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重点班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论述文段,完成13题。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道路上来。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1下列有关“儒家”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孔子时代的儒家特别重视社会和谐,其目的是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b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家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c秦汉以后的儒家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文化多样性”的道路。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家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b“诸子百家”式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可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c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d大大削减了的“语言多样性”是“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主要从儒家的中国历史中的变化来谈,它由一开始的注重和谐,强调个人修养,到后来的强调等级制度,成为政治的工具。b第二段以道家、佛家思想对儒家的滋润更新,来谈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并认为中国需要文化多样性。c第三段以事例,谈到最近几十年中国建筑的单一性和语言的单一性,告诫人们要警惕这种现象。d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多元文化发展,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如果能恰当保持文化多样性,将对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江州司马王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晋书陶渊明传) 注:秫:高粱,可酿酒。 粳:谷米。4.对下面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善文 属:写 b公田悉令吏种秫 悉:都 c岁终,会郡遣督邮至 会:会面 d江州司马王弘欲要延之 要:邀请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陶渊明“率性而为”的一组是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每往,必酣饮致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自幼便天分很高,情趣高尚,与众不同;成人后,更是不畏权贵,率性而为。著有五柳先生传一书。 b陶渊明不愿做官回家亲自耕作,劳累得了疾病,檀道济前来拜访送给他一些粮食和肉,他也只好接受并挥手让他离开。 c任职彭泽令时,陶渊明不愿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督邮,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那样的小人折腰呢!”便辞官而去。 d陶渊明一向自任率性,有一次郡里的官员来,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竟然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竟然又把头巾扎在头上。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8.三四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9.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4)复为慷慨羽声,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读书治学始终充满一种理想和激情,一种民族情怀。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曾说:“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这种思想在历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并得到政府支持。但是钱穆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贯通的历史。他在北京大学争取到一人把一门通史课讲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历史应该是能融会贯通的,而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更重要的是他要说明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它并对它保持信念。通过多次备课和讲授,钱穆终于将上自太古,下至清末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钱穆的民族情怀也贯穿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他初入北平,进燕京大学讲课时,就对校方用英文字母给教学楼命名表示不满,在他的提议下,燕京大学把外国名字均改为中国名字,也有了以钱穆名字命名的穆楼。据说,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也是钱穆命名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学校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在西南联合大拳,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前。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挥地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设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一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映落自信的谷底的时刻,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若“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至今。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遂闭门著书立说。1949年,钱穆经由广州去了香港,离开大陆,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土。当时的香港成了一个大的流亡场,各色人物从大陆逃亡香港,其中也有无数流亡学生。这些流亡学生,就像在大海上四处飘泊,前途渺茫,失去了精神依托。在这种情况下,钱穆放弃了较为闲适的教书生活,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建新亚书院,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严耕望后来感叹,钱穆此时正是学养成熟而精力未衰的阶段,正当更有高度发挥,却因时局动荡,被迫到香港办学,十余年间耗尽心力,对于学术界是一项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却有了精神的依归,更是为中华传统的存亡续绝,钱穆回忆新亚书院初创办时,“彼辈皆不能交学费,更有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及蜷卧三、四楼之楼梯上者。予于晚间八九点返校,楼梯上早已不通行,需多次脚踏铺被而过”。在这时代巨变的无可奈何中,钱穆是要努力去培养传递文化的薪火。新亚书院是当时香港唯一不牟利的学校,许多老师来此授课,纯粹都是尽义务。学校还在每周末设公开学术讲座,吸引校外人士来听讲。新亚书院位于香港著名的贫民区,条件十分艰苦。钱穆只有两间小屋,一间居住,一间办公。办公室给余英时的印象是“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支撑着他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余英时回忆,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他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病了。钱穆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其所有的痛苦。钱穆亲自给新亚书院写了校歌:“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而钱穆从香港到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寓所辞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家人将钱穆骨灰撒入茫茫太湖,以示其魂兮归来。2009年8月8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逸、秀雅,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史学即史料学,应以整理史料为研究重点时,钱穆却坚持个人的见解,并通过自己的授课实践,最终将中国历史形成了一个贯通的体系。b、在20世纪三十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c.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d.在严耕望看来,钱穆创建新亚书院时正是学养成熟阶段,如果把精力用在学术上,会收效更大.但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而十余年无学术成果。e.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有着非比寻常的治学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抱负,一生为国学复兴鞠躬尽瘁。(2).文章开篇称钱穆读书治学有一种“民族情怀”,试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其民族情怀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3).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新亚书院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4).