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_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_第1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_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_第2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_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_第3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_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_第4页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_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别具特色的“沈阳话”沈阳方言,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的地方变体。由北京话和沈阳话构成的“北京官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之一。近年来,借助影视作品,沈阳话红遍大江南北,就连以往拿沈阳话开涮的北京人,也不得不另眼相看。沈阳话,顾名思义,是在沈阳城区和郊区通行的土话。一般来说,地理因素和地域性,并不是方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人们往往只是在习惯上,按照方言通行的区域给它起名字,沈阳方言的称呼就是这么产生的。沈阳话同沈阳人憨厚、淳朴、粗犷、豪爽的性格密不可分,均具有刚健、清新、质朴的特色。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沈阳话与北方方言特别是北京话,有许多共性,即语音比较简单,语汇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一致。在语音方面。沈阳话将声母z、c、s与zh、ch、sh,r与y等相混淆,如“四”与“十”“姓施”与“姓司”,“日”与“意”等字词,发音时难以区分。在词语方面,沈阳话大量的方言词汇,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如把“天气”叫“天头”,“太阳”叫“日头”,“玉米”叫“苞米”,“说话”叫“唠嗑”等等。据统计,沈阳话的方言土语词汇多达三四千个,其中有一部分已被普通话所接受。1625年,后金汗努尔哈赤迁都沈阳;1644年,清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成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市。清军入关后,沈阳人大批进入北京,北京等地的关里人也大量移居沈阳,从而加强了语言文流。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带领大批官员东巡盛京祭祖,并把包括北京话和沈阳话的“官司话”,作为官场、公共场所和知识分子的通行语言。上世纪初,沈阳人大批进入北京,再次促进了两地语言交流。1955年,我国推广普通话后,对沈阳话起到了整合作用。因为沈阳话和北京话,同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将促进“沈阳方言”和北京方言,这两个同属“北京官话”的亲属方言日趋统一。在沈阳话中,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词语,如满语的“秃噜”、“业障”、“斗棱”、“吧嗒”,蒙语的“胡同”等。此外,沈阳话中还有纷繁多样的语气词、叹词、拟声词等,以及生动的形容词,如“黑不溜秋”、“酸拉巴唧”、“干巴呲咧”、“花里胡哨”等等。有些沈阳话形成文字时,写法不太固定,如“叽咕”与“唧咕”,“脚鸭子”与“脚丫子”等。沈阳话中还有方言专用字,如“旮旯”、“老蔫儿”等。不少沈阳话词语,在词义上有多种含义,如“饥荒”,有“债”和“矛盾、纠纷”词义;“忌讳”,指“醋”。语法方面,沈阳话中常用倒装或追加句式,如“吃了么,你?”、“十点了,都”、“干啥玩意儿,你?”等等,与普通话规范语法不同。城区与城区、城区与郊区的沈阳话,也有词汇、语音、调值等细微差别。如东陵、大东一带,表述某人老实时,便说某某人“奔兜”;形容某人挤眉弄眼、五官不端正,便说“骑估掐古”;说某人急眼、发火,便说“胡了嚎疯”等等,这些词汇沈河、和平区域的人们便不知何意。沈阳北部,还把“一个劲儿”说成“绑钉子”,把“时不时”说成“凿井蹦子”,把“说心里话”说成“掏心掏肺”、“掏心窝子”。随着时代变迁,沈阳话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目前,老沈阳话和新沈阳话交融,已逐渐成为当代的“沈阳方言”。土生土长的老沈阳人,老沈阳话味道比较浓郁,俗称“大北关味”或“苣荬菜味”。如把“做什么”说成“干哈(啥)呀”,把“上哪去”说成“上哪疙瘩”等等。新沈阳话节奏较快,语调简单,语音清晰。另一方面,沈阳的年轻人还不断创造一些新的沈阳“土语”,如“耍呢”、“忽悠”、“扔大个儿”、“潮乎地”、“贼拉好”、“掉价”、“铁子”、“少扯里根儿扔”等。随着网络传媒发展,沈阳青年人口中,又时常蹦出“郁闷”、“能行不”等口头禅。1.下列关于“沈阳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沈阳话是在沈阳城区和郊区通行的土话,均具有刚健、清新、质朴的特色,这同沈阳人憨厚、淳朴、粗犷、豪爽的性格密不可分。沈阳方言,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的地方变体。我国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促进了“沈阳方言”和北京方言日趋统一。老沈阳话味道比较浓郁,俗称“大北关味”或“苣荬菜味”。如把“做什么”说成“干哈(啥)呀”,把“上哪去”说成“上哪疙瘩”等等。新沈阳话是沈阳的年轻人不断创造的,如“耍呢”、“忽悠”、“扔大个儿”、“潮乎地”、“贼拉好”、“掉价”、“铁子”、“少扯里根儿扔”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沈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近年来,更是借助影视作品红遍大江南北,就连北京人也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 沈阳话中,除有方言专用字外,在形成文字时,写法也都不固定,如“叽咕”与“唧咕”,“脚丫子”与“脚鸭子”等。沈阳方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的沈阳方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老沈阳话和新沈阳话相互交融的结果。沈阳话在词汇、语音、调值等方面存在城区与郊区的细微差别,大东一带称形容某人挤眉弄眼、五官不端正,便说“骑估掐古”;说某人急眼、发火,便说“胡了嚎疯”等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一般来说,地理因素和地域性,并不是方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沈阳方言的称呼就是人们在习惯上,按照方言通行区域给它起的名字。清朝时,沈阳人大批进入北京,北京等地的关里人也大量移居沈阳,从而加强了北京话和沈阳话的文流。沈阳话从满族、蒙族词语中吸收了“业障”、“胡同”等词语,另外也有纷繁多样的语气词、叹词、拟声词等,如“黑不溜秋”、“酸拉巴唧”、“干巴呲咧”、“花里胡哨”等等。随着网络传媒发展,沈阳青年人口中,又时常蹦出“郁闷”、“能行不”等口头禅,这将会对沈阳话的继续演变起到一定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小题每题3分)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世为著姓。彦谦早孤,不识父。长兄彦询,以彦谦天性颖悟,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为宗党所异。十五,出后叔父子贞,事继母,有逾本生。