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 前前 言言 一 一 本次规划工作背景及目的本次规划工作背景及目的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 山东省东西沿海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是山东省 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潍坊港位于潍坊市北部沿海 西临淄博 东营 东连青岛 烟台 港口后方集疏运体系畅通 区位条件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 潍坊港稳步发展 建成了一批千吨级泊位 为潍坊市的经 济发展尤其是沿海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合理开发沿海岸线 指导港口科学 可持续发展 2006 年潍坊市编制了 潍坊港总体规划 规划形成以中港区为 主体 以内河港区相配套 以东 西港区为两翼的总体发展格局 近年来 伴随着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潍坊市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 运输需求迅速增长 但港口基础设施薄弱 通过能力和服务水 平难以满足腹地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 同时港口航道等级偏低 不能 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此外 港口功能单一 不能充分发挥对腹地经济 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出台将推动潍坊港腹地经济高速发展 货物运输需求将进一 步增长 为适应上述两个规划的实施 2010 年底 山东省政府批准潍坊港由地 方一般性港口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潍坊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另外 小清河的复航也指日可待 如何实现海河联运 为内河沿线经济腹地提供快捷 畅通的运输服务 也是潍坊港当前面临的机遇 面对新形势 新要求 立足新起点 新高度 需要重新审视和确定未来潍 坊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 拓展港口功能 科学 合理的 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 协调港口 城市与产业的关系 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迫切需要修编 潍坊港总体规划 来适应新形势和要求 为此 潍坊市 交通运输局 港航局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 院有限公司编制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 二 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参考资料二 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一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 潍坊市港航局关于开展 潍坊港总体规划 修编工作的委托书 2 交通部 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 2006 年 8 月 3 潍坊港总体规划 中交一航院 2006 12 二 规划编制的主要参考资料 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9 年 12 月 2 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 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鲁发 2010 9 号 3 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交规划发 2011 634 号 2011 年 11 月 4 黄河排沙对潍坊港海区地形演变及外航道淤积影响的分析 交通运输部天 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04 年 4 月 5 关于贯彻国发 2011 2 号文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 府 2011 年 11 月 6 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 府 2009 年 7 潍坊港扩建工程方案的泥沙淤积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04 年 4 月 8 潍坊港总体规划建港条件分析及泥沙淤积研究报告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 工程科学研究所 2011 年 6 月 9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2005 年 12 月 10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报告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组 2004 年 11 潍坊市海洋功能区划 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 12 潍坊市沿海地区总体规划 13 潍坊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经济框架 14 