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期中考生物试卷第卷选择题1.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答案】d【解析】孟德尔通过对“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发现了问题:性状分离,进而尝试“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即分析问题,提出假说,a项错误,d项正确;孟德尔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假说(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项错误;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揭示出“分离定律的本质”, c项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熟练记忆并再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豌豆杂交实验设计的测交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b.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体相交,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c. 测交实验可以用来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d. 当测交或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时,判定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判定待测个体是杂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测交是为测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显性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其意义在于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测交实验是为了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详解: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a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体相交,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b正确;测交实验一般不能用来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当测交或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时,判定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判定待测个体是杂合子,d正确。点睛:关键是测交的概念和意义,尤其要注意测交一般不能用于判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3.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项目yryryryryr13yyrryyrryryyrryyrr4yyrryr2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a. 1、2、3、4的性状表现都一样b. 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c. 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d. 遗传因子组成出现几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答案】d【解析】图中1、2、3、4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都是双显性个体(黄色圆粒),a正确;分析表格基因组成,yyrr只出现一次,yyrr共出现四次,bc正确;图中1、2、3、4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1/16、yyrr2/16、yyrr2/16、yyrr4/16,因此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2=31,d错误。4. 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a. 0b. 1/9c. 1/3d. 1/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父母双亲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3和4号是异卵双胞胎,他们都有可能是1/3aa和2/3aa,要都是aa的概率是1/3*1/3=1/9,故b正确,a、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5.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使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选择测交实验验证假设,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或者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都是通过观察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推测的,所以不能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进行“演绎”过程,c正确;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点睛:熟悉孟德尔的整个假设-演绎方法对应的实验过程是关键。6.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b. f1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为1:1c. 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d. 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答案】b【解析】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7.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 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概率是1/3【答案】d【解析】a、根据题干中: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可知,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假设控制兔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用a、a、b、b来表示,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灰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即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b错误;c、f2中灰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能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4:2:2:1,c错误;d、f2中黑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与白兔aabb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2/31/21/3,d正确。【考点定位】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其实,由于两对基因的相互作用的类型不同,在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中就出现了很多种特殊的性状分离比,总结如下:条件种类和分离比相当于孟德尔的分离比显性基因的作用可累加5种,1:4:6:4:1按基因型中显性基因个数累加正常的完全显性4种,9:3:3:1正常比例只要a(或b)存在就表现为同一种,其余正常为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3种,12:3:1(9:3):3:1单独存在a或b时表现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3种,9:6:19:(3:3):1aa(或hb)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3种,9:3:49:3:(3:1)a_bb(或aab_)的个体表现为一种,其余都是另一种2种,13:3(9:3:1):3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为另一种2种,9:79:(3:3:1)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2种,15:1(9:3:3):1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8. 甜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f2代中紫花:白花=9:7,则紫花甜豌豆一定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4:2:2:1b.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c. 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1d. 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甜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又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所以紫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a_b_,白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a_bb、aab_和aabb。详解:“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紫花):a_bb(白花):aab_(白花):aabb(白花)=9:3:3:1,即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若f2代中紫花:白花=9:7,则f2中紫花甜豌豆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它们一定能产生4种配子,即ab、ab、ab、ab,其中1/9aabb产生ab占1/9,2/9aabb产生ab和ab各占/1/9,2/9aabb产生ab和ab各占/1/9,4/9aabb产生ab、ab、ab、ab各占1/9,统计4种配子ab、ab、ab、ab及其比例为4:2:2:1,a正确;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b错误;若紫花甜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c错误;aabb的白花豌豆与aabb的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aabb,d错误。点睛:本题难点在于a选项中计算f2只紫花甜豌豆的配子种类与比例。9. 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a.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 闭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c. 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答案】a【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正确;闭花传粉是指花在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而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b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10. 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 f1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c.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d. 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答案】b11.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答案】a【解析】从题文中可以看出,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中a(a)基因一定是纯合的,而b(b)则是杂合的,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考点定位】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12.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白花植株,假定剩余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 1/4 b. 1/6 c. 1/8 d. 1/16【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所求为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所以虽有两对性状,但只需考虑红花与白花一对性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亲代为红花(用aa表示)与白花(用aa表示),f1为aa,f2中aaaaaa121,将f2中的白花(aa)植株去掉,剩下的aa占1/3、aa占2/3,将f2自交,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能产生白花植株,因此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aa)植株的比例为1/42/31/6,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排除高茎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干扰,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13.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并且能够自由组合,因此应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在解题时,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首先对每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详解: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1=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41/20=0,b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0=0,c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41/21/2=1/16,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熟练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4.