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文言虚词 湖南省最新 考试说明 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实就是依据上下文 语境 来判定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这是历年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内容 1 文言虚词的内涵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 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 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 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今汉语中 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 而是虚词 之乎者也 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 2 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种类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连词 代词 助词 叹词以及兼词等 数量虽然不多 但使用频率较高 用法也非常灵活 3 文言虚词的特点 1 用法比实词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 好几种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2 使用频率比实词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 在一篇文言文中会多次出现 3 语法功能比实词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 连接 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 体现不同的意思 抒发不同的感情 表达不同的语气 4 掌握文言虚词需注意的事项 1 要重点掌握考纲列举的文言虚词 湖南省 考试说明 明确划定了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是指对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其意义和用法 而不是要求考生孤立地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意义和用法 5 考查特点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 立足于 常见 着眼于辨析和判断 在文中 的用法 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 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 2011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5题 22分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管子对曰 凡牧民者 必知其疾 而忧之以德 勿惧以罪 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 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 善 勿已 如是 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 质信极仁 严以有礼 慎此四者 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 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 信也者 民信之 仁也者 民怀之 严也者 民畏之 礼也者 民美之 语曰 泽命不渝 信也 非其所欲 勿施于人 仁也 坚中外正 严也 质信以让 礼也 桓公曰 善哉 桓公又问曰 寡人欲修政以干时 于天下 其可乎 管子对曰 可 公曰 安始而可 管子对曰 始于爱民 公曰 爱民之道奈何 管子对曰 公修公族 家修家族 使相连以事 相及以禄 则民相亲矣 省刑罚 薄赋敛 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 使教于国 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 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 管仲 隰朋见 立有间 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 仲父 今彼鸿鹄 有时而南 有时而北 有时而往 有时而来 四方无远 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管仲 隰朋不对 桓公曰 二子何故不对 管子对曰 君有霸王之心 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 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 仲父胡为然 盍不当言 寡人岂有乡乎 寡人之有仲父也 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 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 管子对曰 君若将欲霸王 举大事乎 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 拱手而问曰 敢问何谓其本 管子曰 齐国百姓 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 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闻命矣 不敢擅也 将荐之先君 明日 皆朝于太庙之门 朝定令于百吏 近者示之以忠信 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 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 管子 四部丛刊 本 有删改 注 管子 名仲 字夷吾 齐国国相 干时 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勿已 如是 又何以行之已 停止b 泽命不渝 信也渝 坚持c 公修公族 家修家族修 治理d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 渡过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一是靠平时多积累整理 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本题中涉及的四个文言实词均为多义词 解题时可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原句 看是否合乎语境 渝 结合上下文看 此处可以用成语联想法 矢志不渝 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由此可推断出 渝 在文中的含义应是 改变 违背 这样才和后面的 信也 语意一致 答案 b 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a b c d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的测试要求有 分清虚实 辨明用法 通晓古今用法 注意特殊用法等 尤其对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熟悉地掌握 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 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 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c项 两个 则 均为连词 那么 表假设 a项 于 前者为介词 到 后者为介词 与 跟 b项 而 前者为连词 表修饰 后者为连词 表转折 d项 之 前者为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后者为结构助词 的 特别提醒 做虚词辨析题时 代入法 