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导航+核心考点突破)24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导航+核心考点突破)24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导航+核心考点突破)24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导航+核心考点突破)24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导航+核心考点突破)24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 考点展示 2 知识概览 物质运动的规律 哲学的物质概念 核心考点突破 高效复习导航 高考典例 抓住一个高考重点 突破两个高考难点 规避两个易失分点 物质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东西 哲学的运动概念 典例1 典例2 典例3 规律是客观的 意味着规律是不可以改变的 第33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概览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和物质 静止的关系 物质观 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效复习导航 哲学的物质 运动 规律的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运动和物质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展示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命题揭密 复习要求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近三年有2次在此处命题 属于低频考点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物质 概念应该说是哲学上最抽象的概念 要注意对它的理解 什么是物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 它都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同时也说明物质具有独立性 物质具有可知性 能被人们所认识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讲解点1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 除了共性 客观实在性 之外 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共性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可以被改造 有生有灭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和个别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但不是多数和少数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比一比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与 客观存在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客观存在 包含 客观实在 和精神 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 是一种 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 不一定是 客观实在 高考警示钟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必须全面理解 准确把握 不可片面化 否则会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错误 高考对这一问题的考查往往通过提供具体情景 要求考生仔细辨析 如 1 2008年广东单科卷以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观点为背景材料对物质概念进行考查 其辩题 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仅仅一字之差 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是很大的考验 2 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化 2011年江苏单科卷中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是 世界是物质的 的转化 易错点1 物质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东西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和抽象 是高度抽象的哲学范畴 是指万事万物的一种共同性质 客观存在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各种具体形态 2 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 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 绝对的 而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东西作为物质的表现形态 是有条件的 可变的 千差万别的 相对的 含义 特征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讲解点2世界的物质性 2011 江苏 荀子说 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 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 因此d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 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 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 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典例1 训练 解析 答案 请完成 创新设计 p190对应训练1 2题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命题揭密 复习要求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近三年有5次在此处命题 属于低频考点 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试题常以名人名言 漫画或科学事例为背景材料 应注意提高审读这方面材料的能力 讲解点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 离开物质谈运动 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都是错误的 反对两种倾向 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机械运动的载体 宏观物体化学运动的载体 原子 离子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人脑 水向低处流 机械运动百花盛开 化学运动人的生老病死 生命运动不同性质的社会更替 社会运动 必记必背 讲解点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什么叫静止 静止 相对静止 几十年内他是张三 不是李四 也不是泥土 空气 张三的一生 运动 一刻不停的运动变化过程 死亡 腐烂 分解 化入空气泥土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注意 a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 区别 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 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和相对的 2 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相对主义 诡辩论 两种错误观点 记一记背一背 2011 江苏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排除b c d三项 a项符合题意 典例2 训练 解析 答案 请完成 创新设计 p192对应训练1 2题 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命题揭密 复习要求 理解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 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近三年有4次在此处命题 属于低频考点 几乎每年在此都有命题 既有选择题 也有主观题 考题常以自然科学 诗词名句 人的实践活动为背景材料进行命制 规律是什么呢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概念 1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2 新陈代谢3 阶级斗争规律4 慧星 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小试牛刀 判断 下列哪些是规律 在相应的序号打 号 1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2 水往低处流3 苹果落地4 万有引力规律 1 守株待兔2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 现象的 偶然的 多变的联系 讲解点1规律的概念 1 规律具有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按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 规律具有客观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a 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b 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 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讲解点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特征 世界观 要求 方法论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 人能够认识规律 2 人能够利用规律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指导实践活动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 直到变害为利 为人类造福 庖丁解牛 之所以事半功倍 从哲学角度看 是因为 a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b 他具有创造思维 认识了一切规律c 他尊重规律 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d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小试牛刀 c 2 但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只要条件存在 规律就存在 就起作用 一旦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了 规律就不起作用了 但不同的物质形态 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 同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所以说规律不是不变化 但这种变不是人为地变 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易错点2 规律是客观的 意味着规律是不变的 1 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 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仍在起作用的规律 正确 错误 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 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 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 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故正确答案是d 请完成 创新设计 p193对应训练1 2题 2012安徽文综10 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 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b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 王籍 c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