子贞哀之,抚养深厚。后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辨,风概高人。年十八,属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开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以秩满,迁长葛令。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而别。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衡得书叹息,而不敢奏闻。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会置司隶官,盛选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彦谦公方宿著,时望所归,征授司隶刺史。彦谦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凡所荐举,皆人伦表式。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司隶别驾刘灹,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有识嘉之。灹亦不敢为恨。其后隋政渐乱,莫不变节。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节选自隋书第六十六卷,列传第三十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贞哀之,抚养深厚。 哀:怜悯 B.留连数日,屑涕而别 屑涕:泪落的样子C. 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 弹射:批评指责 D. 有古人之深致 致:招致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房彦谦“直道守常”的一组是 ( )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 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 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唯彦谦执志不挠,亢礼长揖 虽致屡空,怡然自得A B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彦谦15岁时,过继给后叔父房子贞,事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事奉伯父房豹,也竭心尽力,因而成为宗族中的人学习的榜样。B房彦谦与内史侍郎薛道衡等人非常友善,当他看到薛道衡当权却不能对朝政匡正挽救时,就写信劝告他,但薛道衡却不敢上奏皇帝。C房彦谦怀有清理世乱的志向,在朝廷大选天下知名人士之时,慨然接受征召担任了司隶刺史,虽然朝纲败坏,但他坚持正道,遵守常法。D房彦谦担任官职期间,所得俸禄,都用来周济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虽常常招致贫乏,但他始终怡然自得。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以求其志。(5分)(2)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两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这首诗作于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赴任途中。8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6分)9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分)母亲的纽扣 他还记得,那年他过十二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床,就听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他睁开眼睛,面前是一件新衣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军装式样,双排铜纽扣,肩上有三道蓝杠,这是在同学们中正“流行”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三下两下穿上衣服,连长寿面都吃得慌慌张张他要去学校里跟同学们炫耀一下,他也有一件自己的新衣服了,而且是最“时髦”的!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是穿哥哥的旧衣服,补丁摞补丁呀。 果然如他所料,当他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的眼光都瞪直了,他们都没想到,一向灰头土脸的他也有这么光彩夺目的时候。 他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情愉快地上完第一节课,课间时分,同学们都围拢在他的周围,翻看他的新衣服。有个同学忽然问:“咦,你的纽扣怎么跟我们的不一样呢?”他这才认真看起了自己的纽扣,还真的不一样,别人的纽扣是双排平直的,而他的纽扣却是斜的,两排成倒八字形。 同学们翻看他的衣服,忽然都笑了起来,原来他的白衣服被纽扣扣住的地方,是一块黄色的旧布。他也明白了,一定是母亲买的是一块布头,布头不够做衣服,只好在里面衬上一块别的布,为了怕看出来,纽扣只好歪到了一边;而为了别人看不出来,母亲又别出心裁地把另一排纽扣也斜钉着,自然就成了倒八字形。 知道了真相,同学们“轰”地一下全笑了,眼里又恢复了往日讥诮的神色。那片目光激起了他心里的一片怒火。中午回到家,当着来客的面,他剪碎了自己的新衣服。 母亲气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伸出抖抖索索的手,想打他,高高扬起的巴掌却在空中停住了,最后落在自己脸上。他瞥到母亲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头跑了 他分明地感觉到,从那天起,母亲象是变了个人似的。父母做得是磨豆腐的生意,母亲平时都很少闲过,那以后就更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他眼看着母亲削瘦下去,眼看着母亲倒下去他很想对母亲说一句“对不起”,可一直都再也没机会说了。 但他继承了母亲的傲骨和勤奋,他努力地学习,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拥有很多很多的钱,把母亲的坟墓修葺了一遍又一遍。 有一天,他参加了一个服装展示会,那都是世界顶极的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中间有一个男模特走上场,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脑子里面嗡嗡乱响那白色的衣服,倒八字的铜纽扣,里面是不是?他情不自禁地冲上了舞台,翻开那个男模特的衣服,里面衬的竟然也是一块黄布! 他跪在那男模特的面前放声痛哭。 当听他讲完了他的故事后,全场的人都沉默良久。最后,一位设计大师说:“其实,所有的母亲都是艺术家!”(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母亲“高高扬起的巴掌却在空中停住了”,一方面说明母亲对“他”的行为非常愤怒,另一方面说明母亲怕在客人面前大孩子丢面子。B.小说以“母亲的纽扣”为题,表达了“他”年少时剪碎了母亲做的与同学们不一样的倒八字纽扣衣服的愧疚之情。C.母亲“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母亲这样的变化,是要通过拼命劳作,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件完整的新衣服,表现了伟大的母爱。D.把母亲的坟墓一遍又一遍的修葺,是要告诉躺在地下的母亲,“他”有钱了,母亲如果活着,就不用再没日没夜地辛劳了,可以享儿子的福了。E.小说以“他”为主线,以“他”过十二岁生日时穿新衣服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的事情为叙述内容,深刻地揭示了人不能好面子这一主题。