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参考课件1 岳麓版选修4.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参考课件1 岳麓版选修4.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参考课件1 岳麓版选修4.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参考课件1 岳麓版选修4.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课《先师孔子》参考课件1 岳麓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山东曲阜孔庙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 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导言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提出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 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人生轨迹如何 他的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历史 去探究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 一 孔子其人 1 生平简介 少年求礼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一生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孔子生平 纥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 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人皆谓之 长人 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论语 子罕 尼山夫子洞 尼山降圣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3岁丧父 17岁丧母 生活惨淡 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 但仕途失意 55岁之后离开鲁国 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然而屡遭冷遇 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 相传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 他还对 诗 礼 书 易 乐 春秋 进行了整理 是为 六经 孔子生平 课堂设问 材料一 孔子曾到宋国考察殷礼 到鲁国太庙考察周 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 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 材料二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 便愤然谴责道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 探究问题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 谈谈孔子为什么要去考礼仪和典章制度 参考答案 礼 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 的外在形式 包括祭祀 军旅 冠婚丧葬 朝聘 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 孔子认为 注重 礼 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 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 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 孔子不但认真学习 亲履亲行 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孔子希望用西周的政治制度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 一 孔子其人 1 生平简介 2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 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 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 受到尊重 但却没有得到什么官职 也没让参与政事 住了10个月后 因有人进谗言 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 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孔子离卫适陈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路过匡城时 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 到了蒲地 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 再次被围 逃脱后 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公元前493年 孔子59岁 离开卫国至陈国 住三年 吴攻陈 兵荒马乱 孔子带弟子离开 周游列国 公元前495年 孔子回到鲁国 公元前493年 孔子欲去晋国不得 到卫国 公元前492年 孔子过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 孔子过郑 与弟子相失 被人嘲笑 称之为 累累若丧家之犬 孔子由郑国到陈国 相传拜见了老子 孔子虽然很佩服老子 但是他觉得老子的人生哲学似乎太消极了一点 而他自己处世态度是积极的 存心为世人做事 不愿意遁世而独善其身 孔子拜谒老子 周游列国 公元前489年 孔子至陈 蔡之间 楚国派人去迎接 陈国 蔡国的大夫们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 对他们不利 于是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 绝粮7日 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 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周游列国 鲁哀公七年 孔子64岁 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 孔子68岁 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 被迎回鲁国 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 孔子73岁 患病 不愈而卒 一 孔子其人 1 生平简介 2 周游列国 3 编订典籍 编订典籍 一 孔子其人 二 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 课堂设问 子曰 仁者 爱人 学而 子曰 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 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注 等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中庸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倍 节用爱人 使民以时 学而 讨论 你如何理解 仁 仁者爱人 仁 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孔子明确提出 仁 即 爱人 并阐明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为 仁 应做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特别强调 仁 的价值和作用 他认为 仁 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 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个人修养 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 仁 的方向努力 对于为政施治 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 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提出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所谓 德 就是 仁 的精神体现 子张问 仁 孔子更具体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这五者就是 恭 宽 信 敏 惠 五者的出发点 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 仁者爱人 课堂设问 材料一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 忧愁 过於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 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 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刻伤人 材料二 礼之用 和为贵 材料三 不学礼 无以立 材料四 克己复礼 思考 礼与仁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仁 的终极目的在于 克已复礼 即克制自己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 这就算有了仁德 做到这一点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可得到缓和 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 一 孔子其人 二 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 2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没有 礼 就无法分辨君臣 上下 长幼之序 礼 指周礼 为维护礼 孔子提出 正名 的主张 于社会 主张建立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社会秩序 于个人 主张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一 孔子其人 二 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 2 克己复礼 3 中庸之道 课堂设问 材料一 仲尼曰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第二章 材料二 孔子学生子贡曾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问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请思考 上述材料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在目前有无现实意义 结合事实说明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实现仁的方法 1 中庸的含义 1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能恰到好处 2 将各种正确的原则 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 使他们互相补充 互相制约 2 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 要实行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 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一 孔子其人 二 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 2 克己复礼 3 中庸之道 4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孔子办私学 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孔子采用因材施教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 等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等 杏坛讲学 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一 孔子其人 二 孔子的思想 三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和政治家 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 多年来 孔子思想经久不衰 影响着中国乃至东方社会的经济生活 在现代的商业社会中 孔子思想中的重义轻利 敬业乐群等内容 维护了企业的信誉 保持了企业内部的和谐和稳定 孔子薄赋轻税的主张和节俭思想 则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 孔庙 孔府 孔林 山东曲阜孔府大堂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的汉城正式揭牌 东亚文化的渊源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台湾 永远的孔子 文物大展 冰火两重天 近代以来孔子的地位1 维新先师2 打倒孔家店3 批林批孔4 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 d 2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 仁 和 礼 b 仁 和 德治 c 克己复礼 d 忠恕 之道 b 课堂练习 1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仁 礼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a b c d 3 现在 我们提倡 以德治国 而春秋时期 孔子就提出过 以德治民 的主张 这说明a 不管时代怎样 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b 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c 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肯定或否定d 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b 4 孔子曰 君子 社会的管理者之德风 小人 社会的被管理者 之德草 风往哪边吹 草往哪边倒 又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此观点a 强调因材施教b 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作用c 体现了孔子的高尚道德情操d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b 5 儒家思想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 仁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 非攻 主张的思想基础 b 6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