是一种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方法 虚词考试题一般分四组 每组两句 一课外一课内 可将课内已掌握的虚词的意义 用法代入课外句中试一试 结合上下文看看是否讲得通 一线穿珠 c选项两个句子中的文言虚词 则 均为连词 那么 表假设 除此之外 文言文中 则 还有哪些意义和用法 请举例归纳一下吧 连词 相当于 就 表并列 如 位卑则足 羞 官盛则近谀 连词 相当于 可是 表转折 如 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柳宗元 黔 之驴 连词 相当于 就 便 那么 表承接 如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 非死则 徙尔 柳宗元 捕蛇者说 连词 相当于 或 或 者 表选择 如 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 时则不至 而控于 地而已矣 庄子 逍遥游 副词 乃 就是 起强调 和确认作用 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副 词 已经 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 如 及诸河 则在舟中矣 副词 才 如 德何如 则可以王矣 齐桓晋文之事 量词 如 论语 十则 想一想 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通读全文 了解文意 2 审读题干 看清题目要求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先确定所学课文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再理解翻译阅读文段语句中加点的虚词 课文中学过的语句 a项 故燕王欲结于君 中的 于 为介词 与 跟 b项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中的 而 为连词 表转折 c项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中的 则 是连词 那么 表假设关系 d项 此亡秦之续耳 中的 之 为结构助词 的 4 结合题目要求 从中一一作出比较 要注意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 借助语句的结构 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意义是否有区别 通过逐项比较 c项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中的 则 为连词 表假设关系 其意义可理解为 那么 从而确定答案为c项 答案 c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3分 必知其疾 而忧之以德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 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省刑罚 薄赋敛 皆朝于太庙之门 朝定令于百吏 齐国百姓 公之本也 近者示之以忠信 远者示之以礼义a b c d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明确表明 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 在分析时就要对六个句子按选择标准逐一分析 梳理 排查 区别选项正误 要进行三点审查 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 二审对象行为现状 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行为 三审性质 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强调国君要了解百姓疾苦 以仁德为百姓分忧 说国君要减轻刑罚 减少赋税 是把齐国百姓看做国家的根本 这三者皆为仁政爱民的具体措施 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句说的是齐国百姓现在的处境 均说的是在内政外交方面落实管仲建议的具体措施 并非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答案 a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信 仁 严 礼 是为政的重要原则 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 施行仁爱 严肃法纪 提倡礼义 b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 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 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 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 齐桓公有抱负 能纳谏 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时应认真将选项与原文对照 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 一一排查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主要是顺序的颠倒 无中生有 等 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 张冠李戴 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 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c项由 管子对曰 君若将欲霸王 举大事乎 则必从其本事矣 句可知管仲对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没有 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而是提出了如何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 答案 c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勿惧以罪 勿止以力 3分 译文 2 出令不改 则民正矣 3分 译文 3 君若将欲霸王 举大事乎 则必从其本事矣 4分 译文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做到文从句顺 第 1 题翻译时要注意 两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句 即 勿以罪惧 勿以力止 以 介词 用 惧 恐惧 害怕 这里有使动意味 第 2 题翻译时要注意 出令 发出政令 正 形容词用作动词 务正 追求正轨 正道 第 3 题翻译时要注意 若 如果 霸王 称霸天下 做天下的盟主 举 成就 发动 兴办 本事 根本事情 参考答案 1 治理百姓的人 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 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2 国君 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 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 国君您想要称霸诸侯 成就一番大事吗 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附 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 管仲回答说 凡治理人民 必须知其疾苦 要厚施德惠 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 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注意这四点 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 好 不要停止 既然如此 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 管仲回答说 诚信而仁厚 严肃而有礼 认真注意这四点 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 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 