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1.doc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1.doc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1.doc_第3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1.doc_第4页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萌发(mn)翩然(pin) 炎热(yn) 孕育(yn) B.匿迹(n) 衰草(shui) 载途(zi) 区域(y) C.传语(chun) 农谚(yn) 刺槐(hui)适宜(y) D.纬度(wi) 连翘(qio) 丘陵(ln)侵害(qn)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A.百感交急B.斤斤计校 C.满院狼藉D.昂首阔步()() A.得心应手B.迫不急待 C.原形必露D.令人喷饭()() A.在所不昔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D.记忆犹新()() A.哭笑不得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D.花团锦族()()3.根据下面各句话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词语。消失了声音,藏起了形迹。()不情愿又没有办法。()难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衰败的野草无边无际与天空相连。()4.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望C.预测D.观测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果实的季节。 A.孕育B.培育C.酝酿D.发育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二、整体感知1.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本文安排这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时间到空间顺序。 B.由空间到时间顺序。 C.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 D.由空间到时间、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3.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C.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抒情比喻拟人 D.描写对偶拟人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三、课内阅读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句。( )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_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 A.总分 B.并列 C.解说 D.补叙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5.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_;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_。6.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_四、拓展阅读动物的有声语言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人们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就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作为通信工具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着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这本辞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说,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使飞机坠毁。现在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站,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 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 )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 )单调而冗长;( )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 )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发警报,它的同伴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他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目前,分类学家正在研究,把动物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生态学家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声音信号,来揭开动物行为的奥秘。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利用动物的声音语言来指挥动物,使之按人类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半步。1.文章开头举白蚁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中加点的词“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3.找出第段的中心句。 4.在第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如果 便 一旦 就 B.一旦 便 一旦 就 C.由于 便 一旦 就 D.如果 就 如果 就 5.第段中“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文中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一、1.B(A项中的“翩”读pin,C项中的“谚”读yn,D项中的“翘”应读qio。)2.AB(集、较) BC(及、毕) AB(惜、生) BD(喻、簇)3.销声匿迹 无可奈何 难能可贵 衰草连天4.B D A5.A(“次第”是一个挨一个地,一朵桃花不能用“次第”。)二、1.C2.C3.B4.D5.A三、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3.C 4.D 5.“哪些”“首先” 6.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四、1.白蚁能用声音传达信息,生动有趣,引起读者好奇心;也说明动物的声音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