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 (2)_第1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 (2)_第2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 (2)_第3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 (2)_第4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专题辅导(泛读篇2)四、传 记1、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或“前四史”。该书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作者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他幼承父训,诵读古文经传,游历大江南北;父死承其志,着手撰此巨帙,虽受腐刑而不懈怠。史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朗读提点 语音:蠡(l)大(d)夫遗(wi)蜚(fi)喙(hu) 名词:范蠡大夫种先王 节拍:自齐/遗大夫种书/曰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语词释疑 遗:送。 蜚:通“飞”。且:将。 参考译文 范蠡在越王已成就霸业后便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送给大夫文种一封信说:“飞鸟射杀完,良弓就要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打死了,猎狗就要被烹食。越王的长相就像长脖子尖嘴巴的鸟,只能跟他共患难,不能与他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文种见信后,就推说有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赐给文种一把剑说:“您教我攻打吴国的七条计谋,我只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在您手里,您替我到死去的先王那里去试一下那剩下的四条吧。”文种便自杀了。 (二)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晏列传第二 朗读提点 语音:鲍(bo)贾(g)肖(xio) 名词:公子纠召忽大夫 节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语词释疑贾:做买卖。见逐于君:见于,表被动。走:逃跑。 死:为动用法,为之死。 多:称赞。 参考译文 管仲说:“起初我贫困时,曾经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总是多分给自己,鲍叔不认为我是贪心,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给鲍叔出主意,反而使他更加穷困,鲍叔不认为我是愚蠢,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职,鲍叔不认为我不行,知道我没有遇到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败逃,鲍叔不认为我是胆怯,知道我有位老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此自杀,我在黑暗里忍受污辱,鲍叔不认为我是无耻,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感到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 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三)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朗读提点语音:说(yu)名词:智伯 赵襄子语词释疑 怨:恨,仇恨。膝其头以为饮器:把他的头盖骨涂以膝做为饮具。说,同“悦”。喜欢、爱慕。容,梳妆打扮。刑人:受刑的人。这里犹“刑余之人”即宦者。涂厕:修整厕所。涂,以泥抹墙。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走了。(四)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朗读提点语音:徵(zh)名词:易水 高渐离 变徵 羽声 语词释疑既祖:饯行之后。祖,古人出远门时祭祀路神的活动。这里指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即祭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音调。古代乐律,分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调,大体相当今西乐的C、D、E、F、G、A、B七调。变徵即f调,此调苍凉、凄惋,宜放悲声。羽声:相当西乐A调。音调高亢,声音慷慨激昂。瞋目:瞪大眼睛。发尽上指冠:因怒而头发竖起,把帽子顶起来。此夸张说法。(五)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三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朗读提点 语音:淳(chn)髡(kn)赘(zhu)蜚(fi) 名词:赘婿卿大夫左右令长 节拍: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语词释疑 赘婿:入赘的女婿,指结婚后男住女家。