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 冷战政策1 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1 战后 美国凭借军事 经济 政治上的优势 企图称霸世界 2 当美国的实力和野心达到空前高度时 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 3 美国把称霸的障碍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 但又不敢贸然越过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2 什么是冷战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以 遏制 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二战 后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 军事上 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 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美国白宫 在二战中 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战后初期 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 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 1949年9月25日 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一 冷战政策 1 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 2 经济方面 马歇尔计划 3 军事方面 北大西洋公约 2 冷战政策的表现 1 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提出 1947年3月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为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人 要求援助受到共产主义 严重威胁 的希腊 土耳其 定义 杜鲁门提出的a 遏制共产主义 b 干涉别国内政 c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2 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 3 军事上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实质 实行集体防卫 矛头针对苏联 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 影响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二 美苏争霸1 争霸的形成 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 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 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 经过 1 第一阶段 时间 特征 原因 表现 五六十年代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u 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 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1962年10月22日古巴导弹危机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夜里 午夜过后 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28年的墙建了起来 眺望柏林墙外的亲人 2 第二阶段 时间 特征 原因 表现 70年代 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 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尼克松于1969年执政后 实行了战略收缩 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把中东 非洲 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 特别是在1979年12月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1961年 1975年越南战争 跨越大洋的握手 邓小平访美 中美建交 1979 1 1 3 第三阶段 时间 特征 原因 表现 80年代 美国转守为攻 苏联全面收缩 双方关系缓和 长期的争霸 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 美国由于大规模扩军备战 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因此 美国也同意有限缓和 80年代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4 结束 1991年 苏联解体 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练一练 1 冷战时期 美国队苏联采取的敌对活动不包括 a 武装进攻b 经济渗透c 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 外交干涉 a 2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a 北大西洋公约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b 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c 美国 马歇尔计划 推行d 丘吉尔的 铁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