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402,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风,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充分的理解,能深刻了解国际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在知识结构方面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3具有创新能力:包括很强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方案设计能力、文献阅读能力与概括能力、研究中的评判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4具有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能力,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掌握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能规范地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学术态度诚实正直,遵守学术规范,对自己的成果负责。5具有很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精神。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卫生政策与管理 2医院管理3卫生经济与政策 4卫生质量与绩效研究5药物政策与管理 6卫生信息管理7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硕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硕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秋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外国语学院516.507医患沟通与纠纷防范161秋季医管学院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516.501管理计量分析322秋季医管学院硕士阶段必修8学分516.502当代管理进展322秋季医管学院516.50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设计161秋季医管学院516.504公共政策分析161秋季医管学院516.507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161秋季医管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516.503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国际化)322秋季医管学院硕士阶段限选4学分516.508卫生政策分析(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06医院管理进展(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516.509卫生经济学进展(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硕士阶段选修4学分516.510药物政策与管理(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20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高水平)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1卫生服务质量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4医院经济与财务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2卫生保健与法律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3医疗机构成本管理与控制161春季医管学院博士专修课程516.801卫生政策研究(国际化)241.5秋季医管学院博士选修4学分516.802卫生经济研究(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516.803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比较研究 (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516.805公众健康与公共管理改革(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322春秋硕士、博士各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1203102卫生管理统计学966秋季医管学院本科或硕士非卫生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选修1203111卫生事业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201医院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131卫生经济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091卫生法学563.5春季医管学院研究环节19学分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医管学院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注:1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可以免修英语,其他博士生均不能免修英语。2硕博连读、硕博研究生须修完本专业硕士、博士课程。3博士生须修校级公共课4学分、专业课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4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5非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或硕士毕业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课程3门。其中没有修过卫生管理统计学者,卫生管理统计学为必修课。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考试必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考试不及格者不能申请学位。6对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研究环节的要求,原则上参照全日制博士生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学院另行规定。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副教授(或讲师)组成,人数不少于3人。研究生的培养平时以指导小组为主,在博士生的选题、论文中期进展检查、预答辩等培养环节,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负责审议。2学术活动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会议摘要被收录或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3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报告普通博士生在第一学年内(硕博连读、硕博生在第三学年内)完成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新性成果;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2)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新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在选题报告后一年进行。(3)预答辩在全面整理和分析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完成论文初稿,并在正式答辩前三个月完成预答辩。若预答辩未通过则延迟论文正式答辩。预答辩通过后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形成学位论文,送校外专家评阅。(4)论文答辩:有关程序与要求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5)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按学院规定要求执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402,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3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及案例分析能力,能规范地撰写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4具有较强的讲演技巧、社会交往以及人际沟通能力。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办公能力。二、主要研究方向1卫生政策与管理2卫生经济与政策3卫生资源管理4药物政策与管理5卫生法与管理6心理健康与管理7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7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校内外学术会议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季外国语学院516.507医患沟通与纠纷防范161秋季医管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516.501管理计量分析322秋季医管学院必修8学分516.502当代管理进展322秋季医管学院516.50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设计322秋季医管学院516.504公共政策分析161秋季医管学院516.614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161秋季医管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516.503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国际化)322秋季医管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516.508卫生政策分析(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06医院管理进展(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516.509卫生经济学进展(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4学分516.510药物政策分析(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1卫生服务质量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4医院经济与财务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2卫生保健与法律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3医疗机构成本管理与控制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20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高水平)161春季医管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322春秋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1203102卫生管理统计学966秋季医管学院本科非卫生管理专业硕士生选修1203111卫生事业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201医院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131卫生经济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091卫生法学563.5春季医管学院研究环节13学分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医管学院650.502校内外学术会议1650.503学位论文10650.504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注:1跨一级学科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2非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3门,其中本科阶段没有修过卫生管理统计学者,卫生管理统计学为必修课。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考试必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考试不及格者不能申请学位。