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doc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doc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doc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doc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一中、道县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的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自给自足 b无需交纳赋税 c男耕女织 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2.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3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a. 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4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5“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制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6“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 b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c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 d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7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不仅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 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生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9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自由放任 d闭关锁国10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版图非常狭小,但是一次历史性的航行使得世界的面积扩大了几乎一半。完成这次“历史性航行”的探险家是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船队11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对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b工业革命引发的连锁反应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12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数量(艘)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31616661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13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14观察下列图片,哪一幅图中机器或工具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火车 d轮船15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打电话拜年 乘公共汽车上班 坐飞机旅游 网上炒股 a b c d16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又一次革命的发明创造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机车的使用 c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d发电机的制造成功17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18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也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此对联的对象是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江南制造总局1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a. 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 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21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22.“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b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经济的迅速复苏23右图照片中的横幅上写着“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5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26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到:“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带有主观臆断性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27据统计,197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革”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 b这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有关c“文革”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d这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结果2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没有反映a. 农民拥护党的政策 b. 使农民获得分配自主权c. 农村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 人民公社被撤销29.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 b.加入世界经贸组织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0某地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立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它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二、非选择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26分)阅读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 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表(部分)年份总计(包)从广州出口从上海出口数量(包)百分比(%)数量(包)百分比(%)19431 7871 787100184513 2206 78751.36 43348.7184618 7463 55419.015 19281.0185362 8964 5777.358 31992.7185679 19679 196100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三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2)据材料二,指出18431856年间中国生丝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分别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主要原因。(12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国家内部的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称为一个大国,即使称为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方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全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的?(4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6分)(3)综合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历 史 试 卷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bdaddadaadc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bccaddabdbdda二、非选择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26分)(1)影响: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每点2分,共6分)(2)情况:生丝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丝由广州出口为主转向上海出口为主。(每点2分,共4分)原因: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上海具有区位优势。(每点2分,共4分)(3)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4分)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