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doc_第1页
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doc_第2页
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doc_第3页
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doc_第4页
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禽流感流行及疫苗研究 田国彬/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一、xxxx年我国主要禽流感疫情概况 农业部新闻办xx年12月发布,在河北保定发生一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xx年1月山东青岛蛋鸡养殖场中分离到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上述分离到的病毒均属于禽流感H5亚型7.2分支病毒,这类病毒与现在应用的Re-4株疫苗属于同一分支,在部分北方省份也监测到该病毒,Re-4株疫苗是目前预防该病毒唯一合法的有效疫苗,但由于流行株与疫苗已经存在了变化,因此对其不能完全保护。 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与病毒的HA基因进行分支密切相关。当前,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专门针对这类新流行病毒的7.2分支N5N1亚型Re-4株灭活疫苗,此疫苗对当前流行的7.2分支病毒均可获得完全的免疫保护。 此疫苗种毒已于xx年4月分发给各企业进行试生产,预计7、8月可面市。 疫苗免疫是禽流感防控的重要策略,但是,频繁的病毒变异对疫苗免疫的实施不断提出挑战,所以,防疫疫苗需要及时更新。 7.2分支病毒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量存在,我国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xx年开始进行全国重点省份的禽流感监测工作,至今已从宁夏、甘肃、河北等11个省份分离到140株H5亚型7.2分支禽流感病毒。 当前流行的7.2分支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基因进化关系分析,7.2分支可以分为4个小的亚分支,xx年至今我国流行的主要是7.2.4亚分支的病毒,该亚分支病毒与xx年开始应用的Re-4疫苗株的HA基因与Re-4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差异较大。 Re-4株系列疫苗尚可对宁夏和甘肃等疫情分离株攻击提高100%完全保护,但到了xx年,Re-4株系列疫苗免疫鸡用河北H5N2等7.2分支流行株攻击后部分免疫鸡出现死亡。 我国H5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clade7.2至少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宁夏和甘肃等16个省份存在。目前使用的Re-4疫苗株对当前clade7.2病毒的大部分毒株不能提供有效保护,以clade7.2代表株为表面抗原基因供体研制的Re-7株H5N1亚型重组灭活疫苗对clade7.2病毒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Re-6株+Re-7株)对clade7.2和clade2.3.2病毒都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xx年1月湖北黄石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xx年1月贵州黔南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xx年3月,云南玉溪发生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这3起疫情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亚型禽流感病毒类2.3.4分支引起的,病毒类似,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用Re-6株禽流感灭活疫苗预防有效,将该疫苗与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类2.3.4病毒在鸭子中呈扩散趋势,并引起鸡的疫情,Re-8疫苗对类2.3.4分支病毒能提供保护,建议在有类2.3.4分支病毒的地区争取早日用上Re-8疫苗。 二、禽流感概述 1.禽流感的历史。1878年,Perroncitom首次报道了意大利鸡群暴发一种严重的疾病,为区别于新城疫,当时称之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1902年Centenni和Savunozzi从鸡体内分离到病原这也是第一次文字记载的流感病毒的分离。1955年Schafer首次证明其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1956年英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发现鸭也能感染A型流感病毒发病。在有记载的禽病历史上,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自1959年以来,全世界共暴发了多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中多数在鸡群中暴发,每次的暴发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xx年开始,世界上每年都有多个国家发生H5或(和)H7亚型禽流感,其中在巴基斯坦、荷兰、加拿大、美国、埃及、丹麦、保加利亚、捷克、澳大利亚、朝鲜、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禽或候鸟都发生或分离到H7亚型禽流感病毒。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也时有发生,1996年英国1人感染H7N7死亡,1997年香港18人感染H5N1六人死亡,1999年香港7人感染H9N2死亡,xx年香港2人感染H5N1一人死亡,xx年荷兰89人感染H7N7一人死亡,xx年加拿大2人感染H7N3死亡,xx年美国1人感染H7N2死亡,xx年埃及2人感染H10N7死亡,xx至今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中国、土耳其导等16个国家共662人感染H5N1造成391人死亡。禽类的研究表明,H7N9病毒对鸡、鸭和肉鸽无致病力,病毒在鸡群中能够有效复制和传播,但在鸭和肉鸽中不能有效复制和传播。 2.H7亚型禽流感的诊断。很难通过临床症状进行H7亚型禽流感的诊断,家禽或野鸟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可因病毒的毒力以及宿主等不同而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有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开始就呈暴发式的疫情,有典型的高致病禽流感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有的则是开始时感染的病毒呈低致病性,而后来演变为高致病性病毒而引起死亡率大幅度增加;有的是病毒一直呈低致病性,表现出较轻的临床症状或不出现临床症状。即便有时从症状和剖检病变上可以怀疑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但也无法判断是否由H7亚型禽流感引起的,故该病诊断主要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是最准确的禽流感诊断方法,但要求在高生物安全级别的且必须经国家批准的实验中进行,目前,有商品化的RT-PCR或荧光RT-PCR试剂盒,可以直接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由于我国家禽均未进行H7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因此,用H7亚型HI试验抗原检测禽血清中是否含有抗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体还是可以提供诊断参考依据,或者与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等有条件的实验室联系采取病原学等方式进行最终判断。 3.H7亚型禽流感的预防。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禽流感的方式之一,但禽流感病毒各亚型之间基本无交叉免疫保护性,即当前我国普遍免疫的H5和H9亚型禽流感疫苗对H7亚型禽流感病毒不能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已经利用重组病毒技术研制出H7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作为技术储备,xx年在朝鲜暴发H7亚型禽流感时,该疫苗在我国吉林和辽宁边境应用,建立了坚强的免疫隔离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在养殖场发现禽H7亚型禽流感疫情,无需进行而且农业部也不允许进行H7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即使养殖场发生了H7亚型禽流感疫情,也需根据农业部是采取单纯扑杀策略还是采取扑杀与免疫相结合的策略而决定是否应用疫苗及应用范围)。 当前,预防H7亚型禽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病毒于禽场之外。各养殖场应加强对生物安全设施的检查,重点检查各项设施是否运转良好,必要时增设新的生物安全设施。检查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应加强人员和车辆管理。建议饲养员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根据需要必须进入时,要换消毒的工作服、鞋、帽方能进入。禁止一切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内部车辆进入厂区一定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