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2分)A确凿( zu ) 哽咽(gng) 蟋蟀( shui ) 锲而不舍(q)B祈祷(q) 踱步(d) 炽痛 (ch) 鲜为人知(xin)C哺育(p) 骊歌(l) 胡骑(q) 人迹罕至(hn)D云鬓(bn) 书塾( sh ) 可汗 (khn) 肿胀(zhng zh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2分) A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懊诲 蝉蜕 丑陋 来势凶凶 C讪笑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祈祷 脑髓 回环曲折3、按要求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12分)(1). ,云从窗里出。 (2). ,明月来相照。(3).峨眉山月半轮秋, 。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恶劣气候的诗句是: , 。(6).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7).成语“扑朔迷离”来源于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 。5.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 )A.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是设施B.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 的项目再度诞生。C.成都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 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D.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 用事。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5、班上要开展一次以“探寻黄河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从以下几方面写出你的活动结果。关于黄河的古诗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一至两个: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写一则公益广告(标语),呼吁人们保卫母亲河。3分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6分)生命是一条河流,它只是一味地向前奔腾,而不回头!生命之源是什么?或许,是密密森林那阔叶上滴落的一颗露珠;或许,是危危石崖那缝隙里渗出的一缕清泉; 或许, ;或许是云的哭泣;或许是雾的凝思。或许是闪着寒光的冰山的溶化,它起初总是无比的纯净,闪着梦幻,倒映着一路五彩斑ln( )的红花绿叶,渐渐地就携着泥沙,渐渐地呼啸奔腾,渐渐地就千次百次地与同伴汇合,融为一体。即使遇到怎样的苦难,生命都是不屈的,它将顽强地生息和繁yn( ),不息地追求着光明和幸福(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斑ln( ) 繁yn( )(2).仔细揣摩第句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2分)或许, 。(3).文中第句是个病句,请你把它修改过来: 。(2分)3. “成长”主题班会即将在七(5)班召开,请作为班委会成员的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6分)(1).老师给了你几个词语,请你按要求将它们组合成句子。(不得增减词语)(2分)是 在 举行 七(5)班 主题班会 的 成长强调活动的内容: 。强调活动的地点: 。(2).班会开始了,张晓明代表班委会站起来发言,他说: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能来参加班会,这是你们的光荣,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请你指出并改正以上话语中不得体不规范的地方。(4分)毛病: 改正 改正 (一) 小 名(14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声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但妈妈终于还是改不了。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切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道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水。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4.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2分)5.第二段中的“惊愕”一词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6.在家里,每当听到妈妈喊我小名时,“我”有什么感觉?这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7.在车站送别部分,作者运用了 描写、 描写和 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妈妈对女儿深深的爱。(3分)8.妈妈该不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阳光,是一种语言(12分)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疾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禅机,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天边无限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9. 从文中看,第段中的“箔片”和第段中的“金箔”分别指什么?(2分)10.从至段看,总结作者赞美阳光“语言”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2分)11.试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12.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2分)13. 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你会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3分) 让我看着你王焕伟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 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8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经过: (2分)结果: (2分)9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3分)10男孩韵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11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12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5分)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11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1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1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16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作者:孙道荣有删改)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 9 第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 10 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11 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2 第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 (三)伤 仲 永(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