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doc_第1页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doc_第2页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doc_第3页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etec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Techniques1培养目标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全面获得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导航制导技术的宽口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到航天、航空、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航天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生产、试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本专业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将以直读、本硕连读或报考研究生的形式获得进一步的深造。2培养要求在品德和政治思想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热爱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学习作风。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测试信号处理、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图像探测处理与识别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测试以及工程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探测、制导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与综合设计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技术动态和发展前沿,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3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达到专业培养计划和学位条例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4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开展航天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以及图像处理和传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包括两个专业方向,即专业方向A:航天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B:图像探测、识别与制导技术。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选择进入专业方向,进行有所侧重的专业学习。专业方向A涉及控制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各领域知识,是以航天飞行器和空间应用中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为特色的、服务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方面需求的宽口径专业,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方向B主要研究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空间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应用、和光机电一体化的图像探测、识别和制导系统,以及航天生物医学应用等,属于自动控制理论、智能计算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与传输、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等交叉领域。针对本专业特色,设置的主要特色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与测试系统、惯性导航基础、制导与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和航天器控制原理、飞行动力学、遥感技术基础、计算智能基础等专业方向课程。5培养计划总体结构本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总体结构如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公共选修类课程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化学、生物数学、物理史哲、体育、军事理论思政课、外语、语文工程类基础训练课工程类概论课计算机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学科竞赛、科研活动、军训、社会实践、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院路共同体课校级公共选修课学分小计34.5307.558.5142510总学分:179.56核心课程和课程体系说明(1)核心课程体系构成表:核心课程体系构成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备注1大学英语人文社会类7A2大学语文人文社会类2A3工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类11A4线性代数自然科学类3A5工科大学物理自然科学类8A6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技术类2.5A7理论力学B学科与专业基础4B8数字电路A学科与专业基础2.5B9模拟电路A学科与专业基础3B10电子工程技术训练实践类4B11自动控制原理A学科与专业基础6B12数字信号处理学科与专业基础3.5B13制导与控制原理学科与专业基础3B14惯性导航基础学科与专业基础3B15模式识别基础学科与专业基础3B16传感器技术与测试系统学科与专业基础3.5B17数字图像处理学科与专业基础3.5B18飞行动力学专业课程2C(方向A)19航天器控制原理专业课程2C(方向A)20遥感技术基础专业课程2C(方向B)21计算智能基础专业课程2C(方向B)22专业综合实验实践类2C总 计82.5备注:A、B、C分别代表校级核心课、学科与专业基础核心课、专业方向核心课注:总学分为全部核心课的统计结果,若按专业方向A和B分别统计则为79分。(2)课程体系说明核心课程体系由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国内外一流大学同类专业中普遍认可的最重要的关键课程组成,体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培养特点,以保证学生在最重要的学科和专业基本理论以及工程实践方面能够获得足够且结构合理的科学培养。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校级核心课程、学科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共同构成。校级核心课由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工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科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六门课构成,分属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由本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构成。本专业的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结合专业的航天特色,课程设置不仅涉及控制、电子、信息、导航制导、传感器、图象处理等技术,还需要足够的力学基础,因此学科基础核心课程设置为:理论力学B、模拟电路A、数字电路A、自动控制原理A,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与测试系统、惯性导航基础、制导与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基础。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由两组课程组成,分属专业方向A和专业方向B,由学生在学院的指导下选择其一,专业方向A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为航天器控制原理、飞行动力学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方向B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为遥感技术基础、计算智能基础设置和专业综合实验。这六门核心课程是最具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奠定深入的航天工程理论基础。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本专业还将为学生开设若干开拓视野、激发兴趣的专业选修课。7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体系说明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实践类课程序号课程名称学分考核方式1专业课程设计2考查2专业综合实验2考查3军训2考查4认识性社会实践1考查5工作性社会实践1考查6机械工程技术训练B2考查7电子工程技术训练2考查8电子电路设计训练2考查9生产实习(校外)3考查10毕业设计8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体现在由若干实践类课程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之中,它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接触社会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设置了军训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为加强学生的基础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置了机械工程技术训练B、电子工程技术训练和电子电路设计训练等课程,强调电子和机械两方面的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是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