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钢管支架.doc_第1页
门式钢管支架.doc_第2页
门式钢管支架.doc_第3页
门式钢管支架.doc_第4页
门式钢管支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梁模板计算的一点思考作者:吉工2007.07.08 由于是思考,所以有可能不是很成熟,它是我的论文素材,欢迎讨论!指正。先致谢了!前面说过:若有的图片看不见,可按F5刷新,也可以右击它,点显示图片。1、 关于梁侧模板。a、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与高度成正比,墙梁柱底下受力大,向上部逐步减小,所以龙骨和对拉螺栓间距可以采用下密上稀的办法。b、建筑施工手册关于荷载折减系数:1) 对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其荷载设计值可乘以0.85的系数予以折减,但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2) 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材,由于3) 对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当木材含水率小于25%时,其荷载设计值可乘以0.9的系数予以折减。4) 在风荷载作用下,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稳定性时,其基本风压值可乘以0.8系数 予以折减。现在的品茗软件考虑了折减,但PKPM没有考虑折减。我个人认为:由于模板及其支架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荷载取值难以准确;且理论研究又少,故不考虑荷载设计值的折减。当验算地基或楼层结构时,乘以折减系数。c、有人将振动荷载乘动力系数。将重物或设备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是为了化为静力计算设计。GB 5020492规定了人与设备按活荷载考虑,所以乘动力系数并不是好的方法,如果是脚手架,采用了最不利荷载组合,乘动力系数化为静荷载就是错误的了2、 关于构造与施工顺序a、一定要按扣规、浙规的要求搭设,尤其要注意水平和竖向剪刀撑的设置。关于高支架的构造,有空时再专门探讨。b、 施工顺序:高支架最好是先浇柱子,后浇梁;这样柱可以起到连墙件的作用。3、整体抗倾覆验算我们可以把模板及其支架,当成一个竖向悬臂的构架。将模板支架作为整体或分段进行验算,风力作用方向同附加轴力计算。下面根据我的论文,给出计算公式。(1)、计算简图如下(2)、计算公式整体抗倾覆应满足: (吉工提出) (吉工推导) (吉工推导) (吉工推导) (吉工推导)式中 Mw-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 Mg-模板及其支架的抗倾覆力矩; F-作用于模板上的水平力,同浙规4.2.9,本案前面有它的计算; H-模板支架高度;wk-风荷载标准值,按浙规4.2.5计算;可以用本案上面计算的wk杆 ; La-模板支架纵向长度; la-立杆纵距; Lz-模板支架荷载重心至支架最外边的距离; WG-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总和。LX1、LX2、LXi-梁L1、L2、Li的长度,梁的代号以图纸标注为准;B1、B2、Bi-模板挠梁横截面的周长;约等于两倍的梁高加梁宽;q1、q2、qi、qA1、qA2、qAi-梁与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都采用胶合板模时,取0.35kN/m2;LY1、LY2、Lyi-整个梁的中心至支架最外边的距离;A1、A2、Ai-楼板1、楼板2、楼板i的面积,LA1、LA2、LAi-楼板1、楼板2的中心至支架最外边的距离;Lb1、Lb2、Lbi-钢管立杆至支架最外边的距离。G-荷规3.2.5条,当效应对结构有利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0.9;025-支架立杆自重标准值kN/m,(偏大);若计算的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钢丝绳与其下地基或楼板拉连。4、梁外侧斜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其稳定计算仍以下三式计算 (浙规5.3.2-3式) (浙规5.3.2-4式) (浙规5.3.6-2式)但其中: 1、轴心受压的稳定系数,由= (l0/i)/sin 查得; 2、Nut由(Nut/sin)代替;Nut由梁外侧立杆处横杆的最大支座力确定的,如本案 Nut=Qmax=0.707kN 3、Mw 由(Mw/sin)代替;即可。这样计算是忽略了几点小处的。如:立杆自重是按垂直高度而不是按实际斜长计算的,Ni也应除以sin5、楼层结构承载能力验算扣规、浙规都说要对整体稳定和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但都没有给出具体方法。按常理,以及设计规范讲,这应由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时顺便完成。楼面承载力验算由施工单位来搞,致少目前来说是“勉为其难”。一定要求验楼面承载力时,我在这里提出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楼面承载力应满足Gqg /A + Qqpq (吉工提出)G(qg1 /A1 +qg2 /A 2+qg i /Ai) + Qqp q1+ q2+ qi (吉工提出) (吉工推导)qp=1.00 kN/m2, 其中 G 、Q-永久与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建议均取1.05;而不取1.2、1.35、1.4; qg、qp-模板及其支架与人员设备荷载标准值; q-楼面上设计允许的不包括梁板自重所能承受的荷载值; n-立杆数量,其它符号意义同整体稳定计算; A-楼层支架所占的面积; qg1 +qg2 +qg i - 共同受力的楼层1、楼层2承受的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标准值; q1+ q2+ qi -共同受力的楼层1、楼层2楼面上设计允许的不包括梁板自重所能承受的荷载值; A1、A2、Ai-共同受力的楼层1、楼层2、楼层i上面的支架所占的面积。当某一楼层承受不了本层模板及其支架重量时,其下层支架不得拆除,由多层共同承受模板荷载。并类推,直到支承在地基与基础上为止。 楼面上所能承受的,设计允许荷载值,应由设计提供。或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计算,我在楼板强度复核计算内说明过,可以参考。6、 计算过程简化现在专项方案的内容,动不动就几万字,一订就是一本书。能不能瘦身呢?下面是PKPM用表格法,按扣规计算的某工程: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工程名称计算部位计算参数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0m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400mm15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50米立杆的步距 h=2.00米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F=1.225.5000.1500.5000.800=1.836kN。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计算简图材料特性 面板的厚度18mm,面板剪切强度设计值1.40N/mm2,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15N/mm2,面板的弹性模量6000N/mm2;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1.6N/mm2;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木方的弹性模量9000.00N/mm2序号计算要点详细计算过程结论计算过程及结论支撑木方的计算1.抗弯计算强度f=M/W=0.098106/21600.0=4.53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2/(240018)=0.51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0.14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梁底木方计算1. 木方抗弯计算强度 f=M/W=0.23106/53333.3=4.214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计算 T=33371.40/(250.080.0)=1.264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v=0.67711.71400.04/ (1009000.002133333.5)=0.106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1.