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公度 时间之窗.doc_第1页
可公度 时间之窗.doc_第2页
可公度 时间之窗.doc_第3页
可公度 时间之窗.doc_第4页
可公度 时间之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公度 时间之窗可公度可公度性源于天文学,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是自然现象周期性的一种客观外在反映,所以是一种信息系。这种信息系不仅在天文学研究领域中有明显的表现,而且在其他领域中也广泛的存在,因此可以以它作为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研究的依据和方法。什么是预测,预测就是从不定体系中找到确定!如果不确定性不存在了,预测也就不需要了。预测是从看似无序的信息群中挖掘出有序的信息群。为什么使用可公度性可以进行天体规律和一些天文发现呢?它主要原因就是可公度性它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规律,之所以可公度性能揭示大自然界中的某种变化规律,这主要是大千世界都是由各种可计算的某些结构单元所组成。诸如:人类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和宇宙由天体组成等。这些单元都是自然数,自然数信息系在自然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自然数和零的信息体系可以扩展到整数信息体系。翁先生举例谈到,元素周期律的主要指标是原子序号,它是自然数。稳定粒子质量迭加式就是整数体系。所以说,整数也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规律。自然数和整数作加法和减法不改变性质,所反映的规律不会因加和减的运算而失真。可公度性(Commensurability)一词来此天文学,拉普拉斯(Pierre Simon.Laplace,1749年3月23日生于法国诺曼底地区的博蒙昂诺日;1827年3月5日卒于法国巴黎,十七世纪法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运用可公度性关系式揭示了太阳系星系公转半径的信息。也并非翁先生所创。我们从下面的小短文可以看出拉普拉斯应用可公度性式的天文贡献: “月球和卫星的运动月球运动也是天文学中的难题,特别是月球平均角速度的加速现象以往提出的各种解释如以太阻尼、彗星作用、引力传播速度有限等都失败了巴黎科学院为此问题设立了奖金拉普拉斯首先讨论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对月球运动的影响,取得部分成功(见原始文献)所提出的方法后来成为摄动理论的基础。其他行星的卫星,特别是自1676年丹麦的O罗默(Rmer)测定光速后,木星的卫星运动也成为各界重视的课题拉格朗日因详细讨论了木星形状、太阳引力、卫星间的相互影响而获得巴黎科学院1766年度奖金(参见“Oeuvres de Lagrange,VI,pp67225)拉普拉斯首先注意到木星的3个最亮卫星的轨道共振现象设n1,n2,n3为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的平均角速度,则它们几乎严格满足关系:n1+2n3=3n2注:翁文波先生把它表示为:X3+X3-X2-X2=X2-X1;这里X1就是n1;X2就是n2;X3就是n3。1787年,拉普拉斯经详细讨论后得到了两个重要结果(见原始文献):第一,在太阳和木星形状以及卫星间的相互作用下上式仍几乎严格成立;第二,量s=n1+2n3-3n2及V=st+180只有微小的周期振动,即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的轨道共振状态是巩固的这两个结果在有些文献中称为(木卫运动的)拉普拉斯定理所提出的方法对其他天体的轨道共振研究也适用”。我们认为公度性为什么可以揭示一些自然中的现象,因为整个宇宙都是由自然数构成。世界万物都是对称的,不对称也是在对称中的不对称。诸如:植物叶子的对称性,蜘蛛织成的正八角形的网络等等都说明了这些。从下面的自然数1(X1)、2(X2)、3(X3)、4(X4)、5(X5)、6(X6)、7(X7)、8(X8)、9(X9)、10(X10)、11(X11)、12(X12)、13(X13)、14(X14)、15(X15)、16(X16)、17(X17.我们可以看到: 3+5-7=1,5+7-11=3,7+9-11=5,9+11-13=7,. 1+3=4,5+7=12,., 3*4=12,或者12/4=3 我们将上面的算式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X3+X5-X7=X1 (1) X5+X7-X9=X3(2) X7+X9-X11=X5(3) .