守信用 人民就相信 行仁政 人民就怀德 严肃 人民就敬畏 有礼 人民就赞美 常言说 舍掉性命而不肯违背 就是信 不是他人想要的 不强加于人 就是仁 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 就是严 诚信而谦让 就是礼 桓公说 好啊 桓公又问说 我想修明政事以会诸侯于天下 可以做到吗 管仲回答说 可以 桓公说 从哪里做起呢 管仲回答说 从爱民做起 桓公说 爱民之道如何 管仲回答说 公治理公族 家治理家族 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联 俸禄互相补助 人民就相亲了 减少刑罚 少收赋税 人民就富裕了 各乡选用贤士 使之施教于国 人民就有礼了 国君 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 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即位之后 管仲 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 有两只鸿雁飞过 桓公叹息说 仲父 那些鸿雁时而南飞 时而北飞 时而去 时而来 不论四方多远 愿到哪里就到哪里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 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 桓公说 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 管仲回答说 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 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 所以不敢回答 桓公说 仲父何必这样 为什么不进直言 使我有个方向呢 我有仲父 就像飞鸿有羽翼 过河有船只一样 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 我虽 然有两只耳朵 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 学得治国的法度呢 管仲回答说 国君您想要称霸诸侯 成就一番大事吗 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 拱手而发问说 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 管仲说 齐国百姓 便是它的根本 百姓很怕饥饿 而当前收税很重 百姓很怕死罪 而当前刑政严酷 百姓很怕劳顿 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 您若能轻征赋税 百姓就不愁饥饿 宽缓刑政 百姓就不愁死罪 举事有时间限定 百姓就不怕劳顿了 桓公 说 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 算是懂得了 我不敢私听这些话 要举荐给先君才行 第二天 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 命令百官确立法令 对近处 人民 示以忠信 对远处 人民 示以礼义 这样实行了几年 人民归附之势 竟好像流水一样 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五种技巧1 语境推断法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 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 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 利用文意解题 用 焉 作例子来说明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荀子 劝学 文意是 堆积土石成为高山 风雨 就会 在那里兴起 由此可推断 焉 是兼词 于之 于此 兴焉 即 在那里兴起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 捕蛇者说 的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 焉 是代词 代作者所写的文章 得焉 即 能够看到它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中的 焉 用在疑问句中 表示责备的语气 由此可推断 焉 是疑问代词 可译为 何 哪里 而 圣心备焉 荀子 劝学 中的 焉 用在陈述句中 是语气助词 误区提醒 我们在做虚词题时容易犯脱离语境理解虚词词义的错误 具体的语言环境是词义存在的基础 文言虚词的意义虽然较 虚 但也符合一定语境 并且语境限定了虚词的用法 因此 文言句子里面的虚词 如果根据句子的大意还不能判明其意义和用法 那就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 否则 就会出错 2 语法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 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中 其 不作句子成分 只表反问语气 因此应该是副词 再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 主语是 相如 持璧却立 作谓语 由此可见 句中 因 应该是连词 作 于是 就 解 3 标志识别法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 若能记住教材中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 有助于快速答题 如表被动的 见 于 为 为所 等 表示宾语前置的 之 如 何陋之有 是 如 唯利是图 等 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 如 是以 为 以是 的倒装 译为 因为这 无以 意为 没有用来 的 办法或东西 其 之谓也 乎 也是一个固定格式 根据情况可译为 大概 恐怕 难道 说的是 吧 吗 4 词语替代法答题时先确认判断两句中自己最熟悉 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 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 恰当 如通畅 则相同 反之 则不同 如 过于荆 至江上 和 苛政猛于虎 后一句源自课本 我们比较熟悉 苛政 与 虎 之间存在比较关系 于 相当于 比 比 更 的意思 用 比 代替句中的 于 句子通顺 语义不变 但将 比 代替前一句的 于 显然讲不通 前句中的 于 是 从 的意思 如果是选相同的项 该项即可排除 5 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比如 也 句末助词 表陈述 疑问 感叹等语气 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再如 其 在句首一般作代词 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 表反问或揣测 如 其李将军之谓也 表揣测语气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 秦王恐其 代蔺相如 破璧 在名 代 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表期望 祈使语气 如 尔其 语气副词 可要 当 无忘乃父之志 想一想 除了上面的五种分析推理方法外 我们还可以根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 来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即 对称分析法 你能举例谈谈吗 拓展延伸 对称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 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 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如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 归去来兮辞 并序 中 以 和 而 处于对应位置 而 是表修饰的连词 由此可推断 以 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再如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贾谊 过秦论 中 因 和 乘 处于对应位置 乘 是介词 趁着 的意思 由此可推断 因 也是 趁着 的意思 此句的 