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己亥杂诗.docx_第1页
33.己亥杂诗.docx_第2页
33.己亥杂诗.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序号:33课题: 格律诗八首.己亥杂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再反复诵读过程中,理解诗歌含义。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悟,品味诗歌含义。2.学习诗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学习诗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流畅、有感情地诵读,学习诗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具:多媒体 教法:讲授法 谈论法 启发法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己亥杂诗一、导入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二、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38岁中进士。政治上主张改革内政,抵御外侮,与同时的魏源齐名,称“龚魏”,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者,启蒙思想家。有龚定庵全集。三、朗读诗歌1.听范读。仿读。2.学生自由读。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四、理顺诗意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参考: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五、研读诗句1.本诗从结构上看,分前后两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分别属于哪种?明确:写景,抒情。2.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以天涯、日暮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是对国事的忧虑,表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吟鞭东指即天涯”,这句写的是作者的心态,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内心的情感。“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六、主旨归纳抒发了作者离京时的感受,虽然充满愁绪和惆怅,却更坦露了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尽力的高尚情怀七、作业1.熟读并背诵两首诗歌。2.完成练习题。板书设计:己亥杂诗龚自珍写景离愁抒情献身精神教学反思:学导结合,让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时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避免了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它让我们更加尊重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