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 15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7 潍坊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修编 潍坊市交通运输局 2009 年 10 月 18 潍坊市海岸线划定方案 19 潍坊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 潍坊市三北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案 21 潍坊市港航局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三 规划主要原则三 规划主要原则 一 协调性原则 与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相协调 与城市总体规划 海洋 功能区划 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和协调 促进港口和城市协调发展 二 集约化规模化原则 各港区功能明确 布局合理 充分合理利用岸线资源 形成规模效益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远近结合 层次分明 既考虑近期发展 又考虑保护岸 线资源 并重视港口开发与生态 环境保护统一 四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四 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 规划范围包括潍坊市所辖海岸线及相关水 陆域 本次规划的基础年为 2010 年 规划水平年为 2015 年 2020 年和 2030 年 五 规划主要结论五 规划主要结论 一 潍坊港发展现状 至 2010 年底 潍坊港共建成西港区 中港区两个港区 生产性泊位 17 个 其中深水泊位 3 个 总通过能力 892 万吨 2010 年潍坊港完成吞吐量 1511 万 吨 潍坊港已由一般港口升级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潍坊港现存的主要问题与不 足是 港口基础设施薄弱 不能满足腹地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 港口 功能单一 不能充分发挥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航道 港池开挖 后淤积强度较大 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二 吞吐量预测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4 根据对潍坊港吞吐量发展水平的预测 预计 2015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为 4300 万吨 其中中港区货物吞吐量 3000 万吨 西港区货物吞吐量 1000 万吨 东港区货物吞吐量 300 万吨 预计 2020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为 6700 万吨 其中 中港区货物吞吐量 4560 万吨 西港区货物吞吐量 1380 万吨 东港区货物吞吐 量 760 万吨 预计 2030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为 10000 万吨 其中中港区货物吞吐 量 7000 万吨 西港区货物吞吐量 1600 万吨 东港区货物吞吐量 1400 万吨 三 潍坊港的性质与功能 潍坊港是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地区性重要港口 是潍坊市及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地区性重要港口 是潍坊市及 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是山东省建设黄河三角洲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是山东省建设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撑 潍坊港以散货 杂货运输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撑 潍坊港以散货 杂货运输 为主 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客滚运输 为主 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客滚运输 潍坊港的功能 装卸存储 中转换装 运输组织 临港工业 通信信息 综合服务及现代物流等多种功能 四 潍坊港岸线规划情况 潍坊市辖区拥有大陆海岸线 140km 本次规划用于港口开发的岸线为 49 4km 分别位于小清河南岸的西港区 白浪河口至老河口的中港区和潍河口 至胶莱河口的东港区 其中小清河南岸羊口作业区及下游 29km 岸线为规划港口 岸线 羊口作业区上游潍坊辖区段河道为港口保留保护岸线 中港区已建防波 堤及码头使用 14 0km 岸线 东港区从潍河口至胶莱河口 6 4km 岸线作为规划港 口岸线 五 总平面规划布置 潍坊港划分为东 中 西三个港区 中港区是潍坊港的主体港区 是以散 杂货运输为主 临港工业所需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为辅的综合性港区 西港区 主要为后方农业产业园及现代制造业园服务 积极开展海河联运 东港区主要 为后方滨海开发区发展建设服务 1 中港区 中港区总体格局采用以进港主航道为整个港区轴心的 双堤环抱 的形式 主航道的方位为 227 5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5 47 5 该方位与当地水域等深线基本垂直 且与涨落潮流的方向基本一致 东 西两道防沙堤与航道轴线方向大致平行 在推荐的中港区总体布置规划方 