利 便 也是对文 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文言虚词题是文言阅读理解题的第二题 做对与否 对文言阅读其他题目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同学们可注意下列解题步骤 1 审读题干明要求 2 结合语境辨词义 3 前后关联定词性 4 联系句意看关系 5 比较选项出答案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 4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指受骊姬陷害一事 晋人伐诸蒲城 当时重耳的封地 在今山西省 蒲城人欲战 重耳不可 曰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 对抗 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 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 卫地 在今河南省 乞食 于野人 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 欲鞭之 子犯 重耳的舅父 曰 天赐也 稽首 受而载之 及齐 齐桓公妻之 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 谋于桑下 蚕妾 采桑的女子 在其上 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 而谓公子曰 子有四方之志 其闻之者 吾杀之矣 公子曰 无之 姜曰 行也 怀与安 实败名 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 醉而遣之 醒 以戈逐子犯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1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公子安之以告姜氏醒 以戈逐子犯a 两个 之 相同 两个 以 不同b 两个 之 相同 两个 以 相同c 两个 之 不同 两个 以 相同d 两个 之 不同 两个 以 不同 解析 选d 前 之 为助词不译 后 之 为代词 代指在齐国的安逸生活 前 以 为介词 把 后 以 为介词 拿 用 2 下面各句中 其 字的用法与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中的 其 相同的一项是 a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b 吾其奔也c 蚕妾在其上d 其闻之者 吾杀之矣 解析 选b b项与题干 其 均为语气副词 表祈使语气 a c d三项均为代词 a项指代自己 c项指代桑树 d项指代蚕妾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有人而校 罪莫大焉卫文公不礼焉乞食于野人将行 谋于桑下有人而校稽首 受而载之从者以为不可其闻之者 吾杀之矣 a b c d 解析 选d a项前为兼词 后为代词 b项前为介词 向 后为介词 在 c项均为连词 前一个表转折 后一个表顺承 d项均为代词 的人 4 下列各句中 之 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野人与之块b 齐桓公妻之c 姜氏杀之d 醉而遣之 解析 选c c项代蚕妾 a b d三项均代重耳 附 译文 晋公子重耳遭受骊姬祸难的时候 晋国派兵在蒲城攻打他 蒲城人想要迎战 重耳不同意 说 依靠国君父亲的命令而享有养生的俸禄 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 有了百姓的拥护却去跟父亲对抗 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奔吧 于是就逃命到狄国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之后离去 重耳 路过卫国 文公不以礼相待 从五鹿经过时 向乡下人讨饭吃 乡下人给他一块土块 重耳很生气 想鞭打他 子犯说 这是上天的赐予啊 重耳叩头道谢 接过土块放在车上带 走 公子到达齐国 齐桓公为他娶妻 送他八十匹马 公子安于齐国的生活 不想离开 跟随的人认为不能这样 准备出发前 他们聚集在桑树下面商量 恰好有个采桑女子在桑树上采桑听到了 把这事告诉了姜氏 姜氏 怕走漏消息就 杀了她 然后告诉公子说 您有 回晋国争取君位的 远大志向 听到这种打算的人 我已经杀掉了 公子说 没有这回事 姜氏说 走吧 留恋妻室和贪图安逸 足以败坏 您的 名声 公子不肯 离开 姜氏同子犯商量 用酒灌醉后 把他送走 途中公子 酒醒 气愤中 拿着戈追逐子犯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3题 孟尝君将西入秦 宾客谏之百通 则不听也 曰 以人事谏我 我尽知之 若以鬼道谏我 我则杀之 所未闻者 独鬼事耳 谒者入曰 有客以鬼道闻 曰 请客入 客曰 臣之来也 过淄水上 见一土耦人方与木梗人语 木梗谓土耦人曰 子先 土也 埏 以水拌土 子以为耦人 遇天大雨 水潦并至 子必沮坏 应曰 我沮乃反吾真耳 今子东园之桃也 刻子以为梗 遇天大雨 水潦并至 必浮子 泛泛乎不知所止 今秦四塞之国也 有虎狼之心 恐其有木梗之患 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 卒不敢西向秦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秦四塞之国也 有虎狼之心 木梗谓土耦人曰 子先 土也 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 卒不敢西向秦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a 相同 相同b 不相同 不相同c 相同 不相同d 不相同 相同 解析 选c 均为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 连词 表承接关系 连词 表转折关系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以 与例句 若以鬼道谏我 我则杀之 中的 以 用法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自王侯以下 莫不逾侈b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c 若潜师以来 国可得也d 王好战 请以战喻 解析 选d d项与例句中的 以 均为介词 用 a项 助词 可不译 b项 动词 认为 c项 连词 表承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之 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客曰 臣之来也 过淄水上 b 今秦四塞之国也 有虎狼之心c 今子东园之桃也 刻子以为梗d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何后之有 解析 选a a项 结构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b c d三项都为结构助词 的 附 译文 孟尝君田文准备向西前往秦国 门客们劝谏了上百遍 可是他都一概不听 说 用人间的事来劝谏我 我已经都懂了 如果用鬼神的事来劝谏我 不妨试试 我所没听说过的 只有鬼神的事而已 拜谒的人进谏说 有人专门为讨论鬼的事求您接见 孟尝君说 请他进来吧 客人对孟尝君说 这次臣来齐国 当我经过淄水时 看见一个泥偶和一个木偶在那儿谈话 木偶对泥偶说 你是西岸的土做的 用土 把你捏成一个人 今年八月雨季时 淄水一上涨 您可就被冲坏了 土偶说 我就是毁了也不过恢复我的原样 可是 你是东岸的桃木 把你刻成木偶 遇到天上下雨 淄水一到 水就会把你冲走 到那时你将不知道漂泊到何处 现在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要塞的强国 国君 有虎狼般的野心 我 害怕贤公有木偶人一样的忧患 因此孟尝君有些后怕 无语以对 最终不敢西去秦国 一 2012 湖南四市九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5题 凡音由于人心 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如景之象形 响之应声 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为恶者天与之以殃 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 歌 南风 之诗而天下治 纣为 朝歌 北鄙 之音 身死国亡 舜之道何弘也 纣之道何隘也 夫 南风 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夫朝歌者不时也 