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的配伍应用.doc_第1页
足三里穴的配伍应用.doc_第2页
足三里穴的配伍应用.doc_第3页
足三里穴的配伍应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三里穴的配伍应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中的合穴 ,四总穴歌记载“ 肚腹三里留 ”,一直是古代医家和现代临床针灸医生治疗胃肠疾病的首选穴 ,对胃功能和疾患有显著的调整和治疗作用 。其实,由于针灸“ 足三里 ”穴具有提高淋巴细胞亚群,增强人体免疫;抑制 NTS 内侧亚核和连合亚核SP的释放,对胃的功能活动产生兴奋作用;调节脑心肝肾组织中的 NO 的含量;提高脑心肝肾组织抗氧化能力,使SOD的含量增高,MDA的含量降低;提高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指数;使脑的葡萄糖代谢增高等作用,其临床作用和用途已经超出了以往我们对它的认识。现列举 26个“足三里”穴的经典配伍处方,以供同道商榷。1 足三里配三阴交1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2足三里壮阳益胃,三阴交益阴健脾。二穴相伍,是补气补血的一张处方,凡是气血亏损,气血不足,气血虚弱者均可用。针刺用补法。3脾胃虚寒者亦可用。用灸法。4阳亢阴亏体质亦可用,在补阴时要清导。补三阴交,泻足三里。5风寒引起的病症,如小腿麻木,均可用。2足三里配阳陵泉1三阴交,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2 三阴交为胆经合血,足三里为胃经合血,二穴相配,凡木土不和的病症均可用。如,中脘停痰,吞酸,口苦,泻泄泻,呕吐等。3阳陵泉可供清净之俯,泻肝火,上胃气;足三里泻胃实,通胃之阳。4亦可治疗腿痛痉挛,脚气,胃痛,臂痛。3足三里配 阴陵泉1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2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与足三里穴配伍,进中焦,促胃化,利湿滞,利小溲。3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五腑胀满疼痛;慢性泄泻。4足三里配悬钟1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2悬钟胆经之穴,髓会,与足三里配伍,泻胆火,清髓热,通经活络,充髓强身。3主治:高血压(肝胆火旺)。中风先兆5足三里配太冲1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2太冲穴是肝经输穴,也是肝经原穴。与足三里穴配伍,培土,益脉,舒肝和胃。3主治:凡肝胃不和之病,同时是治疗阴黄的处方。根据临床,治疗慢性肝炎,三里用补法,太冲用泻法,转氨酶高者既可用6足三里配至阴1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零点一寸。2至阴为膀胱经井穴,与足三里配伍,治疗妇科通经,难产。单用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即从此方中来(杂歌)。艾灸至阴,七月以上用之较好。可针可灸7足三里穴配涌泉穴1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诉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2足三里配涌泉主治气绝猝厥(中毒性休克8足三里配迎香1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2迎香穴为手足阳明经交经的穴位,与足三里穴配伍,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塞。属于虚症者,补三里,泻迎香;属于实症者,宜配合9足三里穴配列缺1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胫突上方,桡横纹上一点五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2列缺穴为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与足三里穴配伍,益胃健脾,宣肺化痰。3主治:虚弱咳嗽(包括肺结核),慢性虚性支气管哮喘(补足三里,泻列缺。或平补平泻。)。10足三里穴配劳宫穴1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2劳宫穴为心包经荥穴,属火,清降开窍,清胸隔之热。与足三里穴配伍,可以大泻心胃之火。如,胸中痹满,嗳气,反胃,烦倦,嗜卧。用泻法。11足三里穴配二间穴1二间穴,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桡侧前缘凹陷中。2二穴相配,泻阳明经火,平胃经之热。3主治:牙痛(属胃火上扰者)。头痛(属阳明燥热,随经上犯者)。咽喉肿痛。4均用泻法。12足三里穴配支沟穴1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2杂歌中:大便宿补支沟,调理三焦气,通胃气。泻三里或治内。3二穴配伍主治:胃肠功能紊乱,大便秘结,属三焦气功能失调者。妇女妊娠大便秘结者,补支沟,泻三里13足三里穴配手三里穴1手三里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上二寸。2二穴均属阳明经穴,阳明手足三里,一上一下,一胃一肠宣通肠胃,调理气机,补益强壮。3主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疼痛,大便不调。 气血不足,头晕眼花,腰腿无力,疲劳倦呆。 胃肠神经官能症。 半身不遂,萎痹之症,上下肢震颤14足三里穴配璇玑穴1璇玑穴,在正中线上,胸骨柄的中央处。2二穴相配,有宣通肺气,调和上中二焦,消食化积,开胃增食,下气平喘的作用。3主治脾胃不能,消化不良,饮食不节,积食内停,嗳气,厌食,大便末,舌苔白腻。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之功多人不知15足三里穴配建里穴1建里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三寸处。2二穴配伍,健运中谷,和胃消食,升清健壮。3主治:慢性泄泻,脾胃虚弱,以致脘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指寒,浑身无力。用补法16足三里穴配中脘1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处。2二穴配伍是治疗一切胃疾患者和治疗一切腑疾患者的全方17足三里穴配天枢穴1天枢穴,在神阙穴旁开二寸处。2二穴配伍调和气机,平胃理肠。3主治:便秘,属肠胃不和,气机不畅,肠道功能失调者。急慢性泄泻。痢疾。18足三里穴配气海穴1气海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一点五寸处。2二穴相配是治疗一切气病的处方,特别是一张补气的处方。如党参黄芪。是四大补穴之一(三里、气海、关元、命门+膏肓为五大补穴,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并用)19足三里穴配膏肓俞1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三寸,当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2二穴配伍,扶正祛邪,益气补虚,强壮健身。3主治五痨内伤,肺痨,一切痨伤不足之症。用隔蒜灸法20足三里穴配隔俞1隔俞穴,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至阳穴旁开一点五寸。2隔俞为穴会,与足三里穴配伍,是治疗血症,吐血的主方。李东垣:“吐血隔俞三里停”。有活血,生血,止血,益气的作用。包括痰里带血,上消化道出血,脾虚血不归经者均可治21足三里穴配肝俞穴1肝俞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筋缩穴旁开一点五寸。2二穴配伍,益气养血。3主治:头晕眼花,视物不明,症属肝血不足者。肝胃不和,脾胃不运,饮食少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22足三里穴配命门血1命门血,在第二腰椎棘突下。2二血相配,主治阳萎,早泻,属相火虚衰者23足三里穴配内关血1内关穴,在仰掌,腕横纹上二寸,桡侧腕曲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2二穴配伍,振奋心胃之阳,和胃止吐。对自汗疗效甚好(阳虚则自汗)24足三里穴配关元穴1关元穴,仰卧,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处。2二穴配伍,主治一切元气不足,亏损虚衰。同时治疗阳萎早泻,属气虚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