案中 东 西两道防波挡沙堤的间距约为 2300m 堤内沿航道轴线方向布置了 最小宽度为 700m 的水域主通道 两侧布置有突堤和顺岸码头及陆域等 在规划 期内 航道东 西两侧的泊位要同步开发 使中港区形成东 西两个陆上进出 港主通道 使港区泊位建设相互呼应 均衡发展 在现有码头基础上 规划到 2030 年港区共形成码头泊位 54 个 形成码头 泊位岸线和其他辅助功能岸线总长度约 12186m 泊位通过能力达到 7289 4 万 吨 规划港区用地规模约为 1440 万 m2 以中港区为依托 在其西侧规划预留发展港区 为潍坊港的发展充分预留 空间 2 西港区 西港区的泊位布置在小清河的南岸 分别为羊口作业区和寿光作业区 将 散货和通用泊位布置在现有码头的下游 将液体散货泊位布置在靠近河口的小 清河的南岸 按船舶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布置 同时避开神华国 华电厂在小清河南岸的取水口及用地位置 西港区航道因受限于小清河拦门沙 目前可满足吃水 4 2m 以下的船舶乘潮进出 随着山东省小清河复航工程进展 应适时启动小清河拦门沙整治工程 与西港区羊口作业区及寿光作业区泊位建 设规模相配套 规划期内航道按通航 5000 吨级船舶标准设计 到 2030 年西港区规划泊位 51 个 形成码头泊位岸线总长度 6222m 泊位 通过能力达到 1950 万吨 规划港区用地规模约为 340 万 m2 3 东港区 到 2030 年东港区规划泊位 24 个 形成码头泊位岸线及辅助岸线总长度为 4238m 泊位通过能力达到 1410 万吨 规划港区用地规模约为 543 万 m2 通过 相应的试验研究 同时借鉴中港区初期的建港经验 近期可以按易于起步的格 局建设泊位 随着吞吐量的增长 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六 港口规划指标 潍坊港全港主要规划指标见表 0 1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6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7 潍坊港全港主要规划指标潍坊港全港主要规划指标 表 0 1 港 区规划泊位 个 岸线长度 m 陆域面积 万 m2 中港区 54121861440 西港区 516222340 东港区 244238543 七 配套设施规划 本规划对港口铁路 疏港道路 管道等集疏运系统 供电 通信信息 给 排水 供热与空调 港口支持系统等都进行了规划 八 环境保护 本规划对实施过程及运营期的污染源及污染物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 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8 第第 1 1 章章 港口发展的现状港口发展的现状 1 11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潍坊港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 山东半岛中部 西临淄博 东营 东连青岛 烟台 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战略区域建设 的重要节点 潍坊港由西港区 中港区 东港区组成 中港区位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 海岸 白浪河入海口西侧 陆上距潍坊市主城区约 60km 水上距天津港 139 n mile 烟台港 142 n mile 大连港 180 n mile 西港区地处寿光市羊口镇东部 莱州湾的西南角 小清河河口段的右岸 距小清河入海口约 24km 地理坐标为 北纬 37 16 12 东经 118 53 06 海上距龙口港 72 n mile 烟台港 147 n mile 天津港 153 n mile 大连港 184 n mile 青岛港 366 n mile 东港区位于昌邑市北部海岸 潍河与胶莱河入海口之间 潍坊港陆路交通便利 公路 G309 G206 和 S220 高速公路 G18 G20 以 及胶济 胶新铁路连通了港口和后方城市经济腹地 为港口的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外部交通条件 1 21 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1 2 1 气象 本次规划港区包括西港区 中港区 东港区 中港区以西约 20km 处 设有 羊口盐场气象站 有长期的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37 07 东经 118 57 观测场海拔高度为 21 9m 该站离海较近 四周开阔 且 地势平坦 代表性良好 本次港区规划修编采用该站的气象观测资料 1 气温 平均气温 12 8 极端最高气温 40 8 出现于 1982 年 5 月 25 日 极端最低气温 17 4 出现于 1985 年 12 月 9 日 2 降水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9 年平均降水量 486 5mm 年最多降水量 684 9mm 出现于 1980 年 年最少降水量 332 3mm 出现于 1981 年 一日最大降水量 145 4mm 出现于 1989 年 7 月 20 日 年平均降水日数 68 6 天 年平均大雨 暴雨降水日数 4 9 天 降水多集中在 6 7 8 三个月 这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6 7 8 月份降水量最多 冬季 12 月 1 月 2 月降水最少 这三个月的降 水量仅为 2 8 3 雾 能见度 1km 的大雾 年平均雾日为 9 8 天 大雾多出现在冬季 11 月至翌 年 1 月 4 风 根据羊口盐场气象站逐时风速风向观测资料统计 该区常风向为 SSE 向 次常风向为 SE S 向 出现频率分别为 14 76 11 74 11 70 强风向为 NE 向 次强风向为 NNE 向 该向 7 级风出现频率分别为 1 10 0 83 详见风频率统计表 1 1 和风玫瑰图 1 1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0 