北者败也 鄙者陋也 纣乐好之 与万国殊心 诸侯不附 百姓不亲 天下畔之 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 将之晋 至于濮水之上舍 夜半时闻鼓琴声 问左右 皆对曰 不闻 乃召师涓曰 吾闻鼓琴音 问左右 皆不闻 其状似鬼神 为我听而写之 师涓曰 诺 因端坐援琴 听而写之 明日 曰 臣得之矣 然未习也 请宿习之 灵公曰 可 因复宿 明日 报曰 习矣 即去之晋 见晋平公 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 酒酣 灵公曰 今者来 闻新声 请奏之 平公曰 可 即令师涓坐师旷旁 援琴鼓之 未终 师旷抚而止之曰 此亡国之声也 不可遂 平公曰 何道出 师旷曰 师 延所作也 与纣为靡靡之乐 武王伐纣 师延东走 自投濮水之中 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 先闻此声者国削 平公曰 寡人所好者音也 愿遂闻之 一奏之 有白云从西北起 再奏之 大风至而雨随之 飞廊瓦 左右皆奔走 平公恐惧 伏于廊屋之间 晋国大旱 赤地三年 太史公曰 音乐者 所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故乐音者 君子之所养义也 夫古者 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 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 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 夫淫佚生于无礼 故圣王使人耳闻 雅 颂 之音 目视威仪之礼 足行恭敬之容 口言仁义之道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景之象形 响之应声响 回声 回音b 百姓不亲 天下畔之畔 通 叛 背叛c 舜之道何弘也弘 弘扬d 此亡国之声也 不可遂遂 演奏 解析 选c 弘 宽宏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乃召师涓曰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因端坐援琴 听而写之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b c d 解析 选d 表示凭借 可译为 用来 的 a 介词 用 拿 连词 以致 b 连词 于是 副词 竟然 c 连词 表并列 连词 表假设 如果 3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夫 南风 之诗者 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 乐与天地 同意得万国之欢心 故天下治也 b 夫 南风 之诗者 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乐 与天地同意 得万国之欢心 故天下治也 c 夫 南风 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 乐与天地 同意得万国之欢心 故天下治也 d 夫 南风 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 乐与天地同意 得万国之欢心 故天下治也 解析 选d 掌握相关虚词 有助于断句 4 请结合原文简要概述 圣人君子该如何对待音乐 答 答案 1 远离靡靡之音 不听亡国之音 2 用音乐来教化万民 进行仁义礼仪教育 5 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 凡音由于人心 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如景之象形 响之应声 译文 2 臣得之矣 然未习也 请宿习之 译文 3 故乐音者 君子之所养义也 译文 答案 1 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 上天和人 的心性 有相通的地方 如同影子像 原来的 形体一样 回响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 2 我记下 得到 了这首曲子 但是 还 没有练习 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 3 所以 喜欢音乐 这 是君子所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 附 译文 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 上天和人 的心性 有相通的地方 如同影子像 原来的 形体一样 回响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 所以 行善的人 上天自然会给予福祥的报偿 作恶的人 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 这是自然的事 所以舜弹奏五弦之琴 唱 南风 之诗 而天下升平 纣王制作 朝歌 北鄙 歌曲 结果是身死国亡 舜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那样的宽宏 纣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却又那样狭隘呢 大概就是因为 南风 之诗的主题是属于生长蕃育之音 舜非常爱好这种音乐 爱好与天地自然的心意相同 能得天下万民的欢心拥戴 所以天下大治 至于 朝歌 一大早就唱歌 时间上就很不合适 而且 北 有败北的意思 鄙 是粗鄙的意思 但是纣却非常喜爱这种音乐 与万国人民的心意不同 于是诸侯不愿附从 百姓不愿亲近 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反对他 所以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 在卫灵公的时候 他要去晋国 到了濮水上游住宿 半夜时听到弹琴的声音 询问身旁的侍从 都回答说 没有听到 于是就找来师涓说 我听到弹琴的声音 询问侍从 都说没有听到 这种情形好像鬼神 在弹奏 替我仔细听并记下来 师涓说 好的 于是就端正地坐好 手抚在琴上 一面仔细听 一面写下来 第二天 回报卫灵公说 我记下 得到 了这首曲子 但是 还 没有练习 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 卫灵公就答应了下来 再住一晚 第二天 师涓说 我练熟了 这才离开濮水去晋国 朝见晋平公 晋平公在惠施台摆了一桌酒为卫灵公接风 酒喝到痛快的时候 卫灵公说 我这趟来 听到一支新曲子 请让我的乐工为你演奏它 晋平公说 行 就叫师涓坐在师旷的旁 边 拿了一把琴演奏起来 还没弹完 师旷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说 这是亡国之音 不可演奏下去了 晋平公说 有什么道理吗 师旷说 这是师延谱写的曲子 是为昏庸霸道的纣王谱写的靡靡之音 武王伐纣的时候 师延朝东逃跑 自投濮水自杀而死 所以 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河上听到的 先听到这支曲子的 国家就要被削弱 晋平公说 我平生爱好音乐 希望让我遂愿听完吧 演奏第一乐章 就有白云从西北方升起来 演奏第二乐章时 大风就来到了 大雨随后也到了 掀翻了门廊揭开了房子上的瓦片 身旁随从都四散逃开了 晋平公害怕了 趴在门廊和堂屋之间 晋国大旱 土地荒芜三年 太史公说 音乐 是可以用来动荡血脉 流通精神 且调和人心的东西 所以 喜欢音乐 这 是君子所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 古代的天子诸侯必须要听钟磬之声 所以钟磬从来没有离开过庭院 卿大夫必须要听琴瑟之声 所以琴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眼前 这是用来培养仁义防止淫靡荒唐的方法 淫靡荒唐的事 往往出现在没有礼节的地方 所以圣明的君王要让人听 雅 颂 的音乐 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 脚下的行动必须保持恭敬的容态 口中讲论的是仁义的道理 二 2012 岳阳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5题 门山县吏隐堂记 金 王若虚门山 之公署 旧有三老堂 盖正寝之西 故厅之东 连甍而稍庳 今以之馆宾者也 予到半年 葺而新之 意所谓 三老 者 必有主名 然求其图志而无得 访诸父老而不知 客或问焉 每患其无以对也 既乃易之为 吏隐 吏隐 之说 始于谁乎 首阳为拙 柱下为工 小山林而大朝市 好奇之士 往往举为美谈 而尸位苟禄者 遂因以藉口 盖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 