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目 录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2关键词2前 言21从临摹到写生31.1临摹31.2写生32创作中的探索42.1灵感来源42.2创作构思42.3意象传达52.3.1构图52.3.2色彩52.3.3技法5总 结5参考文献7致 谢8摘 要 :创作源于中国50年代的一对父子吹唢啦的形象,这对父子的形象有着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这对父子情深的赞美,对于现代社会脚步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坐在父亲肩头成了很多儿童的一种奢望。借助这对父子的形象尽量表达我对小时候的怀恋,根据现在人的审美特点,发挥创造力。力求一种单纯、简约之美。关键词:父子;情感;技法;意象Abstract: 1954 creation from the Chinese 1950s father and son Chuisuo the image, this has a profound meaning for the image of the father and son, and expressed admiration affectionate father and son,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modern society, the economydevelopment, a lo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 became a luxury many children sitting on his fathers shoulders. With the image of the father and son try to express my childhood nostalgia, according to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ople, creativity. And strive to a pure, simple beauty.Key words: ather and son; emotion; techniques; imagery 前 言我国的人物画发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审美系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瑰丽的宝贵遗产。我国是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各民族、各区域的人们在风俗、文化生态上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点,因而在审美观念、审美风尚方面也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形成了我国艺术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丰富了我国美术的种类和理论知识。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地画中就出现了人物画,聊聊数笔绘画出一副生动的画面,不仅刻画出人物的不同特征而且对人体结构的比例也掌握的较好。中国工笔人物画刻画细微,绘画语言丰富,它线的描法就有十八种,在进行上色有分染、罩染等。中国人物画历来就追求传神,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传神写照”,传神写照这一理论在我国的山水花鸟画上都涉及广泛,对中国的人物画发展影响深远。在我名为“ 1954”的作品中融汇了中国绘画精神,这样的一幅作品,融杂着太多的情绪,特别是对小时候的怀恋。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下我的作品”1954”的创作过程。1 人物的创作 的从临摹走向写生1.1临摹中国画的学习,历来都是从临摹传统出发,临摹前辈大师的经典之作,学习他们的笔墨,对线条的应用。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再不断的对其深入,对其传统的理论、技法进行掌握,再加入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叶浅予先生关于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八写、八练、四临、四通”即写形、写神、写意、写景、慢写、速写、对写、默写”,“练笔、练墨、练色、练图、练眼、练手、练心、练胆”,“对临、背临、临古、临今”,“穷通人情世态,贯通画理画法,旁通花鸟山水,遍通中外古今”。这句话对我学习人物画影响很大。我的第一张人物画,便是从临摹何家英的作品开始的。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如何构图,如何题款、如何用笔上色、如何勾线。学会了处理线之间的组织,学会如何刻画人物五官。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人物清丽。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在临摹何家英的画上我学习到了很多。通过临摹学习之后,也自己进行了一系列的人物创作。1.2写生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另一重要手段,在专业课的课余时间我也花了大量时间画速写,对人物表情和特征具有一定的表述能力。在写生的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绘画语言掌握,以及运用能力。特别是我们开设人物写生课、人体写生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不仅提供有专业的模特写生,还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修改。在写生的那段时间对人物的形体比例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对人物的比例、造型、线条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2 创作中的探索人物画在中国的绘画系统中占了不可比拟的地位,它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画系统中最早的。所以在学习人物画要早早的追溯到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地画中。古代的岩画、地画中我们的祖先们就熟练的运用线条来表达出各种姿态的人物和动物,记载着他们的生活,对各种动物的崇拜,对生殖的崇拜,把生活中的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岩画、地画的存在才有今天我们队古人生活的认识和探索,才有了我们对古人进行岩画、地画创作出发点的探索,对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绘画的发展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国绘画的瑰宝。2.1 灵感来源人都在慢慢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免会回首往事,那些陪我们长大的人,伴我们长大的事。怀恋小时候的伙伴,怀恋坐在父亲肩头的感觉,怀恋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感觉,每个人成长的经历有所不同,对过去怀恋的程度也不同。