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doc_第1页
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doc_第2页
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doc_第3页
简化实用化学实验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化学实验讲义实验一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中和滴定中的各种计算。 2、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二、实验原理 将已知准确质量的基准物质的溶液,加入指示剂,用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加至终点,根据所消耗待测液的体积和基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待测液的标准浓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 = H2O三、试剂 NaOH(s)、邻苯二甲酸氢钾(s)、酚酞指示剂、HCl标准溶液。四、实验方法1、NaOH溶液的配制 0.5 molL-1 NaOH的配制 称10克NaOH固体于1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500mL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加橡皮塞,摇匀。2、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0.8克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滴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待测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恰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重复标定三次。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六、思考题1、在进行中和滴定时,已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为什么还要用标准溶液再洗23次?用标准溶液洗后的滴定管,如再用蒸馏水洗一次,这种操作是否正确?2、滴定用的锥形瓶是否也要用待测的溶液洗涤?锥形瓶装待测液前是否必须保持干燥?为什么? 3、滴定前为什么要注意赶除滴定管中尖嘴部分的气泡?如何赶除?实验二 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乳浊液滴定终点的观察方法。2、掌握用酸碱滴定测定酸奶酸度的方法。3、了解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 酸奶中的酸由多种有机酸组成,这些有机酸是优质酸牛奶经消毒后加入乳酸链球菌发酵而成的,可用酸碱滴定或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总酸度,以检测酸奶的发酵程度。酸碱滴定法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指示滴定终点。电位滴定法是根据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突跃,经数据处理确定滴定终点。两种方法都由滴定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总酸度。三、试剂与器材 NaOH标准溶液(0.5molL-1)、酚酞乙醇溶液(0.2)、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市售酸奶。(100mL)烧杯、电炉、分析天平、台秤、锥形瓶、25mL(酸式)碱式滴定管、50mL量筒、25mL移液管。四、实验方法(酸碱滴定法测定酸奶总酸度)(1)0.5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见实验一)(2)拟定用酸碱滴定法分析时酸奶的称量范围 取250mL酸奶充分搅拌均匀,称56克,加15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呈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根据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重新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3)酸奶中总酸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消耗2030mLNaOH标准溶液所需的酸奶质量,加50mL温热的(3040)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滴定操作,测定三次。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由实验数据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见实验一)2、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克数表示酸奶的总酸度。3、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的总酸度以100克酸奶消耗NaOH的质量(g)表示。六、思考题 1、如何确定酸奶的称量范围? 2、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与酸奶中总酸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实验三 实用胶水(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制备实用胶水的化学反应及简单工艺过程。 2、学习胶水的合成及分析检验方法、实验仪器安装等。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来制备实用胶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写PVA)分子中含有的羟基(OH)是亲水基,因而PVA可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可作为粘接剂使用,但耐水性不太好。为了提高PVA的耐水性,可通过PVA的缩醛化反应来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实用胶水即是PVA在盐酸催化作用下,其中部分羟基与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其反应式可表示如下:CH2CHCH2CHCH2CHCH2 + HCHO HCl CH2CHCH2CHCH2CHCH2 + H2O OH OH OH OH OCH2 O PVA 甲醛 聚乙烯醇缩甲醛 聚乙烯醇缩甲醛中的羟基(OH)是亲水基,而缩醛基 (CHCH2CH)则是憎水基。 