(n) 进一步写成: X3=X1+X2(1) X5=X2+X3=X1+X4 (2) X7=X5+X2=X1+X6=X3+X4 (3) . 四元可公度: 2*X5-X7=X3=3 (1) X5+X7-X9=X3=3 (2). 五元可公度: 3*X2-X1=X3=3 (3) 2*X6+X2-X11=X3=3 (4). 从上面的推演我们得到了许多个可公度式。为什么可公度式具有这样的性质,这是基本数论的研究范畴,它的证明类似象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许多事情我们使用它并不需要我们知道为什么。就类似于我们大家都知道“1+1=2”,但为什么等于2,我们大家都不会证明它一样。一个可公度性式可能是偶然的,只有两个以上的可公度式存在,预测才具有一定价值。(最重点的一句话)1、J.B.Titius(17291796)的发现1766年,一位名叫特迪斯的德国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太阳系概况时,要求学生将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记住。可学生怎么也记不住这些毫无规律的数字。特迪斯仔细分析了这些数据,发现并非无规律可循。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列,从第二个数开始,后一数正好是前一数的两倍,即:0,3,6,12,24,48,96,192在每个数上加4,再除以10,便得到:0.4(水星到太阳,天文学单位), 0.7(金星),1.0(地球),1.6(火星),2.8(一颗小行星),5.2(木星),10(土星),19.6(天王星),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其它数字正好是五个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只有2.8个天文单位处是一颗小行星。特迪斯并没有认为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不过把它当做一个教学生巧妙记忆数据的方法,所以当时没有传开。直到1772年,德国天文台台长波德发现了它,觉得很有意思,才将它发表。因此一般称它为“特迪斯波德”定则。“特迪斯波德”定则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重。德国天文学家注重到,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隙非常大,按“体丢斯波德”定则,2.8天文单位处没有行星,似乎这里还有个行星没有被发现。正在这时,传来了赫歇耳发现天王星的消息,天王星到太阳的距离为19.2天文单位,跟体丢斯定则预言的19.6基本一致,这更使天文学家坚信2.8天文单位处应该有一个行星。后来的发现令天文学家有点失望,这地方没有发现大行星,但发现了一个由许多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到1982年,这里被命名编号的小行星就达2297个,估计总数比这还要多得多。这些小行星是一个大行星瓦解后形成的呢,还是尚未形成大行星的原始块呢?这是天文学上一个有趣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2、拉普拉斯(Laplace,17491827)对可公度性的推广拉普拉斯使用了“体丢斯波德”定则发现,太阳系的一些卫星也不是杂乱无章地分布的,也具有某种规律。如木星的三个卫星到主星的距离X(1),X(2),X(3)服从下式:2(X(3)X(2)X(2)X(1)而土星的四个卫星则服从:4X(4) X(3)5X(2)5(X(2)X(1))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分布的这种规律,在数学上称作“可公度性”。3、简单当中的深奥假如有1、3、5、6、7、9、10、11、15、17、18、19这组数中,要问规律的话,这些数似乎是无序的。而我们把它分组,而3、6、9、15、18 这五个数就有规律了,它们都是3的整数倍。还有一些数,我们表面看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后就有规律了。如:6、9、11、25四个数,从表面上看,不能同时被任何一个数除尽。但6+1117,25+934,其结果都是17的倍数。当每一个数都能用某一共同数来量度,或简单说每一个数都是某一数的整数倍,则称这些量具有可公度性。如6、15、18是可公度的,而6、17、19则不具有可公度性。我们也称这些量具有可公度性。可公度性是周期性的推广,周期性则是可公度性的特款。可以说,可公度性是一种广义的周期性(也称为概周期)。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某些卫星到主星的平均距离,也具有这种广义的周期性。表面上看这些数据是不可公度的,但进行简单的加、减处理后就表现出了可公度性。