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 设计情况6第三章 检测目的及检测数量63.1 检测目的63.2检测数量6第四章 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法84.1基本原理84.2超声波检测管的制作与安装84.3现场检测94.4资料分析及质量评判9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9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第一章 编制依据1、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98-0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关于基坑支护质量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897号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西起广州市天河区,依次经过萝岗区、增城市,止于增城市荔城区增城广场。初期线路全长约61.6km,其中地下线长约40.1km,穿山隧道6.8km,地下线14.7km;共设21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17座,高架车站4座,共有7座换乘站。考虑开通年与已运营轨道交通衔接,初期二十一号线起点站由天河公园向南延伸至员村站,利用十一号线天河公园至员村段,与开通的五号线员村站换乘,待十一号线开通运营时,起点改回天河公园站。员村站初期是为二十一号线的第一个车站,远期是十一号线的中间站,与五号线员村站进行换乘,车站南端设折返线。车站位于规划的花城大道与员村二横路交汇十字路口以南,沿员村二横路南北向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5+112.000,车站明挖设计起点里程为DK4+769.59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DK5+214.800.本站为地下四层14.5米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全长445.21米,标准段宽为23.8米,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28.5130.0米。站后区间折返线全长172.04米,区间设计起点里程为XIYDK4+626.350,区间设计终点里程为DK4+769.590.设计包括车站主体、车站附属(含通道、出入口、风道、风亭、冷却塔)、站后折返线区间主体及附属的结构。2.2 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本车站位于原绢麻厂地块附近,站址沿员村二横路路呈近南北向设置,车站范围建筑物密布,与其接驳的五号线员村站已开通,地面环境条件复杂,车站范围地下管线复杂。本站站址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纪红层、三叠和侏罗纪燕山期侵入岩、远古时代的变质岩、志留纪花岗岩,从区域地质角度,简述如下:1)填土层(Q4ml),图表上代号1本区段内揭露的人工填土层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颜色为杂色、灰黄、灰白及褐色等,松散,湿。素填土为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石英砂粒。杂填土组成物较杂,由黏性土,砂土组成,夹少量的碎石及砖块及生活垃圾。2)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图表上代号2本次勘察过程中仅揭露到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2-1A淤泥质土2-1B共二个亚层。现分述如下:(1)流塑软塑状淤泥,图表上代号2-1A深灰色,流塑软塑,主要成分为黏粒、粉粒及有机质,土质黏滑,局部含粉细砂粒,略有腥臭味。(2)软塑状淤泥质土,图表上代号2-1B深灰色,软塑,主要由黏粒、粉粒组成,土质均匀,黏滑,含有机质,腐殖质及少量砂粒。3)陆相冲积-洪积砂层(Q3+4al+pl)根据本次勘察揭露,该层共分为三个亚层:稍密中密状粉细砂层3-1、稍密中密状中粗砂层3-2、稍密中密状砾砂层3-3,现分述如下:(1)粉细砂层,图表上代号3-1灰黄色,饱和,稍密,级配不良,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2)中粗砂层,图表代号3-2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级配良好,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3)中粗砂层,图表代号3-3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级配良好,成分为石英颗粒,含少量黏粒。4)冲积-洪基土层(Q3+4al+pl)本次勘察过程中仅揭露到软塑状冲积-洪积黏性土层4 N-1,可塑状冲积-洪积黏性土层4N-2、和河湖相沉积淤泥4-2A淤泥质土4-2B共四个亚层。现分述如下:(1)软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为4N-1土黄色,棕红色,软塑,黏性较好,土质均匀,局部含较多石英颗粒,韧性干强度中等高。揭露层厚0.703.70m,平均2.17m,层顶埋深1.804.10m(标高6.7014.33m),层底埋深3.006.10m(标高3.6011.63m)。(2)可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为4N-2土黄色,棕红色,可塑,黏性好,刀切面较光滑,含少量石英颗粒,韧性干强度高。场地普遍分部,三分之二钻孔揭露到该层,但厚度和形态变化较大。揭露层厚0.709.60m,平均3.35m,层顶埋深1.2011.60m(标高0.209.94m),层底埋深3.7015.70m(标高-2.508.73m)。(3)流塑软塑状淤泥,图表上代号为4-2A深灰色,流塑,主要成分为黏粒、粉粒及有机质,土质黏滑,均匀,局部含砂粒,略有腥味。揭露层厚0.707.10m,平均2.93m,层顶埋深1.903.40m(标高3.6218.50m),层底埋深3.009.30m(标高2.2214.32m)。(4)软塑状淤泥质土,图表上代号为4-2B深灰色,软塑,主要由黏粒,粉粒组成,土质均匀,黏滑,含有机质,腐殖质及少量砂粒。揭露层厚0.503.35m,平均1.06m,层顶埋深0.808.10m(标高-1.9310.44m),层底埋深1.609.00m(标高-2.839.94m)5)残积层(Qel)该土层主要为白垩系碎屑岩风化残积的黏性土层,现分述如下:白垩系砾岩、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的粉土、粉质粘土层,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第四版),该层分为4个亚层:稍密中密状粉土5F-1、密实状粉土5F-2、可塑性黏性土5N-1、硬塑状黏性土5F-2.