3研究生课程及补修课程,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4校内外学术会议包括本院组织的学术活动。5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修课课程及学分,由学院按全日制硕士生要求统一安排;研究环节的要求按全日制硕士生规定执行。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七、其他规定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生应从入学后开始查阅文献资料,接触课题,进入研究工作,并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者可正式进入论文工作。2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院规定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医院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4Z1,授管理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服务。2掌握医院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包括医院治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过程、医院监管方式、医疗质量改进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机制等。3熟悉海内外医院管理研究以及发展、改革的新进展。4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医院管理方面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及案例分析能力,能规范地撰写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5具有较强的讲演技巧、社会交往以及人际沟通能力。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办公能力。二、主要研究方向1医院治理与改革2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3医院资源管理4医院评价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7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校内外学术会议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季外国语学院516.507医患沟通与纠纷防范161秋季医管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516.501管理计量分析322秋季医管学院必修8学分516.502当代管理进展322秋季医管学院516.504公共政策分析161秋季医管学院516.50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设计162秋季医管学院516.614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161秋季医管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516.503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国际化)321秋季医管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516.508卫生政策分析(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06医院管理进展(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516.510药物政策分析(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4学分516.518医疗服务质量改进(高水平)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9医院治理与改革发展(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4医院经济与财务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5医院绩效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6医院战略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517医院人力资源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322春秋季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1203102卫生管理统计学966秋季医管学院本科非卫生管理专业的硕士生选修1203111卫生事业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201医院管理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131卫生经济学724.5春季医管学院1203091卫生法学563.5春季医管学院研究环节13学分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医管学院650.502校内外学术会议1650.503学位论文10650.504发表学术论文1注:1跨一级学科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2非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3门,其中本科阶段没有修过卫生管理统计学者,卫生管理统计学为必修课。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考试必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考试不及格者不能申请学位。3研究生课程及补修课程,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4校内外学术会议包括本院组织的学术活动。5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修课课程及学分,由学院按全日制硕士生要求统一安排;研究环节的要求按全日制硕士生规定执行。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七、其他规定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生应从入学后开始查阅文献资料,接触课题,进入研究工作,并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2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院规定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502,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术和实用型的医学情报学高级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熟练掌握和运用情报学专业知识,具有对医学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力;对医学信息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3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对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管理、评价和服务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从事情报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团结协作、组织创新和教学能力。5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读能力。二、主要研究方向1卫生管理信息系统2医学信息管理3卫生信息资源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7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校内外学术会议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6学分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秋季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季外国语学院513.502心理压力与应对161秋季公共卫生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516.602情报学前沿(国际化)322秋季医管学院必修8学分516.603健康信息学导论322秋季医管学院516.605数据挖掘(国际化)322春季医管学院516.606卫生信息资源管理322秋季医管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516.604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516.607HIT与健康管理161春季医管学院516.608软科学研究方法322秋季医管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516.609知识管理(国际化)161秋季医管学院4学分516.611卫生信息系统322秋季医管学院516.612用户健康信息行为(国际化)161春季医管学院跨一级学科课516.501管理计量分析322秋季医管学院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1203102卫生管理统计学966秋医管学院本科非信息管理硕士生选修1203142信息管理概论563.5秋医管学院0816111数据库设计724.5春医管学院1203162信息组织1207.5秋医管学院研究环节13学分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医管学院650.502校内外学术会议1650.503学位论文10650.504发表学术论文1注:1非信息管理本科毕业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3门,其中本科阶段没有修过卫生管理统计学者,卫生管理统计学为必修课;信息组织课程按2门学分计算。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考试必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考试不及格者不能申请学位。2研究生课程及补修课程,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3校内外学术会议包括本院组织的学术活动。4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修课课程及学分由学院按全日制硕士生要求统一安排;研究环节的要求按全日制硕士生规定执行。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七、其他规定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生应从入学后开始查阅文献资料,接触课题,进入研究工作。并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者可正式进入论文工作。2学位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院规定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卫生信息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5Z1,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术和实用型的卫生信息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求达到: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熟练掌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研究能力;对卫生信息管理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熟悉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前沿。3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对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管理、评价和服务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从事信息管理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团结协作、组织创新和教学能力。5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读能力。二、主要研究方向1卫生信息系统与卫生决策信息管理2数字化医院与信息化管理3医学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7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校内外学术会议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