如将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减去0.4再乘以10,其结果都是3的倍数。上面所列的木星、土星的卫星的可公度式,实际上也是说这些卫星到主星的距离进行加、减处理后存在可公度性。一个数乘以正整数是这个数的连续相加,所以当加法看待。时间之窗时间之窗也就是所谓的时间变盘点,是天文学的可公度性在股市中的运用。或称时间窗。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可公度性” 一词是在天文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股市中的预测例如大家都知道上证指数的一个主要低点循环周期是18-20个月, 除此之外还隐藏哪些周期,一时半会还不容易发现,而且当大部分人都在利用这个数据时,它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按以前的规律,2002年10月应该是循环低点,实际上去年10月只出现了一次反弹。可公度性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可公度性对上证指数进行中远期重要转折点预测,得到非常好的效果,以下为预测方法。 选点问题首先解决选点问题,根据混沌理论中的分形理论原理,底部转折点的前一点和后一点均比转折点高,顶部转折点的前一点和后一点均比转折点低。其次,起点取上证指数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另由于上证指数第一个交易日为1990年12月19日,所以月份的划分以每月18日为界。 低点的可公度性以下为1991年5月18日上证指数104点以来历次主要低点的时间跨度表,计算方式如下: 设1991年5月18日为0点,低点时间在当月18日之前的计算方法为 时间跨度=(年份-1991)12-5+月份 低点时间在当月18日之后的只要再加上1即可。 序号指数时间(点位)时间跨度 序号指数时间(点位)时间跨度X01991.05.17(104)0 X14 1999.12.27(1341)104 X11992.11.17(386)18X152000.09.25(1874)113X21993.03.25(913)23X162001.02.22(1893)118X31993.07.27(777)27X172001.10.22(1514)126X41993.10.25(774)30X182002.01.29(1339)129 X51994.07.29(325)39X192002.06.06(1455)133X61995.02.07(524)45X202003.01.06(1311)140X71995.07.04(610)50X212003.11.13(1307)150X81996.01.19(512)56X222004.09.13(1259)160 X91996.12.25(855)68X232005.02.01(1187)165X101997.09.23(1025)77X242005.06.03(998)169X111998.08.18(1043)87X252005.07.11(1004)170X121999.02.08(1064)93 X262005.10.28(1067)174X131999.05.17(1047)96我们看到X20以前数据基本上可以找到可公度性的规律,比如: 1)X20的低点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2+X16=23+118=141,X3+X15=27+113=140,X6+X13=45+96=141, X19的低点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4+X14=30+104=134,X5+X12=39+93=132,X6+X11=45+87=132,X8+X10=56+77=133 2)其他数据也可以根据类似的方法找出,根据以上低点数据目前我们采用二元公式,即把数字两两相加,得出如下数据组: X4+X15=30+113=143,X5+X14=39+104=143,X8+X11=56+87=143,X1+X17=18+126=144 143指向03年3月,144指向03年4月,也就是说今年2003年34月有可能出现一个低点或者次低点。 3)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组数据: X1+X19=18+133=151,X2+X18=23+129=152,X5+X15=39+113=152,X8+X13=56+96=152, 152指向03年2003年12月附近,也就是说03年底有可能出现另一个低点。意味着我们在03年底之前要选择高点时间区做一次全面的减仓出货。 4)X26低点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2+X21=23+150=173,X6+X18=45+129=174,X8+X16=56+118=174,X10+X13=77+96=173 可见 2005.10.28 也是全年一个重要的时间拐点哦。 