本次勘察过程中,仅揭露到可塑状黏性土5N-1、硬塑状黏性土5N-2.现分述如下:(1)可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5N-1黄褐色,可塑,黏性较好,韧性及干强度高,主要由砾岩、泥质粉砂岩残积而成,场地普遍分布,本次勘察第一区段的半数钻孔揭露到该层。层厚0.5015.00m,平均4.46m,层顶埋深0.6015.00m(标高-2.9422.85m),层底埋深4.7019.00m(标高-7.2320.40m)。(2)硬塑状粉质黏土,图表上代号5N-2红褐色,硬塑,黏性较好,韧性干强度高,含石英颗粒,为砂砾岩残积而成。场地普遍分布,本次勘察第一区段的半数钻孔揭露到该层,垂向上分布在风化基岩面之上。层厚0.9011.90m,平均3.80m,层顶埋深1.1015.70m(标高-6.7123.01m),层底埋深6.920.60m(标高-7.8119.76m)。6)基岩及基岩风化层(K2dl)本标段第一区段的下伏及岩层有白垩系砾岩、泥质粉砂岩、碎屑岩()白垩系砾岩、泥质粉砂岩)及其风化带(K2dl)现分述如下:(1)全风化白垩系砾岩、泥质粉砂岩,图表上代号6棕红色,岩石风化剧烈,成坚硬土状、原岩结构已破坏,浸水软化易散。该风化岩带出现在第一区段,除MUZ-2-AO24T钻孔外,其余钻孔技均揭露到该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揭露层厚0.56.5m,平均2.18m,层顶埋深6.7020.60m(标高-7.819.76m),层底埋深8.1023.10m(标高-10.9418.56m)。(2)强风化砾岩,图表上代号7-1黄褐色,岩石风化系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呈半岩半土状、土夹碎块状,砾岩钻进后芯呈卵砾石夹砂状,浸水软化易散。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风化规律基本是从上至下由强至弱,个别风化程度不均匀。强风化带中常夹中风化岩,局部中风化岩带位居强风化岩带之上。揭露层厚1.008.50m,平均2.51m,层顶埋深9.9025.10m(标高-10.836.63m),层底埋深10.9028.00m(标高-13.235.45m)。(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图表上代号7-3棕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呈半岩半土状、土夹碎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浸水软化易散。除MUZ-2-A006、MUZ-2-A009A013、MUZ-2-A016A019、MUZ-2-A027等11个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风化规律基本是从上至下由强至弱,个别风化程度不均匀。强风化带中常夹中风化岩,局部中风化岩带位居强风化岩带之上。揭露厚度0.5011.30m,平均2.81m,层厚埋深7.2029.80m(标高-14.3415.61m),层底埋深9.1031.90m(标高-18.1313.66m)。(4)中风化砾岩,图表上代号8-1棕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已部分破坏,砂粒状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卵砾石分布较为均匀,裂隙发育,岩质较软,锤击声哑。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大。岩面顶地面起伏较剧烈,厚度0.505.50m,平均1.98m,层顶埋深9.3028.40m(标高-22.237.85m),层底埋深13.7030.60m(标高-24.434.05m)。中风化砾岩为软岩,岩体完整性较差,为破碎岩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图表上代号8-3棕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已部分破坏,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裂隙发育,岩质软,锤击声哑。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大。岩面顶底面起伏较剧烈,厚度0.512.30m,平均2.41m,层顶埋深9.1031.90m(标高-18.135.45m),层底埋深11.0037.80m(标高-22.234.45m)。中风化知你粉砂岩为软岩,根据现场波速测试和室内岩块波速的测试结果,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0.3730,为较破碎岩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6)微风化砾岩,图表上代号9-1棕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未变,砾状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砾石含量约75%-85%,呈次圆一次棱状,大小以直径0.50-2.50cm为主,最大大于8.0cm,卵砾石分布为均匀,其母岩主要成分为石英,燧石及微风化砂岩、花岗岩等,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较清脆。半数钻孔揭露到该层。岩面起伏变化剧烈,揭露层顶埋深11.1033.15m(标高-26.8313.66m)。微风化砾岩为较软岩,根据现场波速测试和室内岩块波速的测试结果,微风化砾岩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0.5550,为较完整岩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7)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图表上代号9-3棕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基本未变,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裂隙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局部扁柱碎块状,岩质较软,锤击声脆。但均未穿透该层。岩面起伏变化剧烈,揭露层顶埋深8.1037.80m(标高-24.4318.56m)。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软岩,根据现场波速测试和室内岩块波速的测试结果,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0.6806,为较完整岩体,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2.2 设计情况二十一号线【施工1标】地下连续墙总长1009m,墙厚800mm,标准节段宽为6000mm,墙深约21.92729.615m,连续墙接头采用工字钢板接头,墙体混凝土为C35水下混凝土。