风频率统计表风频率统计表 表 1 1 风速 频率 风向 0 3 5 4 m s 5 5 10 7 m s 10 8 13 8 m s 13 9 17 1 m s 17 2 m s 合计 N2 350 800 650 360 134 29 NNE2 521 130 940 620 215 42 NE4 291 391 270 720 388 05 ENE2 270 240 0500 012 57 E2 610 090 01002 71 ESE2 580 130 02002 73 SE9 401 900 400 04011 74 SSE11 112 720 790 130 0114 76 S9 841 400 360 090 0111 70 SSW4 040 290 020 0104 36 SW4 090 120 02004 23 WSW3 550 170 08003 80 W4 550 370 070 010 015 01 WNW4 480 830 380 130 0358 5 NW3 901 410 880 360 096 64 NNW1 950 850 590 250 083 72 C2 442 44 合计 75 9713 846 532 720 96100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1 图图 1 11 1 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1 2 2 水文 1 潮位 西港区 采用羊角沟水文站 1988 2008 年实测资料统计 本港区属不规则 半日潮海区 其 HK1 HO1 HM2 0 8 中港区 采用北港码头南侧 1990 年 4 月 16 日 1991 年 4 月 15 日一年潮 位观测资料分析 本港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海区 其 HK1 HO1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2 HM2 0 63 东港区 采用下营水文站多年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分析后 与潍河口短期实 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本港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海区 1 各港区高程换算关系 西港区高程关系 平均海面 1 23m 0 33m 85 基面 0 90m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中港区高程关系 平均海面 1 23m 0 11m 黄海零点 1 12m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东港区高程关系 平均海面 0 92m 0 02m 黄海零点 0 90m 潍河口理论最低潮面 2 各港区潮位特征值 以下潮位值均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3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4 各港区潮位特征值各港区潮位特征值 表 1 2 西港区 m 中港区 m 东港区 m 最高高潮位 4 443 473 67 最低低潮位 0 91 0 63 1 62 平均高潮位 1 871 961 65 平均低潮位 0 430 360 44 平均潮差 1 441 601 21 平均海面 1 231 230 92 3 各港区设计水位 各港区设计水位各港区设计水位 表 1 3 西港区 m 中港区 m 东港区 m 设计高水位 2 602 642 20 设计低水位 0 27 0 03 0 01 极端高水位 4 834 824 00 极端低水位 1 12 0 80 0 92 4 各港区乘潮水位 西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西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 表 1 4 频率 延时 水位 m 80 85 90 95 乘潮一小时 1 531 411 301 11 乘潮二小时 1 481 371 251 07 乘潮三小时 1 411 311 181 00 乘潮四小时 1 331 231 090 94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5 中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中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 表 1 5 频率 延时 水位 m 70 80 85 90 95 乘潮一小时 1 681 521 401 271 08 乘潮二小时 1 621 461 341 221 04 乘潮三小时 1 521 341 231 120 97 乘潮四小时 1 401 251 141 020 87 东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东港区全年乘潮水位表 表 1 6 频率 延时 水位 m 80 85 90 95 乘潮一小时 1 191 110 960 77 乘潮二小时 1 111 020 910 73 乘潮三小时 1 050 960 850 67 乘潮四小时 0 940 860 760 59 2 风暴潮 莱州湾是我国北方沿海风暴潮多发且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除台风路经山东 半岛形成台风增水外 较大增水过程大多发生在春秋季冷暖气团活动最频繁的 季节 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向东北移动加深的低压形成对峙 造成渤海海面区 域性大风 从而诱发严重的增水现象 其中 1969 年 4 月 23 日的风暴潮是建国 后最大的一次 当时东北风力达 11 级 羊角沟最高潮位达到 6 74m 最大增水 为 3 55m 1 0m 以上增水持续 38 小时 3 0m 以上增水历时 8 小时 