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重量为130g 的aabbcc和重量为310g的aabbcc杂交得f1,再用f1与甲植物杂交,产生f2的果实的重量范围是160g280g,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答案】b【解析】由于隐性纯合子重130g,显性纯合子重310g,三对等位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310-130)6=30(g),据题意aabbcc和aabbcc杂交得f1(aabbcc),f1与甲植物杂交,产生f2的果实的重量范围是160g280g,因为(160130)30=1;(280130)30=5所含的显性基因个数为1-5个,a、d都能形成隐性纯合子,无显性基因;c至少有两个显性基因,选b【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5. 豌豆种子的种皮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圆粒(b)对皱粒(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互不影响,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致死,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若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取一植株自交能得到的种子黄色比绿色为4:1b. 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c. 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有6种基因型d.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于aabb的植株,能产生四种雌配子并且比例为1:1:1:1,而雄配子只有3种比例为1:1:1,所以自交后得到的种子黄色:绿色为5:1,a错误。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b正确。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有8种基因型,c错误。正常情况下存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可以是ab的雌配子和ab的雄配子受精结合而产生的,d错误。点睛:关于部分配子致死的问题需要先写出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然后根据题干做答即可。16. 1904年法国遗传学家lcuenot做了以下实验: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后代出现黄色:黑色=2:1;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黑色=1:1若有黄色雌雄小鼠若干,让其自由交配得f1,f1中毛色相同的鼠交配得f2,则f2代中小鼠的性状分离比为()a. 黄色:黑色=5:3 b. 黄色:黑色=2:3c. 黄色:黑色=4:5 d. 黄色:黑色=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黄色鼠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一定比例的黑色鼠,说明黄色鼠对黑色鼠是显性,亲本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根据aaaa1aa:2aa:1aa,实际后代黄色鼠:黑色鼠=2:1, 而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黑色=1:1,说明a显性纯合致死。详解: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黄色鼠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让若干黄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f1,f1中黄色:黑色=2:1,让f1相同颜色的鼠交配得f2,其中aa胚胎致死,则f2代中小鼠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aa(2/31/2):黑色aa(2/31/4+1/31)=2:3,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根据黄色鼠自由交配出现2:1的分离比,进而判断出aa纯合致死。17.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接近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a. 1中紫色1浅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 1深紫色1中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d时,子代全为深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m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中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浅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v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综上分析,选项a、b、d均不可能出现,只有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8. 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a. 子3代 b. 子4代 c. 子5代 d. 子6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n】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n是自交代数要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即1()n0.95,解得n最少为5,即该比例最早出现在第5代故选:c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19. 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的遗传给后代。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由题干信息可知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一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a_占3/4;子二代中,aa占2/31/4=1/6,a_占5/6,把n等于1和2分别代入选项中的四个表达式,与上述结果吻合的是选项d。点睛:注意本题中豌豆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的特殊性只能是自交。20. 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b. 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c. 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d. 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根据f2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67(9331的变型),可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弱抗病的基因型为rrbb,根据题意抗病个体基因型为r bb,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a项错误;f2的弱抗病植株基因型为1rrbb、2rrbb,纯合子占1/3,b项错误;f2中抗病植株基因型为1rrbb、2rrbb,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植株占(2/3)(1/4)=1/6,抗病植株占11/6=5/6,c项错误;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bb或rrbb,测交后代均为易感病植株,不能区分它们的基因型,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明确各种表现型可能的基因型,二是根据f2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推测f1和亲本的基因型。21.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二者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 3/4,1/4 b. 1/2,1/8c. 1/4,1/4 d. 1/4,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说明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ttaa和ttaa。每对基因单独考虑,tt和tt杂交,后代1/2正常,1/2多指;aa和aa杂交,后代3/4正常,1/4白化,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的概率为:1/23/41/21/41/2;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1/21/41/8,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的能力。22. 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某科研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其中残翅亲本是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b. 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c.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d. 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且“亲本是小翅和残翅,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详解:结合题意,亲本是小翅和残翅,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错误;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6种,即e1e1、e1e、e1e2、ee、ee2、e2e2,b错误;根据a选项推断的显隐性关系可知,亲本小翅的基因型为e1e,残翅的基因型为e2e2,c正确;复等位基因e、e1、e2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判断三种复等位基因的完全显隐性关系。23. 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a. yyrryyrr b. yyrryyrrc. yyrryyrr d. yyrryyrr【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亲本黄色基因应该为yy和yy,或者是yy和yy,后代中皱粒有1/4,所以亲本圆皱基因应该为rr和rr,所以亲本基因组合为d。24. 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入另外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dddddd=1055,该比例不符合正常的结果。对上述做法,你认为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a.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 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d. 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数比精子数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题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的原因是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ac不会改变实验结果,d做法错误,故本题选b。考点:基因分离定律实验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能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5. 下图是一个家庭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4结婚则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a. 1/6 b. 1/8c. 1/12 d. 1/1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2是女性患者,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的基因型是1/3aa,2/3aa,4的基因型是aa,所以3与4结婚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31/4=1/6。故选a。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分离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 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 、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b. 、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c. 能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d. 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答案】d【解析】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次级卵母细胞,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a错误;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4个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4个精子,c错误;分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其中极体将会退化消失,因此只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d正确。27.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构建法c. 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假说,c正确;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28.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不幸的是,两个孩子都和父亲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不考虑基因突变,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 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c. 母亲和女孩必有一个为杂合子d. 