出处进退 君子之大致 吏则吏 隐则隐 二者判然其不可乱 吏而曰隐 此何理也 夫任人之事 则忧人之忧 抱关击柝之职 必思自效而求其称 岩穴之下 畎亩之中 医卜释道 何所不可隐 而顾隐于是乎 此奸人欺世之言 吾无取焉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 曰 非是之谓也 谓其为吏而犹隐耳 孤城斗大 眇乎在穷山之巅 烟火萧然 强名曰县 四际荒险 惨目而伤心 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 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 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 始予得之 亲友失色 吊而不贺 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 使者旁午于道路 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 邻邑疲于奔命 曾不得一日休 而吾常日高而起 申申自如 冠带鞍马 几成长物 由是处之益安 惟恐其去也 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 荫长林 藉丰草 酒酣一笑 身世两忘 不知我之属乎官也 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 吾闻江西筠州 以民无嚚讼 任其刺史者 号为 守道院 夫郡守之居 而得以道院称之 则吾堂之榜虽曰 隐 焉 其谁曰不可哉 选自 古文鉴赏辞典 注 门山 地名 庳 低矮 首阳为拙 柱下为工 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 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 是为拙 后一句指老子曾为周柱下史 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 是为工 嚚 y n 讼 奸诈而好讼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访诸父老而不知访 询问b 出处进退 君子之大致处 退隐c 必思自效而求其称称 称职d 荫长林 藉丰草藉 凭借 解析 选d 藉 坐卧在上面 枕着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客或问焉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眇乎在穷山之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吾常日高而起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则吾堂之榜虽曰 隐 焉之二虫又何知 a b c d 解析 选b b项 都是形容词词尾 相当于 然 a项 代词 我 疑问代词 哪里 c项 连词 表修饰 连词 表递进 d项 结构助词 的 指示代词 此 3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予固戚然 以忧至 则事简俗淳 使于疏懒 颇有以自慰乎 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b 予固戚然 以忧至 则事简俗淳 使于疏懒 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 多警羽檄交驰c 予固戚然以忧 至则事简俗淳 使于疏懒 颇有以自慰乎其心 及四陲多警 羽檄交驰d 予固戚然以忧 至则事简俗淳 使于疏懒 颇有以自慰乎 其心及四陲多警 羽檄交驰 解析 选c 注意结合语境疏通文意 4 结合文意 请你谈谈作者取名 吏隐堂 的原因 答 答案 因为作者在这个小县为官 如同隐居 这里民风简朴淳厚 这里没有战事 安宁无忧 生活在这里 作者常常探幽寻胜 感觉身世两忘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以之馆宾者也 译文 2 盖古今恬不之怪 译文 3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 译文 答案 1 现在用它来安顿客人 关键词 以 用 拿 之 代词 馆 名词活用为动词 安顿 招待 2 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已习惯了 不认为这是怪事 关键词 盖 大概因为 说明原因 并带有揣度的意味 恬 习惯 怪 意动用法 不之怪 宾语前置 3 既然这样 那么我取 吏隐 为堂名的用意在哪里呢 关键词 然则 既然这样 那么 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取名 安在 宾语前置 附 译文 门山县的官署 过去有一个 三老堂 大概在正寝室的西面 旧厅的东面 与官署 屋脊相连 只是稍稍低矮些 现在用它来安顿客人 我到这里半年 重新修葺了它 心想 这堂名叫 三老 一定是由主人而命名的 然而搜求图册和记载的文字 却无法找到 询问当地父老 他们也不知道 有客人问我 取名的原因 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回答 于是就更名为 吏隐堂 吏隐 这一说法 始于谁呢 汉书 中说 隐于首阳山的伯夷 叔齐是笨拙的 而隐于朝廷的老子才是聪明的 所以世人 认为隐于山林者是小隐 隐于朝市者是大隐 喜欢奇谈怪论的人 常常将隐于朝市者列为美谈 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 于是以此为借口 一边做官一边隐居 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已习惯了 不认为这是怪事 唉 出仕和隐退 是君子最重要的节操 做官就做官 归隐就归隐 两者的区别清清楚楚的 是不可以混淆的 明明是做官却又说归隐 这是什么道理啊 担当别人的职事 那就应该为别人的忧虑而担忧 担任守门打更这样的职事 一定要想着为主人效力 求得称职 岩穴之下 田野之中 行医 占卜 寺庙 道观 哪一个地方不可以隐居 难道 非得 隐居在这里 这是奸诈之人欺骗世人的言论 我不相信它 既然这样 那么我取 吏隐 为堂名的用意在哪里呢 我说 我所指的不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自己做官如同隐居 门山县城是一座小小的孤城 高高地坐落在偏僻的山顶 人烟稀少 勉强叫做县 这里四面荒芜险峻 令人不忍目睹 黯然神伤 这是过往的客人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 是读书人所鄙视的 不是迫不得已不愿来的地方 起初我得到这个官职 亲朋好友都惨然失色 都来安慰我 没有人为我庆贺 我本来也很忧愁 到了这里 才发现 这里事务简单 民风淳朴 以致疏懒 所以自己心里深感安慰 等到国家边境警报四起 军事 文书驰马传递 出使的人日夜兼程的时候 这个小县城却因为偏远而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邻县官吏疲于奔命 连一天休息都得不到 而我常常太阳升起很高才起床 四肢舒展 冠带鞍马 差不多都成了多余的东西 因此呆在这里更加安逸 只担心自己会离开这里 有时我与客人们寻找幽深的景致 眺望空旷的山野 荫庇于高高的树木下 枕着丰美的野草 酒到尽兴时开怀大笑 自己和世人全都忘却了 不知道我身属于官府 这难道与隐者果真有什么不同吗 我听说江西筠州 因为百姓没有奸诈的诉讼 担任当地刺史的人 称为 守道院 那些州郡太守的居所 因而得以被称为 道院 那么我这个厅堂的匾额虽然题为 隐 谁说不行呢 三 2012 常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5题 民无廉耻 不可治也 非修礼义 廉耻不立 民不知礼义 法弗能正也 非崇善废丑 不向礼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法能杀不孝者 而不能使人为孔 曾之行 法能刑窃盗者 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孔子弟子七十 养徒三千人 皆入孝出悌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教之所成也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还踵 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 镵 皮革 被创流血 至难也 然越为之以求荣也 圣王在上 明好恶以示之 经诽誉以导之 亲贤而进之 贱不肖而退之 无被创流血之苦 而有高世尊显之名 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 刑错而不用 非可刑而不刑也 百工维时 庶绩咸熙 