莱州湾南 岸海水上涨 3m 以上 冲毁海堤约 50km 海水倒灌 30 50km 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 在港口工程高程设计中 风暴潮水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 波浪 规划港区无长期波浪观测资料 根据潍河口外 5 0m 水深处 1989 年 3 月 9 月短期波浪观测资料统计 常浪向为 N 向 出现频率为 21 22 次常浪 向为 NNE 向 出现频率为 16 14 强浪向为 NNE 向 详见波玫瑰图 1 2 但由 于观测季节为春秋季 统计结果不足以表明全年波浪的方向分布和波浪概况 潍河口距中港区和东港区比较近 可供规划港区参考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6 图图 1 21 2 波玫瑰图波玫瑰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7 4 海流 该海区为规则的半日潮流区 潮流呈往复流性质 涨潮流向 SW 落潮流向 NE 河口内流速较大 河口以外流速较弱 潮段平均流速仅为 0 15m s 涨落 潮流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分别为 0 44m s 和 0 26m s 最大涨潮流速 0 60m s 最 大落潮流速 0 61m s 该海区余流流速较小 2011 年 3 月期间在潍坊沿海布设了 11 个测站 如图 1 3 进行了大 小潮 的水文全潮观测 其中大潮为 2011 年 03 月 12 日 10 00 2011 年 03 月 13 日 12 00 农历二月初八 二月初九 小潮为 2011 年 03 月 16 日 13 00 2011 年 03 月 17 日 16 00 农历二月十二 二月十三 由图 1 3 和 1 4 可以看出各测站呈明显往复流 各测站涨潮平均流向呈 SW WNW 向 大部分测站涨潮平均流向呈 WNW 向 落潮平均流向呈 NE E 向 除 2 3 两测站落潮平均流向呈 E 向 其余测站呈 NE ENE 向 图图 1 31 3 大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图大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8 图图 1 41 4 小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图小潮垂线平均流速矢量图 各测站涨 落潮段最大流速特征值如表 1 7 和表 1 8 所示 由表可见 垂线平均最大流速 大潮为 0 66m s 流向 238 出现在 6 测站涨潮段 小潮为 0 54m s 流向 94 出现在 2 测站落潮段 各层实测最 大流速 大潮为 0 72m s 流向 236 出现在 6 测站涨潮段的 0 6H 小潮为 0 68m s 流向 92 出现在 2 测站落潮段的 0 6H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9 大潮潮段最大流速特征值统计表大潮潮段最大流速特征值统计表 单位 流速 m s 流向 表 1 7 涨 潮落 潮 实测最大垂线平均最大实测最大垂线平均最大 项目 测点 流速流向测点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测点流速流向 1 0 32256 表层 0 292600 3668 表层 0 3451 2 0 54264 表层 0 472780 50102 表层 0 4581 3 0 48264 表层 0 462710 4678 表层 0 4484 4 0 61296 表层 0 512930 42780 2H0 4082 5 0 68272 表层 0 602760 5872 表层 0 5166 6 0 722360 6H0 662380 6648 表层 0 6251 7 0 542340 6H0 482370 48540 6H0 4448 8 0 36234 表层 0 312340 42460 4H0 3543 9 0 16270 表层 0 122590 1848 表层 0 1585 10 0 26260 表层 0 242430 3656 表层 0 2869 11 0 38242 表层 0 312320 42520 6H0 3250 最 大 0 722360 6H0 662380 6648 表层 0 6251 小潮潮段最大流速特征值统计表小潮潮段最大流速特征值统计表 单位 流速 m s 流向 表 1 8 涨 潮落 潮 实测最大垂线平均最大实测最大垂线平均最大 项目 测点 流速流向测点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测点流速流向 1 0 34252 表层 0 322550 3650 表层 0 3547 2 0 54300 表层 0 462930 68920 6H0 5494 3 0 462480 2H0 402510 38800 2H0 3386 4 0 512960 2H0 452850 39800 2H0 3480 5 0 42252 表层 0 302510 52580 2H0 4661 6 0 622420 4H0 502300 5848 表层 0 5148 7 0 402200 6H0 352290 44460 2H0 4045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0 8 0 30226 表层 0 232290 3232 表层 0 2742 9 0 22312 表层 0 202950 2046 表层 0 1637 10 0 32244 表层 0 262630 30580 2H0 2356 11 0 30268 表层 0 252660 2442 表层 0 2134 最 大 0 622420 4H0 502300 68920 6H0 5494 5 海冰 在正常年份 小清河口至胶莱河口近岸 每年 12 月中旬出现海冰 翌年 2 月下旬终冰 冰期约 75 天 其中初冰期约 30 天 盛冰期约 30 天 融冰期约 15 天 海冰最大范围出现在 1 月下旬至 2 月中旬 由于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冬季受持续低温 