文章题目为“一生为故国招魂”,老一代知识分子钱穆先生的故国情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3分)( ) a寥廓(ku) 拊心(f) 峥嵘 (zhng) 游说(shu)b漫溯(s) 执拗(ni) 长篙(go) 青荇 (xng)c瞩目(zh) 提防(d) 吮吸(shn) 雏菊(ch)d窒息(zh) 创伤(chung) 褴褛(ln) 弄堂(lng)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 ) a和蔼 谄媚 打瞌睡 横七竖八b气概 纳粹 紫金花 一鼓作气c沧桑 颠峰 包身契 不假思索d嫦蛾 吉祥 通信网 蜚声中外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b徐志摩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个性在再别康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表现。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校自主招生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b中国各省“代言人”排行出炉,当红明星不仅是大众青睐的对象,历代的伟大领袖、圣人贤士、文人义士也成为家乡代言人。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d作为纯粹的沟通工具的微信,具有用户对话私密,亲密度更高,传输即时,语音聊天只需消耗少量流量,用户已突破六亿。1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4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颜料,描绘着人生 ;(1) (2) 17下面是两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上联:学海无边辛勤可渡 下联: 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其中内容50分,书写5分)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神奇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一 中期考试 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被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道路上,没有说“成为的核心”)2 c(“只要”太绝对,不符合原文意思。)3 c(建筑单调,语言多样性削弱,并不是单一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会:恰逢。)5.c(是他人劝说陶之语,是陶劝诫其人之语,是友人颜延之的行为。)6.b(文中“麾而去之”意为把这些粮食和肉都扔掉了。)7、翻译(10分)(1)(5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忠厚之人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其中“穷困”1分;“以”1分;“长者”1分,“更虑”1分,句意1分。)(2)(5分)(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其他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其中“说”1分;“距”1分;“内”1分;“王”1分,句意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1)(5分)参考:颔联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1分)。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2分);第四句以“流” 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分)。9.(2)(6分)参考: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1分),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2分);二是思家(1分),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2分)。10.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一分)(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4)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c.“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理解过窄,余英时是从赞赏钱穆先生的学识人品的角度说的,紧接着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 a“史学即史料学,应以整理史料为研究重点”是傅斯年的观点,而不是学术界普遍观点。 d.说钱穆“十余年无学术成果”有误,只是这时精力用在办学上,使学术界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说法也有误,原文还说到了“因时局动荡”。 史学研究理论方面,认为“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并保持这种信念。 日常生活中,反对燕京大学以英文字母为教学楼命名,并提议将学校的外国名字全部改为中文名字。 抗战爆发后,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并著国史大纲,鼓励国人重视本国历史。 时局动荡时,在香港创办新亚学校,努力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人才。 书信往来中,提出了学术教育工作者对国运兴衰皆有责任的观点。(每点2分, 能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 能够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使他们有一个存身之处和精神归依; 能够培养在民族存亡之际,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递文化薪火之人; 更有助于唤起青年人在艰苦时期经世救国的远大人生抱负,即“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的不屈精神。 参考要点:观点一:心怀祖国,就要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有益于民族精神传扬的工作。 发扬民族精神,葆有民族情怀也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使民族情怀落在实处。当外族入侵、民族危机的时候,更要多做一些对传扬民族精神有用的实事。 观点二:在民族危机的时候,更需要有人担当,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 在民族危难时,民族精神的传扬尤为重要。 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一些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之事,要有所担当。传扬民族精神,尤其要有一种不慕名利的奉献精神。(学生只要围绕文章主旨,有明确的观点,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得分)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12 d (创chung伤 , 褴ln褛。)13.(a )(b 紫荆花 c 巅峰 d 嫦娥)14.a(a短小精悍: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符合题意。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日子。d磨洋工:懒散地工作,含贬义。)4.解答:c (a句式杂糅,“承载职能和期待”或是“职能和期待渗透其中”;b语序不当,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不仅”放在“当红明星”前; d成分残缺,“具有的特点”或“功能”)15.参考答案(4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 如果说生命是一棵树,那么时间则是一片片绿叶,充实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袋佐料,调味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戏,那么时间则是无名主人公,演绎着人生 ; 如果说生命是一幅画,那么时间则是调色盘,渲染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匹快马,那么时间则是一块绿地,承受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块绿地,那么时间则是一场春雨,滋润着人生。16.(4分)答案示例:(1)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 (2)书山有路奋勉能攀(书山有径恒久方登)。六写作(60分)18.(60分:其中内容50分,书写10分) ( 评分标准参见高考评分要求)作文材料解析: 毛竹的“魔法生长” 生存的智慧,成长的秘诀。 世间万象,事理相通。毛竹创造神话的成长方式,给人深刻的启迪。试想,没有笃定的目标,没有长时间的“根系”培养,哪来日后的“魔法生长”?人生旅途、经济发展不也如此吗?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信念,不打好长远发展的基础,哪来日后的大作为、大突破、大跨越? 毛竹的“魔法生长”,动力在于目标的坚定、长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样的人注定难成大器,这样的发展注定不可持续。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汲汲于一时功利,三五年没提拔,就认为组织“亏欠”他;一些地方汲汲于短期政绩,赢得昙花一现的“风光”,留下贻害长远的恶果。毛竹并不追求尽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务会计中级实操技能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1驾照考试通关宝典科目一模拟题及备考建议
- 2025年机械工程专家应聘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建筑设计助理工程师模拟面试题及解析
- 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2025年采购管理职位招聘面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详解版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技能考核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游戏公司招聘游戏设计师面试预测题大全
- 2025年物流行业仓储管理岗位招聘面试预测题
- 无货源店铺基础知识培训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实习协议模板(最新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级1》教案
- 车间拆除及场地土壤治理与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和设备方案
- 无跨越架封网装置计算程序(直接求解)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
- 体检中心销售技巧销售话术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Lesson2) |人教精通版
-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