左右:身边的近臣。蜚:通“飞”。 参考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倒插门女婿。身长不满七尺,口齿流利,能说会辩,多次出使诸侯,从来不曾受过屈辱。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喜爱说谜语,又喜欢毫无节制地享乐,通宵达旦地饮宴,沉迷于酒色之中,不治理国家,把政事交给卿大夫。于是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都来侵略,国家将要陷于危亡,左右的人不敢直言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劝齐威王。他说:“国内有一只大鸟,它停栖在大王的宫庭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呢?”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上天;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于是就召集各县的长官共七十二人来朝见,当众赏了一人,杀了一人,整顿军队出去作战。诸侯十分震惊。统统把侵占齐国的土地归还了。声威播扬天下达三十六年之久。 2、汉书 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作者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一) 诏曰:“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森、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又曰:“故粤王亡储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 。诸侯伐秦,亡储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 ,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卷一下 本纪第一下 高帝纪 朗读提点 语音:芮(ru) 粤(yu)闽(mn)王(wng)闽中地 名词:亡储 节拍:故粤王亡储/世奉粤祀 亡储/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 王/闽中地 语词释疑从:使跟从,率领。百粤:即百越。百,众多之意。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均为郡名。长沙王:长沙王国都于临湘(今湖南长沙市)。 血食:指祭祀。古时杀牲以祭,故曰血食。 闽中:地区名。在今福建境内。参考译文(汉高祖)下诏说:“原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侄子一人,率领百越的士兵,来辅佐诸侯,诛灭残暴的秦国,有很大的功劳,诸侯立他为王。后被项羽侵夺其土地,降称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森、南海等地为他的封地,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诏书又说:“前粤王亡储一直继承粤祀,秦朝夺去他的土地,使粤的祖先祭祀无人。诸侯讨伐秦国,亡储亲自率领闽中士兵来辅佐灭秦,项羽废而不立。今以亡储为闽粤王,在闽中称王,不使他失去旧职。” (二) 昌至渭桥,丞相已下皆迎。昌还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闲”。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 卷四 本纪第四 文帝纪 朗读提点 语音:渭(wi)谒(y)玺(x)邸(d) 名词:昌代王勃 节拍:太尉勃/进曰 语词释疑渭桥:指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请闲:要求屏退从人,以便个别谈话。 邸:指代邸,即代王在京师的官邸。 参考译文 宋昌到渭桥,宰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代王,于是代王来到渭桥。群臣用臣礼拜见代王,代王亦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希望屏退从人秘密禀陈。” 宋昌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代王辞谢说:“请到京都馆舍再议。” (三) 周文,陈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胜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十万,至戏,军焉 。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出关,止屯曹阳。二月余,章邯追败之,复走黾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卷三十一列传第一陈胜传 朗读提点 语音:邯(hn) 骊(l)屯(tn)黾(min) 刭(jng) 名词:陈项燕胜少府章邯 节拍:陈/贤人也 尝/为项燕军视日 事/春申君 胜/与之将军印 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 语词释疑视日:占候时日以卜吉凶之官。