7 空间数据时间准确度检验应检查数据时间属性和时间关系的准确度。9.4属性数据质量检验9.4.1 属性数据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属性结构正确性、属性内容完整性和字段内容正确性。9.4.2 属性结构正确性检验应检查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的正确性。9.4.3 属性内容完整性检验应检查必选属性项的完整性。9.4.4 字段内容正确性检验应检查属性值填写内容的有效性、合理性、定性属性(如代码,含分类码和标识码)的正确性、定量属性的准确度。9.5元数据质量检验9.5.1 元数据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元数据完整性和现势性。9.5.2 元数据完整性检验应符合本标准3.3.1条规定。9.5.3 元数据现势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空间规划数据更新时,元数据应同时更新。2 元数据文件中应记录元数据版本。10 数据交换规定10.1数据交换内容10.1.1 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需要提交的数据应包括空间数据、图件数据和其他数据,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空间数据应包括矢量数据、遥感影像图和元数据。2 图件数据应包括各类数据按制图规定输出纸介质的电子文件。3 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