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情分析备考导航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深挖教材 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分析影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提示 温度 2 种间关系 食物 资源和空间 有利 根瘤 3 群落的空间结构 重点透析剖析考点拓展深化 2 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因分析 1 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如图所示 2 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造成的 清错破疑 1 正确区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种群的空间特征 群落存在空间结构 而种群具有空间特征但不具有空间结构 如竹林中竹子只是一个种群 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 高山植被分布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原因是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 均具有自然群落 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题组例练分类例练提炼方法 题组一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 2014全国 卷 某种植物病毒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 是互利共生关系 a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 青蛙以稻飞虱为食 二者属于捕食关系 a正确 水稻和青蛙不能构成竞争关系 因为二者不存在因争夺共同的食物或空间而发生斗争 植物病毒v与水稻是寄生关系 与青蛙间无寄生关系 2 下图甲 乙 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 或饲养 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c 甲 乙 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关系d 丙实验初期 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 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解析 由图可知 甲 乙 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关系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 而不是捕食关系 b 方法突破 巧辨几种种间关系曲线 1 互利共生曲线 同步性变化 2 捕食曲线 不同步性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如下分析 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 一般先上升或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 看曲线峰值的高低 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 另外 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 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 右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 b为捕食者 3 竞争曲线 看最终结果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零 题组二群落空间结构类型的判断 3 2012大纲全国卷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 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 受食物 栖息场所等影响 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 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d 4 2015内蒙古包头测试 如图中a b c分别代表山地 森林 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群 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 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分布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 考点二群落的演替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深挖教材 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主要取决于何种因素 提示 主要取决于该群落区域的温度 土壤湿度 光照等环境因素 重点透析剖析考点拓展深化 1 群落演替的原因分析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2 演替类型的比较 3 群落演替的结果自然条件下 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 群落结构复杂化 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但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 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清错破疑 1 演替并不是 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往往是一种 优势取代 而非 取而代之 如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优势地位 但森林中仍有灌木 草本植物 苔藓等 2 演替是 不可逆 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 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题组例练分类例练提炼方法 题组一群落演替类型 过程的判断 1 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生演替都是初生演替 陆生演替都是次生演替b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 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c 一般情况下 农田弃耕后 物种多样性会有所增加d 群落中种群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c 解析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根据演替的起点划分 不是根据水分的有无划分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 昆虫首先出现在草本植物阶段 一般情况下 农田弃耕后 营养结构会变得复杂 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2 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 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 哪个属于初生演替 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 一般来说 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据调查 近5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 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 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 未发生改变 变慢 或 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 发生改变 或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故在光裸的岩石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经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 次生演替开始就具备了形成森林所需要的土壤条件 而初生演替形成该土壤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 人类的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使该地区的演替速度变快 由于该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 该地区最终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 故该地区群落的演替方向并未改变 答案 1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 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 而从裸岩上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 变快未发生改变 二看法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方法提炼 题组二以群落演替为载体 进行综合考查 解析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 同生死 共患难 相互依赖 相互依存 分开后双方不能独立生活或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活 寄生的生物从寄主那里获得营养 所以是异养的 寄主则既可以是异养的也可以是自养的 竞争发生在两种不同生物之间 同种生物个体间对生活资源的争夺属于种内斗争 不能叫做竞争 c 3 下列对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 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 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 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 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 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 动物与动物之间 4 2015江苏宿迁质检 如图是其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 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草本 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b段 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 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b d段 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 灌木又被乔木取代c 演替过程中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 各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d 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取决于土壤中植物种子等繁殖体的存留状况 a 解题关键 1 a b段的含义 发生火灾前 用不同的线条表示草本 灌木和乔木储存的能量 2 b c段为发生火灾后的演替 先出现草本植物 后依次为灌木和乔木 3 从不同类群植物的能量变化 可推测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不同 解析 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 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 常呈镶嵌分布 为群落水平结构 b d段 从各种植物出现先后时间 推断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 灌木群落 乔木群落 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是不断地变化 但原有物种并没有消失 在整个演替过程中 由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越来越多 最后趋于稳定 图示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变化 因此不能体现各种群的种群数量增长 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 土壤 水分 温度等环境因素决定 考点三实验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基础吃透原理掌握步骤 1 实验原理 1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的活动能力 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2 丰富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和 较强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2 实验步骤确定问题制订计划 得出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 不同群落的物种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越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 物种越多 群落结构也 丰富度 越复杂 透析实验积累技巧理解方法 1 样方法 抽样检测法 取样器取样法的区别是什么 透析 样方法一般是针对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如跳蝻 取样器取样法是针对土壤中的小动物 抽样检测针对单独的细胞或微生物 各有侧重 取样器取样法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 样方法和抽样检测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种群的数量 另外 样方法计数的是活的种群个体数 抽样检测微生物时可能死活都有 2 采集小动物时 为什么在诱虫器上方打开电灯 透析 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特性 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 达到采集目的 3 同一地点的干土壤和湿土壤中 小动物的丰富度是否相同 为什么 透析 不相同 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的特点 所以同一地点的干土壤和湿土壤中 小动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4 为什么采集到的小动物要放入酒精中 透析 使用70 酒精溶液是为了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误差1 统计的丰富度偏低 缺乏某些物种 原因分析 没统计不认识的物种或放弃用肉眼看不到的物种或采集小动物时在采集装置上没有打开电灯 误差2 从同样土壤中采集样本 不同组的同学的结果差别较大 原因分析 只取一个样本或取样不具代表性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应该取多个样本最后取平均值 减少实验误差 误差分析 迁移应用知识迁移变式应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 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2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习性 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 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 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 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收集瓶中加入70 的酒精溶液的用途是 3 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图乙所示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的原因可能是 4 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 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 分析上图可推测 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 解析 1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 依据土壤动物趋暗 避高温的习性推出甲图的漏斗上方应加一个灯泡 这样可造成土壤上既有光又热 从而使土壤小动物向漏斗下端运动 然后由收集瓶中的70 的酒精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 每年7月正逢盛夏季节 降雨充足 气温较高 加上此时土壤有机质较丰富 土壤动物会大量繁殖 4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小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据图分析 土壤中四种植被类型的小动物数量最低的是植被4 推知植被4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 答案 1 取样器取样 2 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 降雨充足 气温较高 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 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 4 分解者植被4 构建知识网络强化答题语句 建网络图 填充 丰富度 捕食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要语强记 1 一个概念 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的生物 包括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2 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师入职考试模拟题集机电工程专业知识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初级模拟题集
- 【教案版】小学六班级上册 软式排球3
- 2025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中班找梦教学课件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2025年酒店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指南手册
- 儿童彩铅教学课件
-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 应急疏散培训试题
- 开学安保工作方案(6篇)
- QC080000-2017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 计量操作人员(通用类)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海(张雨生)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 铝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