春申君:战国时楚国令尹黄歇的封号。 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戏: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军:驻扎。 骊山徒:在骊山修筑秦始皇陵墓的刑徒。人奴产子:家奴所生之子。 曹阳:亭名。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黾池:即渑池:县名。在今河南渑池西。 参考译文 周文,陈地的贤人,曾为项燕的军队占卜吉凶,侍奉过春申君,并自称懂得用兵。陈胜授予他将军印,让他向西攻秦。他边打边招收兵马,到函谷关时已拥有战车千乘,士兵十万,到戏时,周文驻扎下来。秦派少府章邯赦免骊山的刑徒以及家奴所生之子,并率领士兵攻击楚军,大败楚军。周文逃出关,在曹阳驻扎两个多月,又被章邯追来打败,再逃到渑池。十多天后,又被章邯追上,周文大败而自杀,余部于是不再战。 (四) 高祖为布衣时,尝从耳游。秦灭魏,购求耳千金,余五百金。两人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 。吏尝以过笞余,余欲起,耳摄使受笞。吏去,耳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余谢罪。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张耳传 朗读提点 语音:监(jin)门笞(ch)数(sh)之 名词:耳余里 节拍:尝/从耳游 购求耳/千金 语词释疑游:交往。 魏:指战国时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 购:悬赏。 之:到。陈:县名。今河南淮阳县。 监门:守门。 摄:史记作“蹑之”。 数:指责。谢罪:认错。 参考译文 高祖为平民时,与张耳交往过。秦灭魏国后,悬赏千金寻找张耳,五百金寻找陈余。两人改变姓名,一起逃到陈国,担任里门的守门人。有一个小吏曾因陈余有错而鞭笞他,陈余想反抗。张耳上前按住陈余,让他接受鞭笞。等那官吏走了,张耳责备他说:“我以前是怎么跟你说的?现在你只是受点小屈辱而想死在一个小吏手中?”陈余认错道歉。 (五)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 ,与从事辨(办)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卷三十九 列传第九 萧何传 朗读提点 语音:主吏掾(yun)数(shu)以吏事以吏繇(yo)咸阳辨(bn)之给(j) 名词:何 节拍:吏/皆/送奉钱/三 秦御史/监郡者 语词释疑沛:县名。今江苏沛县。 文毋害:谓精通律令文而不深刻害人。主吏椽:县令的属吏。 送奉钱三:谓送俸钱的十分之三为赆。奉:同“俸”。以五:以俸钱的十分之五为赆。监郡:监察郡县。 从事:御史的属官。 泗水:郡名。治相县(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卒史:小吏。 第一:谓考核成绩最好。 固请:坚决辞谢之意。 参考译文萧何是沛县人,因通律令善理事担任沛县县令的属官。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职权内给以护卫。高祖担任亭长时,萧何常帮助他。高祖因为吏职到咸阳,小吏们都送俸钱的十分之二三为赆,唯独萧何送俸钱的十分之五为赆。一位秦朝监察郡县的御史让他做御史的属官。让他在泗水任卒史职务,吏员考核成绩为第一。秦朝御史想入奏朝廷重用萧何,萧何坚决辞谢,才得以不去。 (六)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卷四十列传第十张良传 朗读提点 语音:椎(chu)狙(j)击亡匿(n)下邳(p) 名词:良仓海君 节拍: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至/博浪沙中 语词释疑淮阳:郡国名。治陈(今河南淮阳县)。 仓海君:当时一位隐士之号。 秦皇帝:秦始皇。 博浪沙: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副车:即属车,护从皇帝的车。 索:搜索。 亡匿:逃避,躲藏。下邳:县名。在今江苏沛县南。 参考译文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仪,又东行拜访仓海君,求得大力士,制造了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重锤。秦始皇向东巡游,到了博浪沙,张良与刺客伏击秦始皇,误中护从皇帝的车。秦始皇大怒,大肆搜捕天下,急于抓住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躲藏在下邳。 (七)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 ,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六董仲舒传 朗读提点 语音:亡(w)穷罔(wng)极 有阙(qu)褎(yu) 名词:子大夫 节拍:朕/获承/至尊休德 故/广延/四方之豪俊 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 语词释疑休:美也。 罔:无边。极:尽也。 皇:通“遑”,闲暇,闲空。永惟:久思。统:纪也。公选:谓以公正之道选士。修洁:修身洁行。 子:男子之美号。褎然:出众之貌。举首:谓领袖。 参考译文制书说:朕承继先帝的极尊之位和完美之德,希望能传至千秋万代,(恩泽)施以无边,任务重大,所以日夜无法安康宁静,久久地思虑着将很多的事情理出一个头绪,还怕出现过失。于是广招四方豪杰之士,要求郡国、诸侯公正地选拔贤良、修身洁行、广泛学习的人士,想听到这些人的治国方略,最佳建议。现在你成了贤良中的领袖,朕非常高兴。