OCH2 O控制一定的缩醛度(聚乙烯醇缩甲醛中所含缩醛基的程度),可使生成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既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又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缩醛化反应结束后,需用NaOH溶液中和胶水至中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粘度与PVA的用量有关,要获得适宜的缩醛度,必须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根据不同用途,控制不同的加料量、反应物的配比及反应条件,可得到不同粘度和缩醛度的胶水。作为各种粘接剂,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鞋革、图书装订、文具及配制建筑涂料等方面。对胶水质量的检验,主要是测定其粘度和缩醛度,受时间限制,本实验只测定粘度。粘度的测定采用涂-4粘度计(一种简易粘度计)。在20时,测定100mL胶水从规定直径(4)的孔中流出所需的时间(s),并以流出时间表示粘度的大小程度。本实验合成的胶水要求粘度约在70 s以上。三、试剂与器材 聚乙烯醇、NaOH(6 moldm-3)、甲醛HCHO(36)、pH试纸、台秤、量筒、温度计、三口瓶(250mL)、玻璃搅棒、调速搅拌器、恒温水浴、秒表、涂-4粘度计等。四、实验方法1、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合成 胶水合成装置如图所示。(1)聚乙烯醇的溶解 接通恒温水浴锅(内装有水)电源,开启水浴锅的电源开关。将水浴锅温度调节器先调至最大处,待水浴锅内水的温度升8085时,再将温度调节器调小(为什么?)。温度调节器、水浴锅、三口瓶内的温度数值并不相同,以控制三口瓶内温度90左右为准,并保持恒温。 在加热水浴的同时,用台式天平称取13.5g PVA,并将它加入三口瓶中,再往三口瓶中加入150mL去离子水。 按图所示,将三口瓶固定于水浴锅中(三口瓶内液面应低于水浴液面,为什么?)。 将带有塞子的玻璃搅拌棒装入三口瓶中间的瓶口中,调节搅拌器的位置,安装玻璃搅拌棒于搅拌器的马达上并固定之。轻轻用手旋转玻璃搅拌棒,以稍高于三口瓶底部且玻璃搅拌棒与三口瓶内壁无摩擦为正确位置。 接通搅拌器的电源。开启前调速器的旋扭必须处于最小挡,开启后再缓慢调至适当的转速。 调节水浴锅温度调节器,使三口瓶的温度稳定在90左右,直到瓶内的PVA全部溶解(约1520min)。(2)聚乙烯醇的缩甲醛化反应 打开三口瓶上侧口的塞子,往三口瓶中滴加浓HCl溶液,调节PVA水溶液的pH值为2(如何检验?)。 量取5mL 36甲醛溶液,用滴管少量多次地将它滴入三口瓶中,装上塞子,继续搅拌2530min。 切断水浴锅的电源,停止加热。打开侧口的塞子,滴加6 molL-1 NaOH溶液至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pH值为7左右。(3)降温出料 切断搅拌器的电源,停止搅拌。卸下马达上的玻璃搅拌棒和三口瓶,取出三口瓶(操作要小心,以防玻璃仪器破损)。 用自来水流淋洗三口瓶外壁,使瓶内的胶水冷却至室温。倾取出胶水,然后将仪器洗净。2、产品粘度的测定将洁净、干燥的涂-4粘度计放置于固定架上,用水平调节螺丝调节涂-4粘度计固定架,使之处于水平状态(怎样确认?)。关闭粘度计下部小孔,将冷至室温(20)的待测胶水倒入涂-4粘度计至满后,用玻棒沿水平方向抹去多余部分,打开下部小孔,同时按秒表计时,测定胶水由细流状转变为滴流状流出所需的时间,并作记录。五、思考题 1、如何提高PVA的耐水性?怎样用PVA合成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2、进行本实验合成时,应控制哪些操作条件?为什么? 3、什么在开启搅拌器前,一定要先确定搅拌器的安装位置是否适当?实验四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配合滴定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标定EDTA的原理及方法。3、掌握移液管和容量瓶等器皿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由于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1:1型配合物,故常用作配合滴定的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物质有Zn、ZnO、CaCO3、Cu、Bi、MgSO47H2O、Ni、Pb等。通常标定条件应尽可能与测定条件一致,以避免系统误差。如果用被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化合物作基准物质,则更为理想。一般用纯金属锌作基准物质标定EDTA,选铬黑T作指示剂,NH3H2O-NH4Cl作缓冲溶液,在pH10进行标定。三、试剂与器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2H2O)、金属锌Zn(A.R)、铬黑T(1)、六次甲基四胺(20)、二甲酚橙(0.5)、HCl (1:1)、NH3H2O (1:1)、NH3H2O-NH4Cl缓冲溶液(pH10)。烧杯(150mL)、容量瓶(250 mL)、表面皿、25mL移液管、10mL量筒、250mL锥形瓶、500mL试剂瓶或聚乙烯塑料瓶、台称、分析天平。四、实验方法1、0.02molL-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所需分析纯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200300mL温水中,稀释至500mL,摇匀。若有浑浊应过滤后使用,储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为佳。2、标准锌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纯锌若干于150mL烧杯中,滴加3mL 1:1 HCl ,盖上表面皿,放置至Zn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EDTA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准确吸取锌标准溶液或钙标准溶液25mL于锥形瓶中,滴加1:1氨水至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加10mL NH3H2O-NH4Cl缓冲溶液(pH10),加水20mL,加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恰变为纯蓝色,即达终点。根据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其浓度CEDTA。平行做三次。五、思考题 1、EDTA标准溶液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何不同? 2、配制锌标准溶液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试解释本实验中的几个现象。