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讲人类与环境 一 生物圈 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副生物圈带 热裂口 不连续的一个薄层 制造氧气 处理废物 二 全球人口动态1 人口变化规律 1 古代 人口长期处于很低的 2 近代 世界人口开始激增 类似于指数增长 水平 2 发展 据乐观预测 世界人口在达到大约 时才会稳定下来 3 限制因素 地球 都是有限的 4 采取措施 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设法降低 做到 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110亿 资源 食物的生产 出生率 自我控制 三 全球性环境问题 co2 上升 co2 氟利昂 皮肤癌 减少 氟利昂 硫 氧化物 生态平衡 so2 no 污染物 污染源 封闭化 物种 遗传 生物 多样性 1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 1 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但是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 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 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所以 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2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压力 2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1 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 形成了巨大的 落差 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 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 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即时应用1 梅托斯 meadows 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 人口膨胀 自然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模型 如图 根据模型分析 人口激增不会导致发生的是 a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因而不能继续加以使用 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 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 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 环境污染严重 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 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 人口膨胀 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 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解析 选d 虽然人口膨胀 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 但是由于人类可以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 2 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 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 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 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 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解析 选d 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破坏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 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2 水污染及其净化 特别提醒 1 淡水湖泊和江河中由于氮 磷元素污染导致的藻类等微生物爆发 叫做水华 海湾水域形成的类似情况 叫做赤潮 这样的水体污染会使渔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使邻近地域人们的饮水受到直接威胁 2 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污水排放 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 通常的办法有物理沉降过滤 化学反应分解等 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即时应用3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温室效应 赤潮 光化学污染 潮汐 臭氧层空洞 水俣病 酸雨 大脖子病a b c d 解析 选d 主要考查学生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知识面广 知识面宽 潮汐是因地球 月球的位置及吸引力而产生的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 属正常自然现象 大脖子病是由于缺乏碘元素 而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 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这一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 赤潮是海洋被污染而导致缺氧 鱼虾等生物死亡 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 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 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 4 如果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 那么其变化的顺序是 水中溶氧量下降 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 分解尸体 水中溶解氧增加 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 分解尸体 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 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 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a b c d 解析 选b 海水富营养化是造成赤潮的根本原因 在赤潮的起始阶段 由于海水中的n p等元素大量增加 导致浮游藻类迅速繁殖 同时海水中溶氧量不断增加 引起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 结果又使水中溶氧量下降 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 有害气体增加 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遗传多样性 指遗传信息的总和 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 植物 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 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原因分析 1 从分子水平看 2 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 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也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 4 保护的主要措施 1 就地保护 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 进行保护和管理 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2 迁地保护 由于生态条件不复存在 物种数量极少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 将生存和繁殖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 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 植物资源方面建立种子库 动物方面建立精子库等 4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即时应用5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遗传信息的多样性b 蛋白质的多种多样c 物种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 选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6 2012 江苏徐州二次质检 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c 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 d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防治环境污染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析 选c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进行就地保护 其与迁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因人为因素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 故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处理污染水体 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关系 1 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 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 重金属污染等 2 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 如生活污水 农药等 3 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空气 采用搅拌 通气等措施 4 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 密封 池底沉积物等措施 近年来 妫河的部分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 对旅游业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请回答 1 妫河水质恶化可能主要是由蓝细菌等生物引起的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 蓝细菌属于 为解决妫河水发绿问题 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 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2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 还应该在妫河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 如虾 蟹等 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 3 有人认为妫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 p等矿质元素有关 为了证明该假设 从泛着绿色的河流中取水 设计了以下实验 a 将水样静置4小时 倒去液体 留下藻类 加清水 如此重复3次 b 再加水至1000ml 混匀后平均分装于甲 乙 丙 丁四个烧杯中 c 对上述四个烧杯进行如下处理 甲烧杯 加0 3g洗衣粉 含p 乙烧杯 加0 3g尿素 丙烧杯 加0 15g洗衣粉 含p 和0 15g尿素丁烧杯 不加任何物质d 将甲 乙 丙 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 观察记录 请回答 a处理的目的是 设置于烧杯的目的是 你预测甲 乙 丙 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解析 1 蓝细菌为自养生物 是生产者 故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 蓝细菌属于第一营养级 根据表中各种鱼的食性可判断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鲢鱼 2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 在妫河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 如虾 蟹等 的生态学意义是增加了生物种类 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或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 a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 设置丁烧杯的目的是作为对照 甲 乙 丙 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应是丙 理由是洗衣粉中的p和尿素中的n是藻类生长繁殖必需的矿质元素 营养充分 藻类生长繁殖快 答案 1 第一营养级鲢鱼 2 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或提高了作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 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作为对照 丙洗衣粉中含p 尿素中含n 营养充分 藻类生长繁殖快 误认为物种的增加就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农业部最新统计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 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 我国已有50余种 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 中 正确的是 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 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 有利于生物进化a b c d 解析 生物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迅速增长繁殖占据生态位置 与当地生物形成竞争 使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态 答案 a 纠错笔记 1 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 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种 特称侵入种 2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 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即引发生态危机 3 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 占据空的生态位 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 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 传播能力特别强 一旦传入 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 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 j 形增长 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不清晰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a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 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 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