你必须认真构思,朕要亲自聆听。 (八)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东方朔传 朗读提点 语音:蓍(sh)跂跂(qq)蜥蜴(xy) 名词:上朔 节拍:臣/以为龙/又无角 是/非守宫/即蜥蜴 语词释疑数家:术数家。射覆:猜测覆盖之物。是古代近于占卜的一种游戏。 守宫:蝎虎。俗称“壁虎”。 别:分也。 跂跂:虫爬行貌。脉脉:凝视的样子。 参考译文皇上曾让那些术数大师猜物,把壁虎放在盂下,让他们猜,都不能猜中。东方朔自我推荐说:“我曾经学过易经,请允许我来猜。”于是卜卦后答道:“我以为是龙又没有角,称作蛇又有脚,蜿蜿曲曲善于攀缘墙壁,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好。”赐给他十匹布。又让他猜别的东西,连连猜中,一猜中就赐布。 (九)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常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霍光传 朗读提点 语音:沈(chn)静髯(rn)仆射(y)识(zh)视之 名词:光郎 节拍:光/召/尚符玺郎 诏/增此郎/秩二等 语词释疑沈静详慎:沉着谨慎。七尺三寸:约合今168公分。郎仆射:郎官的首领。识,记住。尚符玺郎:官名。掌管符玺,符节令之属官。 众庶:民众。多:称美。 参考译文霍光为人沉着谨慎,身高七尺三寸,面色白皙,眉目清秀,胡须很美。每次进出宫廷和下殿门时,停步和行进的地方都有一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住察看它,不差分毫,他的秉性就是这样端正。开始辅佐幼主时,政令都由他发布,天下人都想看到他的风采。殿中常有怪异,群臣一整夜都很惊慌,霍光召来尚符玺郎(打算收取玺印),郎官不肯交给霍光。霍光想夺过玺印,郎官按剑说:“我的头你可以拿去,可是玺印你拿不到。” 霍光认为他做得很对。第二天,(皇上)下诏把这个郎官提升二级,民众没有不称赞霍光的。 (十)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 卷九十列传第六十郅都传朗读提点 语音:郅(zh)面折(zh)彘(zh)姬(j) 邪(y) 名词:郎上林上都姬 节拍:亡一姬/复一姬进 天下所少/宁姬等邪 语词释疑河东:郡名。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大阳:县名。在今山西平陆西。史记作“杨”。 面折:当面指斥。 目:言动眼神以使唤人。 兵:兵器。奈宗庙太后何:意谓怎能对得起祖宗和太后(皇帝之母)。 参考译文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以郎官的身份服侍汉文帝。汉景帝时,担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堂上当面指责大臣。他曾经跟随皇上进入上林苑,贾姬上厕所时,一只野猪突然进入厕所,皇上对郅都使眼色,郅都不动。皇上想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伏在皇上面前说:“失去一个贾姬,又有一个美姬被送进宫来,天下缺少的难道是贾姬这类人吗?陛下纵然不爱惜自己,皇室和太后将怎么办呢?”皇上回去了,野猪也没有伤害贾姬。太后听说这件事,赐郅都黄金一百斤,皇上也赏赐黄金一百斤,从此重用郅都。 3、后汉书后汉书九十卷,记事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时顺阳人。 (一) 孟敏字叔达,巨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 郭符许传 朗读提点语音:荷(h)甑(zng)堕(du)辟(b) 名词:孟敏林宗 节拍:因劝/令游学 语词释疑 巨鹿:郡名。治所在巨鹿县(位今河北平乡)。杨氏:县名。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太原:郡、国名。治所在晋阳(位今太原市西南)。甑:古蒸食炊器,通常用陶所制。林宗:郭林宗,名泰,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博通经典,不就官府征召。党锢之锅起,居家教授,弟子至千人。善品题海内人物。死后,蔡邕为之作碑铭,自言所撰碑铭,惟于郭有道无愧色。以:通:“已”。三公:东汉以太尉、司空、司徒合称三公。 参考译文孟敏字叔达,是巨鹿杨氏人。寓居太原,提的甑掉在地上,一眼不看就走了。郭林宗看见,问他是什么意思。孟敏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它有何用处。”郭林宗因此认为他与众不同,于是劝他游学。十年后孟敏出了名,三公都征召他做宫,他却没有屈就。 (二)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其乃入。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郭伋传朗读提点语音:稷(q)伋(j)讫(q) 名词:西河美稷伋使君别驾从事 节拍:儿曹/何自远来 语词释疑行部: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属,考察刑政,称为行部。西河:郡名。属并州。东汉治离石(今县)美稷:县名。故城在今内蒙自治区准格尔旗之北。竹马:儿童玩具,当马骑的竹竿。伋:郭伋,字细候,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这里记他任并州牧时巡行所部的事。 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别驾从事:官名。汉制,是州刺史的佐史,亦称别驾。亭:供行人停留宿食之处。