因为是双胞胎,所以两个孩子的基因型相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父亲和儿子、女儿都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该病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a错误;若该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正常的母亲不可能生出有病的儿子的,b错误;若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是杂合子,女儿是隐性纯合子。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母亲是隐性纯合子,女儿是杂合子,c正确;该双胞胎的性别不同,说明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29. 在下列科学研究中,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的是a. 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b. 萨顿基于实验观察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a正确;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30.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须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的方法逋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 研究蝾螈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须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答案】d【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将大蒜根尖先进行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再制成装片观察,a错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b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存在细胞核,所以可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1. 某高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3对基因中至少含有2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否则为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植株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红花b. 该植物纯合红花、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各有7种、1种c. 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764d. 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18【答案】d32.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甲和乙是某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单体b. 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 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d.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图示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两个细胞分裂图象,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无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a正确;根据图中染色体颜色及基因组成可知,该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根据图中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颜色可知,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过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分别是a、a、b、b和a、a、b、b,c正确;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d错误。点睛:本题中关键在于正确判断产生题图中细胞曾发生过交叉互换,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变为a、a、b、b和a、a、b、b。33. 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b.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易位),故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故b错误;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和基因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故c正确;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两两相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4.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如图为该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b. 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c. 所示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图表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可知,图是有丝分裂后期,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是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细胞质分裂均等,因此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解:a、图中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图,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b、图是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c、由于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并且图细胞的细胞质分裂均等,只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c错误;d、由于亲本基因型为mmnn,而图细胞中出现了m基因,这是分裂间期时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d正确故选: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35. 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圆果对长果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 1:0 b. 1:2:1 c. 1:1 d. 1:1: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假设两对基因a、a 和b、b,红长为a_bb,黄圆为aab_据题意,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即a_bbaab_,亲本基因型有多种情况:1、aabbaabb,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红圆果(aabb);2、aabbaabb,子代有2种表现型,红圆果(aabb)和黄圆果(aabb);3、aabbaabb,子代有2种表现型,红圆果(aabb)和红长果(aabb);4、aabbaabb,子代有4种表现型,红圆果(aabb),黄圆果(aabb),红长果(aabb),黄长果(aabb)解:(1)假设两对基因a、a 和b、b,红长为a_bb,黄圆为aab_若亲本为aabb和aabb,则只有aabb,即比例为1:0;(2)若亲本为aabb和aabb,则有aabb:aabb=1:1;若亲本为aabb和aabb,则有 aabb:aabb=1:1;(3)若亲本为aabb和aabb,则有aabb:aabb:aabb:aabb=1:1:1:1;(4)若亲本为aabb和aabb,则有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1:2:1故选: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6.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 xaxa、xay,xaxa、xayb. xaxa、xay, xaxa、xayc. xaxa、xay, xaxa、xayd. xaxa、xay, xaxa、xay【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信息,果蝇的眼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为:xaxaxaxaxaxaxayxay红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详解:根据“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只有一对杂交组合符合题意:xaxa(白眼雌果蝇)xay(红眼雌果蝇)1xaxa(红眼雌果蝇):1xay(白眼雄果蝇),因此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xayxaxaxay,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点睛:熟悉伴x染色体遗传的基因型和性状对应关系,结合亲子代表现型写出基因型。37. 如图是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家系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女儿,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系中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儿子,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丙家系中母亲患病,父亲、儿子、女儿均不患病,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女患者的儿子正常,因此一定不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丁家系中,双亲患病,生有不患病的孩子,因此为显性遗传病,由于男患者的女儿正常,因此一定不是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丁是显性遗传病,因此丁一定不是白化病,a错误;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一定不是红绿色盲,丙女患者的儿子正常,因此一定不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丁是显性遗传病,一定不是红绿色盲,b正确;如果乙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错误;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1/2=1/8,d错误。【点睛】对于不同类型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及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人类遗传病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38.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于动物细胞之处的是()a. 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b. 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分开方式c. 染色质的螺旋化和复制d. 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a错误;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在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和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b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质的螺旋化和复制,c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d错误。点睛:关键要记住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39.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末期和前期【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柱形图中三种数量关系,图中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且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2:2,说明此细胞内着丝点没有分裂但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细胞可能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2.7 第1课时 二次根式及其化简 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浙江交投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人(第六期)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城建投资集团旗下地产板块招聘18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巴中金鑫矿业有限公司招聘6名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互联网公司信息技术安全政策
- Unit 1 lesson 4 My school days说课稿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顺义区2025北京顺义区事业单位招聘1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考生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醴陵市2025湖南株洲市醴陵市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邢台城市介绍课件
- 怎样写好硬笔字-硬笔书法教程课件 4-1 硬笔隶书笔画技法
- 旅行社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注音版)(2022版课标)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gkh》课件
- DL-T1083-2019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 《2024年北京市医疗服务收费目录》
-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
- 便利店陈列培训
- 新疆地方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