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英俊豪杰 各以小大之材 处其位 得其宜 由本流末 以重制轻 则上唱而民和 上动而下随 四海之内 一心同归 背贪鄙而向仁义 其于化民也 若风之摇草木 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 使不肖临 贤 虽严刑罚 民弗从也 小不能制大 弱不能使强也 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 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 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选自 淮南子 泰族训 有删改 注 镵 ch n 刺 刻 熙 光明 兴盛 临 统管 治理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能刑窃盗者刑 处罚b 死不还踵踵 脚后跟 还踵 指后退 c 经诽誉以导之经 衡量d 则上唱而民和唱 唱歌 解析 选d 唱 同 倡 倡导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项是 例句 礼义修而任贤德也a 背贪鄙而向仁义b 剑阁峥嵘而崔嵬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 古者设法而不犯 刑错而不用 解析 选b b项与例句均为并列关系 a项和d项表转折 c项是递进关系 3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王举太公 望召公奭而王 桓公任管仲 隰朋而霸此 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 秦任李斯赵高而亡 此举所与同 b 文王举太公 望召公奭而王 桓公任管仲 隰朋而霸 此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 任李斯赵高而亡 此举所与同 c 文王举太公望 召公奭而王 桓公任管仲 隰朋而霸 此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 秦任李斯赵高而亡 此举所与同 d 文王举太公望 召公奭而王 桓公任管仲 隰朋而霸此 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 任李斯赵高而亡 此举所与同 解析 选c 注意人名和分句句式的整齐对等关系 4 文中有哪些语句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 请举例说明 答 答案 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句子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百工维时 庶绩咸熙 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入孝出悌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教之所成也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民不知礼义 法弗能正也 非崇善废丑 不向礼义 译文 2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教之所成也 译文 3 而有高世尊显之名 民孰不从 译文 答案 1 百姓不知道礼义 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 不崇尚美好 废弃丑陋 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 关键词 法 正 崇善废丑 向 2 言辞具有文采 行为可以作表率 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 关键词 文章 仪表 成 3 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 百姓谁能够不跟从他们呢 关键词 高世尊显 从 附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 是不能够治理的 不去修治礼义 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 百姓不知道礼义 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 不崇尚美好 废弃丑陋 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 没有法律 不能够治理百姓 百姓不懂得礼义 不能够推行法律 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的人 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 曾子的高尚品行 法律能够刑罚盗窃的人 但是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 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 受教的学生三千人 都能做到入家讲孝 出家讲悌 言辞具有文采 行为可以作表率 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 信奉墨子学说的一百八十人 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 脚踏利刃 至死不回头 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 刺烂皮肉 蒙受创伤 不惜流血 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 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 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 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 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 亲近贤才而举用他们 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 没有蒙受创伤 流血的痛苦 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 百姓谁能够不跟从他们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 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 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刑罚 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的事 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 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 英俊豪杰 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置 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 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 用重的来制服轻的 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 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 四海之内 一个意念归往一处 背离贪婪之心 而归向仁义 这对于感化百姓 就像疾风摇动草木 没有不倒的 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 使不肖的统治贤德的 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 百姓也不会跟从 小的不能制服大的 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 因此圣明的君主 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 不肖的国君 举用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周文王举用太公望 召公奭而称王 齐桓公任用管仲 隰朋而称霸 