秦汉制度,十里一亭。 参考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计算从事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 (三)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已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陈寔传 朗读提点语音:寔(sh)闾(l) 夫(f)人 稽颡(qsng) 遗绢(wijun) 名词:寔陈君 节拍: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宜深/克已反善 语词释疑 寔:陈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他挺身自请囚禁。后党锢解,累征三公,他坚辞不就。死时,海内赴吊者三万多人,谥为文范先生。闾:里门,因代指里巷。率:率领,率导。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叩头至地。 参考译文陈寔在家乡,以公正之心率导人。如果有争讼的,总是求他判定裁决,他讲明是非曲直,从他那里回去,就再没有谁心怀怨恨了。人们甚至感叹说:“宁受刑律处罚,不受陈君责备。”当时年成不好,人民贫困,有个小偷半夜进了他的屋子,藏在屋梁上。陈寔暗中看见,于是起床整装拂尘,叫来子孙,面容严肃地教训他们说:“人不能不勉励自己,不善的人不一定本来就是坏的,长期的习惯将形成一定的性格,就会堕落到这个地步。房梁上的君子就是这种人!”小偷吓坏了,自己跳到地上,叩头认罪。陈寔慢慢地开导他说:“观察你的面貌,不像坏人,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改邪归正。不过,你做这种事一定是由于贫困。”命令送给他两匹绢。从这以后全县再没有盗窃的事了。 (四)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卷八十一列传第七十一王烈传 朗读提点语音:彦(yn)戮(l)遗(wi)布遗(y)剑 名词:王烈王彦方烈 节拍:少/师事陈寔是/有耻恶之心其以德感人/若此 语词释疑 太原:郡、国名。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陈寔:见前篇及注。端:古布帛长度单位。一说二丈,一说六丈。涂:通“途”。道路。 参考译文王烈字彦方,是太原人,少年时拜陈寔作老师,以道义德行著称。乡间有人偷牛,牛的主人抓住了他,小偷请罪说:“受刑,杀戮我都甘心,只求别让王彦方知道。”王烈听说,就派人道谢,赠送他一端布。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王烈说:“小偷怕我听说他的过错,这是有对丑恶感到耻辱的心理。既然怀有对丑恶的耻辱感,必然能改恶从善,所以我用这种做法激励他。”后来有个老人在路上丢了剑,一个行人见到了就停下看守,到黄昏,老人返回,找到了剑,感到惊奇,就问他姓名,把这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让人打听、探究原来就是先前那个偷牛的。那些争讼是非曲直,要请王烈评理的,有的上了路就回去了,有的望见他的房子就回去了。他用道德感人竟达到了这种程度。 (五)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卷十七列传第七 冯异传 朗读提点语音:表识(zh)所止舍(sh)屏(bng)树下 名词:异 节拍:异/常独屏树下 语词释疑 异:冯 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县东)人。王莽末年归顺刘秀,作战屡建大功。后病死军中,谥节侯。伐:自我夸耀。表识:标志,记号。舍:住宿。屏:退避。 参考译文冯异为人谦让,不自我夸耀。行路时与将军们相逢,总是将车子引到一边让出道来。军队无论前进后退,都根据传出的号令行事,军中称他的部队军容整齐。每到一处地方宿营,将军们坐在一起议论各自的功劳,冯异经常独自退避于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六)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苏章传朗读提点语音:孺(r)扶(f)臧(zng)肴(yo) 名词:苏章章苏孺文 节拍:故人/为清河太守 章/行部/案其奸臧陈/平生之好/甚欢 语词释疑 扶风:郡名。即右扶风,三辅之一。其地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平陵: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顺帝:东汉顺帝刘保。公元126-144年在位。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域及河南北端。刺史:官名。西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以六条察问郡县。后改为州牧,东汉初又称刺史。清河:郡国名。汉治甘陵(今临清东)。太守:官名。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行部:见郭伋守信篇注。臧:通“赃”。天:指所依存、所依靠。此指君。下文“二天”指君主及苏章。 参考译文苏章字孺文,扶风郡平陵县人。顺帝时,升任冀州刺史。老朋友任清河郡太守,苏章巡视部属时查究出他有贪赃不法行为。于是请来太守,为他置下酒宴,叙平生的友情,非常欢乐。太守高兴地说:“别人都只有一个天,唯独我有两个天。”苏章说道:“今晚苏儒文同朋友喝酒,这是私人感情;明天冀州刺史查究事情,是国家的法度,”于是举发并处置了他的罪过。