(2)请分析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中“他”的故事发人深思,这个故事是否也让你想起了你的母亲呢?会给你今后的人生带来什么启示呢?请结合现实加以说明。(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时,年仅12岁。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他专门攻读铁路一科。在毕业考试中,他夺得了第一名。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时刻思念着养育他的父母之邦。他非常关注时事,对美国殖民主义者从我国拐走大批华工,让他们从事奴隶般的苦役极为愤慨。1874年,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更使他受到极大刺激。1881年,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公司总办伍廷芳聘詹天佑为工程师。詹天佑梦寐以求的、献身于中国铁路事业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面对湍急的河水,英国、日本、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束手无策,相继败下阵来。这时,英籍总工程师金达不得不找詹天佑来试一试。詹天佑认真分析了以往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了滦河地质情况后,决定改变桥址。他请来精通水性的人潜入河底,用中国的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大桥终于建成了,詹天佑在工作中显露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名声大噪。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1905年5月,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它全长虽仅201公里,但必须通过地势险峻的燕山山脉,其中南口以北的关沟段(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带)更是层峦叠嶂,自古就有“天险”之称,工程难度非常大。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根本看不起中国人,他们嘲笑说,“中国会修关沟这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国内也有些人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中国自己承办这条铁路是“不自量力”。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会办(后称总办)兼总工程师,主持该线铁路的修筑工程。詹天佑不畏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明确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1906年初春,京张铁路正式开始从丰台铺轨。从南口到康庄的第二期工程是京张铁路中最艰巨的一段。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要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400米;八达岭隧道更长,是居庸关隧道的3倍,而且全是坚硬难凿的花岗岩。第二个难题是地势高陡,如果采用正常螺旋式线路,列车难以爬上去。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在给一位美国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针对上述两个难题,通过反复勘查测量,认真研究思考,詹天佑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首先,他精心设计了两头对凿和中间竖井开凿隧道的方法。他把办公室移到工地,亲临现场指挥。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两条隧道终于打通了。接着,他又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折返线路,即从青龙桥起,用两个车头一前一后,一推一拉来牵引列车,通过“人”字交叉口后,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1909年10月2日,盛大的京张铁路通车典礼在南口举行。许多外国专家、驻华使节及清政府的官员们前来参观,他们都为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的质量好、速度快和耗资少而感到惊叹。据西方人估计,京张铁路需6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仅用了4年就胜利通车,并且节约工程费用三十五万六千余两白银。人们盛赞他是外扬国威、“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华铁路工程师。人们不会忘记詹天佑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1922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在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了一座全身铜像,以纪念这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选自张秀平主编影响中国的100个人物,有改动)(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在八年的留学生活中,詹天佑作为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时刻思念着祖国。他对美国奴役华工、日本侵犯台湾的殖民主义行径极为愤慨。B1892年修筑滦河铁路桥时,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相继败下阵来。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时,他沉着应变,将中国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顺利建成了桥墩。C詹天佑不畏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修建京张铁路的重任。帝国主义者嘲笑这是“不自量力”,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国人也认为完成该工程至少得五十年。D在铁路史上,詹天佑巧妙地设计了“人”字形折返线路,解决了地势高陡、列车难以爬行的难题。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E人们是不会忘记詹天佑一生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的。青龙桥车站为他树立的全身铜像,表明他是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应引以为耻。”“中外人士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将不只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人们将不再信任中国的工程师。”(3)文中从哪几件具体的事情上写出詹天佑是一位“给中华民族赢得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请结合原文进行归纳。(6分)(4)作为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8分)第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15小题每题3分)1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实中很多犯罪分子在作案时有了高科技产品的帮助,如虎添翼,更加肆无忌惮。