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 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 秦国任用李斯 赵高而灭亡 这是举用和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因此观察他们举用人才的情况 而治乱便可以看到了 考察他们的党羽 而贤能与不肖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四 2012 湘潭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5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 置家罗浮之下 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 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 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平生无所嗜好 以图史为园囿 文章为鼓吹 至此亦皆罢去 独喜为诗 精深华妙 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 辙亦迁海康 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 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 则始于东坡 吾于诗人 无所甚好 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自曹 刘 鲍 谢 李 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 至其得意 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 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 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 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 每以家贫 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 与物多忤 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黾勉 辞世 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 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 半生出仕 以犯世患 此所以深服渊明 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 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 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 为狱吏所折困 终不能悛 以陷于大难 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自托于渊明 其谁肯信之 虽然 子瞻之仕 其出入进退 犹可考也 后之君子 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 子瞻既冠而学成 先君命辙师焉 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 自以为不若也 然自其斥居东坡 其学日进 沛然如川之方至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 注 黾勉 m nmi n 努力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图史为园囿 文章为鼓吹b 独喜为诗 精深华妙c 至其得意 自谓不甚愧渊明d 黾勉辞世 使汝等幼而饥寒 解析 选b a 古 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 即 鼓吹乐 在文中代指音乐 今 宣传提倡 吹嘘 b 古今义同 指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 c 古 在文中指得意之作 感到满意的作品 用作名词 今 感到非常满意 用作形容词或动词 d 古 推辞世事 指隐居不仕 今 去世 谢世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置家罗浮之下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追和古人 则始于东坡然吾于渊明 岂独好其诗也哉每以家贫乃欲以桑榆之末景然其诗质而实绮自托于渊明 其谁肯信之 a b c d 解析 选a a 相同 均为结构助词 的 b 介词 从 介词 对于 c 连词 因为 介词 在 d 代词 他的 语气副词 表诘问 难道 3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 为有余遂与 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 常出其后其和渊明 辙继之 者亦一二焉 b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 遂与渊明比辙 虽驰骤 从之常出其后 其和渊明辙继之者 亦一二焉 c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 为有余遂 与渊明比辙虽驰骤 从之常出其后 其和渊明辙继 之者亦一二焉 d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 遂与渊明比 辙虽驰骤从之 常出其后 其和渊明 辙继之者 亦一二焉 解析 选d 把握本句的主要意思 把苏轼的诗与名家相比 即可断句 4 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 目的何在 答 答案 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 深服渊明 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将集而并录之 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译文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噪声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国家安全素养大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公教育护理学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国企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参考答案
- 2025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作业考试含答案
- 禁毒知识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及咨询技巧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3年度执法资格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医技、护理和管理岗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4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前冲刺练习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招聘9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2题) - 副本
- 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课件
-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
- 政治学基本原理-精选课件
- 会计学全套课件第一学期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新旧西藏的对比(分析“西藏”)共22张课件
-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