抗弯计算强度f=M/W=0.254106/5080.0=49.987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v =0.152mm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33.333/150与10mm满足要求!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1.抗弯计算强度f=M/W=0.782106/5080.0=153.955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v =1.318mm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扣件抗滑移计算 R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8.0kN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2.01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不满足要求!立杆稳定性计算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1.计算长度,不考虑高支撑架,如果按: l0=k0uh 时经过计算得:=134.966N/mm2满足要求!2.计算长度,不考虑高支撑架,如果按: l0=(h+2a) 时经过计算得:=47.201N/mm2满足要求!3.计算长度,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如果按: l0=k1k2(h+2a)时经过计算得:=60.648N/mm2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计算人审核人7、 关于浙规存在的问题1、 仍然没有给出模板及其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与“楼层结构验算”的方法或者说简便方法;2、 有的公式,并不是建立在自己试验的数据基础上,而是错鉴英国规范;3、 还有存在矛盾与不符合理论原则的地方:浙规5.1.10-容许长细比,立杆210、剪刀杆250,其5.3.2条-当250时,=7320/2,后面的就多此一举(没有说要计算剪刀杆)。浙规条文说明5.1.2条,当楼板厚度不大于120mm时,可变荷载设计值大于永久荷载设计值,属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于它的组合系数c(音“普西”)=1,1.35q+1.4cp1.2q+1.4p就成了1.35q1.2q,这个式子恒成立。所浙规永远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浙规5.3.6-2式, 前面就不应加,这样就不符合理论分析概念。吉工注,错漏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2008年11月08日 星期六 16:35 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验算其中,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取单位宽度面板为计算单位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000402/6=266666.67m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1120.9=12.96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110.9=1.26kN/m;q = q1+q2 = 12.960+1.260 = 14.220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1000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2514.2210002 = 1.78106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1.78106 / 2.67105=6.66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6.666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21 = 12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10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1000403/12=5333333.3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51210004/(38495005.33106) = 3.084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1000/250 = 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3.08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4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梁侧背楞支撑计算方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梁侧支撑采用圆木,小头直径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bh2/6 = 80.00080.0002/6 = 85333.333 mm3; I = bh3/12 = 80.00080.0003/12 = 3413333.333 mm4; 木楞计算简图(1)、支撑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 方木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方木的最大弯距(N.mm); W - 方木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方木的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方木跨中弯矩:其中,作用在的荷载,q = (1.212.0000.90+1.41.0000.90)1.000/2= 7.110 kN/m;方木计算跨度(木支撑纵距):(mm): l = 400.000 mm;方木的最大弯距: M=0.17.1100.4002= 0.114 KN.m;最大支座力:N= 1.17.1100.400= 3.128 kN经计算得到,方木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M / W = 0.114106/85333.333= 1.333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000 N/mm2;方木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1.333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7N/mm2,满足要求!(2)、支撑的挠度验算:其中 E -方木的弹性模量:10000.000 N/mm2; q-作用在方木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2.0001.000/2= 6.000 N/mm;l-计算跨度(梁底模板支撑间距):l = 400.000 mm;I-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 = 3413333.333 mm4;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6.000400.000 4/(10010000.0003413333.333) = 0.030 mm;方木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400.000 /250= 1.600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3mm,小于 方木的最大容许挠度值1.6mm,满足要求!2、梁侧斜撑(轴力)计算:梁侧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i其中 RCi -梁侧斜撑对梁顶侧支撑的支座反力,取;RCi =N=3.128 kN RDi -斜撑的轴力; i -斜撑与梁侧面板的夹角;sini = sinarctan(0.150/ 1.000) = 0.148;斜撑的轴力:RDi=RCi/sini=3.128/0.148=21.089 kN;3、梁侧斜撑稳定性验算: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21.089 kN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5.