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是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C.人体炸弹或许威力不大,但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做法极其残忍,就恐怖手段而言,恐怕无出其右了。D.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原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在任局长期间处心积虑,贪污受贿,财产不明,共计6000余万元,被判死刑。14.下列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公司招聘年龄在2040岁之间,相貌端正、口齿伶俐,有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B.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祠堂113座,古桥187座。C.李清照早期诗词中的脂粉气,如今已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蔓延。耽乐既久,英雄气必然蜕变为脂粉气;受难日多,脂粉气复又凝作英雄气。这种变化几成规律。D2009年的特大的我国南方罕见的冰灾雪灾,让我们记住了唐山市13位普通农民自费救灾的慷慨豪情,也让我们在这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义举中感受到了寒冬里特殊的温暖。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A. B. C. D.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大学还是幼儿园,英语学习热潮汹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英语补习的广告;在我国,任何一种晋级考试都离不开英语;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工作语言全是英语材料二 目前,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特别是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热情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国家都是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要求用对偶句。(2分)(2)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目前“英语热”的看法。(3分)17.仿照下面的例句,从26个字母中再选三个写成句子,要求句式相同,用上比喻修辞。(6分) 例句:A是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连接在一起的心,是友谊;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请你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明确,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8.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2分),烘托了(或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2分),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2分)。9.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1分),表现了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3分),同时也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1分)。10.可以横绝峨眉巅、雕栏玉砌应犹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11(1)选C得3分,选B得2分,选D得1分,选AE不得分。(A项中“说明母亲怕在客人面前大孩子丢面子”不对,D项中主要是表现了自己的愧疚之情,E项文中不仅叙述了他过十二岁生日时穿新衣服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的事情,还叙述了其他的事情,主题归纳也不正确。)(2)他是一个特别爱面子的人:年少时由于看到同学们讥诮的神色,可以当着客人的面剪碎新衣服。他是一个勤奋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以前的生活。他是一个内心充满愧疚的人:他把母亲的坟墓修葺了一遍又一遍,他跪在男模特面前放声痛哭。(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对儿子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懂事)感到气愤,对自己不能够为孩子做一件齐整的新衣服(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而感到内疚,对贫苦日子的无奈和辛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每个人的家庭终是有贫富差异的,但是每一位母亲所给予儿女的爱是没有轻重之分的,母亲所做的一切,我们都应该从爱心的角度去理解,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不会留下遗憾和愧疚。(言之成理即可) (3)修筑滦河铁路桥时,詹天佑认真分析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失败的原因,仔细勘察研究滦河地质情况,用中国传统方法配合机器打柱,顺利建成了桥墩。(2分)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他为正式会员。(2分)接受修建京张铁路这一重任,成功攻克两大难题: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巧妙地设计了一种独特的“人”字形的折返线路。(2分)(4)勤奋好学,打下基础;满腔热血,报效祖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深入调研,科学创新。(4分)以其中一条为中心,或结合自身学习生活,或结合社会实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爱国是最高的科学”,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航天事业,李四光打破“中国贫油论”而献身地质事业。创新是科学的源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断创新,研制出多样的高产量、高质量的杂交水稻。18参考立意: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健。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一一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一一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一一一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予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附:文言文翻译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世代为名门大姓.房彦谦很早就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