黄河及其他河流入海 滩浅 海水流速慢等因素影响 潍坊 港自 2009 年 12 月 20 日左右便出现了浮冰 与往年相比冰情出现较早 自 2010 年 1 月 5 日起 受持续冷空气影响 潍坊港出现自 1996 年始建港以来同 期最重冰情 浮冰最厚超过 30cm 对船舶通航影响较大 据潍坊海事处提供的 信息 潍坊港航道 港池 锚地受结冰影响都很大 辖区航道内出现 10 35cm 的冰情 船舶进出困难 其中有一段航道浮标之间浮冰完全连续 厚度超过 10cm 港池内冰层最厚 船舶靠离泊困难 即使在拖轮协助下 靠泊时间也需 1 3 个小时 锚地也出现了 10cm 以上连续浮冰 从 1 月 6 日晚锚地情况看 八成左右的船舶存在走锚现象 加之锚泊船舶多 间距小 多次出现船距过近 现象 个别船甚至无法下锚 被迫一直航行 1 2 3 泥沙运动 1 泥沙来源 潍坊港近海泥沙来源可能有 4 个方面 一为河向来沙 二为海向来沙 三 为沿岸输沙 四为本区滩面泥沙的局部搬运 本港淤积无海向来沙 从天津港及黄骅港等类似港口的研究经验及本港区 北部的淤积来看 本海区沿岸输沙很小 对港区的淤积影响不大 本港位于粉 沙质海岸 本区泥沙运移的方式为 波浪掀沙 潮流输沙 显然滩面泥沙的局 部搬运是造成港区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 至于河口泥沙对本港淤积的影响则主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1 要是位于本港 NW 向的黄河口 经分析认为黄河口泥沙的扩散对本港区泥沙有一 定影响 但目前还不是港口淤积的主要原因 2 含沙量 1 实测含沙量 从规划海域实测资料来看 本海区含沙量较低 详见附图 1 5 大潮大潮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2 小潮小潮 图图 1 51 5 垂线平均含沙量潮段平均值分布图垂线平均含沙量潮段平均值分布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3 2 含沙量分析 一般天气条件下 港口所在附近海域水体表层含沙量总体较小 港口附近 海域含沙量均不大于 0 2kg m3 堤头前沿 5km 范围内含沙量均不大于 0 1kg m3 大风天港口附近海域含沙量明显增大 西北风 6 级作用下 港区附 近水体表层含沙量值最高达到了 0 8kg m3 4 5 级风力作用下 港口堤头附近 水域表层含沙浓度最高值也达到了 0 8kg m3 大风天气条件的不同 海区水体 表层含沙浓度差别较大 从海区含沙量平均分布来看 小风或无风天表层悬沙总体平面的分布为内 小外大 总体上至 6m 等深线达一高点 而向外至 10m 等深线较为均匀 原因 有二 一 小风天所对应的海区动力条件较弱 加之近岸泥沙颗粒较粗 近岸 泥沙起动较难 二 黄河口扩散的悬浮泥沙也掺混于莱州湾中部的悬沙云 至 使在一般小风天莱州湾中部表层含沙浓度均高于近岸 3 底质 1 沉积物取样站位布置 各港区取样站位置见图 1 6 图 1 9 图图 1 61 6 西港区河道内取样站位布置示意图西港区河道内取样站位布置示意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4 图图 1 71 7 西港区河口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西港区河口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 图图 1 81 8 中港区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中港区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5 图图 1 91 9 东港区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东港区底质取样站位示意图 2 沉积物类型 本次底质调查潍坊港区沉积物质总体分布为 西港区小清河河道内的沉积 物以砂质粉砂及细砂分布为主 小清河河口的沉积物以细砂分布为主 潍坊港 中港区防沙堤口门以外航道及两侧沉积物以粉砂及粘土质粉砂分布为主 潍坊 港东港区以细砂分布为主 沉积类型中 粗颗粒物质有砂 S 粗中砂 CMS 中砂 MS 细中砂 FMS 中细砂 MFS 细砂 FS 共 6 种 细颗粒物质有砂质粉砂 ST 粉 砂 T 及粘土质粉砂 YT 共 3 种 3 沉积物中值粒径 本次底质调查潍坊港区沉积物中值粒径总体分布为 西港区小清河河道内 中值粒径大于 0 10mm 与小于 0 10mm 的物质分布各半 小清河河口区域以中值 粒径在 0 10mm 0 15mm 的物质分布为主 潍坊港中港区防沙堤口门以外航道及 两侧沉积物 在口门以东 8km 内中值粒径大于 0 05mm 8km 以外区域小于 0 05mm 潍坊港东港区以中值粒径在 0 05mm 0 10mm 的物质分布为主 4 泥沙运动特点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6 针对粉沙质海岸特征和淤积机理的认识主要归纳为 1 泥沙运动活跃 易起动 沉降快 2 当海洋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 悬移质 推移质和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运移共存 3 滩面坡度平缓 破波带宽阔 4 泥沙运移 沉积与波能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5 港口淤积 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于一年内几次大风后的累计值 强淤区集中于 破波带 计算值 以内及其以外一定范围的无掩护航道段 1 2 4 海岸动力地貌及冲淤趋势 1 海岸地貌 1 本区为冲积海积平原 以海积为主 河口区浅滩宽阔平坦 近岸多为盐田和养 殖区 多有石堤护岸 森达美港自陆向海建有双向的数十公里的海堤 堤上已 建成疏港公路 围海面积范围较大 本区虽处莱州湾顶 但据多年测图对比和 地貌调查结果认为 潍坊东 中 西港区水下岸坡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海 