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80.00080.000 = 6400.000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80.000 = 23.12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000.000)2+150.00020.5 = 1011.19 mm; = 1011.187/23.120 = 43.736; =1/(1+(43.736/65)2) = 0.688;经计算得到: = 21089.325/(0.6886400.000) = 4.787 N/mm 2;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5.000 = 18.000 N/mm2;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4.787 N/mm2,小于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8N/mm2,满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4040/6 = 1.07105mm3; I = 400404040/12 = 2.13106mm4;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其中,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40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5.0000.4001.0000.900=10.800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q2:1.20.3500.4000.900=0.15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1.0000.4000.900=0.504kN/m;q = q1 + q2 + q3=10.800+0.151+0.504=11.455kN/m;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 0.1011.4550.42=0.183kN.m; =0.183106/1.07105=1.718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1.718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5.001.000+0.35)0.40= 10.14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4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00.00/250 = 1.6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10.144004/(10095002.13106)=0.087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8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 400 / 250 = 1.6mm,满足要求!六、帽木验算: 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1 =1.225.0001.0000.400 = 12.00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2 =1.20.3500.400 = 0.168 kN/m; (3)活荷载为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kN/m): q3=1.41.0000.400 = 0.560 kN/m; q= q1 + q2 + q3 = 12.728kN/m; (4)帽木的自重线荷载设计值(kN/m): q4=1.2 80.00010-3120.00010-33.870 = 0.045 kN/m; (5)斜撑传给帽木的集中力(kN) P= RCi/tani = 3.128/0.150 =20.856 kN 帽木截面抵抗矩:W = 80.000120.0002/6 = 192000.000 mm3; 帽木截面惯性矩:I = 80.000120.0003/12 = 11520000.000 mm4; 帽木受力计算简图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帽木剪力图(kN) 帽木弯矩图(kN.m) 帽木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 = 8.715 kN; R2 = 29.427 kN; R3 = 8.715 kN; 最大弯矩 Mmax = 2.333 kN.m; 最大变形 max = 0.395 mm; 最大剪力 Vmax = 14.713 kN; 截面应力 = 2333.18/192000 = 12.152 N/mm2。 帽木的最大应力为 12.152 N/mm2,小于帽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7 N/mm2,满足要求! 帽木的最大挠度为 0.395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许挠度 1.6 mm,满足要求!七、梁底木支架立杆的稳定性验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木顶撑的自重(kN): NG1 = 1.2000.0800.120+(1.200/2)2+0.60021/220.0600.080+6.200(0.100/2)23.870= 0.265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4000.400 = 0.056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4001.0000.400 = 4.00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0.265+0.056+4.000 = 4.321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0.4000.400 = 0.160 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4.321+1.40.160 = 5.409 kN;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 - 作用在立杆上的轴力 -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A0-立杆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100.000/2)2 = 7853.982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立杆的回转半径,i = 100.000/4 = 25.00 mm; l0- 立杆的计算长度,l0 = 6200.000-600.000 = 5600.000 mm; = 5600.000/25.000 = 224.000; =3000/(224.0002) = 0.060; 经计算得到: = 5408.666/(0.0607853.982) = 11.518 N/mm2; 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6.000 = 19.200 N/mm2;木顶支撑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为11.518N/mm2,小于木顶支撑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19.2N/mm2,满足要求!八、梁底斜撑稳定性验算: 木顶撑斜撑的轴力RDi按下式计算: RDiRCi/sini 其中 RCi -斜撑对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撑的轴力; i -斜撑与帽木的夹角。 sini = sinarctan600.000/(1200.000/2) = 0.707; 斜撑的轴力:RDi=RCi/sini= 8.715/ 0.707= 12.325 kN 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撑的轴力,12.325 kN -木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 fc -木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5.000 N/mm2 A0-木斜撑截面的计算面积; A0 = 60.00080.000 = 4800.000 mm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结果确定;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i -木斜撑的回转半径,i = 0.28980.000 = 23.120 mm; l0- 木斜撑的计算长度,l0 = (1200.000/2)2+600.00020.5 = 848.53 mm; = 848.528/23.120 = 36.701; =1/(1+(36.701/65)2) = 0.758;经计算得到: = 12324.883/(0.7584800.000) = 3.386 N/mm 2;根据规范规定,用于施工和维修时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应乘1.2调整系数; f = 1.215.000 = 18.000 N/mm2;木顶支撑斜撑受压应力计算值为3.386 N/mm2,小于木顶支撑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18N/mm2,满足要求!