5)07年大牛市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1+X25=18+170=188,X2+X23=23+165=188,X3+X22=27+160=187, X5+X21=39+150=189,X8+X19=56+133=189 188指向2006年12月附近,年底可能出现个时间拐点,12月或许是大级别的低点时间窗。 同样X6+X20=45+140=185,X8+X18=56+129=185。185指向2006年9月,也可能是一个低点。 高点的可公度性计算方式如下: 设1992年5月24日为0点,高点时间在当月18日之前的计算方法为 时间跨度=(年份-1992)12-5+月份-1 高点时间在当月18日之后的只要不减1即可。 序号指数时间(点位)时间跨度序号指数时间(点位)时间跨度X01992.05.24(1429)0X141999.06.30(1756)85X1 1993.02.16(1558)8X151999.09.10(1695)87X21993.04.29(1392)11X162000.08.22(2114)99X31993.08.17(1042)15X172001.01.08(2131)103X41993.12.08(1044)18X182001.06.14(2245)108X51994.09.13(1052)27X192001.12.05(1776)114X61995.05.22(927)36X202002.03.21(1693)118X71995.09.12(790)39X212002.06.25 (1748)121 X81996.07.24(894)50X222003.04.16(1650)130X91996.12.11(1258)54X232004.04.07(1783)143X101997.05.12(1510)59X242004.09.24(1496)148X111997.09.11(1264)63X252005.02.25(1328)153X121998.06.04(1422)72 X262005.06.09(1146)156X131998.11.17(1300)77X272005.09.20(1224)160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以前的数据基本上可以找到可公度性的规律,比如: 1)X21的高点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1+X19=8+114=122,X4+X17=18+103=121,X6+X14=36+85=121, X8+X12=50+72=122,X10+X11=59+63=122 有这么多的时间周期汇集,难怪2002年的六、七月份是铁顶, )X20的高点可以根据以下二元公式数据组得出: X2+X18=11+108=119,X3+X17=15+103=118,X4+X16=18+99=117, X9+X11=54+63=117,X10+X10=59+59=118 3)其次根据以上高点数据我们采用二元公式,即把数字两两相加,得出如下数据组: X1+X21=8+121=129,X2+X20=11+118=129,X3+X19=15+114=129,X5+X17=27+103=130, 129指向2003年2月附近,所以2003年2月在高位反复震荡都无法向上突破。 4)2003下一个重要高点数据指向哪呢?看看以下数据组: X2+X21=11+121=132,X3+X20=15+118=133,X4+X19=18+114=132, X9+X13=54+77=131,X10+X12=59+72=131, 131指向2003年4月,132指向2003年5月,也就是说2003年45月有可能出现一个高点。 5)另一个数据组: X4+X20=18+118=136,X5+X18=27+108=135,X6+X16=36+99=135, X8+X14=50+85=135,X10+X13=59+77=136,X11+X12=63+72=135 135指向2003年8月,136指向2003年9月,也就是说今年89月有可能出现一个重要高点或者次高点。如果在那时还有股票的朋友需要特别小心了。结合上次预测的低点信号,我们认为2003年第四季度股票持仓率应相对保守。 6)另一个数据组: X1+X27=8+160=168 ,X2+X26=11+156=167 ,X3+X25=15+153=168 , X8+X20=50+118=168, X9+X19=54+114=168 168指向2006年5月份 所以小宝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高点时间窗,在6月初应该很小心了。 