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没有恒定的外来沙源补给 2 据钻孔资料分析 潍坊港近岸底质自上而下分为泥质粉砂 亚粘土 粉砂 亚 粘土 孔深一般为 20m 上部为海相沉积 下部为陆相沉积 如此巨厚的沉积 物质 源于历史上黄河夺小清河入海及附近河流下泄泥沙 历史上黄河曾三次共 19 年从甜水沟以南入海 五次决口先是 1895 年 6 月 22 日于齐东决口 黄河水由青城南趋 直灌小清河入海 尔后 1897 年 1899 年和 1901 年三次决口 最后是 1937 年黄河在麻湾决口 黄水南下经小清河入 海 大量泥沙在口门附近堆积 塑造了本区的岸滩地貌 并使岸滩迅速淤长外 延 1953 年黄河改由神仙沟入海后 此地沙源大减 细物质经潮流分选作用后 被带往外海 岸滩物质明显粗化 以 1995 年与 2011 年两次中港区近海区沉积 物取样分析结果比对 泥沙颗粒径的物理指标特征未发生质的改变 反映出的 结果是不仅未发生泥沙颗粒的细化 而且表现出略有粗化的现象 泥沙粗化的表现 显示了该地区外来沙源的不足 而且表明当泥沙经波浪 与潮流动力的分选作用 细颗粒泥沙被带入外海 而使当地泥沙处于不断粗化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7 的演变过程中 老黄河口形状向南偏转 似会产生对本区趋于不利的因素 但 小清河口与中港区的沉积物取样分析结果 均排除了黄河泥沙的影响作用 因 此认为现状下黄河排沙目前对小清河口及中港区没有直接的影响 经多年水深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潍坊东 中 西港区水下岸坡长期处于相 对稳定状态 海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没有恒定的外来沙源补给 泥沙运动主 要是波浪掀沙 潮流输沙 2011 年度莱州湾潍坊港的东 中 西港区的近海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河口 区与近岸沉积物的沉积特征仍延续了九十年代 1991 1995 年 的取样分析结 果 沉积物质表现为极细砂与砂质粉砂 源于历史上黄河及附近河口的泥沙 2 海岸演变特征 对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的 0m 2m 5m 10m 等深线及岸线进行套绘的结 果显示 位于莱州湾海域近岸区的中东部 等深线淤涨速度较区域 A 大大减小 1959 年 2002 年 5m 等深线最大外推距离只有 2km 左右 平均 46m a 1959 年 1984 年 10m 等深线向内蚀退最大距离为 3km 左右 平均 117m a 以 A 点为 界 向南蚀退距离逐渐加大 至胶莱河口达到最大 此处 1935 年 2002 年累 计蚀退距离为 10 5km 再向南逐渐减小 至虎头崖岸线基本稳定 从时间趋势 上看 1935 年 1959 年南部海岸线变动幅度较大 1984 年 2002 年则以老黄 河口形成的沙咀南北区域变动较大 同时 由于 A 点以南海岸线后退影响 莱 州湾海域的几个主要河口均发生了摆动 如广利河口 小清河河口总体上向南 摆动 潍河口 胶莱河口总体上向东摆动 等深线对比图见图 1 10 岸线对比 图见图 1 11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莱州湾海域河口地区岸线相对其它岸线段变动 较为明显 当 1953 年黄河入海口北移后 A 点南侧的岸线 1959 年 2002 年较 1935 年 1959 年变化范围及幅度已大大减小 因此 潍坊港海域岸线稳定的前 提是黄河口以现清 8 入海口位置保持不变 如河口位置北移 则海岸线更加稳 定 如果河口位置南移 则势必影响本海区海岸线稳定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8 1959 1984 2002 0m 2m 5m 10m 1935 D 1 D 2 D 3 D 4 D 5D 6 A B 2002 图图 1 101 10 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等深线对比图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等深线对比图 1935 1959 1984 2002 10 5 2 0 5 2 0 D 1 D 2 D 3 D 4 D 5D 6 A 图图 1 111 11 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岸线对比及固定断面布置图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岸线对比及固定断面布置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9 据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2007 年 黄河河口河道治理历程及治理对策研 究 黄河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研究 两篇论文 均一致认为 在有计划 地安排入海流路并在一定的工程措施条件下 清水沟流路将在 50 年或更长时间 内保持稳定 同时将刁口河流路作为备用流路 因此从黄河流路变迁这一角度 来看 本海区岸线将在长期内保持稳定 3 海床冲淤变化特征 为了说明潍坊港海域水深的垂向变化趋势 在黄河口至胶莱河口海域沿岸 线纵向布设了 6 个断面 从图 1 12 图 1 17 可以看出 从 1959 年至 2002 年期 间 河口沙咀外等深线一直处在向外快速推进状态之中 海床地形则表现为持 续的淤涨趋势 14m 水深线以外水深则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上还可以看出 在 10m 等深线以浅 1959 年 1984 年间海床淤涨速率明显高于 1984 年 2002 年 间 在 10m 等深线以深情况则恰恰相反 这种情况说明在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 海床淤涨选择更加容易的方式 即泥沙更倾向于在离岸区堆积 断面 D2 