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一些人一些事在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我喜欢上了对过去怀恋的感觉。所以在收集材料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张老照片,这样一个场景它深深的感动了我,并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创作这幅画时,我把从临摹中学到的一些表现技法,运用到创作当中,这样一部分问题得已解决,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运用以前画人物创作是运用的一些技法来做一些做旧的肌理。2.2 创作构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样一句话很好的阐述了一张作品要怎样去感动读者。在构思中我把自己那种强烈的爱全部灌注到意象之中,情感是构建意象的推动力和亲和力。刘勰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意在笔先,在我们的人物创作中,构思是很重要的一步,关系到作品中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最后所要呈现出怎样的意境。之所以选择工笔画。是因为它表达出来更接近老照片的样式。2.3 意象传达2.3.1构图构图是绘画中可算是最重要的一步了,一幅好的作品,就从构图开始,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大师的作品,其构图就令人有许多特别精彩值得推敲的地方,所以,在此阶段,我尽量做到造型准确,构图和谐,反复修改,不断取得进展,同时,听取老师朋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构图。我所采取的构图是在六尺宣纸上竖构图,整个构图形式呈现一个三角形,大家所知的三角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小孩的头为三角形的顶点,下面利用父亲散开的衣服形成一个三角形底边,同时我又利用了唢啦的平打破三角形这个很规矩形。2.3.2、色彩我的这幅作品主要是要把它做旧,做成一张呗岁月侵蚀的旧照片的形式,所以我的色彩是以墨为主,用墨染出人物以及底色,用墨染的这样一个艺术语言非常简单,但是也很难,因为墨色没有运用好极其容易脏,而且容易让画面沉闷,所以在墨色的构思上也很费力。在这个问题上我用墨染出整个画面黑白灰的节奏感很强,利用衣纹褶皱的暗部和亮部的对比,人物整体的暗和纸张其他白的地方对比,衣物和人物脸部的对比,来调节了画面沉闷的色彩。其次还利用茶水来做底,旧照片被岁月侵蚀之后的泛黄的色彩。最后用蚊香来烧出被侵蚀的肌理。做出斑驳的肌理之感,突出一个“旧”字。使得主体与背景相互辉映。2.3.3、技法这幅画我主要是运用勾线、分染、罩染等方法来完成。在分染时遇到的问题是天太热色彩不容易分染开,罩染整张纸面积大不易刷平整等。总 结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它在中国画种的地位,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强调临摹而不对其进行创新,也不能一味的创新而忽视我国人物画在历史中的地位,没有无根之源,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优点、摒弃糟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为我国的人物画开拓出一个一个新局面。因为在外出实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实习期间也没有好好的坚持画画,所以回到学校再拾起笔来就很难,在起稿的对于人体五官的掌握及其的困难,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修改下才画好的小稿和色稿。小稿确定之后,要把它放大成大稿,问题是层出不穷,大稿放大之后,小稿上的小问题也不断的放大,人物的五官位置、衣物的衣纹组织、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多亏有老师苦心的指导,才能定下大稿,在定稿好了之后,人物勾线又是一大问题,在勾线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人物五官的线条,特别是眼睛和嘴唇的线条,第一次画的时候,我没意识到眼睛和嘴唇线条的虚实,所以都把线条画的太生硬,其次是人物衣纹的线条,人物衣纹线条很长,对线条太久没练习,所以笔也不稳,加之线条又长。经过反复的练习,才上了画纸。参考文献1 黄宗贤编著.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3.2 何家英.中国当代名家何家英作品选粹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03 杨恩寰、梅宝树. 艺术学M. 人民出版社, 2001.54 张丽华. 中国人物画技巧与创作M.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5 王宏建 、 袁宝林 .美术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76 李乡状. 工笔画技法与欣赏M. 吉林音像出版社,19957 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8 邱正伦 . 艺术美学M. 西南大学出版社 , 2009.5致 谢在创作传达和写论文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是在各位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毕业创作完成期间,真心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物业服务公司《公司电梯巡查记录表》模板空表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题及答案
- 新安医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写初中物理题目及答案大全
- 小学政治试讲题目及答案
- 企业行政文档分类及归档工具包
- 六年级话题作文欣赏艺术品600字15篇
- 高一物理力学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实例教案
-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与模板
- 2025室内设计私人定制合同全面详细版
- 与欧美网红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湖南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本2
- 互操作性标准-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熏蒸药品管理办法
- 广告牌安装后维护养护措施
- 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课件-第1章 电子工艺技术入门
- Q-GDW12562-2024超特高压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用瓷件原材料、工艺和检验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