州境内的人都知道他无私,听到风声就十分敬畏。 (七)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受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郑玄传 朗读提点语音:啬(s)数(shu)怒之涿(zhu)喟(ku)名词:玄融 节拍:升堂进者/五十余生乃使高业弟子/传受于玄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语词释疑郑玄:东汉经学家。他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吸收今文经学,广采众说,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古称“郑学”。北海:郡、国名。治所位今山东昌乐一带。高密:县名。位今山东省东部。啬夫:乡宫。掌诉讼赋税。学官:又称“教官”,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山东:秦汉时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与当时所谓关东含义相同。 涿郡:郡名,治所在涿县(位今河北省)。卢植:字子干,东汉灵帝时,历任博士,九江、庐江太守。后官至尚书。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今佚。扶风:郡名。即右扶风,为三辅之一。其地在今陕西长安县西。马融:字季长,东汉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职。遍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升堂:此处运用了论语先进典:“由(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赞扬在学问和能技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图纬:两汉时宣扬神学迷信的图谶和纬书。把自然界某些偶然现象神秘化,看作社会安危的决定因素,以此为依据预言或观察、解释社会现象。喟:叹息声。 参考译文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高密县人。他年轻时做乡啬夫,休假回家,常去拜访教官,不乐意当官吏。父亲几次对他发怒,也不能制止。于是郑玄到太学学习。由于山东一带再没有可以请教的人,就向西进入函谷关。经涿郡卢植介绍,跟着扶风马融学习。 马融门下的学生有四百多人,具有高深造诣的有五十多人。马融素来傲慢尊贵,郑玄在他门下,三年没能见面,而让学业高深的弟子向郑玄传授知识。郑玄日夜思索、诵读,从未懈怠、厌倦。后逢马融召集学生们研究讨论图纬,听说郑玄善于推算,就在楼上召见他。郑玄因此向马融求教各项自己疑惑不决的义理,问完就告辞回家。马融叹息一声对学生们说:“郑生今天离去,我的学术也随他向东去了。” (八) 承宫字少子,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岁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七 承宫传 朗读提点语音:琅邪(lngy)豕(sh) 名词:承宫少子徐子盛宫 节拍: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语词释疑琅邪:郡名。东汉改为国,治所在开阳(今山东临沂县北)。姑幕:古县名。治所在今山东诸城西北。春秋经:即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儒家奉为经典,故称春秋经。 参考译文承宫字少子,是琅邪姑幕县人。年纪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八岁时就给人放猪。所居之乡有个叫徐子盛的,用春秋经教授几百学生。承宫经过,在房舍下休息,对学业发生了兴趣,于是就停下,听讲授经书,接着就请求留在门庭之下,给学生们拾柴、含辛茹苦劳动,好几年一直勤奋学习,不知疲倦。通晓经典后,就回家教书。 (九)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主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卷六十下 列传第五十下蔡邕传 朗读提点语音:爨(cun)邕(yng) 憘(x)怃(w)莞(wn) 名词:邕 节拍: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 见螳螂/方向鸣蝉 语词释疑 吴:古国名。指今江浙一带。爨:烧火做饭。 邕: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 )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董卓专权时被任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卓被诛后,蔡邕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陈留:旧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以:通“已”。憘:通“嘻”。惊叹声。反:同“返”。具:通“俱”。怃然:此指茫然不解。莞然:微笑的样子。 参考译文有个吴地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火烧的声音,知道是好木头,于是要来制成琴,果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而琴尾还有烧焦痕,所以当时人称作“焦尾琴”。