九、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 fgkkc = 68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17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21.635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5.409 kN;基础底面面积 :A = 0.25 m2 。p=21.635 fg=68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四、塔台LL9(1)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塔台LL9(1)梁为6001000,梁顶标高为21.4M,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梁段:LL9(1)。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60;梁截面高度 D(m):0.7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20.00;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承重架支设: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4;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4.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东北落叶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6;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20.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穿梁螺栓竖向根数:3;穿梁螺栓竖向距板底的距离为:150mm,150mm,150mm;穿梁螺栓直径(mm):M12;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8.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内龙骨)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22/6=33.33c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80.9=9.7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0.540.9=2.52kN/m;q = q1+q2 = 9.720+2.520 = 12.240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193.33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12.24193.3332 = 4.58104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4.58104 / 3.33104=1.37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1.373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80.5 = 9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193.33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222/12=33.3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9193.334/(10095003.33105) = 0.027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193.333/250 = 0.773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2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773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1.内楞计算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龙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宽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10021/6 = 83.33cm3;I = 5010031/12 = 416.67cm4;内楞计算简图(1).内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180.9+1.440.9)0.193=4.73kN/m;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 5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0.14.73500.002= 1.18105N.mm; 最大支座力:R=1.14.7330.5=2.603 kN;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18105/8.33104 = 1.42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42 N/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2).内楞的挠度验算其中 E -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1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8.000.19= 3.48 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8.33106mm4;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3.485004/(100100008.33106) = 0.018 mm;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250=2mm;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18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2mm,满足要求!2.外楞计算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2.603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24.38cm4; 外楞计算简图 外楞弯矩图(kN.m) 外楞变形图(mm)(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其中 -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根据连续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 0.39 kN.m 外楞最大计算跨度: l = 150mm;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3.90105/1.02104 = 38.431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38.431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外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097 mm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150/400=0.375mm;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97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375mm,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50.225 =2.025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2.025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kN,满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