连续墙的类型分别有:“一”字型(标准段为6.0m)、“L”型槽段,“Z”型槽段,“T”型槽段,车站主体范围内共计172段,区间风井范围内共计18段。连续墙嵌固深度为入强风化层平均为11.32m,入中风化层平均为3.5m,入微风化层平均为3.2m。第三章 检测目的及检测数量3.1 检测目的检测地下连续墙身砼结构完整性,判定墙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3.2检测数量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JGJ 15-60-2008)规定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临时结构的一部分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1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1、车站主体部分: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标【员村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连续墙共172幅,由于本站连续墙作为临时结构,故按10%的检测,即需检测1720.1=17.2 即18个槽段。预埋声测管时考虑到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对管的破坏或堵管,初定预埋多3个槽段,即21个槽段。即在172个槽段中取21段作为检测槽段,实际检测段按现场声测管情况确定。超声波预埋位置见下表。预埋声测管的槽段序号方位槽段小计(幅)备注1东侧连续墙W43、W49、W57、W66、W76、W86、W95、W100、W107、W115102西侧连续墙W35、W27、W16、W7、W168、W159、W150、W139、W12893小里程端头W3914大里程端头W1201共 计21图1 车站主体检测槽段分布图2、区间风井部分: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标【员村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连续墙共18幅,由于该站连续墙作为临时性结构的一部分,故按10%的检测,即需检测180.1=1.8 即2个槽段。预埋声测管时考虑到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对管的破坏或堵管,初定预埋多1个槽段,即3个槽段。即在18个槽段中取3段作为检测槽段,实际检测段按现场声测管情况确定。超声波管预埋槽段暂定为B2、B8、B16。根据要求,在部分连续墙槽段布置测斜管,具体槽段号见下表:布置测斜管的槽段W2W6W9W12W16W19W22W26W29W32W35W39W42W44W48W51W54W57W60W64W67W70W74W77W80W84W87W91W94W97W101W104W107W111W114W117W119W122W125W128W132W136W139W142W146W149W153W156W159W163W166W170第四章 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法4.1基本原理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根据地下连续墙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地下连续墙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4.2超声波检测管的制作与安装(1)声测管材料:宜采用钢(铁)管、钢质波纹管,钢(铁)管宜用直接连接,不宜焊接,以保证管内畅通。(2)声测管内径宜为4555mm。(3)声测管安装:声测管应下到地下连续墙底,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应高出地下连续墙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固定声测管,使之成地下连续墙后相互平行。(如焊接、绑扎在钢筋笼内侧,每隔5米用三角架固定,每管固定点不少于三个。)声测管埋设由施工单位负责,检测单位给予技术指导。(4)地下连续墙单个槽段中声测管埋设数量不少于4根,埋管管距不宜大于1.5m,呈之字形排布,编组方法参见下图:(5)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受检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4.3现场检测(1)资料收集:收集工程概况、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资料、施工原始记录(成孔及灌注记录等)和地下连续墙位布置图。(2)现场测试:在测试时将各地下连续墙声测管口封盖打开,并在管内注满清水。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地下连续墙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4.4资料分析及质量评判(1)、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招聘考试指南专业模拟题答案与职业规划建议
- 2025年党校行政管理人员招聘考试知识要点与模拟题集萃
- 2025年初级导游证考试模拟试题及复习要点
- 拆房过程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矿物原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纤维布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型阀控型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项目发展计划
- 抗衰仪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网红直播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项目建议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
- 肿瘤和肾脏病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汇总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
- 使用visio绘制化学化工图形
- 变电站值班员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第二版)
- 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讲解
- 公司级新员工安全培训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