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人请他去吃酒,等蔡邕去时,客人们已经喝得兴致很浓了。有位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边悄悄听了一会儿,说:“哎!用宴乐召我来却有杀戮之心,这是为什么?”于是就回去了。奉命请蔡邕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到了门口又回去了。”蔡邕向来被地方上的人所尊奉,主人急忙亲自追去问什么缘故,蔡邕把事情原委全告诉了他,人们没有不茫然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拨弄琴弦。看见螳螂正要扑向一个鸣叫的蝉,蝉即将飞去却又没飞,螳螂对着它忽进忽退。我心里惊俱,只怕螳螂放过了它,难道这是杀戮之心并在音乐声中表现出来了吗?”蔡邕微微一笑说:“这就足以相当于杀戮之心了。” (十) 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倖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鶡尾,狼狈而走。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崔烈传 朗读提点 语音:绶(shu)阿()保倖(xng)靳(jn) 姝(sh)铜臭(xi)虎贲(bn)弁(bin) 名词:烈程夫人钧 节拍:开鸿都门/榜卖官爵 语词释疑 灵帝:东汉末皇帝,名刘宏。他统治期间,政治腐败,公开标价卖官。大修宫室,田亩增税。百姓痛苦不堪,引发了中平元年(84)的黄巾起义。鸿都:东汉时皇家藏书之所。黄绶:黄色印绶。汉制,凡二百石以上官吏,都佩铜印黄绶。此处指贰佐之官。倍输:加倍输入钱。常侍:即中常侍,官名,东汉时由宦官专任,传达诏令和掌管文书。阿保:犹保母,帮助抚养君主、贵族子女的妇女。烈:崔烈,涿郡安平(位今河北)人。东汉文学家崔骃之孙。历任郡守、九卿,后为司徒。傅母:即保母。司徒:官名。三公之一,掌教化。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接见臣属。因殿前平台近檐处两边有槛,如车之轩,故称“轩”。 靳:不肯给予,吝惜。傍:通“旁”。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在今河北中南部,包括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姝:美。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是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虎贲中郎将:皇宫卫戌部队将领,次于将军。武弁:武官所戴之冠。鶡:鸟名。性勇善斗。武冠上常插鶡尾为饰。 参考译文汉灵帝时,开鸿都门张榜卖宫爵,从三公、九卿、州刺史、郡太守直到僚佐都分别等级标出价格。有钱的就先交钱,贫困的任官后加倍交钱,还有的通过常侍、保母另外进行疏通。崔烈当时通过保母交钱五百万,得以任司徒。到拜官之日,天子来到殿前,百官全部会集。灵帝回头对亲近宠爱的人说:“我后悔没有再吝惜一点,那样就能得钱一千万。”程夫人在旁边应声说道:“崔公是冀州的名士,哪里肯买官?靠我办成了此事,反而不知道这是件美事吗!”崔烈于是声誉下跌。过一段时间,自己感到不安,缓缓地问他的我儿子崔钧说:“我任三公,人们是怎么议论的?”崔钧说:“父亲大人年轻时就有美名,又历任九卿、郡守,谈论的人倒不认为不应当做三公。而如今您登上三公的高位,天下人都很失望。”崔烈问道:“怎么会这样呢?”崔钧说:“谈论的人嫌你的官位有铜钱的臭气!”崔烈发怒,举起手杖打他。崔钧当时任虎贲中郎将,穿着武官服,戴着鶡鸟尾的武官帽。狼狈地逃走了。 4、三国志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他是私人著史。 (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朗读提点 语音:沛(pi)谯(qio)参(shn)嵩(sng)颙(yng)颍(yng)宄(gu) 名词: 武皇帝参桓帝嵩桥玄何颙郎光和 节拍: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语词释疑权数,应变的机智;除,任命 授职;迁,调动官职 ,一般是升官;宄,犯法作乱的人。 参考译文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桓帝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曹腾养子曹嵩,官做到太尉,无人知晓他原来的家世渊源。曹嵩生了太祖武皇帝。曹操幼时机警,有应变本领,常好打抱不平,行为不检点,不注意增进自己的操行、事业。所以当时人并没觉得他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不是一般人。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就要乱了,不是出色政治家解决不了问题,能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二十岁,被举为孝廉,任命为郎,转任洛阳北部尉,升为顿丘县令,又被征召入朝任议郎。光和末年,黄巾起义,太祖被任命为骑都尉,讨伐颖川盗贼。升任济南国相,济南国有十多个县,县的主官和属吏大多巴结讨好权贵外戚,贪赃受贿,胡作非为。于是曹操奏请罢免了八个官吏;禁绝不合礼制的祭祀活动,坏人逃奔境外,郡内社会秩序清平安定。很长时间之后,又被调回京城,改任东郡太守;他借口有病,返回家乡。 (二)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