布设在断面 D1 南侧 13km 处 从图 1 13 可以看出 1959 年 1984 年之间 10m 等深线以内海床表现为略微的淤涨 10m 等深线以外则表现为略 微的冲刷 1984 年 2002 年在 2m 10m 等深线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堆积体 堆积体自断面 D1 开始至断面 D2 达到最大 再向南逐渐减小 至距断面 D2 南侧 11km 位置 5m 等深线处消失 也就是说 自黄河老入海口开始 向南 24km 海域 1984 年后海床一直处在持续的淤涨之中 这种趋势是否在继续以及向东发展还 需要资料加以验证 0 2 4 6 8 10 12 14 16 0102030405060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21 12 断面断面 D1D1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0 0 2 4 6 8 10 12 14 0102030405060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31 13 断面断面 D2D2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0 2 4 6 8 10 12 05101520253035404550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41 14 断面断面 D3D3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1 0 2 4 6 8 10 12 051015202530354045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51 15 断面断面 D4D4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0 2 4 6 8 10 12 0510152025303540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61 16 断面断面 D5D5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2 0 2 4 6 8 10 12 05101520253035 起点距 km 水深 m 1959年 1984年 2002年 图图 1 171 17 断面断面 D6D6 水深变化图水深变化图 断面 D3 D5 布设在小清河口至胶莱河口 基本对应着潍坊港的西 中 东 港区 断面 D6 布设在胶莱河口以东 15km 处 从图 12 图 1 17 可以看出 1959 年 1984 年间 D3 D4 断面海床略有升高 1984 年 2002 年间则以 5m 等深线为界 在 5m 等深线以内 表现为海床基本稳定或略有抬高 5m 10m 等深线间 海床呈抬高趋势 但幅度较 D2 已大为减小 且自 D2 D4 呈持续减 少的趋势 从图 1 16 图 1 17 可以看出 断面 D5 D6 的水深多年来基本稳定 从断面水深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潍坊中港区以西 受黄河口泥沙扩散 沉 积影响 海床一直处于持续淤涨之中 这种趋势还将持续 潍坊中港区以东海 床则基本保持稳定 4 港区淤积分析 中港区中港区 1 实测结果 根据 2010 年 10 月和 2011 年 5 月两个时期的水深测图统计 实测结果显示 口门以里受掩护段航道淤积较小 淤积厚度沿程分布均匀 0 9 000 段 平 均年淤积厚度在 0 28m 左右 潍坊港总体规划 潍 坊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潍 坊 市 港 航 局 交 通 运 输 部 规 划 研 究 院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3 9 000 9 200 段航道为冲刷状态 这主要是 2010 年航道浚深结束后在 9 000 段航道附近航道深度由 8 9m 减小为 7 1m 存在阶梯式地形 在海床稳定过程 中 较高位置海床向较低处塌陷所致 受其影响靠近口门段航道 9 300 10 000 淤积量明显偏离航道整体淤积趋势 非掩护段航道 10 000 以 外 淤积明显增大 航道淤积厚度沿航道基本呈线性分布 挖深较大的航道淤 积较多 航道平均淤积厚度约为 0 62m 最大淤积发生在口门附近 在 1 0m 左 右 0 5 0 0 5 1 1 5 02 0004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14 000 航道里程 m 淤积厚度 m 实测值 计算值 淤积 冲刷 图图 1 181 18 实测淤积分布 实测淤积分布 2010 10 2011 52010 10 2011 5 2 预测结果 淤积峰值均在口门外约 1km 的位置 向港内和深水均呈递减趋势 港内淤 积小于外航道淤积 从淤积厚度而言 港池内年平均淤积厚度 0 12m 航道内 最大淤积厚度 1 84m 外航道平均淤积厚度约为 0 72m 港池航道年淤积情况如图 1 19 和表 1 9 表 1 10 所示 航道里程 km 淤 积 厚 度 m 掩护段以外平均淤积厚度0 72m 掩护段以内平均淤积厚度0 2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9944-2025不锈钢丝绳
- 农业机械设计课件
- 农业布局概述课件讲解稿
- 洗浴老人免责协议范文8篇
- 农业安全产的知识培训课件
- 冒号和上引号的课件
- 化工仓库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化安全培训课件
- 中秋月饼营销解决方案(3篇)
- 内容营销方案分析模板(3篇)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第5课 我们说方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医院汽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