拓展可公度性原理及其误差纠正根据可公度性的原理,按照公历日计算,以1990年12月为起点0,平均每隔9个月左右就出现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下表 时间跨度年份月份与转折点的误差时间跨度年份月份与转折点的误差01990.12上交所开市811997.9高点91991.9无转折点901998.6高点181992.6(-1)为高点991999.3(+1)为高点271993.3(-1)为高点1081999.12低点361993.12高点1172000.9(-1)为高点451994.9高点1262001.6高点541995.6(-1)为高点1352002.3高点631996.3低点1442002.12(+1)为低点721996.12高点1532003.9(+1)为低点1602004.4(-1)高点这些转折点几乎都是高点,同样可以推断出今年6月份左右成为高点或者次高点的概率很高。 任何预测都会存在误差,可公度性同样也不例外,如何回避错误、减少误差,使它成为严谨的、科学的、稳定的、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必须注意数据的分布密度,分布密度有两重含义 1)同系列数据内部的比较,象去年高点中六、七月份的密度明显比三月份的高,前者数据为2个121、3个122,后者数据为2个117、2个118、1个119,虽然两者都是五组数据,但前者只与两个数有关,所以更重要一些,六、七月份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大的反弹。 2)不同系列(高、低点)数据之间的比较,象去年12月份的高点数据组非常多,包括X1+X20=126,X2+X19=125,X4+X18=126,X5+X16=126,X7+X15=126,X8+X13=127,X9+X12=126,X11+X11=126,低点数据组偏少。所以,虽然指数已经大幅下跌了不少,但是反弹后仍然继续创新低。 2、必须充分运用反证,高、低点数据有时会有冲突,出现重叠。这时无论是高点还是低点的有效性都大打折扣,行情一般会出现大的波动,并不是重要的转折点,如果高、低点的数据没有冲突时就要特别关注。股票的时间之窗是江恩波浪理论中的概念 即:江恩第八条理论买卖规则是时间因素,认为在一切决定市场趋势的因素之中,时间因素是最重要的一环。江恩认为时间是最重要的一因素,原因有二: 第一, 时间可以超越价位平衡; 第二, 当时间到达,成交量将增加而推动价位升跌。 上面第一点,是江恩理论的专有名词,所谓“市场超越平衡”的意思是: 当市场在上升的趋势中,其调整的时间较之前的一次调整的时间为长,表示这次市场下跌乃是转势。此外,若价位下跌的幅度较之前一次价位高速的幅度为大的话,表示市场已经进入转势阶段。 当市场在下跌的趋势中,若市场反弹的时间第一次超越前一次的反弹时间,表示市势已经逆转。同理,若市场反弹的价位幅度超越前一次反弹的价位幅度,亦表示价位或空间已经超越平衡,转势已经出现。在市场即将到达转势时间时,通常市势是有迹可寻的。在市场分三至四段浪上升或下跌时候,通常末段升浪无论价位及时间的幅度上都会较前几段浪为短,这现象表示市场的时间循环已近尾声,转势随时出现。市场的时间及价位超越平衡,表示市场见底回升江恩亦认为,金融市场是受季节性特环影响的。因此,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时间,配合其他买卖规则,投资者可以很快察觉市场趋势的变化。江恩特别列出,一年之中每月重要的转势时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现详列如下: 1)1月7日至10日及1月19日至24日 上述日子是年初最重要的日子,所出现的趋势可延至多周,甚至多月。 (2)2月3日至10日及2月20日至25日 上述日子重要性仅次于一月份。 (3)3月20日至27日 短期转势经常发生,有时甚至是主要的顶部或底部的出现。 (4)4月7日至12日及4月20日至25日 上述日子较1、2月次要,但后者也经常引发市场转势。 (5)5月3日至10日及5月21日至28日 5月是十分重要的转势月份,与此同时、2月的重要性相同。 (6)6月10日至15日及6月21日至27日 短期转势会在此月份出现。 (7)7月7日至10日及7月21日至27日 7月份的重要性仅次于1月份,在此段时间,气候在年中转化,影响五谷收成,而上市公司亦多在这段时间半年结派息,影响市场活动及资金的流向。 (8)8月5日至8日及8月14日至20日 8月转势的可能性与2月相同。 (9)9月3日至10日及9月21日至28日 9月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市场转势时候。 (10)10月7日至14日明亮10月21日至30日 10月份亦是十分重要的市场转势时候。 (11)11月5日至10日及11月20日至30日 在美国大选年,市场多会在11月初转势,而其他年份,市场多在11月末转势。 (12)12月3日至10日及12月16日至24日 在圣诞前后,是市场经常出现转势的时候。 在上面所列出的日子中,每月共有两段时间,细心一看,大家便可以明了江恩所提出的市场转势时间,相对于中国历法中的24个节气时间。从天文学角度,乃是以地球为中心来说,太阳行走相隔15度的时间。由此可见,江恩对市场周期的认识,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 江恩理论认为,要掌握市场转势的时间,除了留意一年里面,多个可能出现转势的时间外,留意一个市场趋势所运行的日数,是异常重要的。 