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doc_第4页
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课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题 青春有格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框包括“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两目。从解读“格”字切入,引导学生在探索青春的过程中,学会把握青春。青春需要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需要格调,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能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和持久的光芒。学情分析青春期的青少年最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易受社会上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价值虚荣问题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出现推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追求生命当下的快感,实用主义思想至上。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追求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关怀,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坚守道德底线,增强法治观念,使自己的青春无悔。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在集体中成长”部分“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部分: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荣辱观,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能力目标: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和做法。教学重点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教学难点理解“止于至善”和“行己有耻”的内涵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情境体验法,案例讨论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师搜集资料,准备课件、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格”字解密1.看到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这些语句中的“格”是什么意思?点拨:格:规矩、规则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遵循什么?追求生命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二、青春有格学生观察图片或教材P27页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田字格进行联想以及诗词句引导学生探讨对“格”字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讲授新课第一目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内涵行己有耻的要求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第二目青春有格止于至善的内涵止于至善的要求从小事做起见贤思齐自省和慎独(一)行己有耻活动:材料分析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还隐隐作痛。思考:卢梭后来的行为做的对么?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点拨:卢梭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为自己不敢负责的行为感到羞耻。他后来对自我的拷问的行为是正确的。“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活动:名言展示:孔子曰:“行己有耻”思考;什么是“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曰:“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点拨:意思是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所以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小结: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活动:名言赏析: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点拨:“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怎样做的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活动:播放视频及材料扬子晚报网3月6日讯4日,在瘦西湖景区内的黑天鹅生活区,一名戴着口罩的男游客翻越景区为保护天鹅孵化而专门设置的护栏,以残忍方式脚踢黑天鹅,踩踏天鹅蛋。事件发生后,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高度重视,立即介入开展调查。经连续工作,取得重大进展,6日锁定了嫌疑人。7日凌晨1时许,涉事游客栾某某(男,15岁,泰州市区人)已到案,目前正在该局接受调查。 思考:他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教师小结: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2)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活动:材料分析【案例】小刚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小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小刚去网吧找表哥,看到表哥在玩网络游戏,在游戏里表哥无所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不痛快!于是在表哥的鼓动下,小刚也开始去网吧玩游戏,后来发展到一玩就是一整天。在网吧里,小刚还学会了抽烟。现在,他上课时满脑子都是游戏情节,下课就想抽烟,成绩也直线下降。思考:怎样不犯小刚的错误?点拨:首先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其次,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许多人抵制不住不良诱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意志力。教师小结: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3)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活动:名言赏析:“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点拨: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是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至善”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活动:材料分析2004年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到青岛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中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问到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 的化名。在青岛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时捐款两万元、喀什地震捐款五万元,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对于普通的个人捐款者,这些数目不算小,而这对夫妇却说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这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心人,一直不愿露面。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市民就该尊重她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微尘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它是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一个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思考:为什么奉献爱心要留名“微尘”?点拨: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思考:面对“微尘”的行为,青岛市民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点拨: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寻找身边的“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2.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找“贤”,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思考:“微尘”这个榜样对青岛产生了什么影响?点拨;榜样的作用:1.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2.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活动:材料分析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细心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思考:这位太太为什么会闹笑话?此事例启示我们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活动:材料分析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思考:做到“止于至善”是否要依赖别人的监督?点拨: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结束语: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即时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春最美好的格调!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思考问题同学回归教材,联系材料,回答问题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或回归教材,了解这些名言的内涵启发学生思考、探讨怎样做到“知耻”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分析问题并分享答案。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问题学生回顾教材或查询资料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学生仔细听讲,明白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读材料,回答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问题学生结合故事回答问题通过名人的事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引领学生向名人学习,学会自我反省,树立荣辱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感知,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用时事视频,关注社会热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发思考及自我反省。贴合学生的实际,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找到解决的方法,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控能力引经据典,解释教材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助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于道德的崇敬心理。以“微尘”的事例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观点,并分析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结合案例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认识到榜样的作用和力量。以一个小故事启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多出自身寻找问题,这样不断反省自我才能改正缺点和错误,不断取得进步。通过古代名人杨震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自省慎独的含义及做法。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课所学板书二、青春有格(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内涵2行己有耻的要求(二)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的内涵2.止于至善的要求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于勇士来说,诽谤、冷嘲热讽一切羞辱都是前进的动力。”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要不知廉耻 B.知耻而后勇 C.拒绝不良诱惑 D.学会调控情绪2.下列对于“行己有耻”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B.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C.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D.要永远记住自己做过的羞耻的事,让自己在后悔中生活3.磨砺坚强的意志对青春年少的我们的影响有能有效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会让我们变得呆板,没有人情味能增强自己的自控力能让我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A. B. C. D.4.杜丽梅从1999年开始做慈善,长期资助10户贫困户,并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定期为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必需品。17年来,资助贫困生、照顾孤寡老人、收留流浪人群、援助灾民、捐资筹款救治病人她把帮扶救助当作事业,并誓言将爱心奉献到底。对她的这种行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乐于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B.这是止于至善的一种精神境界C.这是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的社会责任感D.这是追名逐利,哗众取宠的生活作风5.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这种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有做人要有行己有耻的态度树立止于至善的观念能帮我们完善自我应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崇高的品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A. B. C. D.6.张本萍扎根于农村学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勤恳工作,守望着自己的教育梦想。2016年,张本萍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党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可以从材料中了解到A.只有扎根教育才能奉献社会B.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落后C.应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实现自我成长D.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3)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找“贤”,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3)养成自我省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