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电荷》.doc_第1页
§5-1 《电荷》.doc_第2页
§5-1 《电荷》.doc_第3页
§5-1 《电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电荷学习目标1、 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和摩擦起电的方法。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能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说出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4、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难点:认识两种电荷,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学习过程 (一)、结合自己生活中事例和课本图5.1-1,谈谈你对电的认识?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讨论叙述)(二)、设疑体验、发散答疑:(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三)、实验探究一1、认真学习实验过程回答问题: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_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是什么? _2、活动: (1)、用在头皮上摩擦过的梳子或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_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胶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说明什么问题?_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说明什么问题?_3、结论:物体带电是指_,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是_.(四)、 实验探究二 1、活动: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 2、思考: (1)、 正电荷:_,可用_表示。 (2)、负电荷:_,可用_表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 (五)交流与讨论-验电器() 观察实物: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试一试: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帮你一把】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实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菏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六)阅读:原子的结构和元电荷1、写出原子的结构:2、写出元电荷的定义、符号和大小。(七)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1、演示课本图5.1-5实验,让学生得出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的。2、通过自学P100最后三自然段,回答:(1)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并分别举例说明。(2)金属导体靠什么导电?(八)迷你实验室1、怒发冲冠材料:泡沫板、尼龙布用尼龙布在泡沫板上摩擦几次,将泡沫板靠近人的头发,头发会竖立起来。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2、神奇的气球材料:气球、绸布、细线把气球吹胀后用绳扎紧,在气球上画脸,用绸布摩擦两个气球,再把它们的绳系在一起,它们会“怒视”相对。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想一想:若在它们的中间放上一块纸板以后会怎么样?【这一节课我学到了什么】:_ 【诊断检测一】: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上会带电,这是_.将该塑料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细的水流时,你会观察到_.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_电荷.3有A、B、C、D四个带电小球,已知B吸引A,B排斥C,C吸引D.若C带负电,则把A和D靠近时,将(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C没有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用一根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一悬挂的轻小物体,彼此还没接触,物体就被推开,则该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有一小通草球,用一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判断它是否带电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验电器金属球跟它接触,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小球肯定带电B用一带电小球去靠近它,若小通草球被吸引,则它肯定带电C用一带电小球去靠近它,若小通草球被排斥,则它肯定带电D用一些碎纸屑去靠近它,若纸屑被吸引,则它肯定带电6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会出现火花.你们有这种体验吗?大家能根据刚刚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诊断检测二】.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_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一定带有_量的_种电荷.2、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3、将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又重新张开,则该物体带的是A.正电 B.负电C.不带电 D.无法确定4、 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由丝线悬吊的通草球,通草球被吸引过来,但它和橡胶棒接触后又立即被推开.这是为什么?【交流园地】课外空间:、避雷针“避雷”的原理避雷针的发时,是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人类避免雷电伤害而做出的巨大贡献。避雷针是一根高而尖细的针状导体,把它竖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尾部用粗铜缆连接到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金属板上,使避雷针与大地接触良好。雷雨天气时,空中的乌云团带有大量的电荷,乌云团与地面或与带异种电荷的其他乌云团间可形成上亿伏的高压电,这样的高压可使空气电离,由绝缘体变成导体,于是出现巨大响声和火花放电,这就是雷鸣和闪电。云团与云团之间的放电,称炎“天雷”,云团与地面间放电,称为“落地雷”,后者常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伤害,当带电云团接近避雷针时,由于静电感应,避雷针顶部立刻聚集异种电荷,避雷针尖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远远大于地面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这时避雷针很快与带电云团放电,使云团中的大量电荷顺着避雷针的铜电缆传到地下,从而使建筑物避免雷击。2、巧防静电污染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天气干燥时,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和墙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亦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静电会令人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引发皮疹和心律失常。如何消除静电呢?以下方法不妨试试。(1)在温度低的天气,在家里洒些水或放置一两盆清水。(2)卧室里不摆放电视机。看电视时打开窗户,与电视保持23 m 距离。看完电视要洗脸、洗手。(3)老人、小孩、静电敏感者、查不出病因的心脏病人、神经衰弱者在科季最好穿棉质的内衣、内裤。(4)当头发无法梳理服帖时,将梳子浸在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后再梳理。3、第一个研究雷电的人富兰克林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17061790),小时候只上过两年学。他的成功,完全是刻苦自学的结果。 1752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的末端。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松散的纤维向四周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撑着。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的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受电击了!闪电就是电!”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