基于对“数字学”的认识,江恩认为市场的趋势是根据数字的阶段运行,当市场趋势运行至某个日数阶段,市场是可能出现转势的。 由市场的重要底部或顶部起计,以下是江恩认为有机会出现转势的日数: (1)7至12天 (2)18至21天 (3)28至31天 (4)42至49天 (5)57至65天 (6)85至92天 (7)112至120天 (8)150至157天 (9)175至185天 在外汇市场中,最重要的为以下三段时间: (1) 短期趋势42至49天; (2) 中期短势85至92天; (3) 中/长期趋势175至185天。 以美元马克及瑞士法郎的趋势为例,以下是一些引证: (1)中期趋势美元兑瑞士法郎由1992年10月5日1.2085上升至1993年2月15日共上升94天. (2)短期趋势美元兑瑞士法郎由1993年3月5日1.55下跌至5月7日,共44天. (3)长期趋势美元兑马克由1991年12月27日至1992年9月2日两个底部相差共176天. 江恩理论分析的引人入胜之处,乃是江恩对于市场重要顶部或底部所预测的时间都非常准确。 对于所预测的顶底时间,江恩当然在图表分析上下了不少功夫,在他的著作中,他介绍了三种重要的方法,颇值得投资者参考。 第一,江恩认为,将市场数十年来的走势作一统计,研究市场重要的顶部及底部出现的月份,投资者便可以知道市场的顶部及底部会常在哪一个月出现。他特别指出,将趋势所运行的时间与统计的月份作一比较,市场顶部及底部的时间便容易掌握得到。 第二,江恩认为,市场的重要顶部及底部周年的纪念日是必须密切留意的。在他的研究里,市场出现转势,经常会在历史性高低位的月份出现。纪念日的意义是,市场经过重要顶部或底部后的一年、两年,甚至十年,都是重要的时间周期,值得投资者留意。 第三,重要消息的日子,当某些市场消息入市而引致市场大幅波动。例如:战争、金融危机、贬值等,这些日期的周年都要特别留意。此外,分析者要特别留意消息入市时的价位水平,这些水平经常是市场的重要支持或阻力位水平。 时间之窗是周期的一种应用方法,周期的使用,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技术分析工具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波浪理论中应用的周期是以菲波纳奇数例为基础的,而江恩理论里面,周期的划分和应用又有他独特的界定。我们常说的时间之窗实际是波浪理论里面常用的菲波纳奇数例,菲波纳奇数例是一个最简单的数字123为基本数列的,把这个简单的数例的后两位数字不断相加, 1+2=3 2+3=5 3+5=8 5+8=13 8+13=21 13+21=34 21+34=55 34+55=89 55+89=144就可以得出菲波纳奇数例3、5、8、13、21、34、55、89、144以至无穷。实际上时间之窗就是每个数字就是前面两个数字之和。时间之窗(也可能是前后一日)在股价上经常反映为变盘之日,所以在某个关键的点位,如果正好是时间之窗,非常容易产生变盘。在股价上,我们常把某个明显的头部或底部作为起始点,然后利用软件的画线功能,把后面的时间之窗全部找到。示例:上图显示,股价在时间之窗后一日,正好是压力位,产生变盘。那这个数例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分析价格走势时,都希望能提早发现走势的拐点,也就是顶底,而实战中,一些重要的顶对顶的时间、底对底的时间、顶对底的时间,底对顶的时间大都出现在这个数例的数字上,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个价格走势的顶对应前面的一个高点经常是34天55天,或者13周21周等等,或者一个趋势从最低点启动,在13周、21周、34周或者55周的地方趋势结束。所以在一个趋势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就会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出现拐点的时间,一般就把那些容易出现拐点的地方称作时间之窗,时间之窗基本上就成了菲波纳奇数例的代名词。 时间之窗的基本理论不难理解,但它的实战应用却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时间之窗的周期分析是从属于波浪理论里面的一种方法,波浪理论中的三要素形态、比例、周期其周期的分析要结合波浪形态来看,当价格走势走到一个时间之窗附近,我们必须首先观察走势形态是否有顶底形态,如果波浪形态上有顶底的可能,那如果再有时间周期配合那出现顶底的概率就非常之大,但如果形态上没有明显的顶底形态特征,光有个时间之窗出现,不能完全作为判断顶底的标准,因为波浪理论中形态、比例、周期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第二,时间之窗的周期原理并没有硬性规定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