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交礼仪概论考试大纲(2011春) (2011年3月制定) 一、考试形式及题型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方式为半开卷。 主要题型为三类:1. 判断题(10*2分)2.简答题(4*10分)3.案例分析 (1*10+2*15分)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社交礼仪概论课程考核说明(开放专科)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选修本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依据。本课程的考核依据是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社交礼仪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教材为金正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社交礼仪概论。 三、考试要求。主要考核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应本着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学习。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形式为半开卷笔试,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五、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 判断题20分(每题2分,共20分) 简答40分(每题10分,共40分) 案例分析题 40分 (共3题,1题10分,2-3题每题15分) 六、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交往礼仪l了解有关名片的礼仪,理解双方交换名片的顺序; l了解并掌握称呼的礼仪,理解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有所区别,了解称呼中的各种禁忌; l掌握有关介绍的礼仪,特别是介绍的顺序; l掌握有关握手的礼仪,重点关注握手的时机、伸手的先后、相握的方式、握手的禁忌; l掌握有关交谈的礼仪,特别是如何选择适宜交谈的话题。 本章重点:介绍的顺序(能判断、会简答、会案例分析)P14。双方交换名片的顺序P33。称呼他人时应避免的禁忌,会举例说明P8;如何选择适宜交谈的话题P38?握手的正确方式P21。第二章 通联礼仪l理解电话形象的含义,掌握打电话时应遵守哪些基本礼仪,特别是能够处理诸如通话双方应由哪方终止通话;通话时电话忽然中断,应由哪方复拨;在接听电话之时,恰逢另一个电话打进来,如何应对等具体情形。 l了解通信的相关礼仪。 l了解有关馈赠的礼仪,懂得如何选择社交场合的礼品; l理解有关送花的礼仪, 知道在不同国家送花、送礼的民俗差异。 本章重点:通话双方应由哪方终止通话P48;通话时电话忽然中断,应由哪方复拨P48;在接听电话之时,恰逢另一个电话打进来,如何应对P50?托请他人代交的信件,是否封闭信件P65。打电话时应遵守哪些基本礼仪P45?(如何维护自己电话形象?参见复习题答案)怎样选择社交场合的礼品P76?在不同国家送花、送礼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P86?第三章 聚会礼仪l了解有关集会、晚会、舞会、赛会的礼仪 l掌握有关拜会的礼仪,了解待客时上座是指什么位置,重点掌握拜访为何必须有约在先; 本章重点:拜访为何必须有约在先P99?送客的礼节P104;待客时上座是指什么位置P104?第四章 餐饮礼仪l掌握有关中餐的礼仪,特别是席位的排列、以及公众场合应注意哪些用餐礼仪规范。 l了解有关西餐的礼仪。具体包括座次、餐具的使用。 l了解有关茶艺的礼仪、咖啡的礼仪以及酒水的礼仪。 本章重点:西餐中,酒杯的使用顺序P172;斟酒的顺序P173;怎样安排宴请的席位P136?怎样安排宴请的菜单P135?公众场合应注意哪些用餐礼仪规范P140?用西餐时,应如何检点个人举止P153? 第五章 公共礼仪l理解并掌握交际距离、礼仪距离的概念,掌握涉及人们在各种公共场合行路的一般礼仪,具体包括多人一起漫步时的位次尊卑;陪同客人进出电梯的顺序。 l理解并掌握有关行车的礼仪,重点掌握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 本章重点:多人一起漫步时的位次尊卑P183;陪同客人进出电梯的顺序P184。交际距离、礼仪距离(会举例说明)P182,会用理论解释“一米线”P182,参见复习题答案;双排座轿车的座位应该怎样确定P190?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词语解释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话双方谁先打电话谁先终止通话,是电话礼仪的惯例之一。( ) 2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 3. 在待客时,所谓上座通常指宾主并排就座时的左座。( ) 4宴请中,当两桌横排时,其桌次应为:以右为上,以左为下,即“以右为尊”。( )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 2举例解释交际距离与礼仪距离。 三、案例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小题每题15分,共40分) 2有一位先生为外国朋友订做生日蛋糕。他来到一家酒店的餐厅,对服务员小姐说:“小姐,您好,我要为一位外国朋友订一份生日蛋糕,同时打一份贺卡,你看可以吗?”小姐接过订单一看,忙说:“对不起,请问先生您的朋友是小姐还是太太?”这位先生也不清楚这位外国朋友结婚没有,从来没有打听过,他为难地抓了抓后脑勺想想,说:“小姐?太太?一大把岁数了,太太。”生日蛋糕做好后,服务员小姐按地址到酒店客房送生日蛋糕。敲门后,一女子开门,服务员有礼貌地说:“请问,您是怀特太太吗?”女子愣了愣,不高兴地说:“错了!”服务员小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抬头看看门牌号,再回头打个电话问那位先生,没错,房间号码没错。再敲一遍,开门,“没错,怀特太太,这是您的蛋糕”。那女子大声说:“告诉你错了,这里只有怀特小姐,没有怀特太太!”啪一声,门被大力关上了。 请问:(1)这位先生的做法为何引得外国朋友不满? (2)称呼他人时应避免哪些禁忌?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二、简答题 1 所谓“电话形象”,是指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表现,会使通话的对象“如见其人”,能够给对方以及其他在场之人留下完整的、深刻的印象。主要由他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以及时间感等几方面构成。被视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使用电话时,务必要自身维护电话形象。为此需做到,拨打电话时时间适宜、内容简练、表现文明;接听电话时,如本人受话,应接听及时、应对谦和、主次分明;如代接电话,应注意礼尚往来、尊重隐私、记忆准确、传达及时。 2举例解释交际距离与礼仪距离。 当两人相距在0.5-1.5米之间时,即为交际距离。此种距离,主要适用于交际应酬之时。它是人们采用最多的人际距离,故又称常规距离。当两人相距在1.5 -3米之间时,即为礼仪距离。有时也称敬人距离。该距离主要适用于向交往对象表示特有的敬重,或适用于举行会议、庆典、仪式。举例略,基本适当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