(1)向锌标准溶液滴加氨水至开始出现白色沉淀。(2)加入缓冲溶液后沉淀又消失。(3)用铬黑T作指示剂,从EDTA标准溶液开始滴入至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酒红色转变为纯蓝色。4、配合滴定中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实验五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实样定性定量分析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鉴定茶叶中某些微量元素的方法。3、掌握测定茶叶中钙、镁、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实验原理 茶叶属植物类有机体,主要由C、H、N和O等元素组成,还含有微量金属元素Fe、Al、Ca、Mg等。实验要求定性鉴定茶叶中的Fe、Al、Ca、Mg等元素,并对Fe、Al、Ca、Mg进行定量测定。茶叶需先进行“干灰化”,即将试样置于敞口的蒸发皿或坩埚中加热,把有机物经氧化分解而烧成灰烬。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生物样品和食品的预处理。灰化后,经酸溶解,即可逐级进行分析。铁、铝混合液中Fe3+对Al3+的鉴定有干扰,利用Al3+的两性,加入过量的碱,使Al3+转化为AlO2-留在溶液中,Fe3+则生成Fe(OH)3沉淀,经分离去除后,就可消除相互干扰。钙、镁混合液中,的鉴定互不干扰,可直接鉴定,不必分离。定性鉴定Fe3+ 、Al3+、Ca 2+、Mg2+的特征反应式如下:Fe3+ + nKSCN (饱和) Fe(SCN) n 3 - n (血红色) + nK+Al3+ + 铝试剂 + OH- 红色絮状沉淀Mg2+ + 镁试剂 + OH- 天蓝色絮状沉淀Ca 2+ + C2O42- HAc介质 Ca C2O4 (白色沉淀)钙、镁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配合滴定法,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EDTA为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可测得钙、镁总量。Fe3+、Al3+的存在会干扰Ca 2+、Mg2+的测定,分析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三、试剂与器材 HCl (6molL-1)、HAc (6molL-1、2molL-1)、 NaOH (6molL-1)、NH3H2O(6molL-1)、(NH4)2C2O4 (0.25molL-1)、KSCN (饱和溶液)、*EDTA (0.02molL-1标准溶液)、铝试剂、镁试剂、三乙醇胺水溶液(25)、铬黑T(1)、NH3H2O-NH4Cl缓冲溶液(pH10)、NH4Cl(2molL-1)。 研钵、蒸发皿、中速定量滤纸、长颈漏斗、试管、烧杯(150mL)、水浴锅、容量瓶(*50mL 、100 mL,2个)、点滴板、移液管(25mL)、10mL量筒、250mL锥形瓶、台秤。四、实验方法1、茶叶的灰化和试液的制备 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叶研细,准确称取78克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茶叶完全灰化(在通风橱中进行),冷却后,加6molL-1的HCl 10mL,搅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也可用小火略加热)。将溶液完全转移至150mL烧杯中,加水20mL,再加10mL 6molL-1 NaOH,使沉淀析出,并于沸水浴上加热30min。常压过滤,用2molL-1NH4Cl溶液(为何选该试剂作洗涤液?) 洗涤烧杯、沉淀及滤纸,直接用100 mL容量瓶盛接滤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Ca 2+、Mg2+离子试液(1*),待用。另取100 mL容量瓶一只于长颈漏斗之下,用6molL-1的HCl 10mL重新溶解滤纸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涤滤纸。完毕后,稀释容量瓶中滤液至刻度线,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Fe3+离子试液(2*),待用。2、Fe、Al、Ca、Mg四种元素的鉴定(1)倒出1*试液1 mL于一洁净试管A中,然后从A试管中取试液2滴于点滴板上,加镁试剂1滴,再加6molL-1 NaOH碱化,检测Mg2+。 (2)从A试管中取少量试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加入2滴2molL-1 HAc酸化,再加0.25molL-1 (NH4)2C2O4 2滴,检测Ca 2+。(3)倒出2*试液1 mL于一洁净试管B中,然后从B试管中取试液2滴于点滴板上,加饱和KSCN 1滴,检测Fe 3+。(4)在B试管剩余的2*试液中,加6molL-1 NaOH直至白色沉淀溶解为止,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加12滴6molL-1 HAc酸化,加铝试剂34滴,放置片刻后,加6molL-1 NH3H2O碱化,在水浴中加热,检测Al 3+。3、茶叶中Ca 2+、Mg2+总量的测定从1*容量瓶中准确吸取试液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三乙醇胺5mL、NH3H2O-NH4Cl缓冲溶液10mL,摇匀,最后加铬黑T少许,用0.01molL-1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紫色恰变为纯蓝色,即达滴定终点。根据EDTA的消耗量,计算茶叶中Ca、Mg的总量,并以MgO的质量分数表示。五、思考题 1、鉴定Ca 2+时,Mg2+为什么不干扰? 2、测定Ca、Mg含量时,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pH = 7时,能将Fe3+ 、Al3+与Ca 2+、Mg2+分离完全。4、通过本实验,你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何收获?请谈谈体会。实验六 白酒中总醛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掌握的标定方法,掌握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醛类化合物能与NaHSO3起加成反应,其反应式为:RCHO + NaHSO3 = RCH(OH) (SO3Na)剩余的NaHSO3与已知过量的I2反应,其反应式为: NaHSO3 + I2 +H2O = NaHSO4 + 2HI用Na2S2O3滴定剩余的碘,便可以测出白酒中的总醛量。三、试剂与器材 HCl (1:1)、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碘标准溶液(0.05molL-1)、淀粉溶液(0.5)、NaHS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